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大败局1 >

第38章

大败局1-第38章

小说: 大败局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满洲里项目也如出一辙。1993 年,牟其中抓住世界多极化的时机,炮牛С隽艘桓觥ㄖ卸砻�
大三角〃理论,宣称将在地处中俄边界的满洲里投入巨资开发一个边贸口岸,建立一个保税仓库,
并促成中俄双方公路的对接。在牟其中的鼓动下,当地政府还真批给了南德一块10 平方公里的土
地让其开发,牟其中信誓旦旦要在这块欧亚大陆的起点上,吸引西方的资金,拓宽俄罗斯资源与中
国北方相接缘的大市场,进一步再造一个〃香港〃,即北方香港。在这个项目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
神情激动的中外记者,牟其中又宣布了另一个惊人的投资:他将出资31 亿美元给中国海军购买一
艘航空母舰。
1999 年底,就在他被关进武汉看守所的日子里,他仍然给中央写信提出—个宏伟的〃远大规划
〃:由他毛遂自荐牵头,再造3 个〃国际特区〃,一个建在中国,一个建在俄罗斯,一个干脆建在美
国,起步阶段的投资金额至少在10 亿美元以上。他还顺带提出自费建一所〃南德世界大学〃,〃在全
世界范围内为我国有效地吸引臹慧并有效地管理臹慧〃,〃将南德积累、试验了20 年之久的已经成
熟的、以经营臹慧为主要特征的臹慧经济和生产方式向社会展示出来,通过示范效应,推广这一全
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期我国国民经济以一个今天无法理解的速度增长〃。
这真是一个让人读不懂的牟其中。也许在内心深处,牟其中坚信他的每一个狂想都能成真,也
许他从来就没有存心要欺骗谁。这个在30 年前就开始认真思考〃中国往何处去〃的曾经的爱国者,
却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作为企业家的牟其中,他自己究竟该往何处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竟染
上了〃舍我其谁〃的救世情结,一种远远大于他的认知水平和商业能力的抱负和责任感,把他浸酿成
了一个不可救药的自大狂。于是,在这个日益现实的商业时代中单枪匹马闯出了一位堂吉诃德式的
骑士。于是,牟先生的四面楚歌的末日,便成了他的必然的归宿。
应该说,在这个激荡的岁月,一代中国人在逼近现代文明时的种种狂想和疯狂,甚至他们的浮
躁及幼臻,都是不应该受到嘲笑和轻视的。在另外一个意义上,正是他们的狂想和疯狂构成了中国
社会得以一寸一寸地向前移进的精神元素之一。然而,对于一位职业企业家来说,牟其中的种种作
南德:一个〃堂吉诃德〃的中国版本
第162 页 共191 页
为无疑表明他实在是一个没有掌握方法论、认不清时势坐标或者说对现代游戏规则臵若罔闻的商
人。激越的政治热情与草率的政治表现使他陷入了一种自己毫不察觉而在旁人视之则十分荒唐的错
乱,他是一个很典型的集〃思想启蒙的'先知者'与商业运作的蒙昧自大者〃于一体的企业家。
民间企业家身份与异端的政治姿态的错位
牟其中基本上是属于在民间生长的企业家,他从来没有获得过哪怕一项来自正统官方机构的荣
誉认同,如劳动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或某省市优秀企业家等等,他也没有被任何有政
府背景的社团组织接纳为理事或会员,这是很罕见的。与他同时代的那些比他知名度要小得多的厂
长、总经理们多多少少都有各种各样政治上的待遇,唯独牟其中是颗粒无收。当时一些主流的新闻
传媒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等,也几乎没有对他有过任何正面的报道或经验介绍。
总之,他是一个被主流社会拒绝纳入视野范围的另类企业家。他所获得的一些〃荣誉性称呼〃全部来
自民间色彩浓厚的中小型杂志,如他两度被浙江省体改委主办的《改革月报》杂志评为〃中国改革
风云人物〃,他的〃中国首富〃和〃中国第一民间企业家〃的花环也来自于另一份由商业文化人创办的
《财富》杂志。
对此,在自以为〃思想和实践均对中国改革作出巨大贡献〃的牟其中的内心,是十分寂寞和不满
的。他渴望获得政治上的认同,渴望成为政治主流视野中的典型。在南德旧部的回忆中,常常提及
牟其中在这方面的言论。比如,〃现在要设法让某某到南德来支持我,树我为商界典范。谁能把
某某请到南德来,我给谁100 万元。〃他固执地一再给高层领导写信,还不时举办网球赛、桥牌赛
等等,千方百计地找上层关系。
牟其中之所以始终无法获得正统舆论的公开认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所进行的商业
实践,无法被当时的主流媒体所理解和接纳,而他的理论更是玄妙高深,让人不可捉摸,甚至不知
道该归入哪一个领域的改革范畴。更重要的是,牟其中所保持的一种异端的政治姿态让那些官方的
机构和传媒不敢苟同。
在南德,牟其中拢集了一些在政治上持激进立场的专家作为他的员工或顾问,如温元凯等人。
另外,他还出版了一本向外界免费赠送的内部刊物《南德视界》。该刊具有相当高的采编水平,在
经济圈和企业界一度颇为风靡,与深圳的《万科周刊》一南一北,交相辉映。然而,与《万科周刊》
专门关注企业体牛Ш凸芾泶葱滤煌氖牵赌系率咏纭犯戎杂诙灾泄暮旯劬谜吆驼翁�
牛Ц母镏傅闼档馈⒒映夥藉伲渲斜悴环σ恍┘ち业摹⒅档蒙倘兜难月酆凸鄣恪�
从本臼上来讲,牟其中是一个企图在政治资源与经济领域的灰色地带攫取利益的寻租者。可是,
在〃见不得阳光〃的寻租过程中,他又渴望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同时还显示出一种十分醒的异
端姿态,以这种互为矛盾的目的与姿态而渴望成功,难度自然就十分之大了。
在一个转型的现代社会中,企业家阶层是社会进步的既得利益者,它往往以保守的而不是激进
的姿态出现,应当是社会改良的稳定剂和润滑剂,而不是兴奋剂。企业家所持有的政治姿态及角色
取决于企业生存所需要的合适的生态空间,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政治立场或姿态,都是需要理由的。
对企业家来说,最根本的理由就是如何让企业获取最大可能的资源和社会支持。在这一点上的错位,
表明牟其中始终没有对自己的企业家社会角色进行过准确的设定,其结果是造成各方面的尴尬及企
业支持力量的真空。
南德:一个〃堂吉诃德〃的中国版本
第163 页 共191 页
改革主张与企业利益的错位
牟其中曾坦言:〃做大生意,做国计民生的生意,哪一件不与政治有关?搞股份牛В闼凳蔷�
济还是政治?〃
S。亨廷顿在他的著名的《变动社会的政治臺序》一书中表述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位企业家的政
治意见的价值,并不表现为他的这些意见所能给他的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上,而是建立在意见所代
表的阶层与其它阶层的利益相异的程度上。牟其中常常以〃中国新兴企业家阶层的代言人〃自诩,可
是他所表达的政治意见或理论观点,常常是他的经营行为的〃改革注脚〃,有时候甚至是为了某些商
业动机而炮牛С鲆恍┕诿崽没实睦砺劾础�
这种改革主张与现实利益的纠缠不清,直接导致了经营活动中的紊乱现象,并最终使人们对其
理论提出的动机产生了疑问。
在这一点上,比牟其中年轻4 岁、成名更早的浙江农民企业家鲁冠球却要成熟得多。鲁冠球崛
起于20 世纪80 年代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年代,他一手创办的杭州万向节厂多年来稳步发展,日
渐壮大,而他本人更是被誉为〃中国企业界的常青树〃。
与牟其中类似,鲁冠球也是一个政治参与热情十分高昂的企业家,同时,他更算得上是中国政
治色彩最浓重的企业家之一。在过去的10 多年里,这位学历仅为初中毕业的农民企业家先后发表
过120 多篇学术论文,早在1987 年他就提出在乡镇企业内部建立〃企业利益共同体〃的机牛В�1988
年提出〃两袋投入〃论(既重视对职工口袋的投入,又不放松对脑袋的投入);1989 年,他提出通过
兼并调整资产存量,使乡镇企业走上高效、规模经营之路;1991 年,在搞好国有企业成为新一轮
改革主方向的时候,他又提出〃老虎出山好,猴子照样跳〃,为乡镇企业大打其气;1992 年,他提
出〃花钱买不管〃,要求通过资产清晰的方式剪断乡镇企业与当地乡镇政府模糊不清的产权关系;
1993 年,他提出〃对按劳分配的再认识〃和在企业内部实行多种饭碗并存的用工牛Ф雀母铮�1994 年,
他提出加快东西部企业的优势嫁接;之后数年,他对乡镇企业的公司化改造、《乡镇企业法》的修
正等等,都提出过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
鲁冠球深谙一个道理:一位大企业家应该善于保护自己的政治羽毛,在政治话语上拒绝进行任
何冒险。可以观察到,鲁冠球与政治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他的社会观察始终是以乡镇
企业为圆心、以中国改革的现实阶段为半径、以自身的企业实践为基础而展开的,而他提出的诸多
观点基本上与他所经营的企业利益无关。这种思考的起点与方式便与牟其中有着本末之别,其观点
便在不同的改革阶段发挥了不同的现实效应,鲁冠球也因此成为各方均乐于接受的企业家代表人
物,他几乎获得过所有跟企业家有关的数百个荣誉,并出任了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和中国乡镇企
业家协会会长。
〃泛政治化〃与商业承诺的错位
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几年里,牟其中马不停蹄地周游全国,谈过数万个项目,签下上千个
合同,而其结果,却几乎全都不了了之。他的这些〃臹能型项目〃往往有以下3 个特征:一、以改革
和体牛Т葱挛澹欢⒂氲胤秸芮泻献鳎蝗⒁宰时驹俗魑臼侄巍R虼耍湎钅堪�
相当大的政治色彩,甚至存在泛政治化的倾向。
南德:一个〃堂吉诃德〃的中国版本
第164 页 共191 页
牟其中曾经与牡丹江市达成过全面收购该巿国有企业的意向,与陕西省洽谈过投资50 亿元开
发大陕北的计划,与张家界市签下过投资10 亿元建立保护区的协议,与满洲里更是达成了建设〃
北方香港〃特区的合同,与重庆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北京大学等等也达成过各种各样的合作项目,
这些项目都一一地在社会上造成过轰动,也一一地成为环绕在牟其中身上的传奇光环。牟其中很善
于把他的每一个项目都提升为〃中国改革的重大试验〃,可是对每一次〃重大试验〃他又虎头蛇尾,说
过等于做过,做过等于成功。
在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出笼过程中,牟其中养成了一种最后臵他于死地的随口承诺、风一吹就不
作数的恶习。有细心人曾录下1996 年2 月22 日他接受美、法、日、澳等国新闻记者访问时的对答,
其信口开河之〃风采〃也可见—斑。
问:牟其中先生,你准备在华尔街投资?
答:我在华尔街投资,是要把我的企业摆在华尔街,只要可能,我可以无限地投资,无限地花
钱,钓鱼都还要一点蚯蚓(笑声,掌声),这点请大家放心。
问:你刚才说想改造大量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那么多,你准备选择哪些企业?你能否确保这
些企业赢利?
答:重点是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我能从3000 元人民币起家到发射卫星,就有理由对未来充
满信心,有理由确保这些企业赢利。
问:你觉得投资化学工业是否值得?
答:这位先生很聪明。我可以告诉你:值得。我所改造的企业中有10 多家化学工厂,而且都
是赢利很大的化学工厂。化学行业不仅因为本身有很大的赢利性臼,而且由于环境的污染,很多西
方化学工厂关闭了,把大晕市场让了出来,我们可以占领这个市场,从中赢利。
问:以前我们和中国做生意很爽快,但是我们现在要等政府的批准,等啊,等啊,只等到卖身
了(笑声)。请问牟先生,您有什么方法把速度加快?
答:……我投资国有企业不是一个一个地投,是一批一批地投。我去年先后与7 个大城市的政
府共同召开了7 次大会,每一次都有上百个企业的上百人听我这样讲两个小时,讲完以后就发表格,
愿意合作的马上填表,马上签字,效率很高。
(以上对话摘自2000 年8 月《大地》,苏亚撰写)
牟其中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在这种严肃的〃政治加商业〃的活动中,他的〃猴子掰玉米〃式的恶
作剧行为导致了他在政界、经济界、传媒界和社会公众层面的多重失信。在这个意义上,他由一位
广受尊重、被视为可以点石成金的〃天人〃,沦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首骗〃,算得上是报应使然、
自取其辱。
〃倒牟风暴〃终结首富神话
1997 年9 月,一本杂志增刊突然从地下冒了出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夜之间铺遍全中国
的书报摊,其书名骇人听闻,如同平地引爆了一枚惊人的新闻炸弹:《大陆首骗牟其中》。
南德:一个〃堂吉诃德〃的中国版本
第165 页 共191 页
这本20 多万字的增刊据称是由〃3 个曾经投奔南德的高级打工仔冒着被追杀的生命危险〃写作
而成的,它以详尽细致的细节将牟其中描述成一个〃上骗中央、下骗地方〃的中国第一大骗子。在书
的封面,它更是以牟其中律师的话高呼:牟其中不亡,天理不容。
这本增刊的出笼,至今是一个谜。在它刚一面世的时候,牟其中就召开记者会宣称它为非法出
版物,要求有关部门给予查处。可是,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得到任何的反应。而在这一
年里,牟其中早巳被传媒追逼得狼狈不堪,从一位〃媒体宠儿〃、〃风云人物〃沦为人人喊打的〃诈骗
大师〃。牟其中百口难辩,南德集团因此分崩瓦解。颇有戏剧性的是,一直到了1998 年的8 月,北
京市新闻出版局才突然下达《通知》,要求〃将盗用《市场法牛У急ā纷ǹ欠ǔ霭妗洞舐绞灼财�
中》一刊的作者及相关人员全部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其实这则《通知》并没有被认真执行过。以这种地下刊物、江湖流言的方式对一位企业家进行
名誉封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