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首辅-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他失望的是,着火的是一间酒肆,已经烧得差不多了,显然不是刚刚才起火的。张和只好继续往南走去,他在学习西汉历史资料时候看过汉长安城的布局示意图,武库位于长乐宫和未央宫中间,离它最近的城门便是安门了,覆盎门和西安门也离得不远,太子往南去,应该是打算从这几处城门出城。实在找不到人的话,他只有尽快去安门附近看看了。
他往前走着,黑暗中踢到了一件丢弃在地面上的兵器,那个古怪的形状是挝还是戟他分不清了,重要的是这件兵器被他踢飞之后撞击到青石地板发出清脆的响声。
“什么人?”隔了一道矮墙的不远处有个声音传来,紧接着跑出一队青袍玄甲的汉军,“有逆贼,快抓!”
张和暗叫一声不好,赶紧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开始向前跑去,可惜他作为一个现代人体力毕竟有限,再加上对弯弯绕绕的陌生地形完全不熟悉,眼看要被那队穷追不舍的官兵抓住。
正在这个时候,一双骨节分明的修长的手从暗巷里伸出,一把拽住张和的手将他拽了过来,在他还来不及张嘴喊叫的时候,捂住他的嘴,将他拖进了巷子里一扇隐蔽的木门里。
那人在进门之后就松开了张和,张和惊魂未定地问道:“你是谁?想要做什么?”
“子珩莫怕,是我,太子据。”一个温和的声音响了起来,太子刘据一袭黑色深衣,身姿却肃杀如一柄开刃的宝剑,借着窗外月光的照亮,他俊美的五官渐渐从阴影里显露出来。这是怎样一张脸啊,张和不免俗气地想道,如果进了娱乐圈一定会让万千少女为之疯狂的。
“太子殿下。”张和连忙按照剧组的礼仪老师教导的那样行礼,心里一边惴惴不安地想着,希望现代人还原的礼仪不要错得太离谱。
刘据连忙将他搀扶了起来,摇了摇头说:“你我之间何须拘礼。”
张和还想说些什么,只见刘据将手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张和连忙闭上嘴,不一会儿,听见脚步声由远而近,原来是那队官兵追到前面不见人影,又折返回来了。
不过刘据躲避的这个民舍非常隐蔽,官兵找了一会没发现异常,就离开了此处。这个时候从阴影里又找出几名穿着黑衣的死士,对太子说:“殿下,这里去覆盎门不远,奉命守城门的是丞相司直田仁,他曾经是卫将军舍人,仆等前去斡旋,或可将殿下放行出城。”
“那你们就去办吧。”刘据颔首道,“我就在此等候。”
两名黑衣死士称“诺”后迅速离去,留下其余人等继续躲在暗处保护太子。
“子珩,我知道你为人一向淡泊无求,到今天这个地步是我连累了你。”刘据只有在面对张和时,紧绷如弓弦的身体姿势才稍微放松一点,脸上也露出了悲切的神色,“如今长安城的形势,都说太子起兵叛乱,你作为太子舍人,留在长安恐怕性命不保,我只能带你先行出城,到时候天高海阔,任你想去往何方,我都不会干涉。”
我正有此意,太子你真是太上道了。张和简直要握住太子的手叫好了,但作为臣下的身份他自然不敢放肆,只是凭着演技展现出了眼圈泛红大受感动的模样说道:“仆当为殿下效死。”
不出一会,刚才离去的一名死士折返回来,双手抱拳对刘据说:“田仁已经答应放行,等漏下三刻,就开小门放殿下出行。”
古代一刻是十五分钟,张和算了一下,这是田仁还需要四十五分钟进行布置。刘据对其他死士下令道:“我在此暂且安全,你们速寻我的妻儿,尽可能都带出城。”
张和估摸着快半个小时的时候,刘据带着众人开始往覆盎门方向走去,来到城墙高耸的阴影下时,对面死士带着两名面相稚嫩的小少年走了过来,年纪大的一位看着十四五岁,年纪小的看起来只有七八岁,对着刘据哀哀地叫道:“阿翁。”
张和心想这大概就是史书上记载跟着太子逃亡到湖县后一起遇害的两位名字并未曾记入史册的皇孙了。
刘据看到来人,脸上一瞬间闪过惊惶之色:“进儿和史良娣呢?”
那几名死士马上跪了下来:“仆等罪该万死,等我们赶到的时候,史皇孙和王氏早已往广明郭去了,史良娣在博望苑自尽,留下这个要我们带给殿下。”
刘据伸手接过一方白色的丝帕,待看清上面的字迹之后,往后跌退了两步,眼中垂下泪来,那丝帕也如翩飞的灵蝶一样坠落地面。
第152章 太子监国()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这是”张贺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建筑;不明白为什么刘据会带自己来这里。
“这里就是阿翁给舅舅新设的大将军幕府所在。”刘据介绍道。
张贺大为惊讶,说好的皇宫禁地都是后妃宫女宦官,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呢?好吧虽然他来这里之后看到的很多都不是宦官。但是大将军幕府难道不应该和丞相府一样非常拉风得开在尚冠里,官署临街开设大门怎么气派怎么来吗?
不过好在一直跟着照顾刘据的小黄门陶令聪明伶俐,张贺很快就朝他打听清楚了具体的情况。
原来这西汉宫禁没有后来朝代的宫廷那么严格;里面很多工作人员用的都是士人,并不是全由宦官执行。在未央宫里还存在着中央官署和少府两处大型宫室,负责皇家的手工制造等各项业务;这些办公区域都位于未央宫西北;在石渠阁附近更是开辟了专门的作室门;供来往不绝的工匠由此进入未央西北的办公区。
当然皇宫也不是随便进的;每个进宫的人随时都要携带符籍也就是进宫的证明,如果无证擅自入宫,那就是犯了阑入罪;最轻也是要送去劳动改造的。因此张贺这些皇子伴读随时都携带有符籍;张贺每次进宫前母亲都会叮嘱千万不能忘了这个。
在刘彻时期的未央宫里,还存在着一群神秘的人群;叫做侍中。侍中可以出入禁中;本意为入侍天子;分掌乘舆服物;下至执虎子——当然实际操作起来的时候;端皇帝尿壶的自有宦官来服侍;侍中不必亲自动手,不过是照管一下而已。
侍中在汉代为亲近之职,天子登殿的时候,侍中在一旁搀扶一下;天子接见诸侯王、列侯的时候起身,侍中要先称“皇帝为诸侯王、列侯起”;天子设宴款待群臣的时候,侍中常侍立在一旁;天子出行的时候由侍中为天子骖乘、佩玺、抱剑,当然能骖乘的只有“多识者一人,余皆骑在车后”,卫青年少时就曾获此殊荣,还被司马相如写进了名噪千古的上林赋中。
到了刘彻治理国家的时期,因为登基初期的少年天子还处处受到窦老太后的压迫,刘彻为了尽快提拔一批属于自己的人才,比如严助、朱买臣、东方朔、吾丘寿王、枚皋、司马相如等人,这些人担任的虽然只有大夫一类的官职,但都加以侍中衔,可以随意出入禁中,参赞国事,事实上成为了紧密团结在刘彻周围的智囊团,正式形成了中朝。
到了卫青今年拜为大将军,成为中朝的首席官员,刘彻又欲群臣下大将军,众人见到卫青要行跪拜礼,以大将军的权势压过了三公里的丞相成为事实上的首辅重臣为代表,中朝渐渐架空相权,天子本人的君权被刘彻紧紧握在了手里。
张贺可是学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块还是当年文科的背诵重点,他当然知道刘彻开设中朝这一举措是为了集权。陶令给他这么一解释,张贺再结合他自己从现代带来的历史观和政治观,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不过西汉的大将军可真是辛苦,五天都要在宫里办公,到了休沐日才可以回家休息。张贺一边感叹着,一边观察起了这座处处透着崭新的大将军幕府的地理位置来。
说是大将军幕府,但其他中朝官员办公原本也在这里,只不过现在卫青当了大将军之后,将原本空着的正殿腾空,中间隔开做了他和他手下官吏的办公室,二楼划分为起居场所,而将其他中朝人员的办公休憩场所挪到了旁边的附属建筑里。
这位置也很是便利,出于未央宫西北办公区域,紧挨着中央官署,另外一边是少府,南面正对着天子经常办公的承明殿,中朝官员无论过去和天子开会还是走路回去办公都很近。
在幕府门口也有卫士佩剑站立两旁守卫,表情肃穆。刘据走过去的时候,卫士都行礼道:“皇子殿下长乐未央。”
“你们辛苦了。”刘据学着父亲的样子说道,“卫大将军让我和张贺前来找他。”
“殿下请往里走。”一位卫士在前面带路,当他离岗之后,马上另有一位同僚小跑过来,替他站在原来的位置。
卫青办公的地方非常宽敞,背后是一整面骑马打仗壁画墙,左边墙上摆着高大的立柜,上面堆放着用骨签分毫类的各种书简公文,右边墙是明亮的窗户,正对着外面的花园,中间放着一张云气纹饰的案几,上面放着几卷摊开的竹简。
这位新上任没多久的大将军穿着天青色的常服,正坐在案前看着新递上来的军务报告,看到刘据和张贺被卫士带进房间,连忙站起身走了过来。
“据儿,张贺,你们来了。”卫青亲切地说道。
“嗯,舅舅,我们学完今天的书就过来了。”刘据点了点头,“舅舅想见张贺是有何事?”
卫青笑了起来:“我听说马镫马鞍的制作是张贺的点子,现在军队里正在推行这两样东西,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张贺受宠若惊,连忙摆手道:“我只是一时突发奇想得的点子,不敢让您说请教。”
“有什么不敢的。”卫青将他的想法娓娓道来,“我和陛下已经决定将最开始生产出来的一批马镫马鞍给最精锐的骑兵装配,骑术一般的士兵让他们先等着,我是准备将下一批留给骑术不精但可以通用这两样东西提高到出战水平的,增加我汉军骑兵的数量。”
“大将军想得非常好。”张贺夸赞道,“只是不知道这里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
“我有一个想法。”卫青说,“将马镫马鞍按照品质分成上、中、下三类,马鞍倒是好处理,直接交给工匠设计就好,但这马镫我还是想问问你的意见,目前生产出来的马镫,工序有些复杂,用料也耗费不少,如果想要短时间里生产大量可供普通士兵使用的下品马镫,在工序设计方面你是不是有好的方法?”
张贺有点傻眼,他是属于管杀不管埋的类型,按照自己现代里对于马镫和高桥马鞍的印象画了设计图就撒手不管了,至于制作工序、设计原理什么的,天可怜见他只是个爱好文学历史的文科生啊。
于是他着实费尽心思想了一会,然后开口回答:“要不我们做个十字马镫吧?”
“十字马镫?”卫青楞了楞。
啊,差点忘记汉代不用简体字也没有欧洲中世纪的十字架了,张贺默默鄙视了一下粗心的自己,然后改口比划道:“就是田字。”
这么一说,卫青居然很快猜出了他的想法,让人拿了一块布帛出来,用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图案问道,“是这样的形状吗?”
张贺连忙和刘据一起凑过去看,只见卫青画了一个椭圆形,在中间画了一个十字,然后在十的左右两端往上画了一个圆弧。
“就是这样没错。”张贺点头道,“脚踩在交叉处也一样可以稳住身体,而且这个不用里子中空浇筑,只是将模子做得细一点,出来的实物照样很轻,并且可以实现一次浇筑成形,缩短了生产时间和用料。”
“如此甚好,这样下次出兵的时候就可以大规模提升汉军的战斗力了。”卫青看起来很高兴,在正事谈完之后,作为长辈他开始关心起刘据和张贺的学习生活来。
“最近书学得难不难?还有什么感兴趣的想要学吗?我看陛下给据儿计划好了很多要学的书,老师也找得差不多了,等据儿识字多了,就要给你开课学公羊。”
刘据一听小脸都皱了起来:“公羊是什么啊?我连诗经后面的大雅都没读懂呢。”
“其实读书没那么难,我像你们那么大的时候,还一个字都不认识。”卫青鼓励道,“多读几遍,不懂问书师或者问你博学多知的父皇,早晚会明白的。”
“嗯。”刘据点了点头,“那我有喜欢读的书,阿翁会让我学吗?”
“目前看来天子没有干涉皇子兴趣的想法。”卫青拍了拍刘据的肩,“你现在还小,就有喜欢读的书了?”
“还没有。”刘据笑呵呵地回答,“我准备多看一些,到时候就知道我喜欢哪个了。”
“那么张贺呢?你喜欢什么?”
“我想看兵书。”张贺坦言。
“伉儿也是这么说的。”卫青看向张贺的眼睛更加慈爱起来,“我认识一个叫做杨仆的御史,正准备让他将现存的兵书整理成兵录,其中包括韩信散落的兵书三卷,我给你写个凭信给他吧,等你识字多到能读懂一卷书的时候,可以带上我给你的这个凭信,去石渠阁找他求疑解惑。”
“你要什么样子的铜器?”张汤之前听秦芸说过儿子曾让大婢偷偷做了一套玩具,还被陛下夸赞了,因此他很想听听张贺这次还有什么样的鬼点子。
“阿翁给我一张绢帛,我画给你看。”
张贺在绢帛上画出了马镫的基本造型,对张汤介绍道:“就做这种拱形的,下面是圆形的可以放脚,上面要留一个孔洞用来让皮革穿过将它固定在马鞍上。”
“你确定这么打造出来的铜器可以让你上马更利索?”张汤将信将疑。
第153章 悬泉置()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长平侯卫将军前阵子喜得一子;今夜要办白日宴席;早朝结束之后他也邀请了我参加。”张汤一边说一边摸了摸张贺的脑袋,“我想带贺儿去见见世面。”
长平侯?卫青?!张贺简直要欢呼起来;张汤平时实在不喜交际,除了那班修订法令的同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