大宋一品才俊-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在一起,并递交给了坐在主席台旁边的评委席上边。
只见众评审们接过那些诗作后便个个聚精会神,专注地看着眼前的诗作,时而摇头,时而点头,时而又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时而又满面欢喜、互相传看诗作。台下的众人个个看着评审们审议作品,弄得大家都紧张不已。
其实刚刚上台题诗的人确实是不少,当然其中难免会有一些附庸风雅之辈,但是秦允明相信那些有真材实料、才高八斗的人肯定不会太少。秦允明的内心此刻也是有些紧张,更是想要看看那些参与者的作品,但他也只能是跟众人一样在台下苦苦等着,等着评委们的评审结果。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评审们差书童将那主持盛会的中年男子叫去,耳语了一番,便递给那中年男子一张单子。擂台下面的众人一看,便知道那肯定是入围的那三十个人的名单了。
第234章 入围第二轮()
“请大家注意,”台上那中年男子待书童走后,便又清了清嗓子喊了起来。说到底他的嗓mén儿不是一般的好,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听得清清楚楚的。这熙熙攘攘的会场,想要做到这一点,却是不得不让人佩服。
那男子见众人都抬起头看着他,便又接着说道:“经过众评审们的辛勤审议,终于得出了结果,选出了优胜的三十个人进入下一轮角逐。下面请念到名字的人依次走上擂台来,入围的人有:柳笉,吴翌风,孙翰淼,谌首甘阳,胡彦峰……”
“咦,怎么还没有念到允明的名字?”陈文定正纳闷着。'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文定兄,你也太着急啦,以允明的实力,就算是夺冠也不在话下,你不用太过着急,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啊。”赵汉诚在陈文定旁边说道。
秦允明只是在一旁干笑,这陈文定和赵汉诚可真的是太抬举他了,要是让他们知道了这其中的缘由,肯定连肺都要被气炸了。于是他只能装作没有听到两人的对话,自顾自地在一旁赏画读诗。
名单马上就要念完了,可是还是没有秦允明的名字,这下陈文定真是着了急了。抓住赵汉诚问道:“评委们不会是不懂允明的诗吧?”
赵汉诚掰开赵汉诚的手,说道:“急什么,名单还没念完呢。再说了,这些评委比你我高出不止一筹,你我都能品出这诗的好处,评委们肯定不会埋没这样的好诗。”
说完赵汉诚又扯扯旁边装模作样的秦允明:“你看人家允明都不着急,你这可真是,正主不着急,急死你这大茶壶了。”
秦允明心里也正打鼓呢,但是听到了这句话,还是忍不住哈哈大笑。
陈文定捶了赵汉诚一拳:“你才是大茶壶呢!我这不是为允明着急嘛。这么好的诗,可不能埋没了。”
秦允明制止了二人的打闹:“两位仁兄,莫要闹了,让别人看我们的笑话。”
“秦允明。”就在这时,擂台上那中年男子的口中终于叫出了秦允明的名字。秦允明排在三十个人中的最后一位,这也难怪,他上台时也是快要结束的时候。
这下不禁陈文定和赵汉诚他们喜出望外,台下的人们也都纷纷jiāo头接耳、互相谈论。看来是惊异这江南才子秦三盏突然出现在京都,还参加了此次诗词盛会的事情。
秦允明此刻也不顾台下众人的议论,跟在刚刚被念到的其他人的后面再次登上了擂台。秦允明只见擂台上的人个个都是不同凡响,既有器宇轩昂、潇洒飘逸的俊俏公子,也有呆头楞脑但是满腹经纶的书呆子,这京都的确是卧虎藏龙之地啊。秦允明不由得在心中感叹,看来此次诗词盛会他来得还真是ting对的。
“下面有请各位优胜者一次背诵出自己的诗作,让在场的诸位评判一下他的诗作如何。如果有其他落选的人觉得自己的诗作比他的更好,也可以大胆提出来,并由评委和公众进行二审,体现本次诗词盛会公正公开的原则。”台中的中年男子又大声说道,洪亮的嗓音不遗余力地轰炸着秦允明和台上众人的耳朵。
中年男子的话一说完,台下便响起了一阵ji烈的掌声,掌声消散之后,第一个人柳笉便开始背诵自己的诗作。紧接着又是一片掌声,看来这柳笉的诗作也是深受大家肯定的。当然,秦允明肯定是最后一个背诵自己诗作的人,而陈文定和赵汉诚也在等着这首好诗的问世。
眼看台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将诗作背诵完毕,也没有任何生事的人来搅局,或者狂妄的说自己的诗作好过其他的人。前面的二十九个人已经依次背完了自己的作品,现在该轮到秦允明了。
只见秦允明定了定神,走到台前,开始背诵自己的诗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秦允明把诗作念完,擂台底下的人全都沸腾了。除了陈文定和赵汉诚之外的其他人全部都在讨论这首诗,有人提出来这首诗根本就和题目没有任何联系嘛,还有人甚至有些不服评委们的决断,纷纷在底下闹开了。台上的众人也有些惊异,不明白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就在这个时候,评审们那边派过来一个小厮,跟台上那个中年男子耳语了一番便退下去了。
台上那中年男子紧接着便开口道:“大家请安静一下,我也知道大家心里为何会充满了这么多的疑问,说句实在话,我自己现在也是一头雾水,所以就请这首诗的作者来为我们讲解一下这其中的关系吧。”
那中年男子一说完,便用一个邀请的手势指向秦允明,示意秦允明来解释这其中的缘由。
秦允明早就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他先向台上的各位评委施了一礼,看了一眼台下的陈文定和赵汉诚,又扫视了一下擂台下的众人和台上的其他优胜者。
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然后才慢条斯理地说道:“所谓‘风’,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感受得到、体验得到的chun风、夏风、秋风、冬风等等,还包括无形、无感的风。那种无形、无感的风是存在与人们的心中,自然也是存在与浩瀚天地之间,我写出此诗,不是为了掉书袋,而是想要表达一股正气之风、一股英豪之风。写此诗也是想要向大家表明,作为一个大宋子民,我们应该有正确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要富有英豪丈夫之气,为国家投身洪炉,捐躯报国!”
秦允明一席话说得慷慨ji昂,引得众人无不热血沸腾,无论是台上的优胜者、评委们,还是台下的众人都是啧啧称奇。当然,也只有席上的小王相公lu出一脸的不屑。只是他也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秦允明的惊世骇俗之语。
这时却见评委中有一位先生打扮的男子走上台来,这人肯定地看了一眼秦允明,接着秦允明的话说道:“这首诗起调高亢,并且饱含爱国之情,词句慷慨雄健、掷地有声,诗意正气凛然,气高而不怒,力尽而不lu。另外这首诗不尚词藻、不做作,语言力求自然朴素,看似乎浅易显豁,实质深厚蕴藉。不仅具有音韵美,而且让人舒卷自如,确实是一篇难能可贵的佳作啊。”
那男子话语字字珠玑,道尽了这首诗的表面之意,但是只有秦允明一人知道这首诗的深意是什么。这首诗本是气不亚须眉的才nv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当时正值靖康之变,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李清照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nvxing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那评委将他独到的见解告知给众人之后,众人这才更加理解了其中的jing妙,但是秦允明还是觉得此诗要是失去了靖康之变那个史实作为依据的话,就缺少了不少味道和那其中的悲愤之情。
可是现在这首诗已经提前面试了,在他所处的这个时代,就真的不再和靖康之耻有任何关系了。秦允明站在台上,心思如云,早已经飞到了天边去。
“好的,看来第一轮环节的结果大家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了,而且剩下的优胜者们也都个个才高八斗、各有千秋。接下来是我们这次诗词盛会的第二环节,名为‘以词会友’。每个参与者将分别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两首词,这两首词必须是要能够jiāo相呼应,无论是意境还是格调都必须相似,结果由评审决定,两首词契合地最好的四个参与者方能进入最后一个环节。”主持人又走上了台,站在秦允明等人前面开始讲起第二环节的规则。
“第二轮环节中的作词内容不限,但必须是要能够登上大雅之堂的,现在给各位参赛者半个时辰的时间,望各位能够珍惜好、利用好这些时间,拿出更加惊人的作品。”说到这时,那中年男子却对着秦允明发出一个友好又看似鼓励的微笑。
秦允明等三十个参与者被安排到一旁思考作品,同样,只要有谁想好了作品,便可以到前方擂台上下笔。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毫不留情的过去,但众参与者都面带难sè,看来这第二轮的题目可是比第一轮要难得多了。秦允明此刻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如果是有题目那还好办得多。现在偏偏是没有规定题目,宋词那么多,上哪儿找两篇合适的词呢?这下还真是把秦允明这个剽窃高手都给难住了。
第235章 钗头凤()
时间确实是很紧迫,众人都不禁得冒出了汗珠,秦允明也在抓紧时间努力想着,但是越是努力想,便越是想不出来。无奈之中秦允明只得观察一下周围众人,见台上其他参赛者也是纷纷不好过,额头冒汗,他便稍稍安了一下心,没有刚才那么紧张了。人就是这样,有人和自己一起承担压力,那么就会显得没有那么大的压迫感。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秦允明还是毫无头绪,只得继续四处看,期望得到点儿灵感。就在这时秦允明却发现擂台下的人群中竟然有一对夫妇,两人穿戴都是很不平常,看得出非富即贵。那妇人身上更是穿金戴银,尤其是她头上那支凤钗,在阳光下更是金光闪闪、亮的耀眼。
等等,头上的凤头钗!秦允明此刻突然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就差没有欣喜得跃了起来。当然了,秦允明还是知道保持自己才子的形象的。''
紧接着,陈文定和赵汉诚便瞧见秦允明走到桌案前,欣喜满满、面带微笑地提笔在宣纸上开始认真书写。秦允明在纸上写下了钗头凤三个字,同时心里也在暗想:这个词牌唯有陆游和唐婉将它运用得恰到好处,情感也表达的淋漓尽致,契合更加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这一险关,终于可以过了。
陆游与唐婉本是表兄妹,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来也在陆游父母的反对下终结连理,演绎了南宋最优雅、最温婉的经典爱情。
但是好景不长,唐婉的飘逸脱俗和不拘小节让陆母大为不满,最终还是在陆游母亲的逼迫下,陆游含泪写下了一纸休书。陆游后来按照母亲的意愿娶了王氏,唐婉后来也嫁给了另一个男人——同郡的赵十诚,生活还算无忧,但是心中却依然只爱着陆游一人。
唐婉改嫁之后便与陆游失去了联系。一过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对儿鸳鸯鸟就此天涯海角。当陆游在绍兴沈园独游时,却不料邂逅了同在沈园的昔日爱人唐婉。这对苦命鸳鸯在沈园再次相会,心中便是有千万言语说不清,也道不明。
两情久长,默默无语,千言万语,此时竟是无语凝噎。于是陆游只能当即奋笔,在沈园的粉墙下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题完此词,陆游便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怅然离去。
唐婉见此不禁泪流满面,回家后反复看着这首《钗头凤》,愁怨难解,便也作了一首钗头凤与陆游相和:“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来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沈园之遇不久之后,唐婉便抑郁而终。唐婉去世后,陆游每年都会重回沈园一次,每次都会题诗缅怀唐婉,甚至到了八十岁,陆游也在子孙的搀扶下去了那沈园,回顾那段辛酸的悲苦爱恋。
陆游和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也因这两首词而被广为传诵,让后人无不感慨他们的悲恋。情依旧,景依旧,人却远去,孤身走天涯,夕阳西下,那是何等凄婉的画面,泪流,心碎,一曲悲情情已绝,有声彻天天悲戚。
不多时,两首用端正的台阁体书写的钗头凤便大功告成了。因为写台阁体颇为费时,当秦允明将这两首词写好之时,也有很多其他的参赛者将他们自己的词作写好了。当然,也有不少人没有想出来,这便相当于自动退出了。
同第一轮一样,写好的词作交由评委们审定,选出来的四位参赛者将自己的词念给大家赏析,如若有人不服,则可以提出上诉,将自己的词作朗诵出来,与自己不满的词作一同比较,让评委和大众进行二次评比。
四位入选者的名单已经被那中年男人公布了出来,其中第一个便是秦允明。
这并不让秦允明感到奇怪,因为他这次抄袭的可是千古绝唱,更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其中陆游和唐婉深深体会到的辛酸与悲苦、寂寞与深情,都被这两首词表现地情真意切,淋漓尽致。又因为恋人之间的心有灵犀,这两首词的契合度更是极高。所谓的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