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军神 >

第15章

大宋军神-第15章

小说: 大宋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叔非要留下晁盖等人喝酒,晁盖事情繁多连忙告辞了,只留下两个庄客帮忙安装水车。

    又过了几日设在东溪村河边的炕房传来大好消息,第一批一万只小鸭子孵化出来了,要知道在没有温度计的年月火炕孵化可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时候西溪村上年纪的农户看着地里渐渐多起来的小蚂蚱也感觉了异样,这是蝗灾的先兆。

    村里十多位长者聚在一起商议,长者甲道:“现在的情况大家伙也都知道了,有两个重要的问题摆在面前,一是干旱,现在小麦正是需要水的时候,咱村水车太少,能浇的地不足三分之一,不如和东溪村合并了,这样以晁盖的为人,他肯定会赊销一些水车给我们用。”

    有人反对道:“春旱年年有,再说又不是太严重,无非是减产两三成。没必要合村。”

    长者甲道:“好吧,旱灾我们不怕,毕竟等麦收一过就会进入雨季,但是这个咋办。”长者甲说着拿出了几只小蚂蚱,“今年蚂蚱的数量猛增,如果照着这个趋势发展麦收前后将会像去年的青州一样。”

    “蝗灾。”众人心理都明白这个词的含义。

    “晁盖虽然英武过人,财力也雄厚,只是能对小小的蚂蚱能有什么办法。”有人质疑道。

    “放牧鸡鸭,我去看东溪村看了,鸡鸭所过之处蚂蚱最少能少七成,也就是说能有效的控制。”长者甲说。

    “我们村也有鸡鸭,咱们自己可以放牧。”还是有人反对,但是很快被否定了,西溪村最大的一群鸡不过二百只,至于每家每户的七八个鸡都当宝贝养着想聚集起来整群放牧可不容易。

    西溪村商议了整整一天,最后百分之八十的人同意合村,然后派人去了东溪村找晁旬商议,双方讨论的很激烈,决定合并成晁家村,学堂、医馆这两项是最巨大的福利,只要是晁家村人都能享受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主要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干旱和蝗灾。

    西溪村要求立刻派两千只鸭子,四千只鸡进入西溪村放牧,消灭蝗虫。同时还要赊销一百架水车供西溪流村抗旱。

    晁旬很为难,道:“现在总共只有六千只鸭子,一万只鸡。至于新孵化的小鸡小鸭倒是有两万多只是得等一个月以后才能放牧吃蚂蚱。我看这样,就派两千只鸭子,两千只鸡如何?”

    双方争吵不休,东溪村的自然想先保证自己村的利益,晁盖其实就在后面藏着听着呢,和刘唐偷笑。

    最后晁旬道:“既然大家都合并成一个村了,立刻组织五十人,学习放牧鸡鸭,我先派两千只鸭子,四千只鸡过去开始灭蝗虫。不过我可先说好了,谁要是胆敢使坏,偷吃偷拿放牧的鸡鸭那可不是小事情,所以各位回去给那些好吃懒做的人捎个口信。”

    众人道:“我们回去立刻组织人手学习放牧鸡鸭,至于说有人敢偷吃放牧鸡鸭的问题完全不用担心,没人有那个胆子,如果真有这种好吃懒做的二流子,直接打断手脚。”

    这时候晁盖进来了,大马金刀往中间一座。

    “消灭蝗虫事关重大,百姓对蝗虫心有畏惧不敢打,但是鸡鸭可以吃。我这次把家底子都豁出去了,晁熊从微山湖采购了一万只鸭子不日就到,到时候把附近的蝗虫都灭了,大家也不要提什么东溪村、西溪村,大家都是晁家村的。”晁盖道。

    众人很高兴,晁盖威望极大,无人反对,更何况他所做的都让人称赞。

    这时候有个老者站起来道:“保正,我家侄子,叫晁威,今年二十二岁,在北国金地深山老林里挖人参,出去有五六年了,最近刚刚回来,想投奔保正,不知道可好。”

    晁盖道:“明日里让他去营地找我,只要有才华,愿意干指定收用。”

    东西两村合并成晁家村,两村人口共计五千多人,稻田一万余亩,旱地四万多亩,其中属于晁盖自家就有一万多亩。人口多了实力就雄厚了。

    一千二百余庄丁从新进行编排,在村口紧要位置设置了四处岗哨,每处岗哨都由两个原木结构的岗楼和拒马组成,白天每个岗哨由一个壮丁四个老人看守,晚上则安排十个壮丁值守。晁家村的治安越来越好,再也没有什么鸡鸣狗盗之徒敢打晁家村的主意。

    晁威来到营地的时候,让晁盖吃了一惊,这家伙个头很大块,皮肤黝黑,如果披上个熊皮就成熊了,跟晁熊有的一比。

    “庄主。”晁威过来行礼。

    晁盖道:“都是一个村的,不必拘礼。听说你在北地挖人参,那里人参很多吗?”

    晁威道:“背地人烟稀少,我们挖人参的地方靠近高丽,原来属于辽国,现在新兴了一个国家叫做金,金人凶悍更胜辽人十倍。我们这些汉人大都是山东、河北两地的人,有五十多人,全都是青壮,常年累月的驻扎在长白山一带的大森林里,轻易不敢出来,人参、貂皮、鹿茸收获都很丰厚,平常的中草药就更多的数不清了。只是当地收购价格极低,一支上好的人参才几十文,上百年的人参亦不过两三贯。”

    晁盖暗暗吃惊,怪不得曾头市能发家,如此低的价格拿货,不发家才怪了。自家的药材生意也要做起来,从东北收购药材势在必行。

    晁盖道:“有两个方法,一是你在金国那组织收购人参、貂皮、鹿茸、熊胆等等名贵的药材,你把收购价格提高三成尽量多收货,然后我在你收购价格的基础上增加三成拿货,多出来的部分就是你的利润。一年下来你少说也能有个几千贯的收益了。”

    “第二个方法嗯?”晁威问道。

    “第二个方法你赚的钱要少很多,我聘用你为药材收购东北区的掌柜,派你五十人,同时你可以联络原来采人参的朋友广泛开辟货源,每年大约能拿上千贯那样,毕竟各种开销太大。”

    晁威道:“我选第二种,这些药材在金国是属于正常流通的货物,查到了正常交税就行,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其他商队或者当地的一些蛮人部落,一旦遭遇很可能杀人越货。还有就是原来的收购商是咱们这附近的曾头市曾家的人,咱们做这个肯定会发生激烈冲突。”

    晁盖眉头紧皱,这该死的曾头市,怎么哪里都有他们。

    “在东北他们有多大势力?”晁盖问。

    “金国地广人稀,再加上金国兵力正忙着和辽国打仗。曾家在长白山势力算不上多大,二百来人还是有的,人数不多但是凶悍无比,杀人如麻,金国本地的汉人、和其他小部落的人长期受他们欺压。”

    晁盖暗笑,如此就好办了。

    ,!

第二十三章 军师吴用() 
既然曾家在当地有仇敌那就好办了,晁盖道:“晁旬总管最近就开始组建药材收购的队伍,五十人编制,由你来培训和管理,全部配备武器,另外配备海船。初次去金国的时候我会派李汉带队协助你,但是第二次就要靠你自己了,各人都有各人的活。”

    晁威道:“我明白,我一定会尽力的。”

    晁盖又安排晁威选择了武器,这家伙拿了一把长柄重斧头,二尺长的柄,十五斤的斧头,这是护卫队配备砍树用的。

    “庄主,我有个提议,商队武器就用这个斧头,金国对汉人武器管制很厉害,长枪朴刀一旦查到很麻烦,但是斧头属于伐木工具,可以携带,至于弓箭则可以找当地猎户购买。”

    “好,就按照你说的来,每人把贴身短刀,一把十五斤重的大斧头,弓箭训练好了等到了金国你们另行购买。”

    晁盖生意做的不小,也紧紧限于郓城,这种去大金国这个神秘的国度去收购人参药材还是很稀奇的。不过晁旬把事情一公布立刻就招来了五十人的队伍,当然都是熟手,有两个账房文书懂车马行船的伙计。都是从酒店、粮店等其他生意中调派过来的,至于招募的新人则补充到他们部门去。毕竟去外地全用新人太让人担心了。

    白天刘唐教授大家拳脚、和朴刀等战斗技巧,讲解江湖黑话、切口,如何防备黑店山贼。李逵教授大家斧头使用方法,李逵的招数都是简单实用的,大家一学就会。阮小七传授大家基本的游泳等知识。晚上晁威教授大家识别人参的品级好坏,还有其他的常见药材。由于暂时没有海船,培训时间也需要时间,预计最少六月初成行。

    在回吴家庄的路上,一人骑着毛驴,摇头晃脑的。

    三月的天气晴空万里,空气清新,小麦正在拔高,如果不是天有些旱,该是多么美好的季节啊。

    这人也就二十多岁模样,中等偏瘦的身材,眉如青山,目若朗星,皮肤白皙,下巴上有那么点胡须。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晁盖的好友,吴用是也。

    “啧啧,这天真旱,不知道家里麦子怎么样了。”吴用自言自语着,不由得给小毛驴的屁股来了一鞭子,这时候一个大蚂蚱跳道了毛驴头上,毛驴吃了一吓。

    吴用下了毛驴,牵着毛驴往路边草丛观看,一看吓了一跳,方圆一步的范围有五六只蚂蚱,虽然这点数量不多,但是蚂蚱繁殖快,再过一两个月就可能增加数倍了。

    蝗灾,一个不详的念头冒出来了,额头上冒汗,也顾不上骑毛驴了,拉着毛驴急急忙忙往家里就跑。

    刚刚进门就撞见父亲牵着毛驴出去。

    “父亲,你这是要去做什么。”吴用问。

    吴用爹道:“别酸了,叫爹不行啊。我这去帮邻居家浇地。”

    吴用道:“别忙着浇地了,我看要发蝗灾了,咱们赶紧去把粮食准备好。”

    “你小兔崽子整天就知道瞎逛游,家里的事情你还知道管啊。”吴用爹骂道。

    吴用道:“爹,我那叫游学。”

    “甚么游学,我看就是瞎逛。要发生蝗灾的事情东溪村晁盖早就告知了,明天后天就有大群鸡鸭来了,三五天就把咱村附近的蝗虫吃光光了。”吴用爹说。

    “噢,牧鸡牧鸭治蝗虫这方法古书上有记载,没想到晁盖居然知道。”吴用说。

    吴用爹道:“你还没吃饭吧,让你娘给你做点好吃的,顺便给你的毛驴子喂点料,你看看都瘦成啥样了。”

    吴用道:“瘦毛驴才配秀才骑,胖了不好。”

    “扯淡,感觉吃饭去吧,爹要去浇地了。”吴用爹牵着毛驴走了。

    吴用进了家,老娘倒是没说吴用,只是问长问短的,怕一路上饿着了吗,渴着了吗。吴用这次出去了大半年了,去开封寻觅个事情做,显然什么也没找到,只好回来了。

    “咱家房子怎么翻修了,还有爹咋牵了一头毛驴啊。”吴用问。

    吴用把一碗鸡蛋面放在吴用面前,说:“这都亏了你交的好朋友,晁盖晁保正。你出去的这段时间,他一共来了三次,给咱家翻修了房子,送了两头毛驴,一辆水车。那水车可好用了,套上毛驴就能绞水。”

    “这个,晁盖啥时候对我这么客气了,这家伙就知道练武打熬筋骨,拿钱给那些江湖好汉。”吴用吃惊的说。

    “晁盖啊,最近可厉害了,新开了百货店、马市、车行、扩建了酒楼,养了数不清的的牛羊鸡鸭,还把东溪村和西溪村给合并了,号称晁家村,五千多人,光壮丁都一千二百多人,还时常操练。”吴用娘说。

    吴用三下五除二把面条吃完了,起身就往外走。

    “你干嘛去,刚刚到家就要出去啊。”吴用娘问。

    吴用道:“晁保正三顾茅庐,我得去看看啊。”

    “啥,三个毛驴,人家已经给了咱两个毛驴,你可不要找人家再要第三头毛驴了啊。”吴用老娘说,吴用这孩子打小就机灵,竟干些赚便宜的事情。

    吴用到了晁家村南相距还有二里地呢发现道路都变宽了,最少能并行两辆马车还有多余的地,再往前是两座木质的岗楼,一排带尖刺的拒马在道路两边放着,拒马下面居然还是带轮子的,只要用绳子轻轻一拉,立刻就把路堵住了。

    岗哨五个人,每人拿着把猎叉,远远的就看到了吴用,其中一人道:“这不是吴学究啊,来我庄上何事啊。”

    吴用道:“过来找保正。”

    “庄主不在村里,我带你去营地吧。”

    晁盖交代过这里执勤的人,要是吴用回来了,就带他去营地。

    吴用到了营地,这次是实实在在的震撼了,村里放哨执勤的人一个个松松垮垮,没多少警惕性,但是到了这里截然不同了,二里地外就发现,到了营门口,两个高大的兵穿着棕色的制服,腰上是牛皮腰带,手里端着一人多高的芦叶枪,腰上夸着刀。站的笔直,纹丝不动。

    有人过来核实了是吴用,这才派人把吴用接进去了。

    营地中巨大的教军场上中间,两人正对打呢。一条黑大汉,胡子赛钢针,手里两把板斧。另外一条大汉手里把长斧,打了十几个回合,显然是在相互切磋。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李逵和新来的晁威。

    忽然,吴用听得马蹄响起,五骑快马飞奔而至,当先一骑是一匹乌黑的俊马,异常的神骏。马上的人更是威武异常,穿着牛皮铠甲,手拿画戟,腰上跨刀,背上一把大号的弓。

    “哈哈,吴贤弟终于来了,我是天天盼啊。”晁盖飞身下马,快步过来道。

    吴用上下打量晁盖,道:“哥哥这兵器,这匹马真是世界少有啊。”

    旁边刘唐也过来了,得意的说:“哥哥这马是汗血宝马乌云踏雪,西域名马。哥哥的画戟叫做金龙吞天戟,和当年西楚霸王的戟为同一工匠打造,弓就叫做穿云追月弓射程很远威力大,腰刀叫做天王开山刀,百炼精钢打造的。”

    晁盖道:“机缘巧合,这马是帮助了个涿州豪杰,他送的。这兵器是个道士送我的。”

    “恭喜哥哥了。”吴用道喜。

    晁盖把李逵、晁威等人也叫了过来,道:“都先停停,我来给大家隆重的介绍,这位就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吴用先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和一般的文人不同,他不爱诗词歌赋,偏偏爱好阵法军事,堪比三国孔明啊。”

    众人纷纷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