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马踏天下 >

第21章

三国之马踏天下-第21章

小说: 三国之马踏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检查一番。

    马越没有因此就生出不快,忙配合地举起了手来,任由牛辅施为。他检查得很是仔细,半晌后才点头:“跟在我身后,待会见了主公,他若不问,不得多话。”

    “好!”马越点头,心里的好奇就更盛了,对方好大的排场哪,此人究竟是谁?他心下已经有了决定,待会见面就用话把这点给套问出来。

    两人走进花草丛中,顺着曲折的小径不断向前,不一会儿,马越就看到了在花树掩映中的一个亭子,里面有几个人影,想来就是自己要见的人了吧?果然,牛辅再次让他止步,然后自己走了过去禀报,过了会儿,才有一个仆人打扮的中年人走过来请马越过去。

    淡然一笑,马越这才拔步朝亭子走去,走到亭下,才看到那亭子之上有块匾额,上写着听雨二字,下款则是董君雅。这让马越生出了一丝猜测,莫非内中之人就是叫作董君雅么,可自己却从未听过这个名字哪。

    心里想着,脚下却没有停,很快进了亭子,然后他的目光就落到了当中半躺半坐的高大身影之上。虽然亭中尚有不少的人,但马越一进来,目光还是立刻被这个看着有些懒洋洋的高大男子所吸引了。

    这人虽然斜靠在席榻之上,但马越却看得出他很是高大,当有八尺往上的身材。而与他的父兄相比,此人不但高,而且胖,那本来足够让两人并坐的席榻此时完全被他的身体所占据了,而且虽然是侧卧,此人的肚腹还是显得极其突出,腰围足有四尺开外了。

    虽然这人很是胖大,但马越却没有此人臃肿的感觉,这个卧着的,看着似乎有些慵懒的男子竟让他觉得很是英武,这实在是种奇妙的感受。而当马越把目光移动到那人脸上时,他更是心中一动,此人长得并不英俊,狮鼻阔口,满脸的胡须,但看了只让人觉其豪迈,而生不出其他的感受。

    另外,马越还明显感觉到了从此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慑人气势,说白了就是有王霸之气。虽然对方还没有开口说话,但只是半躺在那,就给人一种逼人的压迫,让他有种难以与之抗衡的感觉。这就是久居人上的人所拥有的独特气质了,这是此时的马越怎么都不会拥有的能力。

    不过马越并没有被此气势所压倒,他只是有礼地一拱手道:“在下马越,见过县令大人!”

    “嗯?”董卓本来还想通过自己的气场来压一压这个少年呢,却没想到对方竟会突然如此称呼自己,一怔之下就开了口,从而使身上的气势一敛。随后,他的嘴角就翘了起来,似是嘲弄,似是讥讽地道:“你认为某是这临洮的县令?”

    感觉到压在身上的感觉消散了许多,马越才松了口气。同时他也知道了对方原来是刻意如此以势压自己的,那就说明自己还没有那么差。在略一停顿后,他才说道:“如今这个临洮县中,除了县令大人之外,小子实在想不到有谁能有如此势力了。”

    “哈哈……小子当真有趣!”董卓虽然是在笑,但胖脸上却全无一点笑意,只是盯着马越:“小子,你这话言不由衷,你之所以如此称呼于某,是为了让某自报身份吧?”

    马越没想到自己的心思被对方猜到了,心里便是一紧,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得默然以对。而牛辅听了这话,也是一怔,忍不住要重新打量马越了,这个小子还真有点胆色,见了主公竟还能打着这样的盘算。

    见马越默认了,栋卓的脸上才有点笑影:“小子,的确有胆量。寻常之人,别说是你这样的少年了,就是朝中官员,见了某也难以如此从容的,你让我很是意外。听说你是马腾的儿子,可某只知道他有个长子叫马超的很是了得,你又是他哪个儿子?”

    马越并没有因为对方的贬低或是高看而有任何的情绪波动,只是道:“我乃是父亲的次子。论武艺和名声,我自然是比不过兄长马超的……”

    “论武艺你是否不如他我不知道,但论胆子,你应该是强过他的。”董卓打断了马越的话道:“在我董卓面前敢如此说话的,西凉一地还没有几人!”

    听到董卓自报身份,马越的心里就是咯噔一下,就连脸色也忍不住有些变了。他虽然想到了这个家伙很不一般,在西凉有极高的地位,甚至在历史上也有些名气,却也没有想到此人竟会是董卓,董仲颖。

    董卓是什么人?虽然他比不得刘、曹、孙这样后来瓜分了中原的强人,但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里那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虽然这些名气都是臭的。如果没有他的横空出世,东汉末年的历史发展还未必会有那么大的变数呢,之后各地的军阀割据也没有如此之盛。正因为有他的出现,才有后来的十八路诸侯起兵,才有了后来一系列精彩的故事。

    而如今,马越居然就这样和这么个与历史密切相关的大人物走到了一起。虽然他的父兄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但一来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他们是自己的家人,二来马超其实在三国里的地位也就一武将,很不显眼,所以他还能坦然接受。但这个天下大乱的推手之一的董卓,这个一代枭雄董卓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还是让马越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看到马越在听自己报了名号后就一副大吃一惊的模样,董卓也觉得有些奇怪。虽然他在西凉官场和军队里有些名气,却也没有大到如此地步吧?怎么这个看着不过十四五岁的少年会有如此反应呢?这比起刚才他面对自己气势所压时的从容可是天壤之别哪。

    这份好奇让董卓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小子听过某的名号?”

    “我……”马越生生地将一句听过压了回去,随后才道:“小子是听家父提起过董公之名。你乃是我西凉难得一见的大豪杰,故而骤闻董公之名,小子便失态了。”他面对的可是那个入了洛阳后大杀四方的凶神哪,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马越只有先拿好听的来拉关系了。而且他也希望董卓能听从自己的建议来对付乱军,所以这话就更是客气了。

    “哦?马腾还跟你提起过某?那他提过某何事哪?”董卓忍不住又问了一声。虽然身边有不少的拍马奉承之人,但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郎这么说自己的好话,还是让他大感受用的,便想要听上一听。

    马越心里顿时就有些发苦了,他搜肠刮肚也想不起董卓有什么英雄壮举。倒是为非作歹的事情可以一找一大把,而且这些也是在今后才能发生的。不过对方既然问了,他就必须回答,不然谁知道这个今后的杀人魔头今日会不会也狂性一发把他给杀了啊。

    在略一思索之后,马越才道:“我父曾说,董公治军最有一套,麾下将士个个能征惯战,且求贤若渴,深得有才能的人拥戴。小子记得董公帐下有一多谋之士叫李儒的,就是个厉害人物。由此推之,董公必然非同寻常!”天可怜见,对于董卓的手下,马越也就知道华雄、吕布和李儒了,吕布现在肯定不在董卓身边,华雄不得而知,就只有赌李儒了。

    但这回他还真就赌对了,听他这么一说,董卓便笑了起来:“看来小子的确有点见识,并非信口开河之辈。”同时心里也不无怨怼地想道:“要是朝廷能有这小子的见识,某也不会困在这小小的临洮城中,要靠这样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了!” 

第32章 枭雄董仲颖(下)() 
因为出身家世之故,董卓出仕以来还算顺利,几年之前更是直升到了河东太守、并州刺史,更有中郎将的高衔。但就在他chun风得意时,一场黄巾之乱却断送了他看似完美的前程。因为带兵剿贼不力,董卓被朝廷夺去了一切职务,被放回乡做了个富家翁。

    这其中的落差自然让董卓难以接受,心中的愤懑和不甘更难消除。好在董家在西凉本就根基极深,再加上董卓前些年的刻意经营,所以即便他被朝廷夺去了一切职务,在凉州地界里依然有着不小的影响力,甚至通过牛辅这样的亲信还控制着一些人马。

    只是这样并不能满足董卓那日益高涨的野心,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势,为了更进一步,他一直都在暗地里做着筹划。只可惜因为朝廷中有不少人对他这个武夫很是不屑一顾,所以任其用尽了办法也难以摆脱现在的局面。但此番羌人之乱,却让董卓看到了一个复起的大好机会,所以他才会让牛辅冒此大险刺杀耿鄙,从而使乱事更加难以控制,才好让朝廷想到还有自己这个存在,重新拿回名义上的西凉大权。

    想到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董卓自然有对朝廷的不满了,但在面对马越这个并不熟悉的少年郎时,他却并没有表露出这种心思来,只是怔了一怔,才说道:“你之前所说之事某已尽知,你所说的确有其事吗?”

    马越见董卓略有沉吟,身上更有几分杀气浮现,心下也自是有所精惕的。现在见他又发了话,而且神情恢复正常,心里才松懈下来,便把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又说了一遍:“……以之前那些羌人所透露出来的消息可见,他们下一步的目标便是这临洮县城。而且,为了能攻下县城,这些羌人真有可能行此不义之事,到时那些百姓可就……在下此番来临洮,除了希望能给这些百姓以保护之外,更多的是希望董公可以出兵救民于倒悬。”

    其实这一想法却是马越在知道这城里竟驻有数千官军之后生出来的,毕竟除了自己救下的这些人外,外面还有更多村落里的百姓正被羌人掳劫,这些人也是无辜的。

    董卓的眉头也忍不住皱了起来,虽然他与羌人的关系很是不错,但若真让他们攻进城来,自己之前的计划也就彻底难以实施了,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至于那些百姓的死活,在他眼里却又算不得什么了,现在马越居然提出要自己出兵救百姓,这实在让他难以点头。

    马越也猜到了对董卓说什么百姓的安危几乎没多少用处。要知道眼前这人在将来可是杀戮成性的大魔头啊,他会把区区几百几千个百姓生死放在心里么?但这却不是马越所希望看到的,不然他也不会冒险救人,而后又想尽办法见董卓了。

    所以,马越忍不住又道:“董公,还请救我西凉百姓于水火哪。民心即军心,若是在此番之事上董公可以为民做主,解救几乎陷于绝地的西凉百姓于羌人之手,他日董公必为西凉百姓所感念,与公之前程也是大有裨益的。”

    从董卓现在所身处的环境,从牛辅这个董卓的心腹竟要用如此冒险的手段刺杀耿鄙,马越是很容易就推断出了如今的董卓一定不太好过的结论。而以董卓在历史上的表现,此人必是个贪恋权位之徒,那跟他说什么仁义道德是没什么用处的,只有用利益来打动他了。所以马越才会隐晦地提出西凉军心和民心来试图说服董卓。

    果然,听了他这话后,董卓的面上便闪过了一丝沉吟来。作为多年的朝廷官员,他自然明白马越话里的意思了,更明白其所言非虚,这军心和民心的确是一致的。如果自己可以在此事上解救这些百姓于险境,不说朝廷知道后会如何奖掖,就是西凉百姓也会对他感恩戴德,从而大大增加他董卓在百姓中的声望的。

    只不过,除了好处,此事也不好办哪,现在羌人势大,能否守住这临洮城都还两说呢,他怎么可能冒险派人马去救人呢,这不是拿自己手里的力量去赌么,实在不怎么合算哪。

    见董卓依然不发一言,马越更有些急了,要知道时间拖得越久,事情就越是危险,那些百姓也越是可能被戕害。不过他也清楚必须用言语打动了董卓才能让他出兵,所以便强压心头急迫之意思又道:“而且这么做不但是救了那些无辜的百姓,而且更是帮董公守住这临洮城哪。”

    “哦,此话怎讲?”董卓听了这话眉毛便是一挑,问道。

    “董公请想,昨夜之战,虽然羌人因为偷袭而取得了大胜,但因为他们人少,势必也会疲惫,今日必然是需要休整的。而他们就是趁着这个时机,才会派出小股人马掳掠村落,要是董公对此不加理会的话,便是给了他们恢复战斗力的机会了。到那时候,羌人大军驱赶着百姓压来,临洮可就危险了。

    “但若是董公可以趁着羌人立足未稳,而且又未曾恢复元气的时候突然给他们以袭击,则必然能起到奇兵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但能救出百姓,使董公之名为百姓所铭记,而且也保住了临洮城,不是一举两得么?

    “另外,在大军失利的情况下,唯有董公敢于率我汉家残兵前往杀敌救民,只这一项功劳,就足以让朝野对董公刮目相看了。想必到时候,这指挥我西凉十万大军剿灭乱军的帅位非董公所不能得了!”

    为了说服董卓出兵救人,马越已经尽了自己的全力,无论是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全说了出来,甚至已经把董卓的某种野心也隐晦地点了出来。说完这一切后,马越就很是紧张地盯向了董卓,不知道这个历史上的枭雄会如何取舍。

    董卓脸上原来的深不可测的表情也随着马越这一番剖析而有些变了。他实在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少年看事情竟会如此通透,连自己没有想到的也都说出来了。而且这话里还透着对自己心思的把握,他居然知道自己不安于现状,想要通过掌握军权来拿到权势。这让他的心里既是心动,也有所精惕。

    眯起眼睛,上下打量了马越一番后,董卓用有些生硬的声音问道:“小子,你究竟是什么人,竟似是对某很了解嘛!”

    “小子只是西凉军司马的次子而已,只是因为看得出董公非常人可比,所以才会有此一番肺腑之言以告!”马越立刻回答道,他自然不可能告诉对方自己是因为知道你今后的所做所为,所以才会断定你不安于现在的处境,必然有所图的。

    董卓双目如两道利箭般直刺马越双眼,想要从他的眼里看出什么yin谋来。但马越却全无畏惧地迎向了他,以示自己并无他心。这看在董卓的眼里,让他对马越的话更信了几分,看来这少年的确是为了救百姓而来。而且如果这么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