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

第49章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第49章

小说: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碰到准备进来伺候茶水的佩霞,她拦了一下,“姨母那里,暂时先不要去打扰。”

    话音刚落,她又觉得不妥,紧跟着又嘱咐一句,“一会儿你听着点里面的动静,若是”

    姨母的性子,再大的悲痛,怕都会压在心里吧。

    冯昭又是一犹豫,佩霞被她东一句西一句的说得直糊涂,偏又不敢大意,只静静的等着她下一句的吩咐。

    还好,冯昭竟没扔下话头,留佩霞自己琢磨,而是把良姑提了出来,“打发个小宫女盯着点姑姑,瞧见人,速请她过来。”

    佩霞松了口气,谨慎的盯着冯昭,小声说道:“奴婢记下了,这就让佩锦亲自去盯着。”

    “那也好。”

    得了她的应承,佩霞又道:“奴婢先送郡主出去吧。”

    “不用送我。”冯昭摆了摆手,“我自己走,你去安排吧。”

    这就是着急让良姑回来的意思。

    佩霞默默的记下了,歉意的冲着冯昭曲了曲膝,回身唤了一个洒扫上的小宫女过来,叮嘱她,“你去请了郡主身边服侍的人过来,告诉她,郡主要回去了。”

    有了这番安排,佩霞才放心的去寻了佩锦,又去宫门口处,等良姑回来。

    这其间,内室始终安静得仿佛无人一般,孰不知,越是这样的安静,越代表里面的人,怒火滔天。

    只是她隐忍惯了,就是这么多年嚣张跋扈了些,那也要看人,看事。

    无论身处哪个位置的人,都要有一定的自知知明,也要学会隐忍。

    陶太后还以为忍字头上这把刀,只要在年轻的时候挺了过来,便无所畏惧了。

    哪成想,这把刀,竟然一直悬在头顶,不曾离去。

    是她疏忽了而已。

    “呵呵呵呵”

    一声声冷笑,弥漫在心里,流于面上的,只有她微微勾起的嘴角,展示了心里的讥讽与冷冽。

    她已经很多年没有情绪上脸的经历了,她都以为自己失去了这种功能,没想到啊,没想到

    她忍不住把眸子落向寿康宫的方向,那双漆黑闪烁着智慧的眸子里,此刻正莹莹凝结着滔天的怒意,翻滚的恨意,更有无知自大的悔意。

    十四年啊,十四年,她怎么就那么狠心啊。

    十四年的抚育栽培,她的一腔心血全都付给了这个孩子,可到头来,竟然被人告知,那不是她的孩子。

    寿康宫里那位,她想干什么?

    若非一早就谋算好了的,怎么可能被她得逞?

    她谋算她的子嗣做什么?

    她是正宫,子嗣又是嫡出,继承大统,本就合理合情

    “不对。”

    陶太后脑中忽然像被一道闪光霹过,震得她忍不住晃了晃身体,勉强用手臂撑住了炕边,才没让自己栽下去。

    只是这样一来,她的头,不免就垂了下去,头上厚重的钗环因为这个动作发出碰撞的声音,叮叮铛铛的在屋子里弥漫开来,同时,也掩盖住了陶太后破口而出的呢喃,“莫非,她想”

    想什么?

    是不想说出来,还是不愿意相信?

    陶太后这一刻,连自己都摸不清了。

    “姑姑,你总算回来了。”

    眼看着宫门马上就要落钥了,佩锦才等到良姑,急不可待的上前拉着良姑的手臂,便往显阳殿的方向赶。

    良姑被她这没来由的一催,催的莫名其妙,却又知道自己调教出来的人,若非大事,不会慌里慌张。

    忽尔,她像反应过来一般,“是不是太后”

    到底是跟在陶太后身边的人,这会儿纵是心里千般丝绪,到了嘴上,依然还能稳稳如初,面上的表情,更是始终挂着笑,落在别人眼里,到像是在与佩锦闲话一般。

    佩锦不敢隐瞒的点了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郡主走的时候,让佩霞交待我守在宫门口等你回来,一见到人,便催着你快点回宫。”

    看来,还真是与太后有关。

    良姑一想明白,脚上的步子不由跟着加快,可行走的姿态,却不见半点急躁。

    大概是受了她的影响,连佩霞之前的紧张,这会儿也不由消散一些。

    等到两人回到显阳殿,见到佩锦,不过是交换了一个神色,便俱都心意相通一般。

    佩锦迎了良姑,表面上言笑晏晏的模样,“姑姑的差事了了,快给娘娘回个话吧。”

    良姑笑着点头,一副差事办得极顺手的模样,“娘娘今天忙了一天了,晚上我陪着娘娘说会话,便早点劝娘娘歇了,一会儿你们看着沏点清淡的茶水。”

    浓茶提神,佩锦笑着应了,扶着良姑一同进了偏殿,远离了外面的眼线,这才重又换上一副担心的面孔,捻着脚步一边陪着良姑往内室的方向走,一边小声说道:“郡主走了以后,娘娘就一直没开过口,唤过人。”

    “你就没进去看看。”

    良姑眉头微皱,语气里到不怎么责怪,想来也是知道这是康宁郡主的交待。

    果不其然,佩锦有些微赧的说道:“郡主交代了,若不是娘娘唤人,便不要进去打扰,不过,姑姑回来,直接进去就可。”

    这么说,郡主和娘娘之前说的,又是极机密的事了。

    良姑只能想到这儿,也恰好两人都走到了内室门口,佩锦站在那儿,没敢再进,良姑瞧了她一眼,拍了拍她的手,低声安抚道:“我先进去看看,若是唤你,你再进来。”

    佩锦忙点了头,惯性的想替良姑打帘子,可手一抬,又一滞。

    良姑瞧着她谨小慎微的模样,不由一笑,“我自己来吧。”

第108章 牵扯() 
东都侯府。

    东都侯妾室莹月的院子里,她正被女儿缠着打探,“娘,我大娘和我大姐从昨天回来便一直关在院子里,我爹就没说什么?”

    “说什么?”

    莹月哪会听不出女儿的言外之意,她笑着嗔了女儿卫月娘一眼,道:“这是大人的事儿,小孩子家家的,少打听。”

    “不吗。”

    卫月娘自来就不怕莹月,就是亲爹对她也爱宠有加,并不因她是妾氏所出而慢待,甚至因为莹月争强好胜的性子,使她小小年纪早就有了东都侯府的后院名义上当家的是侯夫人曲氏,可真正当家的,却是自己的姨娘的认知。

    卫月娘甚至都觉得若是能扳倒曲氏,那卫娇娘自然也就没了嫡女光环,到时候,还不是任她卫月娘踩在脚下,看她的脸色过日子。

    一想到卫娇娘在她面前再也直不起腰,卫月娘心里就有些迫不及待。

    这会儿好容易从身边的丫环那里听来,卫娇娘从宫宴回来的时候,脸色苍白一片,看起来吓人极了,今天一天又是闭门不出的,卫月娘心里就像长了草似的,再也按捺不住,跑到她自己亲娘这来打听了。

    所以,她撒娇般的拽着亲娘的胳膊,左摇右晃,耍着无赖,“您就跟我说说吗,不然,我心里惦记着,晚上又睡不好觉了。”

    莹月被她晃得头晕,又瞧着她嘟着小嘴,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模样,顿觉头疼,只能胡乱的先应承了她,“好了,好了,再摇下去,娘就散架了。”

    “那您得把知道的告诉我。”

    私下里,莹月的几个孩子都只唤她娘,而且,对她也极为尊崇。

    莹月见她好歹松了手,忍着头晕这阵过去,才无奈的将女儿拉到怀里,先是点了她的头一下,“你呀,这性子将来嫁人可怎么好。”

    这句话念叨的卫月娘耳朵都要生茧了,她脸皮也磨厚了,非但不羞赧,反而带着几分娇纵般的说道:“反正有爹和娘呢,总不会给我找那让人受气的人家就是了。”

    “你呀。”

    莹月气笑不得的又点了点她的头。

    卫月娘不依的拉下莹月的手指,“再点都红了。”

    莹月下手自然有轻重,不过,听女儿这么一说,她还真仔细瞅了一眼,“好像,真有点红呢。”

    女儿的皮肤白,有一点印子都特别明显。

    莹月瞧着不由有些后悔自己刚才下手有点重了。

    卫月娘到是说过就不在意了,她拉下莹月的手,不让她跑题,继续说着卫娇娘的事,“娘,你就跟我说说吧,反正我也不出门坐客,不会随便对别人说的。”

    一提到坐客,莹月瞧着女儿娇花一般的面容,心里就止不住的难过。

    若非苗氏占了正室之位,她莹月的孩子,岂会连出门坐客都要受委屈。

    眸中闪过一抹阴沉,眉尾轻挑,带关明显的嘲讽,她道:“你爹一心想送你姐姐进宫”

    “我爹就是糊涂。”

    在这点上,卫月娘早就不满了。

    只是,她也聪明,在卫良面前,从不提姐姐和大娘的不好,不管卫良问与不问,她都只说两人如何如何的好,以此,在卫良面前留下了谦让贤淑的美名。

    不过,私下里,母女说话,卫月娘的本性就露了出来。

    莹月从不许子女抱怨卫良,在这点上,她要求极严,哪怕刚才还心疼女儿头被自己手指点红了,可一听到女儿又私下里说这样的话,还是没放过她,抬手就拍了她一巴掌。

    卫月娘也是玲珑心肝,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半点痛不敢喊,还讨好的冲着莹月吐舌头,“娘,我就是随口一说,心里对我爹可从来没有不敬过。”

    “随口一说也不行。”

    莹月借机教育她,“你知道有多少不可挽回的错误,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因为一个不在意的无心之失。”

    感觉莹月后面还有一大段的话,卫月娘忙重重的点头,“我知道,我知道,祸从口出吗,我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大意了。”

    卫月娘额头都快见汗了。

    莹月这才满意,“具体的宫里发生了什么,娘到不知道,只是,昨天你爹回来,满脸的阴沉,进了府,听说只撵了你大娘和大姐回了院子,他便去了前面的书房,连叫了几个幕僚,说话说了大半夜,连我亲自提了食盒送了夜宵,都没让进院。”

    “不会吧。”

    卫月娘可从来没听过自己的爹把娘拒之门外过。

    不过,若真如此,只怕,曲氏和卫娇娘的事儿,才越发的严重。

    莹月自然也这般觉得,所以,她悄悄的让贴身的丫头去寻了卫良的长随,悄悄的打听发生了什么。

    不过,怪就怪在,那长随虽然对卫良的事不能尽所周知,但每次只要她想,便能探听出些苗头,然后自己再根据这苗头推断一二,几乎就接近事实本身了。

    这次,却无法推断。

    可她却没觉得那长随不尽心,只怕,这次的事儿,还真是那长随想打听,也打听不出来的。

    莹月心里隐约就觉得,卫娇娘想进宫这件事儿,要么就成了,要么就败了。

    按常理来算,一般人若是有喜事,必然会满面红光,有倾诉欲。

    以卫良待她平日的行径,这样的大好事,更不会瞒她,而且,卫娇娘一但进了宫,她所出的几个孩子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虽然她心里更愿意这水出自她自己的肚皮。

    不过,眼下

    想着想着,莹月颇有几分幸灾乐祸的笑了,“想来,是大小姐平时过于娇纵了,在宫里,得罪了人。”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

    卫月娘把能想到的顶级人物都想了一般,越说越兴奋,“那宫里的人,会怎么发落她?”

    半点没有姐妹之情互相维护的意思。

    莹月到是比她吃过的盐多,这会儿不由有些多思,“我们还是先想想,会不会牵连到府里吧。”

    卫月娘一下子就不好了,整个人忽然从莹月的怀里跳了出来,“娘,这跟府里有什么关系?”

    话里话外,分明在说卫娇娘真惹了祸,那就该让她一个人担着。

    可若卫娇娘得了宠呢?

    难道东都侯府不会跟着受荣宠?

    这种话,她知道女儿心知肚明的,只是这会儿有些慌,她也无意吓她,“行了,你回你屋子吧,我去你爹那看看。”

第109章 主意() 
东都侯此刻也是焦头烂额。

    他算盘打得好,虽然有点冒险,可想着陶太后那人再强势,他东都侯府也不是无名小辈,关键的时候,太皇太后也不会撒手不管,这么一扯皮,女儿服侍皇上就算名份上欠了些,可只要进了宫,有了近身皇上的机会,还愁以后不能坐到更高的位置上?

    只是,这好好的算盘,偏偏被陶太后釜底抽薪了。

    这女人怎么就这么强势呢?

    强势的让他磨牙,想打想杀的。

    可人家又是高高在上的太后,临朝亲政,把握着王朝局势,他一个小小的侯府,跟人家过招,估计连人家衣袖都没挨上,就被打破头了。

    “唉”

    卫良既恼,又怒,既气,又烦的叹起了气。

    幕僚七嘴八舌的给他出主意。

    “侯爷,这个时候,不宜与太后娘娘硬碰,以在下之见,还是上个请辞的折子,等过了年,咱们就收拾收拾,抓紧回去。”

    卫良听得皱眉,“那满洛城的知情的人,还不得笑死我。”

    好端端的侯府小姐,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让刘宪给睡了,想想他都不甘。

    当然,幕僚们心里也明镜一般,皇帝睡了不认帐还不要紧,怕就怕,这皇帝睡完了,卫家大小姐的婚事也就没有指望了。

    想再像从前待价而沽绝对是不可能的,只能在比侯府身份低的人家寻一门衣食无忧的,婚前还得把破瓜的事儿给圆过去,任谁也不能让他打听到是在宫里被皇上用过了。

    不然,那想娶的人家,胆子得多大啊?

    这份难,暂时还可按下不说,幕僚们都懂得以时议事,这会儿瞧出卫侯爷的不满,也只能劝道:“侯爷又不是常居洛城,天子脚下,新鲜事层出不穷,咱们觉得这是个”

    那幕僚到嘴的“笑话”两字,怎么也没敢说出来,硬是滞了下语气,换成,“事儿,可等过了年,没准,年前,就会有新的事儿把旧事给替代了。”

    另一个幕僚也跟着说道,“张先生这话极是。”

    他冲那位张先生拱了下手,这才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