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终结者 >

第214章

水浒终结者-第214章

小说: 水浒终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百花只是来守岁,却看到了一个财源滚滚的未来,只是纠结如何去筹钱。

    只有方亳不太开心,他出了三百万,却只得一成股份,如何开心?

    不过,他是地位最低,没他说话的份。

    热闹看完,夜色已深,众人团团一桌,共迎新年。

    热腾腾火辣辣的火锅,配上清淡爽口的果酒,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第391章 兵临开封() 
一月末,天气已经暖和,正适宜用兵。

    滑州境内,官道之上,五万明军排成长龙,有序而进。

    突然,一辆载满辎重的马车陷了下去。

    “驾~”

    马夫狂抽两匹驽马,车子却在原地不动。

    “来几个人,把车子搞出去!”

    呼喝中,十余行军中的军兵立刻拥过来。

    “一二三,走!”

    呼喝中,军兵共同发力,把马车推出了泥坑。

    马车离开,有工兵扛着土包过来,把坑重新填上。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一月末,大地解冻,道路泥泞不堪,可让调兵遣将的明军遭了大罪。

    特别是宋军走之前,更是特意破坏了道路。

    一步一坑不至于,但是百步之内,必然有大坑。

    虽然组织人手进行了修补,然而急切间,只能填上泥土。

    短时间尚可,过的车马多了,自然塌陷下去。

    因此,明军行动比较缓慢。

    马上,方天定问道:“可查探到宋江退往了何处?”

    过了元宵,方天定出京,从河北东路来了滑州。

    开封城毕竟是赵宋首都,拿下这里意义非凡,方天定当然要御驾亲征。

    当然,开封地区防务空虚,并不难打。

    方天定走滑州,主要目的还是来打宋江。

    此时此刻,宋江的威胁并不放在方天定眼里,打他,只是因为有意思。

    没想到,宋江化身宋跑跑,早走没影了。

    这次跑的比较早,估计是赵佶前脚走,他后脚跟着走了,而且掩饰的较好,居然没找到去了哪里。

    军务参谋朱武道:“宋江部刻意隐藏了形迹,并未追查到线索。

    不过,臣推测,其若真走,可能去往山西。”

    若其真走?方天定问道:“你的意思,宋江可能潜伏某处?”

    朱武道:“开封空虚,但是赵鼎颇有能力,定然负隅顽抗。

    我军二十万,宋军定然不能抵挡,但是,我军不可能一日即下。

    若宋军掘开黄河河堤,大水冲来,其随后掩杀,我等怕是要吃亏!”

    方天定大惊,立刻招来信使,传令各部严加防备。

    自古以来,掘水破敌,便是一大杀招。

    想当年,关二爷水淹七军,大破魏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可见水攻之厉害。

    二十万大军云集,若是大意被宋军来这么一出……

    啧啧,那画面太美,方天定不敢想。

    到时候,莫说打下开封,能全身而退就不错了。

    再则,黄河决堤,危害千里!

    原本,为了阻止金国南下,赵宋掘开了河堤。

    结果嘛,女真人继续南下,华夏大地却满目疮痍。

    特别是江淮地区,深受其害。

    后世的微山湖、高邮湖、洪泽湖等,都是黄河改道形成的。

    四水之一的淮河被黄河蹂躏,失去了出海口,形成了“小雨小涝,大雨大涝,无雨则旱”的局面。

    江淮百姓深受其苦,因此身死、破家的,不计其数。

    当然,好处也不是没有,那就是数百年积累下来,淮河下游的海岸往外推了百余里,凭空多了许多陆地。

    不过,世界这么大,土地不计其数,只要有能力,随便抢,根本不需要用百姓的血与泪换取这百里之地。

    沉思间,只听朱武说道:“目下,我军高歌凯旋进,诸人十分乐观,陛下只以军令传达,怕是有人疏忽。

    若可以,陛下当以圣旨传谕各部,另外,地方上也当做好防洪之准备,我等还要准备物资,预备堵塞缺口。

    最好,派出军兵,巡视黄河两岸,确保河堤无恙。”

    方天定一一应下,立刻加派神行军传信使往各处送去圣旨。

    看着信使远去,方天定叹道:“若非爱卿提醒,几乎误了大事。”

    此时,方天定不由庆幸,他把朱武给调了过来。

    朱武道:“陛下过奖,查漏补缺,本是臣的职责。

    再则,只是揣测,未必应验,许是杞人忧天罢了。”

    “说得好啊!”方天定感叹道:“参谋部本该料敌从宽,预计可能之变故。

    然而,全军二十万,居然没一个想到宋军可能决河反击,实乃渎职。”

    这话已然十分严重,朱武不好接,只能闭口。

    方天定冷哼道:“按理说,不该出现这种情况,然则连战连捷,全军日益骄纵,故有此失误。

    待拿下开封府,须得整顿思想,认真反思,再行进兵,不把骄纵去了,怕是以后要吃大亏。”

    随行护卫的袁朗闻言,立刻傻眼。

    思想……反思……只求陛下开恩,莫要写许多思想汇报。

    袁朗暗暗祈祷。

    朱武瞧见袁朗脸色变化,心里苦笑。

    自己一个建议,居然造成如此大影响,怕是要被喷成狗。

    报~游骑飞来,道:“前锋縻貹部,已经拿下武丘镇。”

    方天定问道:“可有抵抗?”

    游骑道:“镇中有大户组织千余人反抗,岳飞部领一营先登破之,斩首百余,我军轻伤三十七。”

    “善!”方天定微微颌首。

    縻貹之所以能当先锋,乃是因为有岳飞随行。

    不然,也只能和袁朗一样待在方天定身边。

    “陛下,过了武丘镇级进入开封府,城镇众多,怕是多有抵抗。”朱武道。

    方天定道:“无妨,打过去就是!”

    过了武丘镇,便是蒲城县,属于开封府地界。

    蒲城、长垣、延津、陈桥镇,乃是方天定五万大军的行军路线。

    另外,杜壆领军五万,由京东西路兴仁府出,沿广济河向西,会攻开封。

    刘子羽领军十万,沿汴水向北往开封来。

    虽然另两路是沿着水路,不过水道都已经被破坏,行军只能依靠两只脚,也十分辛苦。

    然而,再长的路也长不过两只脚,二月底,方天定部已经到了陈桥镇。

    黄河对面,便是开封城。

    看着远处城池轮廓,縻貹嘿嘿笑道:“嘿嘿,终于到了!”

    岳飞道:“不愧是赵宋老巢,城镇密布,各地皆有抵抗。

    若赵佶不逃,配置足够抵抗,没半年时间,我等怕是过不来!”

    这一路走来,可不容易。

    各地宋官潜逃者众多,然而,许多地方大户自发反抗,给明军制造了许多麻烦。

    好在,已经兵临开封。

    只待过河,会合两路大军,合围开封城,展开攻势。

第392章 宋跑跑的反击() 
从开封向北,有两条重要道路:一条是开封、陈桥、长垣、澶州、大名、河间至雄州,谓之东路;一条是开封、陈桥、滑州、相州、洛州、深州至雄州,谓之西路,均可达到辽国的南京(今北京)。

    由此可知陈桥是东西两路的汇合点,宋辽政治、军事交往的必由之路。

    因为担负着北宋朝廷大量的政令、军事情报传递任务及负责迎送和安排过往官员的住宿,陈桥日趋兴旺。

    当然,陈桥出名,还是因为赵匡胤自导自演了黄袍加身的好戏,并由此建立了赵宋百六十年的基业。

    此时,陈桥驿迎来了另一个皇帝。

    进入陈桥镇,方天定入住驿站,使这个光环夺目的地方龙气四溢。

    因为陈桥地势较高,不惧洪水,因此大军也安扎镇内。

    即便宋军决河,河水也会绕墙而走,无水淹之忧。

    镇墙上,三步一火,五步一盆,照得天地通亮。

    镇北河面上,影影绰绰的船只往来不休。

    这是警戒河面的海军,同时负责搭建浮桥,供大军通行。

    黄河南岸,杜壆部五万人已经过了东明县,宿营于莫无镇内,距离开封城不过三十里。

    明日,即可到达城下。

    此时,大营内一片昏暗,除了来往巡视的兵丁,并无动静。

    帅帐内,杜壆皱眉沉思着。

    在辽东待了近一年,收获十足。

    把辽东防线交于韩世忠后,他被任命为中路统帅,攻打开封。

    本来,他是不把赵宋看在眼里的。

    女真人那么能打,不也被杀了皇帝、皇叔、皇子许多?

    只是方天定传来圣旨,注意水攻,让他不淡定了。

    广济河水位不正常的低,怕是有什么变故。

    但是,沿河查探的探马细作,已经过了开封,深入郑州境内,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宿营地特意远离了广济河,哪怕宋军放水,也淹不过来。”杜壆如此安慰自己。

    想了一刻没有头绪,杜壆只得安心睡觉。

    该做的都做了,真被大水冲了,那也没办法。

    轰隆隆~

    惊雷炸响!

    守营士卒抬头老天,繁星照耀,全无半点异常。

    呜呜呜~

    不假思索,守卫吹响了号角。

    这么大响动,不是惊雷,便是大队马军来袭!

    只是周围探马为何没来通知?

    不用守卫警戒,杜壆已经冲出了营帐。

    一边穿着衣甲,杜壆喝道:“何处敌军来袭?”

    “响动从南方来!”有将官应和道。

    “全军警戒!”杜壆喝令道。

    此时,镇中军兵已经被惊醒,纷纷穿甲戴盔,准备迎敌。

    杜壆登上镇墙,朝南观望。

    只是黑乎乎的,看不分明。

    嘀踏~

    马蹄声中,一骑士飞来,呼喝道:“大水来袭……”

    声音未落,只听轰轰巨响中,一条黑线向着镇子扑来。

    骑士已经被大水吞没。

    “全体去甲~”杜壆声嘶力竭地叫道。

    声音未落,轰地一声,巨浪打在了镇墙上。

    洪水汹涌,直接没过了本不甚高的墙头。

    巨力冲刷之下,杜壆随水而滚。

    “啊~”

    “找东西稳住身形~”

    “跑啊~”

    “往高处去~”

    惨叫、呼喝、呐喊,尽皆淹没在水声里。

    大水一冲,五万大军立刻七零八落。

    杜壆解了盔甲,浮到水面一看,镇子已经成了泽国。

    房屋只有屋顶还在,无数军兵向上爬去。

    大树、小楼,都挤满了人。

    还有许多人,正在水中扑腾不休,努力挣命。

    洪水来的快,去的也不慢。

    不过两百息,水位已经降到了腰眼下。

    杜壆趟水走动,大喝道:“集合,集合,准备接敌!”

    大水来了,宋军还会远么?

    然而,应和的军兵实在不多。

    “杀啊!”

    震天价的呐喊声传来。

    杜壆转头一看,无数火把照耀北方,正向镇子接近。

    听声音,距离不过三五里。

    胡乱摸了把兵器在手,杜壆喝道:“整队,准备接敌!”

    呼喝中,百余军兵围到了他的身边。

    好不凄惨。

    披头散发,无甲无盔,超过一半空着手。

    虽然二月末,然而河水冰冷,兵丁都在瑟瑟发抖。

    看到镇墙已经被洪水冲垮,宋江大喜过望,喝道:“冲进去,杀光贼人!”

    “杀!”

    呼喝愈加响亮起来。

    千余小船,每船载着三五人,如同离弦之箭般冲进了镇里。

    咻~

    杜壆急忙举刀,拨开了一只羽箭。

    其它人可没这么好的武艺,羽箭之下,扑倒无数。

    箭雨之后,宋兵到来。

    此时水将将过膝,然而镇子里房屋倒塌、树木折伏,又有大量的泥沙淤积,想要移动,真是千难万难。

    宋兵立于船上,来去快捷、行动灵活,远处释放弓弩,近处枪刺刀砍,只杀的河水一片猩红,浮尸无数。

    “啊~”

    暴喝中,杜壆抢过一根长矛,反手刺出,击杀了船上的宋兵。

    然而,他的挣扎,是如此无力。

    视线所及,洪水中脱身的明军已然百不存一。

    看还有三五十明军猬集一处负隅顽抗,宋江腰刀一指,喝道:“来啊,随我杀了这部贼军!”

    “哥哥看好,定杀他个片甲不留!”

    张横带着狂喜,调转船头就要冲杀过去。

    这场大水,真是痛快!

    “使相!”宋江身边的吴用叫道:“水快退没了,我等再不走,恐将受困此地。”

    想到方天定距离不过二十里,刘子羽部据此不过百里,宋江只得不甘地放弃赶尽杀绝的打算,喝令撤退。

    撤退不是掉头走,而是顺水而下,插到明军后面,绕回洛阳。

    不是不想直接走,而是方圆百里,尽为大水淹没,泥沙淤积,速度绝对快不起来。

    到时候被刘子羽、方天定两路堵住,哪怕宋江有三头六臂,也杀不出去。

    得了将令,宋兵调转方向,把船撑的飞快,追逐着洪水走了。

    顺水而来,逐水而去,恍若水怪过境。

    没带走一砖一瓦,只留下无数尸体,和满目疮痍。

    “啊~”

    见宋兵远去,杜壆愤懑异常,却无从发泄。

    缓了口气,杜壆大喝道:“还喘气的,立刻集合,抢救伤员。”

    “立刻通知刘子羽,截杀宋江部!”杜壆又吼道。

    不报此仇,誓不为人啊!

    此时,还能够站着的,不过千余人。

    想必,最终能够活下来的,不会超过五千。

    损失惨重,与全军覆没无异,而且,杜壆还没看到自己的副将孙安。

    想必,凶多吉少。

第393章 朕要扒了他的皮() 
“陛下,水军急报!”

    天色未明,方天定便被信使叫醒。

    信使径直闯将进来,道:“河面水军急报,水位急速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