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军神 >

第51章

大宋军神-第51章

小说: 大宋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农村,先隔离观察,确定健康后孩子会安排到学校上学,至于妇女则陆续的也有工作了,我打算开始一个纺纱织布的大厂子,最少也需要几千女工。这些女工慢慢没有丈夫的会从铁厂、木器厂找个老公嫁掉,也算是对咱们郓城的贡献。”

    “县里库房的钱治理河道把钱花的差不多了,安置流民恐怕拿不出银子来。再说人手也不足了。”时文彬说。

    晁盖道:“钱粮都我出,人手团练派二百人出来。如果还是不足就让朱仝、还有那些个押司统统出来,整日里拿着俸禄不干活还行啊。”

    晁盖说完就走了,留下时文彬在傻傻的看着。

    长随叹道:“虽然事情有些麻烦,但是处理好了就是大功劳,要知道朝廷考核地方官的时候向来以人口增加的多寡作为参考标准。如果今年一年就增加二三万的人口,那商税肯定猛涨,到时候嘉奖肯定是少不了的。”

    时文彬道:“这么点事情难不倒我,只要他晁盖出钱就行。”

    时文彬对流民立刻进行甄别区分,有病的隔离观察,健康的凡是男人有劳动能力的一律去工地或者矿山干活,当不了工匠当小工,反正不能闲着。至于妇孺老弱则五百人一组,相互帮扶修建草房、窝棚。每天两顿粥,一顿高粱面窝头。妇女们干力所能及的活,在生活区修建厕所,石灰消毒,架起大锅烧开水,严禁喝生水等等各项防疫措施立即开始实行。

    晁盖当天就调拨了五万斤粮食,足够这两千来人用一段时间的了,同时为了避免流入太多流民把郓城经济搞垮,当即让晁旬安排商队不要招募流民,仅只招募工匠。

    且说解珍解宝兄弟两个满怀着热气与期盼,跟着卞祥和庞万春来到山里的郓城团练大营,各种新鲜事物让人看花眼。

    一队队士兵,走路都是那么整齐,出腿都那么整齐划一。还有的士兵在唱歌,整齐的歌声嘹亮。校场上还有上百名士兵学骑马,不时有军官的叫骂声和士兵的哄笑声传来,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

    卞祥先带着两人去登记,然后从宋万处领取了铠甲,至于兵器两人都有自带的,倒是不用发了。两人穿上崭新的牛皮铠甲,手里拿着五股托天叉倒也威风凛凛。

    正美呢,忽然李逵那浑人带着队伍越野跑回来,累了一身的臭汗,看到解珍解宝两个过来说道:“你们两个是新来当兵的吗?”

    解宝道:“当然,你没看见我们都穿上铠甲了吗,而且还是卞祥的副手。”

    “能给这个傻大个子当副手肯定有些本事,可敢跟俺打一场?”

    解宝不知道规矩,看了看旁边的卞祥,卞祥说:“他这是不服气你,要跟你打一场,小校场有个铺了软垫的擂台,想打架的可以在没有训练任务时候去那里较量,只是要点到为止,造成伤亡要军法伺候的。当然了你也可以不理他,这个家伙叫李逵,力气不小,还是不要给他打的好。”

    解宝到底是年轻人心性,更何况没点血性还当什么鸟兵。

    “虽然你块头大,可是我也不是好对付的,想打就打,怕你不算好汉。”解宝说。

    一行人直奔校场擂台,其实就是个木头台子上面铺了层软垫而已。解宝丢了铠甲兵器,穿着单衣飞身上了擂台。李逵那莽汉赤膊上了台子,一身黑黝黝的肌肉耀眼的厉害。

    解珍看着李逵的肌肉有些担心,卞祥道:“这打架只能一对一,输赢都没什么。但是你要是两个打一个那就丢人了。”

    李逵原本的拳脚不成套路,后来跟晁盖学的散打格斗,拳大力猛,虎虎生风。解宝不知道深浅,上去就挨了两拳,但是并不碍事,长年的打猎生涯,解宝的身法是很零活的,不在跟李逵拼力气,转而游斗。斗了十几个回合,解宝一个不小心,让李逵抓住了胳膊,一个过肩摔摔了七荤八素的,显然已经输了。

    李逵过去伸出大手:“起来吧。哥哥说了不打不相识,俺叫李逵。”

    解宝道:“我解宝。”

    李逵又要和解珍打,正好石秀来了,石秀和解珍打了一场。明显的解珍的武艺比弟弟高上一些力气大了点,实战经验也丰富,和石秀倒也打了个旗鼓相当,两人切磋良久这才罢手。

    李逵看的不耐烦,摇头走了。

    晁盖回到军营后立刻把正负责工程的吴用和朱武都请了回来,把刘唐也叫到了大帐,两人工程进度良好,都已经打地基了,各有数千工匠在施工,想必年底完工不成问题。

    晁盖道:“大家辛苦了,这次我出去了一趟收获颇丰。在沂水见到了李逵的哥哥,此人精通住宅的建筑,是个很了不起的工匠,他答应过几天过来,到时候给他安排到庄里,做个负责房屋建筑的主管。”

    吴用道:“既然他有本事自然不能埋没他了。”

    “还遇到了两个奇人,一个叫李二狗,一个叫徐鸽,我安排商队接回来了。刘唐安排了没有。”晁盖问。

    刘唐道:“一切按照哥哥,李二狗和他的八条犬都安排到军犬场了,以后军犬场就由李二狗负责了。只是那个徐鸽说军营太过吵闹,不利于鸽子生活,我询问晁旬总管,给他在村子里的僻静地方找了一处老房子,鸽舍也已经修建。”

    “好,安排吧不错。”晁盖道。

    朱武说:“哥哥招募了一个养鸽子的,莫不是要想建立一个飞鸽传书的途径?这飞鸽一日千里,应用得当能取得奇效。”

    “正是,只是急切难成啊。总得养几个月后才好,信鸽也太少,还得多收拢一些才行,不然这渠道很难建立好。”晁盖说。

    “另外还有两个人,解珍解宝,安排给卞祥做副手,这两人是登州猎户中的豪杰,登山过岭本领非凡。明天给这四位安排一个接风酒,庆祝一下。”晁盖说。

    说完这些事情,吴用道:“前几天许知府派人过来了,说任县任霸天的那两万亩的山地便宜承包给咱们,一年一亩地二十斤小麦。”

    “好吧,我安排刘有田过去签订个合同。不过这许知府也真够抠门的,光任家那一万多亩好地的价值也得三五十万贯了吧,咱们不过得一些浮财而已,两万亩荒地也好意思收那么高的租金。”晁盖埋怨道。不过正好这地明年用来花生育种,也不算浪费。

    许林拿下任县任霸天获益颇丰,所得是晁盖的数倍。刚好济州团练使黄安战死,许林有意升晁盖的职位,奈何通判不同意,说晁盖任郓城县团练还不到半年时间,贸然升职恐怕不妥,经过多方商议,把军中副将黄福升职为了济州团练。

    ,!

第七十八章 再次扩军() 
吴用道:“现在队伍虽然起来了,但是没经历过战斗的考验,我认为还是要韬光养晦的好,没必要太过张扬。”

    “吴先生说的不错,虽然队伍训练很精锐,但是人数毕竟太少,更何况很多新人将领也都是刚刚来,自身都还在训练。如果财力许可的话我建议暗地里扩军,骑兵扩张一百人,增加到二百骑兵的规模。步兵增加三百,总人数六百。水军再招募二百人,总人数五百。”朱武提议。

    吴用道:“扩军很好,只要哥哥的财力能支撑住就行。”

    团练账面上的钱是和商行分开的,还保留了两万五千贯,粮食五十万斤,数量是不少,但是每个月开有三千多贯固定开支,最主要的是商行最近没有钱往团练队伍里划拨了。

    杜迁道:“军饷我这里不用管,但是每天每个士兵平均消耗二斤粮食,半斤肉,一斤鱼,一个鸡蛋,二斤蔬菜。战马每天是二十斤草,四斤精料。”

    朱武听的直咂舌,道:“战马的草料不算多,但是士兵的消耗太大了。”

    “要想练精兵就不能心疼这点儿补给,咱们士兵训练强度堪比东京禁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补给还是值得的。”吴用说。

    朱武道:“的确值得,只是咱们没有州府财政支持,只靠商行和种地,感觉太吃力了。三五千人还凑合,再多了就难了。”

    晁盖叹道:“再难也得弄,这世道眼看一天比一天浑浊,手里没兵就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只是如今已经是七月下旬,眼看就要立秋,春天王米很快就要收了,夏天王米最多也就一个多月,想到即将丰收的天王米,晁盖咬咬牙,道:“招兵。二位军师各有工程在手也抽不开身,就由刘唐负责,招募六百人,其中要二百人要去登州海边招募渔民,这二百人也就是回头调拨给水军的。”

    刘唐道:“没问题,只是去登州招募渔民我想请解珍解宝兄弟两个协助。”

    “好,就这么定了。去登州路途遥远,也不着急这一时,可以慢慢来。”

    本地招募的四百人还是很容易的,郓城团练的待遇让多少人都眼红,普通老百姓你给他说什么保家卫国,说什么大道理都是扯淡,当兵吃粮,有军饷拿,待遇高就行。招募四百人,报名的有两千多人,经过甄选,一千人参加了淘汰选拔,最后选了四百人进行新兵训练。这次招兵晁盖轻松了很多,刘唐、李逵等一批老人已经很成熟了,对于晁盖要求的新兵训练大纲也算得上精通。

    晁盖带上焦挺、庞万春,三人直奔玉米地。营地距离玉米地并不远,主要就是为了看住玉米怕有人偷窃或者破坏,不过一切良好,没有人敢捣乱。

    春天王米的秸秆长的有两米五高了,绿油油的的非常可爱,就是晁盖焦挺这样的大个子在玉米面前也是自惭形秽,天王米穗子已经长的宛如啤酒瓶那么大了。

    庞万春道:“这个庄稼以前从来没见过,大家只是说不能动这个,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呢。”

    “天王米,好地加上肥料能亩产一千二三百斤。普通地块亩产八百斤还是有的。目前整个大宋也就咱们有。”晁盖说。

    庞万春吃惊道:“如此一来咱们可以多租地种这个,收成肯定比别人的好很多。”

    晁盖笑道:“京东又不是化外之地,大批量的租地很难,现在也就是租了四万亩的土地,再说自己留着种也不地道,好东西要大家分享。”

    “卖种子?”庞万春道。

    众人都是步行,来到田间的耕作小房,正好刘有田也在呢。

    “庄主来了。”刘有田道。

    晁盖道:“天王米高产消息我已经让百货商场放出消息去了,春玉米那几十亩地要作为参观田地,我会派五十名团练士兵协助维护秩序,但是每次接待你都要亲自处理,当然刘梁也不会随随便便带人过来。天王米的特性就照实际说就行,切莫夸大。”

    “庄主放心。”

    由于是人工点播的,用种量比较少,而且种的也稀疏点儿。

    “今年预计产量三百万斤,这是精耕细作的结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除留下一百万斤留种外其他的全部销售出去。统一定价是十斤小麦换一斤玉米种,一包玉米种四斤,也就是一亩地的。十亩地起售,因为要培训播种技术,所以第一年少了不卖。”晁盖说。

    刘有田高兴的脸上乐开了花,如此丰产的作物自己也是第一次见。

    庞万春看焦挺摆着手指头算呢,嘴里还嘀咕呢,庞万春问:“你在嘀咕什么?”

    焦挺道:“我在算算咱能获得多少粮食呢。二百万斤,乘以十倍就是两千万斤?我算的没错吧。”

    庞万春也被这个数字吓到了:“两千万斤粮食,一个富裕的县一年收的粮税也没这么多吧。”

    晁盖乐呵呵的道:“如果没这点本事咱就不用混了。你们就等着挨累吧,将来每人带个万儿八千的兵,谁都别给我闲着。”

    晁盖又去看了看天王棉、花生、和朝天椒,一切都长势良好。

    庞万春忍不住问:“真看不出来哥哥这样的英雄人物居然对农作物如此感兴趣,说出去真没人信。”

    “万春莫要忘记,老百姓或者就是油盐酱醋、穿衣吃饭。天王米是好粮食,可以食用。天王棉是纺织布料的,能穿衣。朝天椒是调料,花生是榨油的油料作物。再大的英雄也离不开这几项啊。”

    “其他的这三项作物也能带来为数可观的利润,咱们莫不是要发达了。”庞万春说。

    晁盖摇头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咱们今年推出天王米就已经是引人注目了,如果再推出其他的作物难免遭人记恨,虽然说不怕,但是也麻烦,所以今年只推天王米,其他的作物留待以后再推。”晁盖说。

    郓城,城外天涯客栈。

    四个赶大车的围坐桌子前,点了四样小菜,一坛子廉价的酒。赶大车虽然辛苦,但是收入还不错,因此这些大车夫经常小聚一下,三杯酒下肚,都有些朦胧了。

    其中车夫甲道:“我,我,我告诉你们个天大的好消息,你们,你们千万别告诉别人啊。”

    “什么好消息。”车夫乙不屑的说。

    车夫甲一招手,四人围拢过去,车夫甲嘀咕了好一阵,别的人也听不到他说什么呢。

    这时候车夫乙突然跳了起来,道:“你莫不是说胡话呢,什么米能亩产一千斤?种子还卖的那么便宜十斤麦子就换一斤?我不信,我不信。”

    车夫甲也恼了,道:“嗨,狗日的,我好心告诉你,你还不信,你爱信不信。你知道天王米是什么意思吗,这天王是晁盖晁团练的外号,这是晁团练从海外弄来的良种,产量自然高了,都有人去看过了,那米穗子比大人的胳膊都粗,那杆子比房子都高。得得,爱信不信。”

    这样的小道消息不仅仅是在郓城,就连济州城、任县、巨野县、金乡县里飞速传播。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普通的佃户生活困难的家里余粮不多的也就算了,但是家里有个百十亩地的农户,纷纷去细打听。刚开始的时候百货商场还不回答,后来正式表示只在百货商场和晁家粮店销售种子,不设分店、不设分销。凡是购买一百亩也就是四百斤种子的农户必须先交粮食订购,晚了就没了,因为数量有限。

    当然由于这天王米产量远远高出了当前农作物的产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