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河山别样红-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眼下将要发生的五四运动,不是现在的我们所能参与的,我们保持关注,了解情况就可以了。”
赵振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周恬、周昊沉默了片刻,也都点头承认赵振中所说有道理。
其后的一段时间,赵振中三人虽然忙于各自的事情,可还是注意探听青岛等地传来的消息。到了五月初时,北京那边的消息尚未听说,附近青岛的有关消息先传了过来。就在五月初,利根町(也就是后来的阳信路)上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聂克林夫人创办的明德中学的学生,贴出反日标语,进行反日宣传。并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日本守备军司令部派出军警强行驱散游行队伍,不少爱国学生被捕,明德中学也因此被查封。
几天后李桐生到青岛出售采集的中草药并购买生活用品时所带回的几份报纸上,知道了新的消息: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山东济南也爆发了爱国运动。如火如荼的五四爱国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六月上旬,赵振中等人是忙碌并快乐着的。8300多斤收获的麦子让这里每个看到收成的人都充满喜悦,孩子们为以后不用挨饿高兴,李老道等人为可以还上借粮还有大量剩余可以支撑到秋收而开怀。还上去年从太清宫的借粮后,又用一斤半小麦换一斤的代价,从太清宫处换了总共500斤黄豆、绿豆种子,并在收割完麦子的麦茬中间播种好。
收获的麦子一下去了一多半,只剩下3000斤左右。虽然大多数孩童吃的不多,可去年冬天收留了总共七十多的孩子吃起粮食来那速度也是很快的,原本预计借的旧粮能支持到今年八月份,可等到六月中新麦子收获后,旧粮剩下的不足百斤。这还是众人控制粮食不浪费,又尽量用其他各种菜类补充的结果。不过,好在夏粮已经接了下来,地里的瓜果蔬菜也越来越多,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六月中旬时,五四爱国运动已经不局限于北京,从北京到济南、上海,并向全国蔓延。越来越多的人的爱国人士参与其中。
赵振中三人断断续续地从一些过时报纸和传言中得到一些相关消息,关注着这场注定会成为中国未来社会变革奠基礼的伟大爱国运动。由于自身目前的限制,他们也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关注着运动的发展,讨论一些关于未来的话题。
“老赵,从开始的爱国学生,到后来的工人,以及现在各爱国阶层的广泛参与。那个红色政党现在还没成立,它不出现这很正常。可那个后世果粉们追捧的政党,我怎么没发现任何消息?那位先行者和他追随者都集体失声了?”六月底的一天,三人在一起谈论时,周昊奇怪的问道。
第七章 :时代序曲(二)()
新人新作,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先行者?呵呵,也只有他自己创立的那个党和两年后将要成立的红色政党才这么称呼他吧。”赵振中笑着问道:“你知道这位先行者的其他称呼么?”
“好象叫孙大炮”,周昊有些乐了,“据说是经常满嘴放炮。”
“那只是他的一个侧面写照。要我来评价这个人的话,我认为他是:薄有功绩,人品低劣,好高骛远,志大才疏,因人成事,卖国求助,引狼入室。”赵振中毫不客气。
“这位先行者在你眼中就这么差劲?”周昊有些惊讶,周恬也有些不敢置信。
“呵呵,别着急,听我一样一样的说。”赵振中不紧不慢地说道。
“先说薄有功绩。他从甲午战争后,认为中国需要变革,上书李鸿章不果后,自己在美国成立一个团体,叫兴中会。开始了推翻清王朝的行动。他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影响了一批人,使一部分人认识到推翻封建**的必要。可以说从他倡导的推翻清王朝以来,特别是其后成立的国民政府以来,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寿终正寝了。后面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失败都表明了帝制已经彻底失去人心。从这点来看,倡导革命和倡导建立国民政府,可说是他的历史功绩。”
“但辛亥革命和推翻清王朝的功绩却基本不应归结到孙氏身上。武昌起义与孙氏及其领导的政治团体无关,而是共进会与湖北新军革命团体文学社共同策划的,甚至只是一次偶然的擦枪走火事件所导致。当时孙氏本人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典华城,也就是后来被称作丹佛的地方,对有关武昌起义并不知情。初闻革命成功时,孙氏还有些讶异,孙氏本人也说‘武昌之功,乃成于意外’。而清帝逊位和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是袁世凯,尽管这其中夹杂了袁世凯太多的个人私心。只是由于袁世凯后来称帝,彻底臭了大街,他以前的所作所为也被人选择性的遗忘,又加上孙氏追随者在北伐以及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不断的称颂、追捧才形成了后来所谓先行者的说法。总之,从种种因素上来说,这位先行者是薄有功绩。”
“另外,从这位先行者的口号和他的行动中表明,他并不一定真正清楚革命到底是什么,至少和我们所知道的革命有着本质差别。他没有广泛宣传、动员组织民众,而是率领一些会道门出身的追随者开展所谓暗杀革命。不仅暗杀清王朝的人,甚至连同为反清志士的陶成章都被其追随者陈其美指使蒋介石暗杀了。孙氏创立的团体没有稳定收入来源,依靠国外华侨捐助,而其却借此作为携美周游列国的生活用度。孙氏成立的政治团体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完全是一个松散的俱乐部形式。这也是他后来将其改组成国民党的原因,而国民党的党章要求绝对服从于他这个总理个人。以上种种,按照后世标准,他领导的这些个团体就是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恐怖主义组织。”笑了笑,赵振中又接着说了下去。
“说他人品低劣,一是他这老牛好吃嫩草,而且多是窝边草;二是对吃过的草,经常是如弃鄙履。我曾经看到过一些资料,1901年他在横滨避祸时藏在大月薰父亲家。当时孙36岁,大月薰13岁,次年举行结婚仪式。生有一女,叫宫川富美子。后来再度流亡日本期间,据传与宋蔼龄是性。伴侣。两人借住在梅屋庄吉家。孙又相中了老朋友梅屋的女儿梅子,还向她求婚。宋蔼龄倒是没说啥,可梅子拒绝了。因为她不能容忍孙和蔼龄在她家同居时,孙居然还敢向另一个女人要求交。配。”
“陈炯明兵变时,这位先行者很不是东西,他把宋庆龄当成诱饵留下,自己带着大部分卫兵偷偷的跑了。那时宋怀有几个月的身孕,身边只有十几个卫兵。宋流产,以后终身不孕。而宋的付出,得到的只是孙的一封没有抬头和落款,只有十几个字的所谓情书。这是宋一生中仅得的文书。”
“宋的国母身份,也就是大陆认可。当时的老同盟会和国民党元老都是不太认可的,后来的国民党政权更是把她抹去。2人结婚时,孙49岁,宋22岁。所以当宋查理以女儿未成年不能结婚为由,要求日本政府阻止他们结婚时,日本政府也无能为力。”
“宋在晚年坚决拒绝自己去世后与孙氏合葬中山陵,似乎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某种含义。”
“除了这几个有名的嫩草,据说还有其他几个。”赵振中言语中充溢着轻蔑。
“老赵,你都是从哪里看到的?这就是**吧?可怎么似乎比小说还乱?”周昊惊奇不已,赞叹道:“不过这位先行者泡小美眉的功力太牛了。简直就是怪叔叔的无敌化身,佩服啊。”
“坏小子,你要敢不学好看我怎么收拾你!”周恬在一边警告道。
“说他好高骛远,志大才疏,和他嘴上没有把门乱放炮有关。大炮是粤语‘不切实际之人’的意思,暗讽这位先行者言辞夸大不实。他提出要在10年内建成铁路10万公里,可直到我们那时候中国的铁路也没有那么长。他从没有过政府工作经验,却对政府工作指手画脚,夸夸其谈。”
“说他因人成事,你看他成立了政党性质的社会团体,缺乏资金却不自己经营,而是周游各国,到华侨中募捐。武昌起义的时候他在国外,迫使清帝退位建立民国政府很大程度上又是袁世凯的手笔。接下来的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又是借助南方军阀势力。再后来的广州政府是依靠陈炯明等军阀。直到黄埔军校成立,才有了属于自己政党的依靠力量。可黄埔军校也是在苏俄以及几年后成立的**帮助下建立的。”
“说他卖国求助,引狼入室,这话可绝非污蔑。现在正在全国进行的五四爱国运动中的一大原因就是袁世凯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卖国条约。袁世凯签订的这个条约是日本政府提出来的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条约,可即便袁世凯最终迫于压力签署了它,还是对条约中的一些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利益的条款不予以认可的。但孙氏在听闻袁世凯与日本订立条约的消息后,为了换取日本政府对他及其政治团体的支持,竟然与日本签订了比《二十一条》更为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这就是《中日盟约》。这个条约在1915年3月出版的《民族评论》揭布。但当时这个盟约签定后外界就似有所闻。1915年2月,林虎、熊克武、程潜、李根源等公开指责孙氏此举为‘借异虐同之举,引狼拒虎之谋,前为天良所不容,后为智计所不许’。”
“《中日盟约》是1915年2月5日,孙中山为寻求日本政府支持,与袁世凯争宠于日本,与日本人签订了所谓的《中日盟约》。该条约中,孙中山向日本应允出让的国家主权与利益,相比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更加宽泛、更为恶劣。《二十一条》是袁世凯被迫签署,而且还对事关国家重大利益的事项不予认可,《中日盟约》则是孙氏主动提出与日本签署,出卖的国家利益更为严重、彻底。”
“而为了获得苏俄支持以对抗北面的北洋政府,孙氏同样对苏俄侵占中国利益,扶持外**立予以认同。这种借助外敌对抗乃至消灭国内不同势力的做法,开创了极其恶劣的先例。为‘攘外必先安内’的产生提供了参考,埋下了日后军阀混战的种子。”
“所以,小昊你没有发现五四中先行者及其追随者的踪迹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二十一条》都被国人如此痛批,比它卖国更严重的《中日盟约》一旦宣扬开来会是什么后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孙氏现在保持沉默是明智之举。一方面,他还希望日本政府能够支持他及其团体,不可能投身爱国运动中反对日本。当然,他也要担心他如果现在支持爱国运动,一旦日本方面恼怒,把《中日盟约》签定前后的细节都披露出来,孙氏将身败名裂。另一方面,孙氏也不可能现在站出来反对爱国运动,那样他及其团体将遭到全体国人的唾弃,其团体也将分崩离析。因此,保持沉默是他目前最好的选择。”
周恬、周昊听完赵振中的评析,沉默了半天。虽然一时不好接受,可仔细想想,恐怕还真是赵振中所说的这么回事。
“你们是没留心。在我们以前那个世界里,统一问题、特区政体问题都得到解决,许多信息资料得以在一定范围内披露,其中许多特殊时期后人们长期信奉的观念被颠覆,其中就包括对历史事件,也包括历史人物的评价。特别是关于建国时第一代领导集体中,那几位特殊时期后被称颂和被平反的人都存在不少负面情况,当然还有第一代中被称为‘手术刀’,特殊时期后背负骂名的人又被重新给予评价。此外,第二代中的一些主要领导的历史评价也有了很大变化。”赵振中看两人沉默不语,又继续考验他俩神经的坚韧程度。
“你说的这些,正式对外公开的我们知道,可内里不公开的有关历史资料我们就不清楚了。我在军医大的专家图书阅览资料中还有所接触过。小昊估计是他学习的环境不太能接触到这些方面的东西。”周恬出声解释说。
“不敢置信很正常。我当年在部队上军区设立的资料室内看到这些有关历史资料时也是难以置信。可随着越了解,也就越发的钦佩太祖的高瞻远瞩、博大的胸怀和非凡的气魄。那是真正的一代伟人啊。”赵振中感慨地说道。
第七章 :时代序曲(三)()
新人新作,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在和赵振中一番畅谈后,周恬、周昊的心也都平静下来,继续进行各自紧张、有序的生活。
进入七月后,雨水逐渐多了起来,地里的草也在疯长。老道等人时常带领一些八岁以上的小孩子到地里拔草。拔的青草带回去喂那几头猪和新添的两头羊。新添的养主要是为了解决那几个婴幼儿的吃奶问题。
设在农田附近的陷阱、机关从春天开始已经收获了二十多只野兔。这些东西在这片山里又没有明显天敌,繁殖速度惊人。只是这里山高林密,里面吃食又多,一般是很少到山林边缘的。但每年春天雪化后,总有不少野兔跑到山下农田里啃吃越冬的小麦等庄稼。只不过,今年到赵振中等人开垦农田里偷吃庄稼的野兔基本上有来无回。在捉获后被烹调成风味各异的美味,填进了一脸欢笑的孩子们的肚子里。
赵振中等人在开春后,每月只要天气许可都至少赶两次海,尽可能多的获得各种海产品,给大家缺乏营养的身体进行贴补。
除了练功、赶海、到山里采集外,赵振中每隔二十天左右就带周恬、周昊和李老道一起去太清宫一次。到那里除了看望周旅学、赵善初两位长老外,还可以观看观内收藏的道家经典。而周恬更是跟周旅学请教针灸。周旅学、李是卿两人在中医方面各有所长。周旅学善于看脉、针灸,李是卿熟识药性,善于炮制各种中药。赵振中则借口国外如何如何,不时给赵善初提供一些管理事例,给其管理太清宫产业提供思路。周昊则是跑来听故事,问秘籍的,最后是故事听了很多,秘籍一本都没见着。
周旅学听说了周昊寻求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