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色大地 >

第112章

血色大地-第112章

小说: 血色大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文成便将电报纸递了过去,同时还不忘打趣的说道:“我这张笑脸还是暴露了我的意图,下次就算是好消息,我也要绷着脸进来,到时候看主席如何能从我的脸上猜出信息来。”

    “你啊——”李天倚笑着摇了摇头,拿着电报纸又坐在刚才的摇椅上,展开一看,顿时就大笑起来,“这场胜利简直就是兵不血刃啊,除了从辉县到汲县,再从汲县到辉县,不过是一场长途的拉练,一枪不发的就俘获了一千人枪。这辉县大队的运气不错,有了这一千条枪,想必辉县大队的编制才算是真正的名副其实吧。”

    “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这辉县大队有点冒险了,”郑文成却是摇了摇头说道,“用一百多人去偷袭一千人的营地,或许在古代这样成功的例子很多,但是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夜袭的成功率将会越来越低。毕竟,现代的军队不是古代的军队,古代的军队最精锐的也不过是十天才操练一次,那样的部队几乎没有什么纪律性可讲,在夜袭的情况之下会被杀崩溃掉。但是,现代的精锐部队,都是每天都在操练,这样子一来,他们的纪律性就很很强,在夜袭的情况下,能够组织起反击。这一次,辉县大队的运气很好,碰到了一群纪律性很差的队伍,可是下一次呢,他们的运气还是能这么好吗?”

    李天倚放下了电报,沉思了一会儿才说道:“文成同志,你说的很是在理,我们红军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强,不停的取得胜利,归根到底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诱敌深入,坚持运动战,以优势兵力一口一口的吃掉敌人。但是显然,辉县大队并没有理解到这一点,他们的汲县大捷归根结底还是有着冒险主义在里面。所以,我建议军委对辉县大队的大队部进行一次通报批评,并让他们从新学习一下党的军事理论,且让他们三人各自交给军委一篇思想报告,最后则是,对于这一次的汲县大捷不进行嘉奖。”

    “只是这样的话——”郑文成的眉头微皱,“整个辉县大队的指战员们会很是失望的,毕竟他们打了两场胜仗,缴获甚大,若是不嘉奖的话,会影响整个原辉县大队的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扩编之后的县大队的战斗力。因为,辉县大队扩编之后,原来的县大队的同志最少也都是一个副班长的职务,若是他们都没有了积极性,那么这个辉县大队就会毁了的。”

    “此例绝不可开——”李天倚有点斩钉截铁,但他有想了一下继续说道,“至于原辉县大队的积极性,我们也不能就此无视。其实你刚才有点说的不对,这些原辉县大队的同志经过两次战斗的胜利以及部队扩编,他们的职务都得到了提升,使得他们更加的在整个革命之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这样,若是以后再次发生战斗,这些同志必将更加的士气高涨,因为只有打胜仗,我们才能消灭敌人,我们消灭了敌人,我们的革命才能尽快的成功。这一点,文成同志,你要在电报上跟王道奇同志好好的谈谈,千万要让他们大队党委注意整个大队的思想动态。”

    “是——”郑文成便离开了。

    ***********

    湖广总督衙门之外,一个带着草帽的中年人畏畏缩缩的来回徘徊。

    “干什么呢?”早就注意到这个中年人的一个守门军官,看的不耐烦了,他来到这个中年人的面前一脚将此人踢倒,大骂道,“这里是衙门重地,是总督衙门,不接受冤案,你要是有什么案子直接去那边的武昌县衙,不要在这里碍眼。”

    “军爷,小的——小的没有冤案。”这中年人连忙摇头。

    “没有冤案?”军官上下大量这中年人的几眼,突然暴怒道,“你既然没有冤情,那定然是陕北赤*匪的探子。来人啊,将这个探子抓起来,关进大牢,好好的审问一番。”

    “军爷,冤枉啊,冤枉啊——”中年人吓了一跳,连忙跪在地上磕头道,“小的冤枉啊,小的真的不是什么探子——啊——”

    话还没说完,军官就直接一巴掌将这个中年人扇趴在地上,接着又是一脚踩在这个中年人的背上,怒骂道:“混账东西,你这是质疑老子的眼光吗,你在这里鬼鬼祟祟的超过了一支香的时间,你定然是在打量这总督衙门的守卫,为你们攻打总督衙门做准备,你这样还不是奸细,那还有谁是奸细,难道是老子我吗?”

    两个穿着新军模样的士卒跑了过来,他们一人一边就架起了这个中年人。

    “军爷——我真的——我真的不是奸细啊——”中年人吓坏了,他不停地挣扎。

    “闭嘴——”架着中年人的一个士卒却是一巴掌就甩在他的脸上,恶狠狠的骂道,“正目大人说你是奸细,你就是奸细,老实一点,否则有你苦头吃。”

    “我——我真的——真的不是奸细啊,”中年人呜呜的说道,“我不是奸细啊,我——我只是听到——听到有人准备在武昌城内造——造反,这才——这才准备来到总督衙门报案的啊。”

    “造反?”正目冷笑道,“现在整个大清国,除了你们延安的乱党在造反,谁还敢造反?”

    “等等——”突然,这个正面猛的一惊,他一把抓住这个中年人的衣领,恶狠狠的说道,“你刚才说有人准备在武昌城内造反?你确定你说的话,而不是在诳老子?”

    中年人连忙点头。

    “快——”正面狠狠的说道,“快把你知道的情况说出来,若有半点隐瞒,定斩不饶。”

    “是是是——”中年人连忙说道,“事情是这样的……”

    很快,中年人就把在自己的小酒肆里听到的话说了出来。

    “你说的都是真的?”正目冷声问道,甚至紧紧的抓住了自己的步枪,若是听到一个不字,手中的枪可不认人。

    “当然是真的——”中年人指天赌咒道,“我若是瞎说一个字,天打五雷劈,不得好死。”

    “很好——”正目点了点头,然后露出了笑容说道,“看来你真的不是奸细,当然你说的有新军准备在武昌城内造反这件事是真的的话,那么,我想总督大人会好好的犒赏你的。”

    “要——要以后?”中年人顿时就傻眼了。

    “你还想现在就要打赏?”正目顿时脸色就是一变,再次狠声说道,“你说的信息还不知道是真是假呢,万一是假的,又给你奖赏了,别的人都来跟你学全部来汇报假消息,直到一天真的有人在武昌城准备造反,而我们却是由于听多了谣言,然后没有去关注——这种狼来的故事你不会是没听过吧。”

    “可——可我说的都是真的啊——”中年人还有点不甘心。

    正目却是两眼一瞪,吓得中年人连忙作揖说道:“小的告退,小的告退,希望军爷能在查清乱党的确准备造反的话,还能送点赏银给小人,小人的小酒肆实在是入不敷出了。”

    “放心放心,”正目又笑道,“若是老子贪了你的赏银,总督大人也不会放过老子的。”

    看着这个中年人的离去,一个士卒吐了一口吐沫,然后对正目笑道:“大人,还不快去向总督大人报告,让总督大人有了准备,挫败了乱党的阴谋,大人进入讲武堂指日可待啊。”

    “哈哈哈,”正目大笑道,“我这就去,等晚上,老子请你们喝酒,喝完酒再去怡春楼乐呵乐呵,想必总督大人的赏银必不可少,过两天随便给那个贱民几两银子打发一下就可以了。”

    “哈哈哈——”几人都是大笑了起来。

    却是惊起了数只飞鸟。

    ps:加快进度,并且每天不在做两k党,为了本书有一个完整的结局,准备做3k党,甚至是4k党! 

第二十三章 华兴会(3)() 
居然有两张月票了,羽毛居然断更了四天,真是对不住这两张月票,但无论怎么说,羽毛还是感谢kdnurd以及danie1d两位同志的月票,羽毛无言以对啊。

    镇竿城,是湘西最重要的一座县城,为什么说镇竿城重要?因为镇竿城是辰沅永靖兵备道的治所,同时,在镇竿城内还有着镇竿镇总兵。

    一个正四品的道员,一个正二品的总兵都在同一座县城之内,足以证明镇竿城的重要性。

    之所以又是道员又是总兵的在一个县城内,归根结底的来说,镇竿县是一座以苗民为主体的县城,镇竿县是汉苗交接处。而且湘西民风悍勇,尤其是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曾国藩所编练的湘军,便有数千人来至镇竿城。正所谓无湘不成军,无竿不成湘,在湘军中的竿军号“虎威营”,在首领田兴恕的带领下转战十几省,历经二百余战皆胜,所向披靡,被曾国藩命名为“虎威常胜军”。

    竿军兵勇喜欢在左臂上刺上“虎威常胜军”的青字,攻城格斗时,常赤裸左臂,挥刀跃马,自家人互相呼应鼓舞士气,敌方则见之丧胆。在攻打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时,田兴恕与同乡人张文德等带头爬上城墙充当攻城尖兵,庆功领赏时,凤凰官兵两人升为提督,六人升作总兵,另有副将九人,参将十一人。凯旋之日,这些人带着朝廷赏赐的黄金白银绫罗绸缎,带着从天京王府里掠来的古玩家私衣锦还乡,前呼后拥吆三喝四,那叫一个光宗耀祖扬眉吐气。留在闭塞小城驻守老营的兵丁对这些一步登天的兄弟内心是何等羡慕,思来想去,认准了只要冲出凤凰,满世界去厮杀,提督、巡府的花翎说不定也有机会顶上一回。假使以性命拚得了一官半职,晚年解甲归田,居家纳福,则可以蓑衣斗笠垂钓春江,擎苍牵黄狩猎秋野,曾经沧海之人,凡事不在心上亦不在话下。那些并不走运的竿军官兵,一生以青年时代的骁勇气概为荣,倘若不曾战死沙场,也不曾以战功换取红绿顶戴花翎,到了年老体衰之时孓然一身甚或沦落为乞丐,尚要寻找机会将左臂上的刺青亮上一亮,对孩子们摆一摆爷爷当年的英雄荣耀。

    这看似鼓舞人心的荣誉,其实联着一段悲剧性的历史,那便是由清末实行的“屯田养勇”制所造成的“全民皆兵”的畸形社会形态下凤凰人的生活。乾嘉苗民起义后,清政府在已损毁南方长城沿线修建汛堡、屯卡、碉楼、炮台、关门一千几百座,其中凤凰境内修筑了八百余座,征得屯田六万亩,养屯丁四千,战丁一千,苗兵二千,共计七千人之多,加上朝廷绿营总镇约四千人的兵额,当时凤凰十万左右的人口有一万人常年兵役在身,比例高得惊人。屯丁分田到户,且耕且守,战丁专事操练,由屯田佃租中拨粮关饷,数以万计的凤凰人就这样被屯田的绳索牵在朝廷的战车上,以致使当兵吃粮成了世代传统。凡有兵役的人家门口,都钉上一块白木小牌,上边用红字记有服役人的姓名、年岁和身份。在街头巷尾一路看过去,几乎家家都有这么一块“光荣牌”,并可按月各自到营上领取一份银子和一份口粮。“地皆屯田,民皆兵籍”的状况,断绝了凤凰人另操*他业的一切通道,只剩下以血肉之躯来换取生活这一条路子可走。

    无湘不成军,无竿不成湘,若想要在湖南起事,想要一支强悍的部队,竿军就成为了华兴会的首选。

    陈彬在几个竿军的注视之下,一脸平静的走进了凤凰厅城。

    进了城池,陈彬就直扑田府。

    田府是城内除了道台衙门、总兵衙门、厅衙之外有数的大宅子,因为,田府的上一任主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虎威常胜军”的首领田兴恕。

    当然,田兴恕已经早已去世,现在掌握这一个规模庞大的田氏庄园的宅子的是田兴恕的三子,田应诏。

    田应诏,1876年(光绪两年)出生,在他周岁的时候,其父田兴恕便以去世,由此,田应诏便受母亲溺爱,形成了好使性与放*荡性格,少年不事学业,好游侠,喜弄拳技,煮酒狂饮为乐,后立志图强,闭门谢客,读书习字。

    当然,在今年,刚进入长沙入陆军将弁学堂学习军事不久便应拳打外国教官,而被开除学籍,现在正在家中闭门思过。

    “啵啵啵——”陈彬上前,轻轻的在大门上敲了三下。

    “谁啊?”大门打开,却是一个半百岁数的老头,他打开一道门缝张了张眼,看见只是一个青年人,而且还不认识,他便略微有些不满的说道,“你是谁,是长沙陆军将弁学堂的学生,来找我们家三少爷?”

    “在下沅陵陈彬,”陈彬抱了抱拳说道,“自小听闻咱们湘西曾经出过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想当年,田巡抚作战勇猛,带领名动天下的‘虎威常胜军’战无不胜,为我大清立下了不世之功勋,在下从小便十分的仰慕。如今在下游历湖南,对于田巡抚,在下必然想要过来祭拜一下,还请这位老先生能通融一下。”

    “这个——”门房一愣,然后才说道,“这个小老儿可做不了主,要不,陈先生暂呆片刻,小老儿这就先去禀告三少爷,看看三少爷是否允许。”

    “有劳了——”陈彬又是一鞠躬,十分诚恳的说道。

    半晌,半老门房便又打开门,跑了出来,对着陈彬说道:“陈先生,对于您想要祭拜我家已经过世二十余年的老爷一事,我家三少爷已经同意了。只是我家三少爷现在是在家闭门思过,不能出来于陈先生相见,这里小老儿便在这里待三少爷向陈先生抱歉了。陈先生还请移步,小老儿便这就带陈先生去老爷的墓前。”

    “好——”陈彬一顿,然后便抱拳说道,“在下要暂且先去购置一些祭拜的事物,等下还要麻烦老先生带一下路。”

    “不麻烦,不麻烦——”门房连忙摆手说道。

    很快,陈彬便在这老年门房的带领之下,来到一座富贵堂皇的坟墓前。

    陈彬在老门房的帮助下摆放好了祭品,点燃了香烛。

    接着,老门房便远远的走开,陈彬却是冷笑了一声,然后大声说道:“田老将军,想你英雄一生,却不想最后却是因为杀了一个洋人,而被问罪,想你一个堂堂的巡抚,却因这一个懦弱的朝廷,却被发配到西北,让人唏嘘不已。田老将军,我为你感到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