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穿布鞋的马云:决定阿里巴巴生死的27个节点(出书版) >

第16章

穿布鞋的马云:决定阿里巴巴生死的27个节点(出书版)-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奋,也不是因为我们聪明。当然我们也勤奋,我们也很聪明。但我们还要有运气,我们也付出过代价。当然今天还不能说成功,我们只是在一个新的台阶上。”
针对B2B的上市,马云曾表示:“这证明我们当年的判断没有错,B2B不仅能成为一种商业模式,而且是代表未来趋势的一种商业模式。我认为单独上市与集团上市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中国电子商务才刚刚开始,需要三年,甚至五年的基础建设。如果整个集团集体上市,无论是资本市场的压力,还是员工的动力,包括考虑整个环境的因素,我认为对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B2B上市以后,其他公司也能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和资本空间等。B2B上市也跟我们的计划一样,就在几年前,我们也不想上市,但我们认为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抓住很好的机会上市,对整个中国电子商务或者中国互联网市场,都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或者有很好的提升。”
选择在香港上市对阿里巴巴而言意义重大。在香港的联交所能体现阿里巴巴的价值,能给全世界、全亚洲、全中国的高科技公司传递一个信号:香港并不比纳斯达克差,虽然纳斯达克也是一个融资的好地方。同时,香港也通过阿里巴巴的上市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务实的商业模式
当马云在《赢在中国》现场侃侃而谈时,其实我或许还有更多的中国观众并不了解阿里巴巴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在我的脑子里,阿里巴巴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公司,是一家在网上就把钱赚了的公司。
2009年,当我到阿里巴巴上市公司B2B业务的办公大楼杭州滨江区参观时,我真的大吃一惊。楼上一层层的都是电话销售人员的工位,当时是周末,即便没有人的工位,你不用想象,也能看出其规模的宏大。每人一个小格子工位,每位员工的标配是一个像主持人那样的耳麦。在大片的电话销售员工中,有各种标记,有的是销售标兵,有的是当天、当月的冠军,有我们常常看到的锦旗,或者带有武侠风格的各种标志。据当时阿里巴巴公关部的员工介绍,这些销售人员打电话的声音很低,都训练过,如果按照自然声打,是无法在这么多人的一个办公室同时进行如此多的通话的。
当时那些销售人员打电话销售的就是“诚信通”这个产品,当然还有国际会员资格。当我看到好几层楼这样的销售格局后,才真正明白阿里巴巴的收入靠什么。
2007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公司总收入为9。58亿元,税前利润约4亿元,净利润2。95亿元,净收益率达到30。8%。在未从集团分出前,阿里巴巴B2B业务的利润便保持每年两倍多的增长速度。2005年,阿里巴巴公司税前利润额为1。034亿元,比上一年同期的2850万元增长了2。63倍;2006年税前利润额为2。914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82倍。
阿里巴巴公司招股说明书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6月30日,其注册用户已达约2460万名(国际贸易平台360万名,中国贸易平台2090万名),付费会员超过25。5万名。2005年阿里巴巴注册用户数量、付费会员数量的增长率均为83%。2006年注册用户数量、付费会员数量的增长率分别为83%、55%。
一个是互联网产品的销售收入,一个是注册会员的人数,也就是用户,再加上阿里巴巴的品牌,使阿里巴巴当时在香港的发行盛况空前。
回想有许多互联网公司其实是瞧不起线下这种电话销售的,更看不起其推销的方式,认为很低端。这就像很多做营销的人,看不起史玉柱在铁路旁边的民房上刷上“送礼还送脑白金”的标语一样。其实无所谓高级与低级,实现目标就是高级,不能实现目标就是低级。在商业上,只要不违法,手段的使用一定要务实。没有务实的心态,目标难以实现。
说老实话,站在那一大片一大片的销售工位中,你很难想象这与马云之间的联系,但正是这样的销售团队带来了阿里巴巴可观的收入、可观的利润。
创业者对上市时机的把握
2007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开会期间,马云透露阿里巴巴要考虑上市的问题。当时听后我还在想,我好像看到有新闻说阿里巴巴暂时不上市啊。在离开达沃斯时我记得他说了一句,金融危机要来了。这个判断在当时的达沃斯峰会上有人提过,但不是很强的声音,只是对未来经济发展局面多元判断中的一种。因为我本人没有公司,也不会想这件事情的影响。但是马云却记住了这个观点,他把这个判断与公司上市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一个公司上市通常需要半年以上时间准备,从2007年上半年,到2007年10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应该是他从达沃斯回来后就着手准备B2B业务的上市了。
2008年当金融危机来临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如果阿里巴巴再晚几个月,基本就不可能上市。我们很难清晰地描述B2B业务的上市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推动,但在金融危机期间,募集如此大的资金额度,为后面淘宝的发展和阿里云计算的部署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一个创始人一个公司的一把手如同船长,前方海面何时有风暴,何时需要避开,何时需要迎上去,这个火候的把握是一个船长的看家功夫。马云不止一次地说过达沃斯是一所学校,而达沃斯的所有论坛都不会谈具体问题,都是对未来两三年内世界将会发生什么的判断。在达沃斯,我看马云即便在会场中间,也会小声打电话给杭州,基本上是活学活用,即学即用。
一个创业者,要搞定与投资人的关系,要弄清企业发展的方向,要带好团队,要看清大的时局,还要对未来有认知。我们可以想象,如果阿里巴巴错过了2007年的上市,又会怎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阿里巴巴发展道路上的代价会更大。
成为符号,但也开始沉默
2007年底,《财富》杂志(亚洲版)选择了马云作为封面人物。在名为《马云之道》(The Tao of Jack)的封面文章中,《财富》杂志赞誉他为“中国互联网之王”,说“他推动和促成了自Google以来最热门的互联网公司的IPO,打败了eBay,联合雅虎一起建立了中国最大的网上交易市场”。马云也是第一个登上《财富》封面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家。
仅就市值而论,阿里巴巴B2B上市之后,马云的确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互联网之王”。
2007年11月6日上市当天,阿里巴巴市值达到惊人的260亿美元,相当于新浪、搜狐、网易、盛大与携程的市值总和。其日后最大的竞争对手腾讯在2007年的市值刚刚突破百亿美元。阿里巴巴也一跃而成为全球第五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Google、eBay、雅虎和亚马逊。
马云在BAT时代之前的“成就三部曲”就此完成:2005年将雅虎中国纳入囊中,2006年击败eBay中国,2007年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第五大互联网公司。据说他在上市当天的高管会议上宣布了新目标:三年之内阿里巴巴要成为市值1000亿美元的公司,成为全球前三大互联网公司。
关于上市,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是马云曾经对我讲述过的。这个故事同他最为看重的“承诺”有关。“2007年,我在2、3月有IPO的想法,到了7、8月,我很焦急:加快、加快、加快,越快越好,要出事儿了,一定要给我上。我说,不管怎么样,11月的时候一定要给我上市。好了,在各种不可能的情况下,安排好在11月5日上市,礼拜一。我说,好。但是突然我记起一件事情。11月5日我答应了辜濂松,台湾的辜家,有个演讲。这个演讲是一年前在APEC会议上答应他的。当时我说不去,他说人都请好了。我只有说推迟推迟,IPO推迟,推迟一天(11月6日)。所有的律师都恨死你了,催也是你,推也是你。我说我要去,答应都答应了。结果我那天就去了台湾,股票那天狂泻下来。结束以后我回到香港,第二天上市,结果那天整个股票市场开始涨,我们趁势而上。这是一件事情,关于承诺。”
在上市当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马云说,这次发布会将会是他未来一年内最后一次接受采访。后来他在参加信产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计世传媒集团举办的2007年IT两会时,解释说:“我不希望在一年内再接受记者的采访,这两年我讲了很多,大家不一定相信……我们自己也需要一段时间静下来好好地做,因为中国互联网走到现在不容易,要走下去,走得更久更不容易……所以今天我想少讲一些,多做一点儿,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关于马云的沉默还有更夸张的事情。2008年初夏,马云到重庆北碚缙云山白云观住了三天。三天中,马云一言不发,禁语。三天中他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抄写经书。此后,屡有马云禁语的新闻出现。
和马云对公众的沉默形成对比的,是公众舆论对他的狂热。2008年1月27日,在上海市政协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发言中问道:“为什么像马云这样的人,在我们这儿没有成长?可能我们多少有一点儿问题。”接下来,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率队到杭州去访问阿里巴巴。其他地方为什么没有产生马云,成为了2008年最发人深省的追问之一。
自此马云已经成了公众眼中的一个符号,关于他的图书层出不穷地出现在书店里,各种媒体都开始近乎狂热地想要采访到他。
节点18 2008年,做阿里云
人们一直认为阿里巴巴的技术可能是中国互联网中最差的,百度李彦宏懂技术,腾讯马化腾懂技术,只有马云什么都不学,好像认为马云很差。其实正因为我不懂技术,我们公司技术才最好。
超前布局,拥抱变化
2008年7月5日,是淘宝网成立五周年庆典。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透露,阿里巴巴集团制订了未来十年的战略规划,并且将自身定位从“世界三大互联网公司之一”,修改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
一年后的200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举办了十周年庆典晚会,马云出席并发表了演讲,并宣布成立子公司“阿里云计算”。“阿里云计算”也成为继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阿里巴巴软件、中国雅虎之后,阿里巴巴集团的第八家子公司。两周之后,阿里巴巴宣布,将支付5。4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分两期获得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中国万网,在中国营运的股权,以加速协助中小企业客户由“Meet at Alibaba”迈向“Work at Alibaba”的10年愿景战略部署。
马云为公司做出这个转变的解释是:“Meet”就是把客户聚在一起,就像做水库,如果养鱼,没什么意思,如果做旅游,还要花费水电,所以,“Meet”的钱都是小钱;“Work”则意味着水库要铺管道,把水送到家里变成自来水,自来水厂赚的钱一定比水库多。我就希望电子商务对每一个中小企业来说都能像拧自来水一样方便。这次转型主要是向更专业化的方向调整。我们认为去年、今年和明年是电子商务的一个积累期,到了2008年、2009年必然有一个爆发。因此我们必须抢在这个变化前先变,而不是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解决。这是阿里巴巴保持变革能力的关键。互联网世界总是充满风险的,谁能拥抱变化并且具有大胆追求的勇气,谁就能在这个领域里生存下去。而阿里巴巴恰恰具备了这种勇气。
在当时,没有多少人能够想象此刻的规划会给中国的电子商务的未来带来多大的转变。“我相信上个世纪的IT行业是纯粹为制造业服务的,这个世纪的IT行业则是为消费者服务的,因此未来电子商务将会改变世界。所以我们希望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能够为整个中国打造电子商务的基础建设。”马云说,“电子商务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产业加入,无论是物流还是认证,各方面公司都在进入。所以营造整个电子商务的生态链系统,将是阿里巴巴集团未来5年中重中之重的战略。”
在马云看来,10年之后绝大部分的企业都将是电子商务公司,因此阿里巴巴集团已经不需要再把自己定位为电子商务公司,而应该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去帮助更多的企业成为电子商务公司。“我们以前把自己定位为世界三大互联网公司之一,今天我们把它改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
2008年阿里巴巴宣布成立“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云计算业务的地位空前重要。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之外,它可以增加资本市场对阿里巴巴的想象力;与国内其他互联网公司如百度相比,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云计算服务,更符合阿里巴巴的优势定位:数据与平台。
2013年7月,阿里巴巴完成了为期3年多的“去IOE”,不再使用IBM的小型机、Oracle的数据库和EMC的存储设备,完全使用廉价PC组成超级计算机集群。在中国,阿里巴巴真正实现了“去IOE”。2013年10月,阿里巴巴完成独立研发的飞天5K计划,单集群服务器规模达到5000台,100TB排序能在30分钟内完成,远超Yahoo同年7月创造的世界纪录——71分钟。阿里云计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外提供5K云计算服务能力的公司。也许单纯的数据并不能给人以具体的形象,经历过“双十一”的疯狂级数流量的检验更能直观地表达阿里云计算这些年的成就。2013年,阿里云计算支撑了2013年“双十一”75%的交易量,成为集团业务背后坚实的服务平台。截至2014年上半年,阿里云计算已拥有近百万不同行业领域的用户。
乔布斯2007年重新定义了手机,随后Google推出Android系统,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进入无线互联时代。作为无线互联的最佳载体——手机,引来各方混战。作为互联网时代巨头,阿里巴巴不甘人后。在该背景下,阿里云OS事业部诞生,隶属阿里云计算事业群。在决定做手机操作系统后,阿里云计算总裁王坚曾找马云交谈过一次,马云说:“是个孩子就要生下来,孩子生下来可能很难看,但漂亮是靠养起来的。”马云所讲的“孩子”,指的是阿里云计算正在积极推广的阿里云计算OS。与目前其他众多互联网公司所部署的手机OS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