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

第62章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第62章

小说: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眼色,示意她看看太皇太后怎么了?

    怜儿比锦丫胆子大点,虽然不敢正视太皇太事,可小范围的动一动脑袋,转一转眼珠子还是敢的。

    尤其刚才太皇太后的情绪明显好转,她就觑个空,望了一眼,瞧着太皇太后好像在出神,她悄悄的冲着墨姑无声的说道:“娘娘在发呆。”

    墨姑虽然不能完全猜透太皇太后这会儿的心思,却觉得太皇太后大概不需要她们在近前伺候,便自己率先爬了起来,轻掂着脚,冲着还跪着的宫人打着手势,示意她们悄悄的往出退。

    墨姑自己刚听了太皇太后的话,去取了她妆奁上的百宝匣子,捧到了偏殿,唤了刚刚退出来的宫人,“太皇太后既然发了话,你们就都来挑挑吧。”

    太皇太后随意摆在妆奁上的匣子里装的首饰也都是极好的成色,几个宫人不敢挑那价值连城的,只挑着珠圆玉润的各自取了。

    墨姑到是没在意别人,只在锦丫和怜儿挑选的时候,自作主张的拿了一只玛瑙,一只墨玉的镯子示意两人接了,还道:“这两只镯子你们两个戴老气了些,不过,拿给家里的长辈,却是极有面子的。”

    这都是内造的,按理说,不能流于外面街市,可凡事不外乎追究二字。

    太皇太后既是赏了,若是不过问,这样的宝贝拿到自己家里当传家宝都使得,也就谈不上流露在外了。

    而且,锦丫和怜儿又的确是服侍的让太皇太后比较满意,想来,太皇太后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多说什么。

    可这样的主意,两个宫女却不敢拿,甚至,墨姑要是不替她们选了,她们俩也只会像别的宫人一样,挑着尽量普通些的,小一点不打眼的拿一件算了。

    这会儿,两人反应都极快的冲着墨姑道了谢。

    只碍着身后还有别的宫人,这谢不好道得太郑重。

    可两人的心意,墨姑却是收到了,等到两人接了东西,便笑着收了匣子,冲两人眨了下眼睛,“娘娘这会儿怕是不愿意被人近前打扰,我把东西放回去要出去一趟,一盏茶左右就回,殿里的事儿,你们俩个是稳妥的,多照应些。”

第136章 递话() 
人有三急,锦丫和怜儿都没多想,笑着应道:“姑姑放心吧,娘娘一时问起,我们就说姑姑肚子不舒服。”

    这也算拿人手软吧。

    墨姑心里想着,面上却冲两人眨着眼表,表扬道:“真是两个机灵鬼。”

    从寿康宫出来,墨姑急步匆匆的去了其羽馆。

    因是寿康宫的人,墨姑又是太皇太后身前得力的,进出其羽馆只有被奉承的份,守门的婆子恨不得堆了满脸的笑在墨姑跟前混个脸熟,半点打听她过来是自己的意思,还是太皇太后吩咐的意思都没有,只忙着往里面递话。

    听着声音,琼琚亲自掀了帘子,笑让着墨姑进屋,“今天刮的西北风,姑姑过来,怎么没多穿件袄子。”

    墨姑便笑着说了,“娘娘吩咐我过来瞧瞧郡主,来得急,便忘了。”

    “姑姑进来暖和暖和吧。”

    采蒿笑着上前搭了墨姑半边的手,扶着她往宴息室走,“郡主刚点了茶,姑姑有口福了。”

    “那可真是好。”

    墨姑一副占了便宜的模样。

    采蒿知她这是给郡主脸面,便乐意多陪着她说话,“姑姑过来,可是太皇太后那边有什么吩咐?”

    墨姑似是而非的笑“嗯”一声。

    琼琚瞧见了,眉眼一动,寻了借口将屋里的小丫头打发出去,又给一旁准备银丝炭的采颦递了个眼色。

    采颦了然的指了指门,见琼琚颔首,便自觉的走了过去。

    墨姑不动声色的将屋里几个丫头的动作瞧在眼里,暗自夸赞之余,人也到了冯昭面前,曲膝福礼,“郡主。”

    冯昭穿着绣吉瑞福祥图案的薄袄,立起的领口上盘了春意桃花,白的底,粉的桃花,青色的枝干,衬得她那张小脸仿佛成熟的桃子,粉嫩多汁。

    这才十三岁啊!

    若是长到芳华正貌,那该是何等的容姿啊。

    可若说长的漂亮的,康宁郡主到也数不上第一,可除了漂亮,康宁郡主还胜在气场强大。

    那一身贵女作派,从小耳濡目染的皇家底蕴,这样的女孩子,天生就该锦衣玉食,富贵窝里养着,被指给了萧家那样的寒门

    墨姑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样的心思,她也只能自己在心里悄悄的想想,左右,她的目的是得偿所愿,别人的事儿,她也操心不起。

    冯昭自然没忽略墨姑对她的打量,可她浑然不以为意,只瞧着墨姑曲膝的模样,好似她不开口,便能一直这样曲着。

    嗯,到底是聪明人。

    冯昭脸上便流露了几丝笑意,落了茶盅,抬了抬手,“姑姑怎么过来了?”

    墨姑起了身,还没等回话,冯昭便又指了她左侧的坐位,“姑姑坐着说话吧。”

    “谢郡主。”

    墨姑又是曲了膝诚意十足的道了谢,却没落座,“奴婢送个信儿给郡主。”

    “姑姑请说。”

    瞧出她不予多留,冯昭到是不强迫她。

    墨姑便道:“武国公夫人递了帖子,明天进宫,娘娘之前有些不大高兴,奴婢看着国公夫人帖子上写的除了拜见娘娘,还要到郡主这儿来说说话,便大着胆子给郡主送个信。”

    “我姑祖母不高兴?”

    冯昭挑了眉。

    墨姑点了下头,暗示道:“若是郡主明儿得空,不妨早些到。”

    冯昭一琢磨,便明白了墨姑的意思,是怕太皇太后给姚氏没脸,或者干脆就数落姚氏一通。

    可若她在,碍着在她面前做脸面,太皇太后也会收敛点。

    冯昭顿时面露感谢,“多谢姑姑。”

    琼琚送了墨姑出门,采颦和采蒿一个收了茶盅,一个小声问着冯昭,“太皇太后今天晚上也不知道还传不传郡主过去用膳了?”

    冯昭摇了摇头,从椅子上起身,径自朝着内室走去,“现在还说不好,我累了,去睡会。”

    “是,奴婢去给郡主铺床。”

    采蒿不敢说这个时辰睡觉不对,忙小跑着跟上冯昭,进了内室,帮她铺了床,又放下了帐幔,又瞧了屋里的炭炉,怕炭火太旺,屋子发干,冯昭睡醒了嗓子冒火,又从临窗的炕桌上,端了几只小碟,装了水,摆在脚榻四处,觉得没什么不妥的,才轻手轻脚的出了内室。

    宴息室,琼琚正捧着针线叵篓和采颦说着话。

    “郡主出嫁,这针线上的活计就少不了,咱们一个人两只手也出不了多少活,只怕还要去针工局那边打声招呼。”

    “可现在旨意没下,咱们就这么巴巴的过去,是不是不太好?”

    采颦有些担心,目光忍不住就瞧向了寿康宫那边。

    采蒿刚好走到近前,又见采颦这番动作,走到琼琚身边挨着她坐下,也跟着担忧,“这两天,我瞧着那边的心情不太好,郡主过去吃饭,都觉得那殿里,连喘口气都要看着脸色。”

    所以她才想着,要是那边不传郡主过去用膳,郡主也能松泛松泛。

    这都要出嫁了,本该是欢欢喜喜的,哪有这样整天跟谁欠了八百吊似的。

    采蒿和采颦都没把寿康宫那位称呼出来,怕犯了忌讳,钻到别人的耳朵里。

    琼琚也知道她们说得在理,可她这几天看下来,到是渐渐明白了。

    那边摆出一副老大不乐意的模样,看起来好像有多心疼郡主这婚事配的怎么不好似的,却没实质性的为郡主争取过什么,甚至跟显阳殿那边过招都没有。

    事至如此,若她还看不出几分不同,那就真不配在郡主身边服侍了。

    若说早前,她还觉得郡主嫁给萧深,没嫁给皇上还有三、五分的委屈,这会儿反而觉得,郡主能嫁出这座皇宫,无论是谁,只要郡主嫁过去,就不会比在皇宫里过的差。

    有着显阳殿那位,有着武国公府,还有文国公府,这三座大山,郡主的日子,永远能过得如鱼得水。

    而且,嫁到外面的好处就是本朝上下,纵观全局,只怕没有一家能显贵过这几家的,既然比显贵不行,郡主又不缺金银,这日子还不是想怎么过,就怎么过。

    琼琚一想到郡主出了嫁,这宫门进的就少了,这会儿不免就要安抚安抚采蒿和采颦,“再如何,忍些时日就过去了,只是你们俩个也要小心些,莫要触了霉头。”

    采蒿和采颦也知道厉害,自然琼琚说什么,她们就听什么。

第137章 搓磨() 
转天就到了姚氏进宫的日子。

    早上浅浅用了半碗粥,姚氏带了翡翠,便跟着冯冀元的马车一前一后的到了宫门。

    在宫门口,两人分道扬镖,一个去上朝,一个进后宫。

    过了定元门,姚氏下了马车,有寿康宫的内侍出来迎接。

    因着宫里非特例不能坐轿,小内侍只能歉意的对姚氏道:“夫人若是累了,路上只管与奴婢说。”

    这口吻算是格外宽松了。

    意思是姚氏若是走得累了,大可在路上歇歇,缓过气再走。

    勋贵妇人一但外出,不是马车就是轿子,像这样一走就走上小半个时辰的,一年当中,怕也少碰,若是那身娇肉贵的,只怕是走到了地儿,也累得气喘吁吁,形象全无了。

    翡翠敬主,见小内侍如此通情达理,目带笑意的从腰间拽了个缠金丝的荷包急走两步,一边搭话,一边不着痕迹的递了过去。

    “公公有礼了,我是夫人跟前的翡翠,之前陪夫人进过几次宫,到是第一次见到公公,不知公公在娘娘殿里哪处当差?”

    小内侍虽然面生,可收荷包的动作却熟稔,不过是手指交措间,便将翡翠递过来的荷包塞进了袖笼,并若无其事的陪笑道:“奴婢原本在太极殿伺候,前儿晚上才被娘娘唤到寿康宫差使,做些传话的活计。”

    从太极殿到寿康宫

    这里面的信息可不少。

    翡翠还在一副浑然未觉的模样,还在和小内侍说七说八,姚氏却微微敛了下眸,将小内侍的话暗暗记在了心里,想着等出了宫,回了府里,见到国公爷,还得把这事儿跟国公爷说一声。

    其羽馆。

    冯昭早早的唤了琼琚帮自己梳洗,又吩咐采蒿,“打发个眼尖的到寿康宫那边守着点。”

    都知道这是为了迎武国公夫人,采蒿笑呵呵的应了,忙不迭的就转身出去了。

    琼琚拿了对赤金垂心耳坠比划在冯昭的耳边,“郡主戴这对可好?”

    冯昭心里正掂量着一会儿怎么帮姚氏脱身,被琼琚一问,也就扫了一眼,便点了头,“就是它吧。”

    琼琚瞧出她心思不在这上面,余下的首饰便也不问她,自己看着给她搭配起来。

    这边穿戴整齐,采蒿那这派去盯着的人也回来递了话,姚氏已经到了寿康宫。

    “咱们快过去。”

    冯昭腾的一下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好像寿康宫是虎狼之地,慢了一步,姚氏就有危险似的。

    采颦刚端了盛着早膳的托盘准备摆上,见此,忙唤道:“郡主”

    冯昭压根就没跟听见似的,不待采蒿掀帘,自己已经抬手去掀。

    琼琚一见,冲着采颦摇了摇头,二话不说忙跟了过去。

    采蒿也利落,转身就跑到了西间,将搭在架子上的银白底色翠纹织锦羽缎斗篷捧在了怀里,转身就追上了迈过门槛的冯昭,“郡主把斗篷披上。”

    屋门一开,外面的冷风直直的灌进领口,冯昭冷的一缩。

    采蒿一见,更是手麻脚利。

    琼琚见冯昭这边采蒿一力照顾了,自己便去拿了她与采蒿的斗篷,各自披好,主仆三人出了其羽馆。

    一路脚步急且快,若不是路面干爽,少不得就要栽几个跟头。

    可等到主仆三人走到寿康宫殿门口的时候,也气喘了一阵。

    冯昭更是因为灌了冷气进嘴,扶着殿门止不住的连咳了几声。

    琼琚和采蒿吓得一左一右又是抚,又是拍,又是护,又是挡的,勉强等到冯昭的咳止了,才劝抚道:“郡主再急,也不差这一时半会。”

    毕竟是在寿康宫,琼琚的声音压得极小,若非离得近,怕是十个字得漏掉八个。

    冯昭哪里不知道是这个理,更知道就算她来,太皇太后若是想给姚氏没脸,刺她几句都是轻的。

    可她前世得叔叔冯冀元庇护,这一世,怎么也不能让姚氏在她的眼皮子下,被太皇太后搓磨。

    只这些话,就是琼琚,她也不会说。

    狠吸了口气,她重又紧了紧斗篷的领口,昂了首,稳着步子朝着寿康宫殿门口走去。

    这会儿,墨姑的作用便体现了出来。

    守在殿门口的宫女怜儿一瞧见冯昭的身影,便主动迎了过去,近身扶她的时候,低声说道:“国公夫人已经进去一会儿了,开始时娘娘还数落了几句,姑姑在里面劝了劝,这会儿到似安静了些。”

    冯昭意外的挑了下眉,好似不信太皇太后的火气竟然只发落在数落上,可瞧着怜儿仔细认真的模样,不由就道了句,“多谢。”

    怜儿忙微不可见的摇了下头,“不敢,郡主进去吧。”

    冯昭冲她笑了一下。

    等到她进去之后,采蒿伶俐的从腕上褪下个镯子塞到了怜儿手里,“姐姐别嫌弃,是郡主赏的,虽然没什么宝珠,不过,若是姐姐应个急,还是方便的。”

    采蒿说完,便若无其事的收回手,大方的追上冯昭,进了殿里。

    怜儿有片刻的错愕,却也不敢在殿门口就打开手心看里面的东西,可这会儿只掂掂就知道这东西货真价实,更别说这是郡主赏下来的。

    虽说康宁郡主的东西没有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的东西好,可再不好,也是内造的,外面的世家贵女怕是也望尘莫及呢。

    等到抽了空,怜儿去了茶房,避开人,看清手里那只分量十足的九弯素纹镯子上的工艺时,更是惊喜异常,忍不住戴在手上拭了拭。

    那样的花纹,那样的工艺,那样实诚的份量,偏生被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