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大师-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下周你还得跟几个主创一起接受魔都电视台娱乐新闻和几家纸媒的采访,另外还要上一次他们的智力大冲浪节目。”刘大应又道。
因为首播是属于广撒网模式,宣传工作更多的是面对魔都本地,至于全国范围内还得看首轮播出后的效果。
“那保国老师、宁婧和胡婧他们都要过来?”李睿忙道。
“呵呵,你小子大概最想问是胡婧来不来吧?”老头笑呵呵道。
李睿确实是很想见过胡婧,两人联系已久,几乎已经成了一个习惯,虽然没有如同情侣般一天一次电话那么频繁,但至少两三天就会通一次电话。所以李睿对胡婧的行踪了如指掌,比如这会儿她的新戏青春出动已经在湘省开机了。
“放心吧,演员配合宣传,这在合同里都明确过的,难道你的合同你没仔细看吗?”
“呃,还真没有。”
第55章 三个问题()
“呵呵呵,你小子的心可真够大的!早知道这样,我当初就该偷偷加几条,到时把你卖了,你小子恐怕还帮着数钱呢。”刘大应笑呵呵道。
看看李睿,一副不经意的样子问道:“你要是这样,我看还是找个经纪人靠谱些”
说着老头又顿了顿,道:“要不你就签在我公司算了。”
“呃”
李睿真没想到刘大应会突然跟自己提起签约的事情。他倒不是不想跟某个公司,其实早在胡婧告诉他要和王景华签约的时候,他也曾想过以后有机会是不是也能和王景华签约,毕竟她是今后十几年里最成功的经纪人。
他也想过将来能有机会加盟某一公司,比如华艺、旺达、光线、小牛奔腾、阿里等等,尽管现在除了华艺之外,其他的公司他都没听说过,但就是因为这些都是他脑海中很多电影的出品公司。
李睿是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的,能够登上大银幕一直是他的梦想,无奈如今的电影市场实在是不景气,能够拍电影的机会少之又少。虽然之前他很幸运的成为了苏州河的男主角,但这部电影至今还音讯全无,说不定这会儿楼烨还在为拍他那个碉堡的开头找资金呢。真正要等到这部电影在海外上映,恐怕还得是明年的事情。
既然国内电影不景气,演电影的机会少,李睿自然拼着命的演电视剧。别看电视剧在某些大导演的眼里的档次不高,但华国的国情让你不得不否认,在电影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演电视剧何尝是走红的捷径。那些十年后所谓的电影咖,大概除了章紫怡是个特例以外,其他的哪个不是靠演电视剧起家的?
演电视剧,资源和人脉非常重要,李睿总不能为了演一部电视剧就写一部剧本吧,而且他现在又没有资本自己决定拍一部电视剧或电影的情况下,所以签约一家影视公司或者和一个能量足够的经纪人合作,这是必然的。
但他可从来没想过跟刘大应的黄河影视签约,因为在他的记忆里,康熙王朝之后,就没老头啥事了,之后拍的两部电视剧连上映的资格都没有,直接扑街了。
可此时刘大应虽然一副随口一说的样子,但谁知道这老头有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正好找这么一个借口说出来呢?
果然,刘大应又接着道:“我刘大应是什么人,想必你也清楚,你签到我的公司,难道我还会让你吃亏吗?”
刘大应的确是非常看重或者说是喜欢李睿,在他看来这小子简直就是个妖孽,会演会编甚至还会导。其中他最看重的还是李睿的编剧能力,作为一名入行数十年的影视公司老板,他深知一部好的电视剧剧本的重要性。如果说李睿第一部作品孝庄秘史是偶然为之的话,那么康熙大帝被他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改编,而且他看了之后又挑不出任何毛病,不得不说这小子在这方面的天才。
签下李睿,不单单只是签下一个演员,更重要的是同时还签下了一个非常有才的编剧,和一个随时可以拉出来的用的副导演。而且老头深信假以时日李睿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演。
李睿从刘大应的话中听出老头的诚意,说实话这一时间他真的挺为难的,一方面老头对他怎么说也有知遇之恩,可另一方面老头的这家黄河影视公司将来确实没啥前途。
他只能挠挠头皮,不好意思道:“导演,这事容我考虑考虑。”
“当然,当然,这是大事,你当然要考虑清楚。不过你也别有什么思想压力,就是看不上我这小庙也没啥,以后大家该怎么合作还怎么合作!”
显然李睿的回答在刘大应的意料之中,老头乐呵呵的漂亮话一句接一句,说着抬腕看看时间,道:“哟,这都已经到饭点了,老陈他们估计要下午才能过来,小李,喝点?”
“陈导不用去接吗?”李睿问道。
“接啥,他又不是从燕京坐飞机过来,这两天他跟剧组在金陵为他的新戏太平天国做宣传呢,而且他老家就在金陵,总得要回家看看,然后直接开车过来。”
刘大应笑着拍了拍李睿的肩膀,道:“你就放心吧,你写的那个人物小传,我连同剧本一起都给老陈看过了。老陈虽然没有表态,我估计问题不大,我都敢让你演多尔衮,难道他还怕你连个大阿哥都演不好吗?”
听到刘大应这话,李睿原本还有些悬着的心顿时放下了一大半,笑着道:“导演,那咱俩中午就喝点。”
中午两人在附近找了一家饭馆小酌了一番,不过都没有喝多。席间刘大应倒是跟李睿讲了不少他和陈佳林导演之间的趣闻。
两人年龄相仿,认识已经超过二十年了,交情莫逆,之前的两部戏合作的也非常愉快。
对于陈佳林导演,李睿自然是久闻大名,除了他是国内著名的第四代导演之外,更是燕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校友,一个是61届,一个是94届,足足差了三十一年。
下午两点左右,李睿终于在刘大应的办公室里见到了满头华发的陈佳林导演。其实陈佳林导演岁数不算太大,今年也就五十出头,头发却已经花白了大半。不过毕竟是学表演出身的,陈导演仪表堂堂,身材也保持的挺好,全然没有刘大应那么大腹便便,身边还有一位婀娜多姿,看上去三十多岁的漂亮女子陪着。
“陈导演,您好!”
“李老师,您好!”
不用刘大应介绍,李睿直接上前打招呼。陪在陈佳林身边的那位女子李睿一眼就认出正是康熙王朝中容妃的扮演者李健群。
对于这点李睿一点都不惊讶,因为从92年陈佳林导演拍唐明皇开始,一直到去年刚刚杀青的央视大剧太平天国,这位李老师就一直是剧组的服装设计兼剧中的女二、女三或者女四角色的扮演者。
至于陈导演和李老师之间的关系,之前在孝庄秘史剧组的时候,李睿听到过不少有关两人的八卦,虽然两人从未公开承认过,但在圈内也算是公开的秘密吧。
一个剧组中油水最大的就是服装这一块。一部电视剧拍下来,尤其是古装剧,服装的费用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甚至几百万的都有。而一件戏服从最差的化纤到全毛面料的价格往往差了几十倍,个中猫腻不足为外人道也。
而且陈佳林导演最擅长的就是拍古装剧,从九十年代开始基本上一年一部大制作的古装戏,女朋友恰恰又是服装设计。
李睿当然不会去听信那些个什么男女勾结之类的八卦,单纯地认为他们应该是志同道合的情侣,毕竟陈导演拍出了那么多精彩的古装电视剧。
“李编剧,你好!”
陈导演并未因为李睿的年龄而轻视他,而是很客气地跟他握手。
第四代导演一向非常重视编剧,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是“大编剧时代”,编剧是一剧之本,在片场甚至是超越导演的王者。
到了第五代导演,导演们开始流行改编,有自己的文学策划,编剧成了体现导演思想和意图的文字工作者。
而第六代,干脆就没有编剧,他们往往都是自编自导的。
不过象刘大应、陈佳林这样的老派人物,还是习惯给予编剧应有的尊重。
大家寒暄落座。
“小李!”
由于李睿同志的谦虚,对于陈导演口中的“李编剧”的尊称坚决不受,陈导演只能亲切地和刘大应一样称呼他小李。
陈导演很干脆,竖起三根手指头,开门见山道:“剧本我已经看过了,我有三个问题,想请你帮忙解答一下。”
第56章 探讨()
“哪三个问题,陈导,您尽管问。”李睿忙道。
“你的孝庄秘史的本子老刘拿给我看过,你在这部戏里对顺治驾崩的描述很尊重史实,但为什么在康熙大帝这部历史正剧当中,你却要说什么顺治出家?还有行痴行癫,包括行癫烧死的情节应该就是鹿鼎记里的情节吧?”
陈佳林说到最后,自己也觉得好笑,一部历史正剧居然会借鉴武侠的情节,连法号都是一样的。
李睿点点头,看了一眼刘大应,这些问题他之前都跟刘大应解释过,但老头却没啥表情,他只能轻轻咳嗽了一声,道:“之前我跟刘导也解释过这个问题,我们这部戏虽然历史正剧,但我们毕竟不是纪录片。我们的戏是拍给普通观众看的,我之所以要写顺治出家,借鉴鹿鼎记的情节,说穿了就是为了加深戏剧冲突,增强可看性!”
说到这里李睿稍稍停顿了一下,微微一笑道:“顺治出家是野史,而普通老百姓相信的恰恰就是野史,如果做问卷调查的话,我估计得有七八成的老百姓会选择顺治当年是出家当了和尚,而不是出天花死的。至于借鉴了鹿鼎记的情节,那是金庸的武侠受众实在太多,当观众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想肯定会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的感觉。在细节上增加一些艺术加工,主要就是为了可看性和将来的收视率。”
陈佳林沉吟着点点头,毕竟顺治的戏份在戏里的比重不大,正如李睿所说的做一些细节上的艺术加工,为了将来的收视率,这也说得过去。
接着他问到了第二个问题:“纳兰性德是康熙时代一个很著名的人物,你为什么在剧本里把这个人物遗漏了呢?”
“对于纳兰性德这个人物,一开始我也很矛盾,他是清初著名的词人,文武双全,康熙赏识并视他为挚友。但他恰恰又是明珠的儿子,而从一开始我就把大阿哥设定为明珠的亲外甥,主要是想让大阿哥和太子一样,作为两个政治集团推出来的的代表人物。如果把纳兰性德加进去的话,势必要影响两派的平衡。所以我想了想,还是把纳兰性德这个人物拿掉,把他身上的特质,在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以及和康熙之间的友情放到了伍次友的身上,而作为御前侍卫这个身份集中到魏东亭这个人物上。”
李睿抄剧本不仅仅是抄,他同时对脑海中康熙王朝的各种影评都仔细研究过,影评中自然避免不了提及纳兰性德这个康熙朝的风流人物,而他所说的则是影评中最靠谱的一个说法。
这次陈佳林的表情并不怎么明显,其实他心里把纳兰性德这个人物拆开,然后对照剧本中对伍次友和魏东亭的描述,似乎就是李睿说的这么回事。
他斟酌这说到第三个问题:“本子里的慧妃是大阿哥的生母,和历史上的惠妃应该是吻合的。至于容妃,我原本以为应该是三阿哥和容宪公主的生母荣妃,但看到后来发现和历史上的荣妃并不相符,对于这个人物你是怎么考虑的?”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是疑问的话,那第三个问题更多象是探讨,陈佳林不愧是历史剧的行家里手,对康熙朝的这段历史非常熟悉。
而且李睿还注意到,陈佳林问完这个问题,还跟坐在旁边的李健群对视了一眼,而李老师的脸上隐隐有期盼之色,无疑李老师是看上了容妃这个角色。
李睿心里暗暗一笑,神情却依旧很深沉地回答道:“慧妃确实和历史中的惠妃是一个人物,我之所以把惠改成慧,主要是历史中的惠妃是明珠的表侄女,而剧本里我把她设定为明珠的亲妹妹。至于容妃这个人物,包括她的女儿蓝琪儿,都是虚构的人物。”
“当初写剧本的时候为了和雍正王朝区分开来,只有适当地增加后宫的戏份。除了太皇太后和苏麻喇姑之外,还应该有一个相濡以沫的妻子的形象和宠爱的女儿这两个人物代表。”
“这么说吧,容妃这个人物身上折射出了女性许多优秀品质,她忍辱负重,所有的苦痛都深埋在自己心里;她甘于牺牲,不仅牺牲自己,连惟一的女儿也牺牲掉了,而且她还得不到女儿的理解;她总是以德报怨,为他人着想,别人打自己左脸,她把右脸也伸过去,即便自己做的这许多事没有人理解,她依然心如止水地涮自己的马桶。”
“她是一个悲剧人物,但她给人的感觉一点也不悲切,她的所作所为都折射出她性格中执著、刚强的一面,她是华国王朝中一个性格鲜明、多侧面、多层次、复杂矛盾的女性形象,她是华国影视历史女性的画廊里一个新的典型。容妃最后静静地死去了,死在了马桶里,但她的内心是最洁净的,与那些为了政治利益尔虞我诈的人相比,她一点都不脏。”
既然李老师很感兴趣,李睿便把容妃这个人物的特点详细地分析了一遍,而且还说的很煽情。果然看似柔弱娇羞的李老师听着的同时,眼睛越来越亮。
“呵呵呵,不错,不错!”陈佳林呵呵笑道。
显然对李睿刚才一番对容妃这个人物的到位分析非常满意。
“你画的前五集的分镜头脚本我也看过,年轻人,很有想法,我听老刘说你还是孝庄秘史的副导演,哈哈哈,小李,怎么样,有兴趣加入我的团队吗?”
陈佳林笑着站起来,向李睿伸出了手。
李睿连忙也站了起来,可是他一时没反应过来,被动地握着陈佳林的手,愣在了当场。
“傻小子,还愣着干嘛?还不谢谢陈导,陈导这是邀请你担任他的副导演!”刘大应在一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