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终结者 >

第51章

水浒终结者-第51章

小说: 水浒终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便是等待天黑。

    闲暇中,方天定不免询问攻打情况。

    三天里,明军以弩砲轰击城头,以掩护地道挖掘。

    宋军也不是全无反手之力,只以八牛弩等利器反击,同样给明军造成了不小得伤亡。

    明军因为后方又支援了四万大军,兵力仍然充足。

    而且,明军器械制造容易,火药又是充足,已经击毁了大多守城器械,城内反击逐渐微弱。

    天色将晚,方天定翻身上马,喝道:“兄弟们,出发!”

    呼喝中,宋军旗帜齐齐竖起,向着淮安城移动。

    泗州在淮安西南方向,泗州军想进城,要么绕道北门,要么击破西门明军。

    楚州只向泗州求援,泗州也因为唇亡齿寒的缘故派出了援军,并没有商量具体的计划。

    所以,路线选择,只能方天定选择。

    来时的路上,方天定认真考虑后,决定击破西门援军。

    毕竟,演技先不谈,敬业精神要有。

    天将将黑透,大军接近西营。

    方天定大喝道:“杀!”

    “杀~”

    众军齐齐鼓噪,杀声震天。

    营地里也响起了各种呼喝,只是显得颇为混乱。

    不一刻,大军撞进营地,只见宋字帅旗忽前忽后,左冲右突。

    营地内越发嘈杂了起来。

    这么大的动静,淮安城守卒自然看到,连忙通知姚天等人。

    不一刻,姚天领着大小官员上楼来看。

    栾廷玉道:“相公,泗州军大占上风,我请命领军出城助战。”

    姚天不答,只是观望。

    看了一阵,姚天冷笑,道:“此乃贼军奸计,勿得出城浪战。”

    众人不解,尽皆看向姚天,静候解释。

    姚天摸着八字胡,道:“泗州军将我尽皆熟识,放着空荡荡的北门不走,不可能领兵冲击贼营。

    再则,贼军悍勇,如何能被泗州军打的抱头鼠窜?

    所以,营中变故,实乃贼军自导自演诈城之举。”

    众人一想,还真是怎么回事。

    江淮地区,同样是承平日久,许久未逢战事,士卒的军事素质和战斗决心低的可怜。

    若非听说方腊势大,姚天让操练了士卒,守城都是问题。

    绕是如此,一次出城野战,便把钟家的五千精锐全部断送了。

    以己度人,姚天并不相信泗州军野战是贼军的对手。

    “相公英明,我等拜服。”众官拜道。

    置制使笑道:“既然识破贼军奸计,我等便谨守城池,任他叫破喉咙,也是无用。”

    姚天微笑颌首,未几,又摇头,道:“不妥,或可将计就计,坑杀他一些士卒。”

    姚天招过栾廷玉,附耳吩咐一番。

    众人心里痒痒,却又不好发问,只得看着栾廷玉领命而去。

    不一刻,栾廷玉领着一部士卒来到城洞里,开始挖掘陷坑。

    城外,没等到城内出兵,方天定略略失望,胡乱追杀了一阵,收拢军队向着城门而来。

    天已经黑透,众军都打起了火把,宛如一条长龙滚到吊桥前。

    “我乃泗州置制使宁叶,率军击破贼营,何故无人出城接应?”

    城头探出人头,回道:“天色将晚,视线不明,恐有危险,是故未曾出城接应。”

    宁叶又道:“即如此,且城门让我等入城,拖延太久,恐怕贼军大部追赶,反而不美。”

    城头回道:“制式少待,已经前往禀报知州相公,马上就有回令。”

    听到这话,方天定暗叫不妙。

    城外这么大动静,城内不可能没听到,按照常理,知州肯定第一时间在城头等候。

    还没想清楚,只见城头上又出现一人,道:“宁制使辛苦,还请送上书信印信一观。”

    说着,城头上吊下来一个篮子。

    宁叶把求援文书并自己的官印放进篮子里,吩咐上面检查。

    姚天看了,笑道:“宁制使休怪,都是为了防备贼军。”

    宁叶挥手,道了句无妨。

    话音刚落,砰地一声,吊桥落下,随后,城门缓缓打开。

    眼看城门开了一半,袁朗喝道:“兄弟们,抢城!”

    “杀啊!”

    呐喊中,士卒向里疾冲。

    “不好,有诈!”方天定反应过来,喝道:“撤,撤~”

    只是迟了,袁朗并五百士卒已经冲入了城洞里。

    咣当一声,闸门落下,封死了城门。

    城头箭如雨下,瞬间射翻了城门外的数百士卒。

    方天定连连喝道:“弓箭掩护,撤!”

    顾不得伪装了,士卒扔掉旗号,立刻向后退去,弓手齐齐上前,对着城头抛射,掩护众军撤退。

    城头又搬出床弩,死命射下,当即钉死了三二百人。

    好在众军撤退迅速,不一刻全部退出了城头弓弩打击范围。

    一清点,居然损失了两千人,特别是袁朗失陷,让方天定心痛如绞。

    “传令,弩砲轰击不断,今夜准备强攻一次。”方天定恨声下令。

    “太子不可。”邵俊劝道:“将不因怒兴兵,攻城本就不易,需要慢慢赞画。”

    方天定道:“袁朗兄弟失陷,生死未知,若是被擒而不能及时破城,恐有不测。”

    邵俊笑道:“无妨,我有一计,让城内必必不敢加害袁朗兄弟。”

    方天定无法,只得相信邵俊。

第82章 谋城() 
回到大营,方天定犹自不得其解,好端端的如何就被识破了。

    这个问题宁叶也许知道,只是宁叶同样失陷城内,不能回答。

    愁闷间,叶贵进帐,道:“扈成探哨回来,求见。”

    方天定自然不会不同意。

    行了礼,扈成道:“小人接令,连夜赶来,已经绕城看了两天,只是智拙,不曾想出破城好计。

    小人情愿趁夜去城内走一遭,与栾廷玉当面会谈,或许能说的他转投大明。”

    方天定道:“可有把握?若是不成,恐遭不测。”

    扈成笑道:“两可之间,便是不成,看在故旧相识的份上,想必栾教师也不会为难,最多拘禁罢了。”

    方天定心忧袁朗安全,思量一阵,便答应了下来。

    “小人探哨明白,栾教师夜间宿于水门城楼上,我划一条小船去,求见不难。”

    犹豫片刻,扈成又道:“若是小人一去不回,求太子擒拿黑旋风后,斩其狗头于我父墓前,以慰我家小。”

    感觉到扈成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方天定道:“若是没有把握,实不用勉强,拼着耗些时间,其实破城也有把握。”

    扈成态度坚定,只要立功,拜别而去。

    城内,府衙。

    袁朗和宁叶被五花大绑地站在大堂内,大小官员齐聚一堂,都在看热闹。

    姚天冷笑道:“宁制使,妄你深受朝廷重托,居然投贼。”

    已经转投明军,宁叶也不打算再换阵营,便梗着脖子回道:“明国前景广阔,人所尽知,且看赵宋上下,可能对付得了。

    我也劝尔等尽早投降,想必太子会酌情赦免尔等罪行,有才的,太子也会量才使用。”

    “够了!”姚天喝道:“押下去,等候处置。”

    兵丁押着宁叶退下。

    姚天看向袁朗,喝道:“贼将,死到临头犹自左顾右盼,真是不知悔改。”

    从到了大堂,袁朗便左右观望,全然没在意自己的处境。

    听到姚天喝骂,袁朗笑道:“爷爷就在这,想杀便杀,想剐便剐,但凡皱下眉头,便是你姨奶奶生的。”

    姚天气的跳脚,喝道:“来人,拖下去枭首示众,以慑贼胆。”

    话音刚落,便见一都头捧着一捆箭闯进来,叫道:“报,贼军射信入城!”

    众人一看,只见箭枝无矢,杆上绑着信纸。

    于是,个个取了来看。

    “两军交锋,各施计谋,败露被擒乃是正常,然而,生擒我大将敢处死虐待者,以镇江故例,全以战犯论处,不拘官兵,鸡犬不留!”

    杀气腾腾。

    得益于冯喜的努力,众人都是知道镇江府官员的下场,那真是一个不留,还遗臭万年。

    想到可怕的下场,姚天从心了。

    姚天环顾左右,问道:“各位,贼将在此,如何处置?”

    沉默半晌,有人说道:“先留他一命,待破了贼军,再行押解进京请功不迟。”

    其余人都是微微颌首,表示赞同。

    看到意见一致,姚天便道:“带下去好生看押。”

    袁朗原以为必死无疑,此时见小命保住,也不多话,任凭兵丁押下。

    夜幕中,扈成划了一条小船,顺着运河来到水门前。

    掏出一锭银子,直直扔上城头。

    吧嗒~骨碌碌~

    黑夜中,银子落地翻滚的声音特别明显。

    顷刻间,有人头探出朝下观望。

    扈成拱手道:“在下扈成,乃栾教师故旧,特来投奔。”

    不一刻,城头放下一个吊篮,把扈成拉了上去。

    以栾廷玉万夫不当之勇的武力,一两个人上城头,休想有所作为。

    上了城头,看到火光下的人影,扈成拜伏在地道:“师父在上,徒弟拜谒。”

    栾廷玉扶起,仔细一看,道:“你是独龙冈下扈成,怎得到此?”

    扈成道:“一言难尽。自从家口被李逵杀害,逃到延安府、寻访帅父不着,流落多年。

    偶然遇着客伴,到海岛做些生意,颇有利息,搭了船回来,闲居江宁府中。

    却不想贼军破城,掳我从军,我是清白汉子,况且那厮们与梁山泊一般无二,如何做得!

    只是没奈何,随军来到此处,天幸闻得师父守城,心中暗喜,便趁夜夺了条小船来了。”

    栾廷玉大喜,叫备酒馔相待,说道:“贤弟,贼势凶猛,何不助我守城,立功受封,岂不是好!”

    扈成道:“实不瞒师父,非是不愿,而是不敢!

    我被掳入军中,多有感悟,觉得贼军实在难弄。”

    扈成便把自己江宁被俘,为了活命假意投靠的事说了一遍。

    “虽然是贼,其实比宋军强了不少,若非我家小尽为梁山泊所杀,实不愿与贼为伍,我也肯真心投效。”

    栾廷玉沉思了半晌,说道:“贤弟所言不虚,这楚州也是迟早难保,留你也是玉石俱焚。

    待明日,我与你令箭,且从北门离开吧。”

    扈成致谢,又道:“师父何不一起离开?”

    栾廷玉道:“得了重用,深陷局中无法脱身,以死报答便是。”

    扈成又道:“师父若是死了,梁山泊的仇恨如何得报?”

    栾廷玉犹豫片刻,道:“梁山泊全伙招安,得了朝廷重用,你我便是不死,也无可奈何。”

    扈成道:“其实小弟想来,唯今之计有二,一是媚上攀附,我等得了高位,自然可以慢慢炮制梁山泊那伙人。”

    栾廷玉摇头,道:“你我空有本事,却无人赏识提挈,如何能据高位,不谈也罢。”

    扈成继续道:“师父且听,其二便是投效贼军,待到梁山泊前来征剿,自然可以光明正大的报仇雪恨。”

    栾廷玉听这话觉得不对味,令心腹把守左右,问道:“贤弟,实话实说,莫非你投了贼军?”

    扈成拜下,道:“实不相瞒,小弟的确投效了明国。唯有如此,才可报我满门被杀的血仇!

    师父,那梁山泊先纳降,又杀我满门,毫无仁义。

    想那孙立,和你同门而出,却背后捅刀子,端的不当人子。

    目下明国势大,正可以借势报仇。

    再则,明军上下无不佩服师父本事,师父前去,定然重用,也不负平生所学。”

    栾廷玉闻言,想到平日受的闲气,不觉心动。

    只是姚天毕竟提拔了他,就此背叛,实在不仁不义,是故踌躇。

    扈成又劝道:“赵官重用师父,不过因为明国凶猛,若是天下太平,何曾正眼觑得我等?

    小弟看的明白,淮安城不日即破,师父何不以此为进身之资,也好过玉石俱焚。”

    明军连续轰炸三天,城中稍有见识的,都知道城池难守,要吃那枣药丸。

    栾廷玉自然也看的明白。

    思量一阵,栾廷玉道:“贤弟,具体有何教我?”

    扈成见栾廷玉心动,不由大喜,道:“师父愿意投效,只要趁夜开了水门,接应大军船只入内便……”

    “贼子好胆!”

    大喝中,房门被咣当踢开,一群兵丁涌了进来,以刀枪逼住两人。

    兵丁后面,面色阴沉的姚天走了进来。

    “栾廷玉,我不以你山野出生为贱,授予你楚州御贼指挥使重任,却不想,你损兵折将在先,勾结贼人图谋献城在后,实在该死。”

    听了姚天喝骂,栾廷玉垂首,道:“无可辩解,只是相公如何得知有人南来?”

    钟毓从人群后出来,道:“此处确是你的心腹,然而都是我的家生子,如何会帮你遮掩。

    前日你送了我三个孩儿,我很后悔不该收留你在庄上,更不该举荐你。

    仔细想来,你平日里的举止多有不对,我便让人盯着你,果真发现你图谋不轨。”

    栾廷玉道:“出城搦战,非我所愿,实乃相公逼迫,不得不出。

    三位公子不听我劝,非要出战,致有杀身之祸,其实与我无关。”

    钟毓冷笑,道:“你死了,自然与你无关,你还活着,便难辞其咎。”

    姚天懒得听两人对辩,吩咐左右把两人押下去监管,等待破贼后一并处置。

    ………………

    小伙伴们,元旦结束了,难过不?

    别难过,在你备考、补课、加班的时候,还是可以看看小说的。

    (*^ワ^*)

第83章 城难破() 
帅帐内,方天定只觉得莫名的烦躁,坐卧难安,不断地转着圈子。

    袁朗失陷,是因为计差一着,反应又慢了一拍,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扈成入城,却是自己同意的,现在想想,感觉非常不妥。

    太冒险了。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