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军神 >

第40章

大宋军神-第40章

小说: 大宋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阮小二在旁边看稀罕,这得多重的大刀啊,居然要两个当兵的抬。

    黄安高举大刀:“奉知府大人之命剿灭任霸天,打死他们,抄他们家去,好东西随便拿。”

    “杀啊。”一句抄家东西随便拿还是很有煽动性的,大家挥舞着各种兵器向前冲去。

    任霸天一把大刀,白马打的飞快,杀向中军。济州联军人数七百人,按理说占了绝对的优势,奈何没有队形,兵器也不一样,完全是打群架的模式。任霸天马快人狠,一个就砍翻了三四个,更何况后面还有任勇、任猛、任刚、任强。尤其是任猛那家伙,轻伤不下火线。

    黄安的中军直接乱套了,前面的兵见任家的队伍太凶悍纷纷调头后撤,士兵相互倾轧,黄安骑着马调头逃走也来不及了,更何况他要是逃跑了回去知府大人饶不了他。没奈何只得高举着大刀杀了过去。

    “拿命来。”任霸天一刀照着黄安砍了过去,黄安举刀格挡,砰,很显然任霸天力气大,一下把黄安的刀震落地了,紧跟着一刀过去。

    黄安只感觉自己轻飘飘的飞了起来,他看见了自己马上的身躯,紧跟着一片黑暗。黄安就这么被任霸天斩了。何涛和他的捕快队伍就更靠不住了,吃拿卡要,办理些冤假错案、殴打妇孺儿童他们在行,玩命打仗的时候就怂了,一个个脚底抹油四下里乱跑。远处看热闹的阮小二和牛皋都大吃一惊。

    “黄安这货是个绣花枕头啊,拿把那么大的刀唬人啊。”牛皋笑道。

    阮小二骂道:“就是七八百头猪也得杀一会吧,他们这败的也太快了吧,从进攻到败退不过几分钟的时间,这群王八蛋啊。”

    “怎么办,打不打。”牛皋问。

    晁盖临走的时候压根就没想到黄安等人会被任霸天打败,所以也没安排应对之策,只是让阮小二和牛皋守住仓库。

    阮小二道:“打吧,最少得把他们嚣张气焰打下去,不然他们肯定来打我们。”

    “好嘞,你带人看守船和仓库,看我冲阵。”牛皋说罢大喝一声,带领骑兵就冲了上去。依旧是上次的战术。轻骑兵以牛皋为首,直刺中军,二十名骑射兵两翼边跑边放箭,嗖嗖的羽箭,几乎每一箭都能射中一个敌人,几个呼吸的功夫二十多人中箭。

    中军牛皋挥舞着双锏和任霸天碰上了,任霸天自信满满的,刚刚胜利了一场让他自信爆棚,想一刀把牛皋也斩杀了,以震士气,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就听见砰的一声,牛皋双锏打在了任霸天的大刀上面,刀刃上面出现了两个大缺口,虎口震的任霸天虎口发烧,胳膊发麻。

    牛皋身后的十名轻骑兵虽然也是第一次上战场,可是平时训练多少次了,快马飞奔中长枪刺中了敌人,然后立刻松手,因为普通骑兵大多没有能力用长枪作战,只有武将级别的才行。大家从腰间抽出雪亮锋利的马刀,来回的劈砍,高碳钢打造的武器锋利无比,只要砍中了敌人不是脑袋掉就是胳膊飞,鲜血横流,空气中弥漫了血的味道,刺激的大家的肾上腺分泌,也没人害怕了,只是一个劲高喊着。

    任霸天见事不可为,立刻给自家兄弟打个招呼一声呼哨带领残余人马跑了。

    牛皋也不追赶,清点战果发现这一个冲锋就杀了十多个人敌人,伤的更有二十多人。跑到后面的何涛有些傻眼了,没想到自己七百多人没打败的任霸天让别人三十人给打败了,对于牛皋这个黑小子他是怕怕的。

    谁知道牛皋走过来道:“这都是何大人的战果啊,还愣着干嘛,赶紧追击啊。”

    “是,是。多谢,多谢。”何涛虽然不知道牛皋为何把功劳说成是他们的,但是很高兴,带着乱糟糟的队伍就追。

    等到了任霸天府上的时候又遭到了激烈的抵抗,这次牛皋只是带人远远的看着,没有帮忙。捕快和济州军付出了五十多条人命才打下了任霸天的家,不过任家五虎和老婆孩子已经跑没影了,只留下一些丫鬟婆子,还有那些看家的护卫。

    何涛正要让兄弟们好好快活一翻,忽然牛皋那个大黑脸拿着双锏出现在跟前,道:“抢些浮财就算了,这些女人你要是动了,知府大人知道了你是什么下场?更何况知府大人无非是命令你打前站,具体的还是明天等知府大人处理吧。”

    “是,是。您说的对。”何涛考虑牛皋随时肯能会发飙自然不敢得罪,赶忙制止了要玩女人的士兵和捕快。大家活纷纷乱翻起来,都去抢什么金银铜钱,牛皋和骑兵们一个个在院外站立着文思不动。

    “你们不进去捞点?”何涛问。

    牛皋道:“我们进去了要是任霸天杀回来了还不把咱们包饺子了。哥哥早有吩咐这里的金银归许知府处理,你要是有心就弄点儿字画过来吧,我家哥哥就喜欢那个。”

    何涛毕竟是缉捕使,有见识的人,知道字画值钱,但是刚才牛皋的英勇表现让他既害怕又佩服,进去取了几十幅字画一股脑了儿给了牛皋,牛皋那水平也就是认几个字分不出好坏来,让人包装好背着。

    第二天日上三竿的时候许林才到,听说黄安和几十名士兵死了,稍微的有些惊讶,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悲伤。这时候牛皋带人已经走了,只留下阮小二等四十来个打扮的像渔民的人守着码头的仓库。

    许林手下的孔目、通判、师爷、刑名等人忙活了一天的时间才统计清楚任霸天的产业。水田五千亩,好地一万亩。新开垦的山坡地两万亩。房舍三十多套,门面四十间,其中赌馆、青楼、饭店都地处任县城里繁华地段。任府抄出来的金银也有两万多贯。

    ,!

第六十一章 战后总结() 
许知府如何搜罗任霸天的犯罪证据这些不用晁盖操心,毕竟知府身边有通判、孔目、提刑官、仵作、捕快等一大帮人。护卫队营地里晁盖吴用阮小七刘唐等人都是一脸的高兴,掩饰不住的喜气洋洋,众将也很高兴,尤其是牛皋更是一脸的得瑟。杜迁等人带领账房连夜清点,才弄清了数目,可谓是点钱点的手发抖。

    晁盖道:“刚刚统计出来,一共获得八万两白银,一千两黄金。粮食一百七十万斤。咱们伤了六人,其中骑兵轻伤四人,水军搬运粮食的时候夜黑脚滑摔伤了二人。总体可谓是大丰收。大家都说说这个奖励改怎么来。”

    “要我说啊,稍微的奖励点儿就行了,基本就是过去做了趟搬运工,除了牛皋他们打了一架之外其他人都没出什么大力。俺们水军的战船要造,骑兵的战马要买,花钱的地方多了。”阮小七说。

    刘唐道:“骑兵的马匹、铠甲,步兵的铠甲都是大项开支,这次缴获了大量牛皮正好用上。”

    吴用悠闲的说;“等着开支的可不止造船、买马那么简单的事情。为了将来造大船杨帆出海,咱们需要购买现成的木材上万棵,还有砍伐十万棵以上的大树,这些都是很大的开支。骑兵买马不是个长久的办法,咱们需要建立自己的军马场,最少要二三千匹的母马作为基础。哥哥还有意在郓城县修建二十座小学,县城荒废多年的慈幼院、施药院都要办起来。当然了,承诺的事情就一定要兑现,没有奖励大家怎么会有积极性呢。”

    吴用停了一下接着道:“征用的用粮民船、民夫一律按照市价来算,这个好办由鱼行去给他结算就行了。凡参加行动的士兵奖励三贯,班长奖励五贯、排长二十五贯。其中阮小二、牛皋所带领的人参加了守卫码头的工作,奖励翻倍。留守的人恪尽职守,也需要奖励,奖励额度为参加行动的人员的一半。”

    吴用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很快按照这个方案下发了奖励。就连杜迁也有十几贯的奖励、宋万搬运牛皮也有十贯的奖励,众人高高兴兴,都渴望着什么时候能再打上一仗。

    最后晁盖道:“受伤六个人除了治疗到康复之外,另外每人发二两贯钱的慰问钱,战斗中受伤的战功记录在案。战斗中的优点和不足大家都要整理归纳一下,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和任家的战斗到处结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任霸天带着他四个兄弟和直系亲属逃走了,晁盖安排情报处盯紧他们,免得他们回来报复。晁家商行大范围进军任城,百货商场、天涯客栈。值得一提的是徐海又新开了个大酒楼,叫做醉天仙。属于高档酒楼,专业经营黄河鲤鱼、水泊梁山和微山湖产的桂鱼、麻鸭、大白鹅、芦花鸡。请了手艺高超的大厨师,再加上地道的用料,很快就打响了牌子。门口上写了一副很牛叉的对联: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

    相比之下原来的晁家楼就没那么档次高了,只在郓城开了一家,也不再发展,只是作为晁盖接送江湖朋友的一个酒楼。

    宋万牛皮甲作坊,这是个军工作坊,不对外经营,厂部设在了铁厂不远处的山坳里,也是便于隐藏和保密。因此人手也没太多,加上宋万也不过二十多人。让宋万做皮甲主管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宋万个头虽然高大威猛但是实际上战斗力很差,属于不入流的角色,如果安排做小兵怕又让人寒心。正好宋万祖传的一手皮匠的手艺非常不错,刚好派上用场。

    作坊刚刚接收了七八千张整牛皮,生皮,没经过加工的那种,质地坚硬。宋万一阵感慨,这些都是上好的牛皮,一看就是北方草原货,中原可弄不了这么多牛皮,毕竟牛是禁止屠杀的。

    外面人来报说,晁团练到了。宋万赶忙到门口迎接。

    “哥哥过来了。”宋万道。

    晁盖道:“过来了,作坊新建我过来看看怎么样了。”

    宋万把晁盖请进了车间,这是完全按照晁盖的要求设计的,把皮甲分成五个常见的型号,进行生产,最后的成品就和T恤衫类似,不仅仅能护住前胸后背,还能保护半截胳膊。至于下身的皮甲则类似短裙,只能护住膝盖以上。

    宋万道:“工匠们手艺还不成熟,我这几天一直在手把手的教授,相信最多半个月的时间就能批量生产了。只是这皮甲防护力弱啊,长枪、弓箭很难防的住。”

    晁盖道:“的确是那么回事,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宋万道:“对于骑兵和步兵可以外皮内铁,也就是外面是牛皮的,看起来和一般的牛皮甲毫无区别,也不违背朝廷规制,毕竟乡兵不能穿铁甲,免得遭人非议。但是我可以把铁厂打造好的精铁甲片镶嵌在皮甲里面,做成类似鱼鳞甲的甲胄,在胸口后背等要紧处用厚的甲片,胳膊、大腿处用薄的甲片。如此下来一身甲胄也就是七八斤那样,防护力比不了鱼鳞甲,但是比单纯皮甲要强。”

    晁盖笑道:“好办法,就这么设计吧。我安排铁厂用最坚硬的精钢压制甲片,尽量减轻重量又能提高防护能力,这样士兵才能有更强的战斗力。那水军用什么甲呢?”

    “水军要考虑到战斗时落水的可能性,因此除军官外小兵不考虑用铁甲,但是为了增强防护性可以在里面内衬竹甲,也就是加一层小竹片,就跟夏天咱们的那坐垫类似。”宋万解释说,“竹子重量轻,但是对于一般力度的弓箭有防御能力,即便士兵落水也可以从容脱掉甲胄。”

    “好,那你就按照你的想法生产吧,竹片、和钢甲片你画出式样和要求,我另外安排别人生成。回头把甲片运回来让工匠们再进行组装。”晁盖说。

    护卫队改组是迟早的事情,只是目前还不成熟,实力太弱。

    出了皮甲作坊晁盖又去铁厂转了一圈,至于铸造炮厂晁盖没有过去看,怕许猛压力太大着急赶工。

    手上的银子宽裕了晁盖的很多理想都开始实施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修建二十座小学。晁盖大笔一挥拨出一千贯修建学校,具体实施就安排给了时文彬。

    时文彬拿到钱有些哭笑不得,“一所学堂要求五套教室,一套办公室,外加一个伙房,能装下二百学生的学堂,平均起来才五十贯哪里够啊。”

    时文彬的长随道:“晁团练不是个小气人,既然他拨款五十贯一所学校自然有他用意。”

    “那你的意思是五十贯够修学校了?”时文彬反问。

    长随道:“我们可以这样,先大张旗鼓的宣传,要建学校,建好之后不论男孩女孩,六到十四岁的一律免费读书三年。别看贫困人家没文化,但是谁家不希望家里有个读书人认字的人呢。然后大人去选址,三到四个村子修建一所为宜,土地由他们这几个村子共同出,咱们不用负责土地的事情。然后像晁家村的学校一般,不请工人,一律由村里人义务修建,咱们只提供一日三餐。至于建材只采购砖瓦石灰,打地基用的石头,房梁、门窗、课桌用的木材一律由村里提供。这么算下来就是买砖瓦石灰的钱和雇佣少量工匠的钱,五十贯足够了。只是负责监督的人得多辛苦,严格要求村里人按照制定的标准去修建,如此一来不仅仅修建的好,还节省了大笔的开支。毕竟建学校是第一步,接下来开支还大着呢。图书文具,请先生的费用、贫困儿童的补助,大头还在后面呢。”

    翌日一早,天刚刚亮,按时间算也就是早上四点半的时候,毕竟夏天天亮的早。时文彬整理了官袍,带着长随,各自骑上一匹走马,马屁股上面挂着水壶和雨具两人出门了。原本县衙里还有四个轿夫让时文彬给辞退了,因为他不想做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出门坐轿高高在上,老百姓都不敢和他这个官老爷说话。

    出了县城向北,十多里地,这里有片山窝,临近有四个村子,最大的一个叫做柿树沟,不用问,这村柿子种的多。

    一进村眼尖的村民就看到县令和长随了,带着县令直奔村子里,来到村长家里。

    村长老孙是个中年汉子,四十多岁了,是见过县令的,虽然说现在郓城县是晁盖说了算,但是时文彬毕竟是县令,赶紧恭恭敬敬的接进家里。

    时文彬道:“前几天大家都听说了吧,晁团练拿出了一千贯,要给县里各村修建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