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汉首辅 >

第23章

大汉首辅-第23章

小说: 大汉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据惊讶道:“张贺咱们平时虽然也纸上谈兵,讨论一下兵书,但漠北这种国家大事,我们两个小孩,贸然跑去找舅舅怕是不妥吧?”

    张贺故作烦恼地说:“我也知道不妥,但是我昨晚做了个关于漠北的梦,想起了当初赵信叛逃之前也是做了个梦,心里非常不安,还是要和大将军说一下才好。”

    赵信那次张贺假装梦见不详,后来果然赵信投降,苏建偏师折损大半,就连卫青也受伤,此事虽然后来大家秘而不宣,但想起来总是有些玄妙。

    西汉的时候还有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事件,比如相面、梦兆、星象、天子气。像李少翁那样的术士可以当做江湖骗子解释,但还有很多虽然以现代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无法理解,但它确实十分灵验。

    比如刘彻的母亲王美人在太子宫的时候,梦日入怀,怀上了刘彻,告知当时还是太子的景帝刘启之后,他觉得此乃吉兆,结果刘彻还没出生,文帝刘恒就去世了,刘启登基当了皇帝,而刘彻成为了刘启当上皇帝后诞生的第一个皇子,因此受到百般宠爱。又比如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刘邦只是见她可怜宠幸了她一次,薄姬就梦到一条青龙盘踞在她肚子上,结果薄姬后来虽然无宠早早跟儿子去了封国,诸吕之乱平定后,大臣们迎接了她的儿子入住未央宫,也是应验了当初的梦境。

    因此当时的人们对于梦境的预兆还是比较相信的,这也是张贺假托做梦的理由所在,反正梦境嘛,如果灵验那就是梦兆,如果不灵验那就是一次普通的乱梦而已,总不会因为你说自己做了一个梦而犯下欺君之辈,风险小见效快,不选它选谁?

    因为赵信叛变那次的前车之鉴,刘据对此还是比较重视的,当即就答应带张贺去见卫青。

    大将军幕府还在未央宫西北办公区域那熟悉的位置,但和当初张贺过来拜访时那崭新的样貌不同,几年过后里面的摆设都显得有些陈旧,而卫青不是铺张浪费之人,也一直没有换新的。在这处宫室东边不远处,有一处更新但偏小的宫室,是骠骑将军幕府。

    张贺见到卫青的时候,他正斜依在软榻上,手里抱着一个暖炉,在看着部下呈上来的关于这次作战军务安排调度的部分竹简。房间里弥漫着一股中药的味道。

    刘据进门之后就问道:“舅舅最近身体可好些了?”

    “是据儿和张贺啊。”卫青轻咳数声,目光从竹简移到两人身上,“只是偶感风寒,御医开的药方很管用,我已经大好了。”

    “大将军要保重身体。”张贺也真诚地说。

    卫青今年已经三十三岁了,最近听闻身体不是很好,叛去匈奴的赵信对他的打法又很是熟悉,而霍去病年轻有为,打仗杀伤数更为令人惊艳,再加上马镫等在骑兵里的全面普及,霍去病这一世的首虏率早已超过了历史记载的总和。因为这些原因,或者还有更为复杂的政治因素,卫青已经三年多没有出征了,但大将军这个职务也不能闲着,作为统领所有将领的最高军事官职,卫青一直在刘彻的领导下选派将领,处理各项军队的事务,之前霍去病的两次河西大战、河西受降,包括这次漠北大战的战前准备统筹工作,大部分由他负责,因此也是非常繁忙的。

    “你们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卫青温和地微笑道,“要是想和我说来参军现在还太小了点。”他甚至开了个玩笑。

    “是张贺想要来找你。”刘据抢先开口说明,“他这次又做了一个梦,舅舅还记得元朔六年关于赵信的那个梦吗?”

    卫青摇了摇头:“记得,但行军打仗岂能因为梦境而随意改变?”显然作为在沙场上真刀真枪生死相搏的将军,他是不怎么相信这些的。

    “大将军,我不只是来向您求梦境解惑的。”张贺像是猜中了对方会有如此反应,只是缓缓地开口,“我还想和您聊一下关于李将军的事。”

第36章 天命()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果遇到耐心等一天中最温暖的时刻可破湖县距离长安城三百余里,和潼关、函谷关都只有几十里的路程;地处于山谷中;地势险要又扼守关内外的交通要道。山中有条泉鸠涧;往北一直通往黄河,泉鸠里就位于这条涧水旁边。

    张和猜想刘据选择这么一个位置藏匿,是为了方便日后卷土重来,此处退可直接出关;也算是留了条后路。

    作为一个张和心目中久居深宫的白莲花太子;刘据的表现可谓瞬间粉碎了他从史书里勾勒出来的粗浅印象。首先,十几里的山路,刘据竟然能认得路,仿佛是之前来过这里的一般。其次,崎岖的山路连张和这个现代人都连连叫苦,脚上走出了水泡;但刘据这个从小被多方宠爱娇惯的太子;竟然一声不吭;脚程不歇地往前赶路。

    “子璋。”他皱着眉头对张和说;“有人非得要置我于死地;虽然还不确定是谁;但我们必须要在天亮之前来到泉鸠里,我在那里有个朋友;只有藏在他家才是安全的。”

    刘据口中的朋友姓王;叫做王涉;家境贫寒,只得靠编织草鞋带到县城贩卖才能供应太子几人的生活。张和不知道太子是怎么认识这么一位穷朋友的,但太子及冠时皇帝就给他设立博望苑,据说里面多以异端进,因此认识几个藏匿在民间的穷人想来也不奇怪。

    王涉虽然穷,但气度不凡,见多识广,张和呆着无聊的时候,经常与他攀谈。也正是从王涉的交谈中,张和最后下定决心,暂时不要离开太子身旁。

    虽然他穿越过来的时候自带能听懂上古汉语的技能,但听懂归听懂,很多文言文的意思对他这个现代人来说太过艰深,他一个人出去恐怕很快就会暴露出自己的无知来。而且西汉出行需要路引,这东西要去官府打证书,张和觉得自己作为一个逃匿的太子…党,去官府就是马上被捉拿归案的节奏,他当然不敢轻举妄动。

    没有路引,文言文学得又不好,还没有在古代生存的技能,张和觉得自己出去单独行为绝对是死路一条,因此只好和太子一起过起了家里蹲的生活。

    王涉每天都会带上他和张和、刘据编的草鞋去县城卖,顺便打听从京城来的消息。京城带来的坏消息数不胜数,王涉只敢挑着好的说。但是随着天气转凉,能卖出去的草鞋越来越少了,家里过上了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王涉害怕太子挨饿,自己几乎滴米不沾,靠吃草根野菜度日,脸上渐渐凹陷下去,终于被太子发现。

    “你不能为了我每日挨饿。”刘据说道,“我有一位富有的旧相识,就住在湖县的县城里,你替我前去寻找,问他借些钱财接济。”

    “万万不可!”王涉和张和几乎同时开口说。

    刘据一脸疑问地看着他俩,王涉抢先说:“人心叵测,谁知道太子殿下您富贵时的朋友,现在还是不是一如既往?仆觉得此举太过冒险。”

    刘据又看向张和:“子璋又是为何反对?”

    那当然是因为史书记载你托人找这位富裕的朋友,结果败露行迹,于八月辛亥日被地方官兵围捕,两个皇孙遇害,太子自缢而亡,主人为了保护太子遗体免受刀兵伤害,格斗而亡。张和心里这么想着,但他又不能直接这么说出来,太子非觉得自己疯了不可。

    于是他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式,委婉提醒道:“据我所知,陛下并没有赦免太子的罪名,地方官吏还在搜捕,如果王涉在找殿下那位朋友借钱的时候不小心泄露了行踪,那不光太子,这里所有人都会处在危险之中,殿下还请三思。”

    “你们说得有理。”刘据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他听完两人的意见之后,放弃了找朋友借钱的打算。

    然而历史发展的车轮似乎并不以一个穿越者小小的改动而停止前行,就在张和松了口气觉得可以平安等待刘彻公开宣布太子无辜那一日重返长安的时候,一个叫做张富昌的兵卒敲开了王涉家的大门。

    “这位军爷有何吩咐?”王涉故意堆起讨好的笑脸,对张富昌说。

    那张富昌进了院子,先嫌弃地看了一眼倚靠在墙根的农具和铺满半个院子的草鞋,高声问道:“湖县泉鸠里人士王涉,你的户籍上是独门独户对吧?”

    “正是,请问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我听说你最近在县城买炊饼,总是一次买五个饼,这么多你一个人吃得下吗?”

    “不瞒您说,鄙人劳作后特别能吃,这些都是我一个人吃的。”

    张富昌斜了一眼他凹陷的脸颊,哼道:“不像,你每天吃五个饼都不至于瘦成现在这样,而且我听说你上个月还是只买一个饼带回家,短短时间里食量增加又日渐消瘦,这里面一定有鬼!”

    张和一从外面回来就听到了院子里的争执,他连忙偷偷沿着篱笆绕到房间一侧,打开窗翻爬了进去。

    刘据正伏案休息,看到张和一反常态从窗户里爬了进来,顿时起了警惕。

    “殿下,快带皇孙先行离开。”张和急匆匆地说,“外面来了一个兵卒,正在盘问王涉有没有藏匿别人,很快就要过来了。”

    刘据一听连忙唤醒老二,却发现一向淘气的老三并不在屋内。

    “来不及了,带一位皇孙先走。”张和也不从案上爬下来了,就着蹲在窗口的姿势催促道,“再不走就晚了。”

    刘据拉着皇孙爬出窗子,就看到他用手往上一指:“弟弟在树上。”

    刘据张和抬头一望,那年纪最小的皇孙,可不正爬在院子旁边的一株桃树上摘桃子吗?此时听到院子里的声音,他心里也知道不对劲,就趴着树枝一动不敢动,生怕被下面的闯入者发现。

    可惜天不遂人意,只见一阵旋风刮过,桃树枝叶摇晃,小皇孙藏在袖子里的一个桃子掉了出来,正巧砸在张富昌面前。

    那个张富昌抬起头,看到树上趴着的少年,嘴角突然向上扯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哎呦,我说是谁呢?这不是李皇孙吗?”

    在场的三个大人心里都是警铃大作,这个张富昌认识小皇孙并能准确叫出他生母的姓氏,说明此人要么是在长安城见过皇孙本人,要么是有什么人给了他皇孙的画像,无论哪一种都说明了,眼前这个张富昌绝对不是什么普通的兵卒,他和一路上追杀太子的人恐怕脱不了干系。

    张和从小无父无母,在福利院里长大,从未感受过亲情的温暖,却很是羡慕那些享受天伦之乐的人,因此特别喜欢小孩子。那小皇孙憨态可掬,这几日相处下来有些熟悉了,张和是无法忍受小孩子在他面前受到伤害的。

    “太子殿下。”张和压低声音对刘据说,“一会我去引开张富昌,你带着两位皇孙赶紧往相反方向跑,我们兵分两路,才能迷惑敌人。”

    刘据伸手要阻拦他的动作,张和躲避得快,只被拽到了袖子。

    “子璋,你”

    刘据的话还没说完,只见张和拔出腰间短匕,“刺拉”一声划开了袖子,整个人如脱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

    “什么人?”张富昌下意识地后退一步。

    张和挥起匕首就朝他刺将过来:“一个要你命的人。”他之前在剧组拍过武戏,有老师专门训练过,虽然是些花架子,但乍看上去很是唬人,倒像是哪里学到了武功秘籍一般。

    张富昌拔出佩刀反击,另外一边王涉也举起靠在梁上的犁耙,三个人缠斗在一起。

    张和一边打一边回头对小皇孙喊:“还愣着干什么?赶紧跑!”

    小皇孙从树上滑了下来,朝刘据和他哥哥藏身的墙根跑去,张和听着杂乱的脚步声渐渐远了,终于放下心来,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付张富昌。

    那个张富昌原来可能在边关打过仗,是刀尖上舔过血的人,精明如他很快发现了张和是个花架子,另外那个王涉也只不过是一介农夫罢了。这么一来,他手上又多了一把刀,将双刀使得前后带风,张和他们两个竟然打不过他一个,并且越来越显露劣势。

    张和一开始做英雄出头,原本只是想还太子保他一路平安逃脱长安城的人情,并不想把自己的性命折在里面,很快就存了跑路的心思,但又不忍心将王涉一个人留下受死,因此很是犹豫了起来。

    就在这分神的当口,只见一道刀光劈面而来,而张和背后已经挨到了篱笆墙,退无可退。

    完了完了,这是刚穿越过来没几天又要再死一次的节奏?张和苦涩地想道,不知道这一次还有没有重生的机会。

    张富昌攻击的动作突然停顿了下来,一口血喷出来,溅了张和一脸,张和不可思议的目光顺着他近在咫尺的身体往下望去,只见一柄寒光四射的宝剑从张富昌的胸口穿过,站在张富昌身后,是不知道何时出现的刘据。

    张富昌回过头,一脸震惊地看着表情一瞬间有些肃杀的卫太子,仿佛惊讶为何宫里传言的小绵羊变成了灰狼。

    “今上曾说,太子敦厚好静,你你怎么”张富昌徒劳地伸出手,在空气中抓着,仿佛要去确定什么。他的目光已经开始涣散,在恍惚中太子的脸在他面前,仿佛一会儿变成火光映照下凶悍的少年将军,一会儿又变成千军万马中肃杀的青年大将。

    “我身上流着刘家和卫家的血。”刘据冷静地说道,随着他的长剑收回,山阳人士张富昌的尸体颓然倒地,并没有得到他在史书记载里还能继续登台演出的机会。

第37章 鼎湖()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果遇到耐心等一天中最温暖的时刻可破

    张和,现在是土生土长的张贺了,再次醒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张近在咫尺的瘦削青年的脸,张汤今年刚好三十五岁;按照张贺穿越前的年龄来算看到这个岁数的人基本叫声张哥就可以了,对着这样一张脸喊阿翁,饶是有着学院派演技的张贺也觉得有些叫不出口。

    还好他现在尚在襁褓之中,还是一个香香软软的小团子;暂时有八个多月不需要开口;既来之则安之,张贺心想,既然上天再给了他一次机会,他就重头开始,先把西汉的语言和风俗习惯琢磨透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