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南宋女司农 >

第4章

南宋女司农-第4章

小说: 南宋女司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无聊啊。”

    看到一段河,张氏突然感觉好感怪,问摇船的老者:“老爷,怎么感觉这里的比别人低许多?”

    老者吃了一惊,看着张氏,好久才说出这出几个字:“不简单。”

    “州知为了解地势,以治地利人合,专门派人用水平干尺进行精确测量,这里比其他地方要低一尺三寸六分,全是洼地。但是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差异的。”

    张氏的这种非凡天赋,不经让老者想起了曾经的钱四娘。

    钱四娘像她那么大的时候,也曾坐过她的船,也曾说过这番话。是个爱民如子的水利天才,可是后来她失败了,她只能投水谢罪,抱恨而终。

    可是她有什么错,她只是想给我们多开垦一些田,让我们多吃几口粮食罢了。

    老者无限哀思。

    张氏又道:”咦,这里好奇怪。周围全是篱笆,像个菜园。”

    老者若有所思,好久才颤颤地道:“当然是个菜园。”

    他是故意这么说的,他是想试试张氏。他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钱四娘真的转世回来了吗!

    张氏看着小溪周围的望到远尽处雾蒙蒙的一大片滩涂,到处长满了高高低低的杂草,摇摇头:“我只感觉像,却不是真菜园。”

    老者问道:“你怎么知道不是真菜园?”他的心跳已经开始加速了,自从钱四娘死后,他好久没有这样的热情了。但是他还可以控制自己,平常一样摇着橹。

    “如果是真的话,菜园里长的应该是能吃的菜,可这里全是杂草。”

    “那你认为这是什么?”

    “怎么说呢,有点像泡菜坛。这里的地洼,外面的水都会流到这里,而那个篱笆建在周围,就是为了把外面的水挡住,不让水进来,这样就能在洼地里耕作了。就像是一个泡菜坛,坛沿那里有水,里面却没有水。”

    这一瞬间,老者的心跳似乎停止了,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摇橹的动作也停下了。

    好安静。

    “四娘,真的是你回来了吗!”

    张氏吓了一跳,岳飞的读书梦也被打断,合起书,问怎么了。

    “老爷,你刚才怎么了,四娘是谁?”

    岳飞道:“你们说的应该是钱四娘吧。这我知道。书上载有她的壮烈事迹。钱四娘是个水利天才,曾领导这里修建圩wei田。”

    “飞哥哥,圩田是什么呀?”

    “圩田就是由一段段篱笆围成圆圈,也叫围田。你刚才称为篱笆的那些就是圩田。不过圩田这个圆圈和圆一样,也分上半圆和下半圆,也就是上弧和下弧。完整的圩田就由上弧的塘和下弧的堰两部分所组成。如果书上的记载没有错的话,这里应该就是四娘试图修建面积广如小县城的那个大圩田的遗址。但是当地人并不这么叫,因为功过参半,有叫‘四娘遗志’敬她的,也有叫‘四娘遗耻’骂她的。”

第10章伴碧海潮生的梦() 
“飞哥哥,为什么有人骂她?她又不是坏人。”

    “因为圩田建成后,上弧之塘用于蓄淡水,下弧之堰用于拦海水。如果上弧的塘段在洪汛水位暴涨时节决口的话,飞洪将直泄千里,造成百年不遇的大灾难。钱四娘圩田失败,导致原本没被淹到的地方也淹到了,死了好多人。事后她只能投水谢罪,抱恨而终。”

    “既然已经谢罪了,那还骂她干什么。她也不想害人,恰恰是想帮大家。我想这事不光怪她一个,还怪别人。”

    “的确。虽然大家都把罪过全部归咎在她身上,说圩田许多技术都是她盲目自创,无视前圣的经验,沽名钓誉。但是据书上记载,钱四娘并没有无视前圣的经验,相反取其精去其糟,创新都是站在前圣的肩膀上,并非无稽之创。她所用的‘叠石法’‘间柱法’‘犬牙扣入法’‘钩锁法’,虽然我不懂水利,但是从书上对她的积极评价,还有我的感觉来看,绝对是天衣无缝的圩田之法。本不该失败的圩田怎么会失败?”

    “我就说呀,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全怪她。那怪谁?”

    “还怪谁?这本无解之问,不过我曾注视到一个细节,那就是修建的圩田是大工程,私人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接受了本县和上游的地方员外的支持。我想失败的主因是在这,因为官员与员外结合时,肯定不会有好事。况且又有钱四娘名誉上的主持者当替罪羊,他们只需躲在幕后做个真主主持者。我推测,官员与员外相互勾结,偷功减料,所以才会导致刚建成的圩田决口。事情败露之后,撇清责任,认定钱四娘为主持者始作甬者,给他们背祸。”

    老者道:”你分析得没错,这就是官员与员外的一场阴谋。那你怎么评价钱四娘?“

    ”钱四娘是个大英雄,为国为民,报国志诚。”

    老者笑道:“我见你刚才读的是孙子兵法,这说明你以后也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大英雄。”

    对岳飞的评价不以为是,钱四娘并不是为了报效国家。

    又问张氏:‘你怎么评价钱四娘?“

    “我感觉钱四娘曾经饿过肚子。所以她才要为百姓修一个大篱笆院,好让大家种粮食吃。如果她想报效国家的话,肯定会去当大官或者大将军什么的。老爷,钱四娘是个不愿意当官的人吧。”

    岳飞笑道:“我们都是以己之志揣他人之志。丫头,你饿过肚子,怎么也说钱四娘饿过肚子。”

    老者在旁道:“她说的没错。她和钱四娘就像一个模里刻出的。钱四娘的确饿过肚子,她致力于水利,修建圩田,原因很简单,她自己曾经饿过肚子,所以在自己不饿肚子的时候也想帮助别人。她曾经亲口对我说过,她不想当官,更不想做那个别人所赞美的忠君报国的大英雄。她只想在自己的‘桃花源’里做个平凡的农家女。”

    ”老爷,你怎么那么了解钱四娘。但愿她不是你女儿,不然你现在想起她肯定很伤心。”

    “她不是我女儿,是我徒弟。”

    说着便眼角湿润。

    “那肯定比女儿还亲,老爷,你都哭了。”

    “我不是哭四娘,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那老爷哭什么?”

    “我只是哭钱四娘之后再无建圩之人,四娘的建圩之志成了绝响。”老者颤抖地道。

    岳飞叹息,口占小令:“无人再建圩田,空留四娘遗志。海卤荼毒盐碱,恶草荒滩岑寂。原本圩田伴碧海潮生的梦,都碎在泡影里。”

第11章摇铜钱扇的少年() 
张氏问道:“为什么再没人建圩田了。建成圩田全是能种的好地。白白被海水泡坏了,上面都起一层白盐,成了荒涂。”

    老者道:“原本这里有很多私人合资建造的圩田,但是四娘遗耻后,便没有人再建圩田了。县官和上游员外的阴谋制造了这场灾难,大伙都迷信圩田害人的说法,也就不再建造圩田。原本滨海的村民,除了我们这些老弱病残的,都搬到上游去了。这村子原来叫四娘圩,人丁兴旺,现在虽然还叫四娘圩,但是四娘死后人都搬空了,倒让人觉得唉”

    “可是为什么那些官员和员外那么坏呢?要故意让钱四娘的圩田失败?”张氏愤愤地道。

    老者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谁知道他们做这损阴鸷的事要干什么。”

    “飞哥哥,你知道吗?”

    岳飞摇头,也不明白。

    正说着船已抵岸吃饱口,只见岸上一位十一二少年,头戴软脚幞头,后面垂着两个脚巾,随风飘动。身穿圆领青色袍衫,脚着抹绿白底小靴,腰系遍地纹锦带,手持一把铜钱绣绿孔雀羽扇。

    此扇最为珍贵,名叫铜钱孔雀扇。要制此扇,绿孔雀本已稀有,又要用长着斑纹好似方孔铜钱那般的绿孔雀。都说这样做成的扇子能带来财运,大老板争相购买,可是这扇子整个杭州城一年也出不了几把,所以就怕有钱无处使。能买到的都是极有本事的富商。

    少年路过溪边,听见船上人说话,随口一说:“官要打抽丰,此地员外要地租、地价涨银钱,不把村民吓跑,转投这里,怎么得逞呢。”

    说完似乎有事,匆匆走过。

    一群亲随跟在后面:“老板,您慢点走。”

    船上的老者闻言,恍然大悟:”这个少年解得切。官员与此地员外弄了这一场阴谋,就是为了把我们下游四娘圩的村民都吓到上游来。上下游的百姓都聚在一疙瘩,僧多粥少,地价地租便要飞涨。此地员外便要暴富,县里官员便要打抽丰。原因全在这里了。”

    岳飞道:“战国有十二岁拜相的甘罗,我看那个小哥的神彩不比书上的甘罗差。又兼那些小厮称他老板,必然大有来头。”岳飞是个豪性的人,看到人杰便想结交,便向船家打听少年的底细。

    老者摇头道:“虽然我摇船常在这里走动,但是那个少年倒面生。大概刚搬过来。我看他拿一把羽扇,我虽然眼拙,倒还认得是铜钱扇,杭州一年就产几把。不是杭州城里极富的人家根本买不到。想必那少年是从杭州城里来的,只是不明白放弃好好的城郭不住,倒来住这荒效野村。”

    岳飞付了老者船钱,牵马上岸,张氏却不愿意走,缠在船上。

    岳飞笑道:”这丫头舍不得你老人家了。”

    老者笑道:“并非舍不得我老人家,是舍不得钱四娘。”问张氏:“你真想成为钱四娘,要学我的本事吗?”

    张氏立马跪头:”请老爷收我为徒。我生平最怕饿死,要学老爷的本事。”

    老者笑道:“我已经行将就木,钱四娘是我的关门徒弟,再无精力收徒教诲。”说着取出一本青书,封皮上写着圩田梦国几个字,交给张氏,”此书是老夫一生心血,引经据典,氾胜之书齐民要术等奇书之精要,全在书中。集天下农事之大成,耕作、水利、农械等,书中尽详。最后有一篇圩田梦国是老夫拙作,单论圩田梦国,风土人情如同桃花源记之桃花源。“

    ”呜呼,此不过一梦耳,见笑于大方之家罢了。”

    老者摇船笑去,呓语说梦:“或许此书传至你手,这梦国也有成真的时候”

    “老头,你到这里放羊倒白日里睡觉,叫你家这些畜生吃了我的青苗!”

    吃饱口一位老头手握赶羊鞭子,正倚在一棵大树底下睡觉,睁眼一看,却是村里极厉害的甄氏。

    这个甄氏极会算计,为人悭吝,与前夫成婚不久,因为怕前夫多吃一口米饭把家业败光了,明明一顿饭的米饭竟然分成三顿,让丈夫米饭泡水吃。丈夫受不了甄氏的折磨,离家出逃,再没回来。娘家人都过来劝她改改,不然一辈要守活寡。张氏本性难改,没人敢娶,只因遇着一个难逃到这里的辽国张姓男子,长得甚是雄壮,哭诉一家人逃到这里,只剩他孤身一身。村里当时有劝他快走的,这个辽人不听,心想一个妇道人家能有多厉害,况且自己雄壮无比,以后要慢慢掌管这个家的打算都想好了,要成为男主人的,怕她做什么。

    谁知张氏守寡久了,得了这个大汉,真似渴龙得水,一夜之间,便让雄汉成了耷耳狗,现在更是被甄氏圈养在家里,平日里当着她的面,连屁都不敢放。

    甄氏在村里欺软怕硬,在门口用锄头刨几个坑,撒些羊牛爱吃的草种,专门讹诈谁家牛羊吃了她家青草的倒霉蛋。

    老头知道摊上事了,见甄氏要讹她,也不敢理论,毕竟人家有理。

    “我看看吃了多少,几文钱赔你就是。”

第12章野猪祸田() 
甄氏指着门前那些断头的青草:‘按前圣人王安石爷爷的青苗法,一共啃了十来株,让你几株,只收你十株的钱。”

    “多少钱?”

    “乡亲价,十文钱。”

    “什么,十文钱!你咋不直接过来抢呢!这些草平日里都是论斤卖,你是什么草,一株收我一文钱!”老头听甄氏往死里讹他,气得直翻白眼。

    “好你个老不死,说话老没休,喷我一脸唾沫。老娘让你几文钱,你倒以为老娘好欺负。好啊,跟我去经官。走走走。”说得唾末星子乱飞。

    老头心道:”一经官不知要耽误多少事。罢了,给她吧。不然天天到我家门口骂街,不得安生。“只能自认倒霉。

    老头掏出十文钱,掉肉一般给了。完事赶紧牵着自家小羊走了:”你这个小祸啊。害我老头子赔了十文钱。”

    甄氏得到十文钱,算计着能买十来个鸡蛋,欢喜无比。“这几天的鸡蛋钱有着落了。”

    见远处一群人走来,喜道:“又有主顾送上门来了。”赶紧躲到院里。

    听着外面那群人已经到了,便假装出来,看到青苗被踩:“哎呀,我辛苦看着长大的青菜,本想着烧点青菜汤喝。没想到全被你们这些不长狗眼的踩了。”

    “大嫂不要厮闹,这些全是青草,哪是什么青菜。况且你要种菜该种在墙边上,或者自家院里,怎么——”

    ”好啊,你们这些臭男人,仗着人多欺负我一个婆娘。”甄氏大哭大闹,要扯住一个理论。

    “大婶不要怪。”

    甄氏要看是谁在说话,停手一看,原来是个摇铜扇的少年,赶紧陪笑:”哎呀,这不是刚搬来的败子先生吗。”

    败子先生批评手下亲随:“大婶勤俭持家,看门口一块好地浪费了觉得不好,要种些菜吃。就算不是菜,也能给羊儿牛儿啥的吃。你们怎么能这么说大婶呢。大婶我替他们向你亲自陪礼了。不知大婶要陪多少钱?”

    甄氏眼珠转得溜,笑道:“不要陪不要陪,我是逗先生你乐呢。那个,最近我听说你的水田里招佣工,每天捉捉虫,薅薅(hao拔草之意)草啥的,100文一天,听说都招满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我这个大婶的份。”

    败子先生笑道:“大婶若不嫌弃,明天便来上班。——老管家,听明白了?”

    “老板,老奴记着了。”亲随里一个老者应道。

    “哎呀,多谢败子先生呀。恭送败子先生。”

    甄氏又捞一个大便宜,别家最高都是70文一天,要去了败子的水田干活,那就高出30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