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红楼多娇 >

第195章

红楼多娇-第195章

小说: 红楼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畔录茏尤杖胀ü埽臀托⒆诶锤雠加觥�
想当年,她二人和贾元春在后宫也是三足鼎立的态势,而今三十的年纪,却再也难敌妙龄女子。
苏妃的年纪比元妃还要大些,纵然孝宗待她不错,可点延禧宫侍寝的机会却少而又少。
皇帝的年纪大了,而且不缺皇子。有儿子傍身的还好些,没儿子没依靠的越发恨死了薛宝钗专宠。
明里暗里使绊子,用歹毒计策的层出不穷,莳花宫每日里光在饮食上就能顺藤摸瓜找出许多问题。薛宝钗亦非神人,也有中招的,也有小心翼翼避过去的,然从始至终未与孝宗提过一星半点儿。
戴权殷勤,“见不得”薛充仪受委屈,私下里悄悄回禀了孝宗。孝宗更是怜惜,索性悄悄地把历代皇后才能拥有的珍贵首饰赐予了她,更信誓旦旦与薛宝钗保证,有生之年,一定叫宝钗坐到皇后的宝座上!
皇后这一死,朝廷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人员变动。以为国安公必胜的那些小吏们纷纷下马,要么被人顶替,要么被寻了个借口褫夺职位,落魄被贬。
贾家亦在其中,只因为贾赦贪图国安公许下的好处,利用荣国府仅剩的一些人脉关系为皇后谋取好处。贾赦心知大事不好,家也不敢回,只叫长随去贾琏那里闹着要银子,甚至还打发了人去邢家借钱。
贾母气的要叫贾珍开宗祠驱逐出贾赦,任凭贾政、贾珍如何劝阻也不见好使。邢夫人彻底傻了眼,连滚带爬的去凤尾胡同,哭天喊地的叫邢忠替他做主。
“我可是你的亲姐姐,你不替我出头谁替我出头?如今我嫁到贾家也有十几年的光景,便没功劳也少不得苦劳。贾家现在无情决意,一定要把我们老爷赶出去,连带着我都成了孤魂野鬼。你若还是我弟弟,便立刻叫宋晨打上荣国府去,把我这几年该得的一分不能少的与了我,不然,不然。。。。。。”
邢夫人绞尽脑汁想着解气的法子,邢忠嘿嘿一笑:“大姑奶奶消消气,当下要紧的是先找到大姑爷,不然我们就是有心帮你,却也无门可寻啊?”

339、繁华不过过眼云烟

邢夫人哪里愿意再去找贾赦!
当初邢家落魄的时候,她巴不得早早飞上枝头当凤凰,可如今自己的弟弟成了当朝四品,侄女婿又是镇抚司的头把交椅,说出去不知多少的体面。况且,众所周知,五皇子就是自家养活到大的。正经说起来,五皇子还该叫自己一声姑妈的。
眼看着邢家飞黄腾达,数不清的家产家业,邢夫人眼馋的要命。纵然这些东西和自己一分钱的关系也没有,可她若开口说留在凤尾胡同,难道邢忠这个做弟弟的还敢把自己轰出去?
邢夫人咬紧牙关,打定主意要赖在娘家,全然忘了当年自己狠心把家产全部搬进京,把一干姊妹兄弟仍在苏州的旧账。
邢夫人委委屈屈道:“你那姐夫是个不中用的,每日在外花天酒地也就罢了,若是遇上不顺心的事儿,动不动就拿我撒气,数落一顿还是好的,就是动手也不奇怪。我这个大太太形同虚设,有时连个小妾的体面也不如。我在贾家也不如意,老太太根本也不拿你姐姐当个人看待,就连宝玉身边的猫儿,狗儿也活的比我如意。依着我说。。。。。。莫不如我就留在娘家,也好过在荣国府受气!”
邢忠哈哈大笑:“大太太说笑了,你那日子还不叫惬意,我们越发活的没滋没味儿了。姐夫为人是有些粗鲁,不过本性不坏,况且王氏死后,大太太才好当家做主,此刻你嚷着要走,岂不叫荣国府群龙无首?”
邢夫人闻听此话,略显迟疑。
邢忠说的也有道理,她和王氏斗了半辈子,好容易见对方上了西天。自己说走就走,岂不便宜了二房?
这一犹豫,卢氏已经开口笑道:“不如我说个法子,准保叫大太太满意。贾家如今就怕牵连进国安公的案子,我们出面替荣国府周旋一二,多半也不是什么问题。大太太有了娘家撑腰,再去和老太太商量收管大权一事也好水到渠成。”
邢夫人也不是完全不懂人眼色,从邢忠、卢氏夫妻俩的百般推脱,加上前几次的不愉快,邢夫人也明白。自己大约是个不受欢迎的。再想到她们家还有个女阎王似的人物,渐渐也消了长久驻扎在邢家的念头。
邢忠和卢氏根本就是懒怠与邢夫人周旋,索性为一劳永逸。真给足了邢夫人的面子。贾家因为邢家的活动,渐渐从国安公一脉中被摘了出去,倒是史家因为曾经联合国安公世子在江南科场做出舞弊事件,心中始终惴惴不安,深恐孝宗不知什么时候察觉。
贾母垂垂老矣。却还要为儿孙们,为侄孙们担惊受怕,四处求助。贾政心下愧疚,越发严格约束贾宝玉。只是王氏之死,宝玉定有三年的守孝之期,贾政因为王家而羞于在同僚们面前出现。索性一狠心辞去了官职,而今只在家专心教导宝玉并贾环、贾兰。
三个年纪相仿是叔侄在一处,反而是最小的贾兰成绩最是优异。贾政既是感慨又是无奈。渐渐对平日里不大上心的贾兰多了关注。
贾母为提防贾政房里的赵姨娘干出羞辱门风的事情,叫鸳鸯亲自带着四个大丫鬟往荣禧堂收拾箱笼。王家是没人了,也不存在什么上门来讨要嫁妆的事情。贾母叫鸳鸯照着王氏当年的嫁妆单子一一查档,本以为这些年过去,总会有些折损。或是这儿媳妇用了自己的私房填补了家用,这也是人之常情。贾母只想着将余下的都封存起来。将来宝玉成婚,兰哥儿念书,分与他们也是个念想。
谁知鸳鸯这一查不要紧,反而多出许多违禁的东西来。也有元妃从宫里偷渡出来的,也有王氏背着荣国府揽下许多官司,偷偷收取的贿赂。
这些都不打紧,鸳鸯更在王氏的箱笼里发现许多贾母的陪嫁。
可不是老太太大方送的,却是王氏不知什么时候偷了自家婆婆的东西。贾母记性差,东西都是鸳鸯管着,鸳鸯平日忙进忙出,哪有那些时间看顾这些事情?不过一年查检一次,每回也都是匆匆而过,以她的眼光真是瞧不出什么真品还是赝品。
官窑的鸡缸雹斗彩盖碗儿、甜白釉锥花僧帽壶、空福龙纹苹果尊、青花寿山福海纹瓷炉。。。。。。
样样都是当世难得一见的真品,偏偏这些并不属于王氏,而是贾母的私房。鸳鸯大惊,又不敢惊动贾母,只叫人偷偷把这些东西拿回上院,将二楼库房里的箱笼打开,两相对比,竟是一模一样,若非心知有鬼,鸳鸯是根本瞧不出的。
鸳鸯略想了想,也不去回禀贾母,只往贾宝玉住的偏厢来。将事情来龙去脉说给了宝玉一听,宝玉立即羞的面色绯红,直拉着鸳鸯道:“好姐姐,我们太太已经去了,再揭这些伤疤也没意思。若是叫老太太知道,平添一桩添堵的事。”
鸳鸯嗔道:“我若不明白这个道理,也不会来找你!那些东西我叫人悄悄换了,另外嘱咐了她们别声张。只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怕老太太将来知道埋怨我们。”
贾宝玉连连摆手:“不会不会,老祖宗最是疼鸳鸯姐姐,况且咱们本就是好意。”
鸳鸯无奈的一叹气:“也罢,就当我做了善事。”鸳鸯想着刚才收拾箱笼的时候,赵姨娘那歹毒的目光,不禁开口警示:“你小心赵姨娘,我瞧着她大约是知道二太太有那些东西的,千万别叫她拿着这个做把柄害了你!二太太一走,你在府里便只有老太太可以依靠了!”
几句话说的宝玉泪眼朦胧,顿时勾起了无数伤心事。
且说赵姨娘在鸳鸯收拾了箱笼去立即冲进王氏的卧室,从地上到墙壁,从衣服到被褥蚊帐,便没有赵姨娘放过的,蝗虫过境也不过如此!
这么一下午,王氏在贾家的印记似乎瞬间消失。等贾宝玉闻听消息赶来的时候,屋中早就是狼藉不堪,空荡荡的屋子徒留无限忧伤。
大观园中各处萧条无人,就像个空园子一般,要不是赵姨娘在贾政那里怂恿,充媛娘娘当年管家时候留下的那许多新政,若是忽然戛然而止,未免叫娘娘伤心难过。贾政深觉有理,便仍旧命那些管着花草虫鱼的婆子们伺候。
结果数年之后,这园子里的果子、蔬菜反救了荣国府一家子的性命!不能不说是个讽刺!

340、一帆风顺开花结果

五月将至,黛玉的肚子越发大了,太医却只说并不是双生子,林黛玉不禁想到母亲贾敏生产时候的情景,那时候黛玉已经略略懂事,偶然听下人们讲,母亲便不是双生子,只是胎儿养的过大,最不利于生产。
事后果然不出那大夫所言,一生下来的哥儿便是个死胎。
贾敏因为此郁郁寡欢,加上林如海的姨娘反平安生下了庶长子,贾敏更是落下了病根。纵然后来那孩子也不得活命,但积年累月的心病,将贾敏折磨的骨瘦形销。黛玉每每想起便日夜心悬,那太医也说过,女儿肖似母亲,这生产上也不是没有雷同事件发生。
乾觅见妻子郁郁寡欢,心下着急,他是个没娘疼的,自小摔打惯了,却看不得妻子受半点苦。好在隔壁就是半个岳父岳母家。乾觅赶忙去寻了卢氏问主意,卢氏一想,只道莫不如他们两口子仍旧住进邢家,她每日就近照顾,就算乾觅白日里去衙门当差,也不用忧心家中事务。
再加上有福哥儿每日开心解闷,黛玉哪里还会胡思乱想?
乾觅再次感叹,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到端午重阳的时候,黛玉不但胖了一圈儿,而且气色好的不得了,圆润丰盈,脸蛋比石榴籽还晶莹剔透。乾觅欢喜至极,这家伙也是个会来事儿的,每天下了衙门,刻意绕个远路去城东一家老店去买卢氏最爱的酱肉。
卢氏倒也未必日日喜欢吃,不过极喜欢乾觅这种心意,连带着与他也真像是亲儿子一般对待。
乾觅自然不忘邢岫烟和宋晨夫妻俩,也不知他哪个同乡送了一大筐杨梅,个头大不说,还色泽鲜润,与桑葚颜色相仿。却出奇的硕大。
黛玉怀孕之后最爱吃这些东西,乾觅想着好东西不能独享,便匀出一筐送去东一条胡同。谁知岫烟只咬了一口便大吐酸水,吓得宋晨连忙请了太医来问诊。
那老先生号完脉只哈哈一笑,恭喜宋晨和岫烟即将为人父为人母。宋晨半晌没反应过来,直到白芙和翠梅上来喊恭喜,宋晨这才明白过味儿来。
他连忙打发两拨人送消息,一路往尚书府去,一路往凤尾胡同去。
卢氏与宋夫人几乎同时得了消息,二人什么也顾不上。紧着打发人备轿往这边来。卢氏自然不用说,倒是宋夫人的表现出乎岫烟意料之外。
不但拉着岫烟的手细细的摩挲着,更把自己的私房银子拿出了许多。只叫管家每日采买新鲜的瓜果蔬菜各类滋补品,就是多请几个厨子也不打紧,关键是把孕妇伺候的舒舒服服。
宋夫人归家之后的第二日便去了大愿寺,挨着个儿的拜菩萨,后来连住持都听说宋家三少奶奶有了身孕。且铁口直断,宋夫人一定能抱上嫡亲的孙子。
可把宋夫人乐的够呛,回家便细细说给了宋濂听。自打见了福哥儿之后,宋濂就对抱个大胖孙子这件事上了心,可惜两个儿子不争气,好容易听说小儿媳有了身孕。宋濂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难得和宋夫人讨论的有来有往。
老两口这点心事瞒不过宋家老大、老二。老二知道弟弟将要做爹,立即打发人往东一条胡同送了许多补品。又叫小高氏隔三差五往那边去瞧看瞧看。小高氏虽然心里嫉妒的要死,但她不愿意违逆丈夫的话,只好强打起精神去应付邢岫烟。
倒是邢岫烟每次都开解小高氏,小高氏这才明白怀孕自有自的秘诀。此后妯娌俩渐渐敞开心扉,小高氏不是姜氏那种有心计的。顶多就是喜欢占占小便宜,嘴巴上不讨喜一些。岫烟也不打算在宋家和两个嫂子竖立什么敌对关系。若是能拉拢小高氏,将来就算与姜氏闹了不和,至少还有一个站在自己这边。
说到岫烟怀孕之后最高兴的莫过于宋晨,其次便是正德了。那小子知道自己要当舅舅,乐的两眼一眯,只看得见一条弧线。宫里面分了什么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都一股脑儿的送了这边。更隔三差五的往东一条胡同跑,宋晨开始还十分喜欢,后来见小舅子黏妻子黏的紧,赶忙在岫烟那里诉委屈。
虽说黛玉的儿子也要管正德叫一声小舅舅,但人心难免有所偏颇,正德与黛玉究竟不及和大姐的感情来的浓。
宋夫人见卢氏又要忙着照顾岫烟,又要盯着林黛玉,两头奔波十分操劳,况且福哥儿还小,一时离了母亲也就罢了,整日不见亲娘,如何肯依?
宋夫人和尚书大人一商量,索性直接搬到小儿子这边来住。房子都是现成的,她每日跟在岫烟身边,就算一点忙也帮不上,究竟安心。宋濂略觉得有些大张旗鼓,可想抱孙子的念头究竟占了上风。
正德等扶灵归来之后,后宫之中的格局渐渐有了明确建立,薛宝钗没了皇后压制,一跃成了嫔,封号更是压了薛宝琴一头,孝宗亲赐了一个贤字。
想当年,孝宗的祖母就是凭借这个贤字成了后来的中宫之主。
宫中没有儿子却受封为嫔的寥寥可数,薛宝钗当仁不让,成了力压群芳的翘楚。
唯独可惜的是。。。。。。薛宝钗没有儿子。宫中情况明朗,朝堂上却风起云涌,二皇子、三皇子身兼重任,为夺孝宗重视,兄弟俩拼了命的奔赴在事业上。尤其是二皇子李靖,处事荣辱不惊,进退得宜,与太上皇当年最为肖似。朝中一些中坚力量逐渐发现这一点,希望孝宗能立二皇子为太子,稳定朝纲。
也有一些人出声反驳,便如程子墨、宋濂等。前者是朝中的新贵,在忠义亲王谋反未果的时候,程子墨在里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宋濂是邢家的姻亲,也不愿意看见正德的努力付诸东流。
一时间围绕东宫立主的事情吵闹的沸沸扬扬。
过去大家还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议论,现如今皇后仙逝,嫡出的皇子做了亡魂,这种遮羞的面纱索性都抛掉,东宫立储直接被摆在明面儿上商讨。
二皇子的支持者最多,但多而不精,正德的拥护者权利最重,诸如程子墨、宋濂,三皇子一门心思笼络文人,广开书馆著书立说。三方人马各显其能,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上游弋。连宋嫔这样口是心非的,也更抓紧了对儿子的训导,心心念念盼着让六皇子早日加入夺储的大军之中!

341、休戚与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