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东珠骂了句“不要脸”,拽住陈蘅道:“不理她,我们走!”
清河大喝一声“站住”,见她们要离开,她又道:“不想后悔就跟本宫站住。“她低声对身后的宫娥、媪道:“别跟来!”她趾高气扬地走近。
笑得很灿烂,这是志在必握的得决。
清河压低嗓门,“陈氏阿蘅,那朱雀是男人吧?”
她笑得这么怪,是什么意思?
第207章 答应你1()
她笑得这么怪,是什么意思?
袁东珠气得咬牙,根本就不像清河想的那样,陈蘅与朱雀之间是清白的,朱雀是世外公子,怎么可能干这种龌龊事。
清河道:“知道王夫人入府是作什么的吗?她是来为你提亲的?王灼看上你了,你说如果让人知道,你在身边养了一个绝美男人,还与你同住在一处寝院,你”
她突地觉得在这都城之类,又多了一个与己臭味相投的人。
只是,她清河敢作敢为,可陈蘅是个小娘子,却没有她的胆识。
男人爱美女,叫风流;女子爱美男,这就叫放荡。这世道对女子还真是不公平,她清河是一日也少不得男人的。
袁东珠舞着拳头,这女人太卑鄙了,分明就是要胁,看她不揍死。
清河道:“袁东珠,想打本宫?你就不怕连累了你的好姐妹嫁不出去?”
“你你卑鄙小人!”
要胁她,清河又用要胁,能不能换一招。
可这一招,对清河来说才是最管用。
“卑鄙?”清河才不在乎,比这更厉害的骂人话她都听过,“阿蘅,说起来,我们还是亲戚,下月初五,书画会再开,你带冯娥去罢。”
这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陈蘅不说话,她不能反驳,如果她反驳,以清河的为人,就会真的将朱雀的事给宣扬出去。
届时,她的名声可以不在乎,可荣国府的名声定然毁于一殆,而朱雀更不会被荣国府所容。
她如此用心地救下朱雀,可不能被旁人给坏了计划。
清河大长公主可不是寻常人,是在男人丛里走过的,是男是女,她岂分辩不出。
早前,她确实迷糊了一阵,但很快就肯定朱雀就是男人。
“阿蘅,你的眼光不错,这确实是天下少有的美男子,会医术、有武功,又是世外佳公子。只要你答应姨祖母所托的事,我必不会将你的事说出去。”
她清河是不济,有时候行事被人鄙夷不屑,可她也会有分寸的。
荣国府势大,她不想开罪,要不是为了冯娥,她也不会登门相求。
清河道:“你要知道,就凭他的容貌,宁王第一个就会盯上他,再有那些爱南风的郎君”
都城好南风的不是几个,而是好些人,这些人最喜欢的就美男。
一旦朱雀被宁王盯上,陈蘅很难保得住。
陈蘅不想再听其他的,她说的话,她都信,“姨祖母,我答应你。”
宁王好男风,尤其是长得好的郎君,若是家世稍弱,都会被他强夺入府。
知晓这点的郎君,哪一个不避着宁王,甚至有人为避宁王自毁容貌。
清河大长公主提高嗓门:“哈哈,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还能念着我们是亲戚。下月初五一早,本宫送冯娥到荣国府大门口相候。往后在书画会,还请蘅儿多多看顾阿娥一二。”
陈蘅福了下身,“姨祖母说笑了,怕是阿蘅还要劳冯娥表姨看顾。”
“都是亲戚,不说两家话。”
她没甚本事,但也希望冯娥能寻上一个好夫婿,王园就是个好地方,在那里遇上佳婿的可能性极高。
莫氏微蹙着眉头。
第208章 答应你2(四更)()
莫氏微蹙着眉头。
清河能与陈蘅有什么说的,不知道又说了什么话,才逼着陈蘅答应。
她是母亲,当着她的面,清河居然敢算计陈蘅,她心头气恼得不成。
便是她也不愿与清河多有接触,何况她娇养深闺的女儿。
清河大长公主走近莫氏、崔氏,笑道:“本宫出来够久了,就此告辞!”
袁东珠指着清河离开的方向破口大骂:“不要脸的东西?就会胡说八道,为了让她女儿入书画会,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罢了。”陈蘅扯了她一下,“不是这事,也会是旁的事,为达目的不择一切手段。”
袁东珠道:“此事不能这么算了。”
清河大长公主与先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妹,生母是晋灵帝的宠妃。而生母得宠,她是当时晋宫之中最得宠的公主,任性刁蛮,霸道不讲理。
灵帝仙逝,兴帝奉旨登基,将清河的生母送入皇陵殉葬。
清河吓得不轻,只得安分生活,不久后,第一任驸马仙逝,她行事还算低调。后由兴帝做主,为她再赐一位驸马,第二驸马不到半年又没了。
还是皇后的莫太后说,清河许是克夫,劝灵帝莫再赐婚,没的害了人家好好的郎君。就这样,清河大长公主单了下来。
灵帝一死,清河失去了最大的依仗,兴帝虽是她皇兄,却因彼此生母之间的怨恨争斗,兴帝不喜清河。为继续过着好日子,清河利用自己的美色勾结权臣、重臣。
兴帝生前对清河多有压制,莫太后当政之时,也刻意削减过清河大长公主的奉例。
清河大长公主与公主府护卫生下了长子,取名燕赤蛟;再十年后,又与一个权臣生下次子袁天宝,据说次子的生父正是当朝大司马;又五年,与出名的大商贾冯多金育下一女名唤冯娥。
对外,清河大长公主说,这是她收养的三个义子义女,可谁人不知,所谓的义子义女其实她的亲生儿女。
陈蘅与袁东珠,手牵着手回到珠蕊阁。
莫氏一声“送客!”气得胸口起伏,“阿敏,你瞧见了,她她敢着我的面前威胁阿蘅,不知胡说八道些什么?逼得阿蘅不得不将冯娥引荐入书画会。”
清河性子霸道,最是容不得他人拒绝,为达目的,她可以使出任何手段。从不计较人言,也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她只要自己痛快就好。
崔氏道:“她是什么人,你是什么人,没的气坏了自己个儿。”她含笑轻抚着莫氏的手,“阿灼回家后,可是一个劲儿地夸你家阿蘅。早前,虽说结儿女亲家,我原是不敢想的,这不是你家阿蘅解除婚约了?”
崔氏嫁与王氏家主王牧之后,先后生下五个儿女,长大成人的唯长子王煜与三子王灼,次子、长女、次女皆已夭折。
就算没有婚约,崔氏许也瞧不上毁了容貌了陈蘅,她经受过三次失去子女之痛,恨不得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给予最好的,尤其是王灼,才华在长子之上,王氏一族对其倾注了太多的希翼。
王灼已年满十八,至今未订亲,也是千挑万选,一直没有选中合宜的。
第209章 提亲1()
王灼已年满十八,至今未订亲,也是千挑万选,一直没有选中合宜的。
这有些像广陵莫氏的莫恒之,祖父、父亲、母亲乃至于莫氏家主都想让他娶一个更完美的妻子。
莫氏笑容尴尬,“阿敏,你说晚了。”
王灼是好,可她不能伤了娘家人的心,
“晚了?”崔氏凝了一下,“阿蘅已订亲了?”
莫氏轻声道:“你我自幼相识,我便不瞒你,保媒人是我娘家三兄,说的是我叔父的嫡次孙莫恒之。”
莫恒之也很优秀,是莫氏希望的女婿,更重要的是,陈蘅的嫁妆丰厚,肥水不流外人田,给了娘家,她也觉得合适。
崔氏问道:“可是江南大才子莫恒之?”
“正是,原是阿蘅退亲后就在议了。君候有些不放心,此次见了三兄,细细打听了莫恒之的事,知他才华好,人品贵重,性子温润,国公这才应了亲事。都城到江南较远,这一来一回要耽搁些时日,因着这儿,还未对外公布。”
晚了一步!
一家有女百家求。
若非陈蘅在书画会一举夺得第一名,都城谁家会注意到她。
陈蘅名动都城,世人发现她有才华,虽说早前受伤可脸上的疤瞧不出,不损容貌,是个清丽无双的佳人,无论出身、家世皆是极好的,这样的陈蘅会引来无数人登门求娶。
崔氏倍觉遗憾。
他们能看到的好,莫家又如何不知?
陈蘅被封为郡主,有一县为沐食邑,嫁妆丰厚,陈留太主的嫁妆、莫氏的嫁妆,皆是她的,这样的贵女不弱公主,再因身上具有的才华、气度,但凡是世家贵族,谁不愿娶。
莫氏笑盈盈地道:“你家阿灼是极好的,我若有两个女儿,定愿意让小女儿嫁她。”
自幼长大的手帕之交,她不想寒了崔氏的心。
莫氏灵机一动,“阿敏,我替你家阿灼保个媒如何?”
崔氏微怔,她今日登门就是探莫氏的口风,如果陈蘅没议亲,明日就使媒人登门,再求一个身份贵重的贵夫人保媒,这亲事许就成了。
莫氏道:“我娘家二兄膝下有一嫡女,名唤静之,比我家阿蘅年长一岁,生得好,性子好,难得的是,她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是莫氏女儿里头,才华最好、品性最佳的”
崔氏一时没回过味,“莫静之”
这名字似曾听过。
江南莫家出了一个莫恒之,好像听人说,还有一个名动江南的才女莫静之,生得宛如夏日净莲般亭亭玉立,颇有美名传出。
莫氏打趣道:“你且回家与家里人商议商议。我二兄在姑苏为官多年,将静之留在我母亲膝下承欢。”
莫家老夫人教养大的女郎,定然是不差的。
“十二岁时,天下各地的世家贵族登门求娶者不少,母亲总觉不舍,想多留几年。而今已是二八年华,不能再误她的姻缘,现下正准备议亲。阿敏若有心,我且与你家阿灼做了这保媒人。”
崔氏心下一动,虽最想娶的是陈蘅,可陈蘅已经与外祖家的表兄议亲,现下又有一个好的,应下,又显得太唐突;若不应,又过意不去,毕竟莫氏亦是一片赤诚。
“阿秋,我回家后,且与夫君商议一二。”
第210章 提亲2()
“阿秋,我回家后,且与夫君商议一二。”
二位夫人寒喧了一阵,崔氏告辞而去。
崔氏刚入府门,就见王灼已在门内张望,见她下车,早早迎了过来,揖手唤声:“阿娘!”
崔氏着实不忍让他失望,可晚了就是晚了。
母子二人进了后院。
王牧正与长子在主院的梧桐树下对奕。
这一上午,一家人都有些从立不安。
若王灼与荣国府联姻,这是件极大的好事,更难得王灼也心悦陈蘅。
王大公子笑问道:“母亲出马,定能玉成良缘。”
王灼巴巴地望着崔氏,一颗心似要跳出来。
崔氏道:“晚了一步”
王灼急了,“怎会晚了一步,谁?”
崔氏凝了一下,终究是要说的,总不能瞒着,“是广陵莫恒之!”
王牧父子听到这名字,印象深刻,名动天下的俊才就那么几个。
王煜道:“莫恒之书画一绝,诗词歌赋、文章无一不通,上回三弟还说,若能有幸结识他就好了。”
两个同样出名,同样得家族器重的少年,居然在同一时期求娶陈氏阿蘅。
王灼急道:“已经订亲了?”
他就晚一步,就只晚了一步,怎么陈蘅就要嫁给别人了。
崔氏道:“尚未订亲,现下正在议亲,听荣国夫人的意思,是两家长辈对这桩婚事甚是满意。只因江南到都城有千里之遥,订亲怕得年后。”
王灼立时如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地一屁股坐在王煜身边,目光呆滞,似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王牧夫妇与其他父母不同,当初王煜订亲,选了好几家的闺秀,也是由王煜挑选自己喜欢的为妇。
原几位闺秀都是王牧夫妇比较满意的人物,选其间之一,做到了让儿子与父母皆是满意。
崔氏是不愿委屈自己儿子的,想她一生育有五个儿女,就只得这两子才顺遂长大,只想做一个良母,只要能满足儿子们的,她会尽量去做,力求不让自己与儿子们留下遗憾。
崔氏继续道:“今儿荣国夫人倒提了一位贵女,是江南莫家的莫静之,说是此女不但容貌秀美,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在莫家老夫人膝下长大,极得莫家老太爷、老夫人疼爱。早前老夫人不舍她嫁人,现下正值二八年华,不能再误她的姻缘,正准备议亲”
王灼没听到崔氏的话,他一心想的都是陈蘅要嫁给莫恒之的事。
莫恒之的名声,他听说过。
因为常有书院的先生、书画会的朋友将他与莫恒之相提并论,说他们二人皆是当代的少年俊杰,天之宠儿。
王煜道:“莫氏静之,在江南有‘青莲仙子’的雅号,才学极好,与莫恒之并称莫氏二杰。”
莫恒之在江南的雅号是“青竹公子”。
王牧道:“阿煜欣赏此女?”
“父亲,世间能如陈蘅、莫静之这样才貌双全,品行高洁的女子着实不多,更难得也是世家名门的贵女。”
任王煜夸上了天,他就只认陈蘅。
王灼恼道:“我不管,儿只娶陈氏阿蘅。我就认定她了,若娶不到她,儿宁可这辈子都不成亲。”
崔氏道:“你这又说的什么傻话?”
第211章 珍珠入药1()
崔氏道:“你这又说的什么傻话?”
“不是还没订亲,只是议亲,这算什么晚一步?阿蘅许是自己都不晓得这门亲事呢。”
母亲说一定帮忙玉成,去了一趟,就要与他说旁人。
他不依!
既是情有独钟,又怎会喜欢上他人。
王灼起身,气匆匆地,急行如跑而去。
王牧轻声责备道:“你是登门提亲的,怎的回来说起莫氏女郎,你让阿灼怎么想?”
“阿蘅已与莫恒之议下亲事,我总不能说,你再看看我家王灼,当我家阿灼娶不上好妻子么?”
崔氏亦是世家名门,她亦有自己的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