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风起西华 >

第60章

风起西华-第60章

小说: 风起西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肿么了?啥意思。”安娜听了一愣,有些不明白,还有这么问的。

    “嘿嘿,自己想,要不你明天就这么问她。”浩仁笑着说道。

    “哎吆,明白了,哈哈,爷你真逗。不过,她这是第一次你喂得太饱了吧,这小妮子可贪心啦。”安娜恍然大悟,笑着说道。

    浩仁笑道:“贪心又如何,她也得有那个本事,你说是吧。”

    人家浩仁和安娜俩人又亲热了好一会儿,小妮子才缓过劲来,搂着安娜直嚷着好,偎在浩仁怀里温顺的像个小羊羔。这一次做得这么凶,一是因为这小妮子以前闹得凶,惹得浩仁火起,二来吗,这一次出去时间太久,又是公务所以也没有带女人,憋得。征伐这两个女人让浩仁很有成就感,既是漂亮的女人,又都是后世的名人呀!能不鸡动?

    吃过早饭,浩仁又去看望两位老爷子。两位老爷子现在小日子过得很惬意,平日里喝喝茶,下下棋,溜溜鸟,种花草,听听戏曲。隔三差五亲家来玩一玩,聊聊家常。想孙子啦就让她们抱过来瞧一瞧,看一眼心里也就踏实。唯一的不足就是儿子太忙,一出去就是好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中午陪着二老喝了点酒,唠些家常。老爷子也知道浩仁很忙,都是军国大事,不敢耽误。吃过午饭就赶着儿子快走,该忙啥忙啥,赶紧滚蛋。

    浩仁回来休息了几天后,又继续开始忙碌了,你不找事,事情就来找你。西华集团旗下的造船企业之一海洋重工总裁李卫来汇报工作,同时还带来了一大堆技术专家对新建造的五艘驱逐舰的意见,主要集中在甲板上的布置不合理,有些不伦不类。浩仁这个时候也不能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故意预留的位置,以后要加装先进的武器装备。只是回答严格按照图纸建造,不做任何解释。解决了海军问题,空军又来了,涉及到“鬼怪式”单翼飞机的一些技术问题以及双翼飞机的改造,总之是闲不下来。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来到一九三一年,整个中华帝国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按照浩仁的指示,中华帝国政府要做好战前的物资准备、接收东北地区行政的准备、公路建设、铁路大通道的衔接、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准备等等诸多事项。中华帝国范围内的陆、空都没有问题,一旦进入东北,那里的交通设施必须进一步完善;战争打起来,空军就要前置,就必须以最快到速度建设好机场。战争的不可测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战争可能进展顺利,也可能使局面恶化,中华帝国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中华帝国大元帅府内,浩仁正和段祺瑞、刘其祥、王新国等一干要员商量事情。

    “现在就要着手准备,组织一批精明强干的工作人员,经验要丰富,一旦拿下东北就要迅速接管。东北可不像咱们这里,情况复杂的多,饿国人、痿人在这里经营多年,根基非同小可。我们要全面实行军事管制,若有重大行动就必须采取戒严、区域封锁等措施

    。”浩仁对段祺瑞等人说道。

    “行,我们尽快落实,争取上半年做好充分准备,府院这边的事情你就放心,你还有好多大事要考虑,不给你拖后腿。”段祺瑞认真地说道。

    “另外就是人力资源的准备,军队挺进后,道路、铁路等交通设施要迅速跟进,保证物资畅通。开始的时候战争的规模不会太大,但是,后期就不敢保证了,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战役,这就是战争的不可测,我们尽量做好最坏的打算。”浩仁现在也很难判断拿下东北亚,痿人会不会全国总动员,发动一场全面战争。接着又补充一句:“再就是机场建设,具体位置到时候参谋部会通知你们。”

    “嗯,这些哪一样也不是小事,我们一定会做好万全准备的。”段老回答说。

    等众人都离开大元帅府后,浩仁又与蒋百里单独谈了一次话。

    “这一次行动参谋部要有充分的准备,我不仅要拿下东北,还要把这儿也给端了。”浩仁说着,手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

    “啊,大帅,胃口是不是有点儿大呀?”蒋百里一听大吃了一惊,一时有些懵。

    “拿下来没有什么问题,他们这里的兵力并不多。参谋部要考虑的是后续形势的发展,做出各种预判,制定不同的应对方案。”浩仁解释说:“我现在还没有对其他人讲,时间还早,跟你这个大战略家讲主要是让你有个思想准备,提前构思,别到时候手忙脚乱。哈哈。”

    “我这个战略家和你比差远了,拍马难及呀!”蒋百里感慨地说。

    “打住,咱别互相吹捧了,回到正事上来吧。”浩仁笑道。

    “那好吧,不拍你马屁了哈,你有没有考虑到若拿下半岛,痿国会不会全国动员打一场国战?那可是一个国家呀。”蒋百里问道。

    “哈哈,那是一个国家不错,我这里也是一个国呀,是我们国家的土地、资源比他们少,财力比他们少?还是人口资源比他们少?有什么好怕的呢。”浩仁自信满满地回答道。

    蒋百里一拍脑袋说道:“额,买糕的,我这思维停在军阀阶段,是啊,综合国力我们不差他什么,真没什么好怕的。”

    “痿国的国内日子并不好过,他们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米国的经济危机其影响刚刚开始发酵,相信以后他们的日子更加艰难。从高级层面上讲他们玩不起,我们的财力、武力、人力资源不是他们能够比拟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他们的野心,痿人疯狂起来是不可理喻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浩仁对蒋百里提醒道。

    “看起来大帅比我要了解痿国,分析的透彻。大层面上经你这么一分析,我们确实具有绝对的优势。收回本属于我们的疆域,真的令人兴奋和期待呀!”蒋百里一边说着一边搓着手,一副跃跃欲试的架势。

    参谋部里三个长官,蒋百里主要负责战争层面的事物,是作战计划的主要制定者;鲍勃主官军队建设,包括作训计划、检验以及军事教育;崔彪负责后勤协调、衔接。故而浩仁先和蒋百里透露出战略意图,让其预先思考以便为其制定战略计划做好准备。

    最高层的沟通结束,浩仁的东北亚战略准备就此拉开序幕。望着满天星辰的苍穹大皇帝喃喃自语道:还想用一个师团拿下东三省,嘿嘿,别想这样的好事了,我可不是张少帅那个花花公子,到时候会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临近九一八() 
一九三一年七月,离九一八越来越近了,中华帝国战争前夕的准备工作也接近尾声,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这几年中华帝国非常安静,自从进军北平后,中华帝*队停止了一切对外行动,也没有对外发出任何声音,曾经格外引人注目的中华帝国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华夏有太多的大事件引人关注,中华帝国所在的西部被人们遗忘了。

    一九二九年底,张学良的东北军为了从苏额手中收回位于中国东北的中东铁路与苏军爆发武装冲突,即中东路事件。东北军大败。事后,中苏关系彻底断绝。当然,欧美列强在中东路事件中不支持中方武力废除外国权益的做法,态度冷淡,也刺激了痿国的侵略野心。这些都对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尽管当时华夏舆论纷纷攘攘,中华帝国对此事没有任何表态,中华帝国的新闻媒体也没有关于这一方面的评论。

    今年刚发生的万宝山事件,一个中国人未经政府批准,骗取万宝山村附近十二户农民的土地,并违法转租给朝鲜人耕种水稻。这些朝鲜人开掘水渠,截流筑坝。这一工程侵害了当地农户的利益,当地农民纷纷上告。吉林省政府批示:“令朝侨出境”。然而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重德,派遣日本警察制止朝鲜人撤走,且限令于七月五日前完成筑渠。七月一日,中国农民联合起来平沟拆坝。七月二日,痿国警察镇压平沟的中国农民,双方对峙,后痿国增武装警察,在痿*警保护下,工程于岂曰无衣完成。同时,朝鲜日报记者金利三,说朝鲜人在万宝山被杀,掀起朝鲜半岛大规模的排华活动,当地华侨死伤数百人。痿国却以此次事件诬陷中国伤害朝鲜侨民。

    一九三一年六月,痿国关东军中村震太郎大尉和曹井杉延太郎在兴安岭索伦一带作军事调查,被中国东北军兴安屯垦公署第三团团副董昆吾发现并扣留,在证据确凿情况下,团长关玉衡下令秘密处决中村震太郎。痿国借机宣称东北军士兵因谋财害命而杀死中村,威逼中国交出关玉衡,并在痿国民众中煽风点火,用“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诬陷中国“损害痿韩移民”

    。

    无论是中村事件还是万宝山事件,这些事闹得沸沸扬扬,中华帝国还是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给人们的感觉似乎这些事于中华帝国没有一点关系,中华帝国似乎真的成了局外人。

    中原的局势虽然被这个小蝴蝶狠狠滴扇动了几下,变得有些走样,历史的惯性还是很顽强滴,经过慢慢滴纠偏又回到原来的轨迹。中原大战没了阎锡山照样发生;“非常会议”照样发生;这些事浩仁当然知道,更不可能发表言论。(牵扯多了,一不小心撞在枪口上被太监了,就杯具了。)中华帝国内部流出来的消息多少还是有点,有商业必然有流通,但是不会太多,毕竟老百姓不可能知道重要的秘密,顶多就是日常所见所闻而已。关键是中华帝国很操蛋地严格实行户籍管制制度,新闻管制制度。老百姓入籍中华帝国当然可以,不过审查比较严格罢了。给人的感觉中华帝国很封闭,与外界近乎隔绝。

    对外看似平静,内部却异常紧张和繁忙。参谋部内人声嘈杂,看不见一个闲人,无线电波几千里的传输,在空中就没有断过。报务员一刻不停地收发信息,情报参谋急匆匆地汇总、整理。作战参谋室大厅中有一个巨大的沙盘,作战参谋正在沙盘上不断地标记中华帝国独立旅(土匪)所盘踞的地点以及各常规师的位置。而在楼上,蒋百里正和其他一些高级参谋做着各种推演,若来个外边的人还以为现在是处在战争状态。

    鲍勃负责军事训练,这几个月的军队训练结果考察、验收,让这个身躯庞大的德国佬一下子瘦了近三十斤。日耳曼人天生严谨,做事一丝不苟,同样的工作他做起来就比别人累得多。总算忙完了这一摊子事,又参与到战争推演中去了。

    崔彪负责后勤的协调和衔接,这一摊子事也不是个轻松的差事。整天和后勤装备部、中华帝国政务院打交道,这一次可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光物资和装备就海了去了,反正折腾的像个小老头似得累的够呛。好在都搞得差不多了,中华帝国的战争准备工作临近尾声。

    中华帝*队这些年一直秉承只要胜利的战争,战争的胜利取决于你在战争前做了多少准备。早在宜宾创业之初,浩仁就对范建男做了细致的交待,情报工作永远要在战争之前。中华帝国的情报人员早在一九二八年底就开始往东北地区渗透,到一九二九年独立旅也开始慢慢渗透,现在“土匪”已经遍布哪里的山山水水。东北的情报网完善后,紧接着开始往东北亚半岛渗透,现在已有少量的“土匪”在那里站稳了脚跟。

    越是到了繁忙的时刻,大帅府反倒见不着浩仁的踪迹,军中的事物撒手不管了。要么到海边的造船企业转一圈,要么就进了大山,再有时间就带一带他的那帮研究生弟子们。这货还美其名曰:个人有各自的职责,相信每个人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乱插手反倒不美。

    当然,政府的那一摊子也不轻松,庞大的人力资源的调拨、战争的物资准备、随之而来的与东北铁路的衔接、组织接管的班子等等,事情一点也不少于军队。

    不是没有质疑的,有一次阎锡山来到昆明见到浩仁抱怨说:“哎吆,把老汉我忙的要抽筋,可光准备就是不见动静,养个母鸡还会下蛋,我们不会干忙活了吧?那可就损失大着呢。”

    浩仁笑道:“老阎搞民生有一套,本来还想着以后让你去东北来着,就这么一折腾没信心了,那哪儿成,还的另选高明呀。”

    “嘿嘿,俺老汉也就说说,担心呗。”阎锡山不好意思地说道。

    总之,在临近九一八,中华帝国做好了一切应该做的事情,中华帝国的军队做好了战争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现九一八() 
痿国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发展。这个时期的痿国由于成功地实行了改良,一跃成为了亚洲的强国。而它的邻居华夏却很不成功,时至今日还比较懦弱。这位庞大而懦弱的邻居就成了痿国眼里的肥肉,一直垂涎想把这块肥肉吞下肚子里去。痿国从满清时期就已经开始行动了,占领东北亚半岛只是其战略的第一步。所以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痿*国主义为了吞并华夏、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痿国对华夏东北垂涎已久。“九一八”事变前,它已通过痿俄战争夺取了旅顺、大连和满洲铁路沿线并派兵驻扎,这正是它能够阴谋进行事变的前提。

    在一九二七年夏,痿国内阁就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露骨地声称华夏东北“在(痿国)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七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东北的资源是痿国能否完全吞下华夏的前提条件,公然宣称:“欲征服华夏,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华夏。”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

    从一九二九年起,痿国陆军参谋本部和关东军在华夏东北三省先后秘密组织了四次“参谋旅行”,侦察情况,制定了侵略华夏东北的作战方案。一九三一年六月,痿国陆军参谋本部和陆军省制定“满蒙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