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北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宪训练马上铁枪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铁枪当铁棍,并且主攻一招力劈华山,还有一招迎面闪电三刺,让萧姵连续七天差点儿把肠子笑断了。
“笑个屁笑!”李宪没有半点儿不好意思:“决定胜负的关键之处并不是招式多少,而是力量和速度。一力降十会,这是基本道理。隋唐李元霸锤震四平山,你们还没听说过吧?”
其实李宪是想说岳云八十斤双椎天下无敌,好在他突然想到岳云还没出世,所以改成了李元霸。
不过半个月之后,李宪开始在地上演练破锋八刀的时候,萧姵仅仅看了一眼就脸色发白:“原来你的刀法如此犀利,动作干净利落,快如闪电。我在你手里走不过两招就会被腰斩。我也算是见多识广,要说刀法,你堪称天下第一。”
李宪心道:那是当然了,一千年的经验是白给的吗?而且是为了对付专门的敌人总结出来的刀法,目的就是一击必杀。如果老子练了半天,最后不能杀人那才怪了。
破锋八刀是双手刀法,李宪连续演练了七天,主要是要琢磨出一套单手刀法,这样才能用于骑兵作战。
经过反复推敲,骑兵使用马刀作战,其实只有三招:右劈、左劈、反撩。
第三个要训练的就是在马背上跑马射箭,这个只能拜萧姵为师。
李宪作为侦察兵,对于弓箭并不陌生,在丛林作战的时候也经常使用手弩、可拆卸反曲弓,而且能够射出连环三箭,命中率极高。
但是在马背上百步穿杨,尤其是急速奔驰的马背上翻身射箭,李宪还真做不到,这和在马背上使用冲锋枪完全是两码事。
好在郭小乙搜罗回来的弓箭不少,七拼八凑弄出来九副好弓,完好无损的狼牙箭也有四百多支。
在山洞里呆了一个半月,军体拳、刀法和棍法都传给郭小乙。
因为郭小乙被救出来之后,上山的时候一直使用李宪捡回来的那根铁棍当扁担,现在已经爱不释手,所以棍法就成为最好的招式。
破锋八刀镇住了所有人,可惜讲究爆发力,不适合女孩子,萧姵练了几天掌握诀窍就没有继续下去。
唐浩然蠢蠢欲动,但是双腿骨折不能投入训练,只能坐在地上比划。
李宪带着郭小乙下山了。
虽然现在大雪封山,不下山已经没有办法。
李宪磨练自己的武艺每天都会出一身透汗,终于发现一个重要问题,所有人都没有办法洗澡,更没有衣服换。
最糟糕的是,所有人的头发因为没有梳子,又没有办法洗头,结果都是脏兮兮的。
弄回来一尊青铜鼎,平时只能煮马肉人参汤。每天晚上烧点开水,也只能给唯一的女性萧姵擦擦身子。
最关键的还是没有衣服,三个大男人臭烘烘的还能够对付一段时间。萧姵那是公主级别的存在,况且曾经被大雪给埋住了。现在一个多月没有换洗衣服,实在是太那个啥了。
萧姵当然也想下山,希望找到一家客栈好好洗个澡。可是唐浩然双腿还没好,而且萧姵的身份非常敏感,最后只能留在山上。
怀安县是德州治所,是郭小乙曾经要过饭的地方,也是李宪要去的地方。
李宪心里清楚,虽然怀安县是金兵打下来的,现在名誉上属于宋朝,只不过暂时还在金兵手里,因为童贯还没有凑齐赎金。
郭小乙骑着枣红马沿着南洋河带路,眼看着怀安县就在眼前,因此就有些心虚起来:“公子,小的只从那些金兵尸体上找到三贯钱,我们又要吃住,又要买东西,只怕不够啊。”
李宪骑着菊花青毫不在意:“我什么时候说要买东西了?”
“不买东西我们出来干什么?”郭小乙有些纳闷:“你不是说要给小娘子买衣服的啊,还有木梳和铜镜那些小东西,难道不要钱啊?”
李宪点点头:“萧姵那个小丫头,我看针线活没有她的箭法好,就算弄回布匹她也做不好衣服。你不是说对那里很熟悉的吗?城里面的情况,我指的是衙门、大户,知不知道?”
“那当然知道了,不然怎么要饭呢。”郭小乙猛然醒悟:“难道公子想去那个啥?”
李宪冷笑一声:“干脆说打家劫舍就行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们要啥没啥,最彻底的叫花子,当然要找人施舍几个小钱。你看看谁比较方便呢?”
郭小乙点点头:“如果真要说有钱有势,只能是刘彦宗那个老匹夫家。听老人们说,他祖上曾经是唐代卢龙节度使,后来投降大辽,当了六朝宰相,结果金兵一来他又投降金兵。人们都说他们刘家就是靠投降起家的,投降就是祖传。”
“这个人我知道。”李宪微微一笑:“还有谁?”
郭小乙果然不愧是叫花子:“大新镇的曹勇义家,大辽国进士出身,后来是太子少保,结果金兵一来他就投降了。我就不明白呢,那些见到敌人就投降的,全部都是读书人当大官的,平时说得不知道多好听。”
历史果然没错,那就好办了。
李宪微微点头:“哈哈哈,慢慢你就会明白,人世间最无耻的就是读书人。你想啊,像你这样一无所有的小叫花子,就算想投降,谁瞧得起你啊,是不是?”
郭小乙实际上没有听出李宪话中的深层次含义,只不过随口附和:“公子说的是,我们今晚住在什么地方呢?”
李宪没有丝毫犹豫:“越过县城直奔大新镇,我想看看进士出身的太子少保,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能是个什么东西呢,根本就不是个东西,因为整个大新镇只有两家。一家叫曹府,一家叫刘府。曹府在镇南,刘府在镇北。
当然,大新镇肯定不止两家人,而是有一百多家。因为这里是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各种服务性行业上百家。
李宪和郭小乙最后并没有进镇子,而是在大新镇西面一里多地的小山沟停了下来。
满世界冰天雪地,已经快要日落西山了不进镇子住下来,这中间当然是有问题。
原来,为了保安全起见,李宪让郭小乙留下战马,重新当一回小叫花。目的是首先溜进镇子看看风向。
毕竟这里暂时被金兵控制,如果不搞清楚就一头扎进去,那实在太危险。
郭小乙没有进入镇子,而是很快就带回来一个人,让李宪立即决定更改原计划。
0010、有人贩铜钱()
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多大年纪。一头乱糟糟的头发,身上的衣服也看不出原来是什么颜色,手里拄着一根黑魆魆的棍子。
“都叫他徐老大,当初就是他关照我们,这附近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郭小乙如是说。
难道是所谓的丐帮帮主吗?李宪心里犯嘀咕,所以抱拳说道:“在下李宪,见过徐老大!”
徐老大横跨一步闪在一旁,手中黑魆魆的棍子一抬,挡住了李宪作揖:“大官人太客气了,我一个老要饭的可承受不起你这一礼。”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李宪掌沿碰到黑棍子就是一震,心里就一愣:这棍子什么材料,好坚硬!
这是江湖上一种非常露骨的试探,其貌不扬的徐老大竟然是江湖高手,真是大出李宪预料之外。
李宪并不是江湖中人,自然也没有修炼过什么高深武功,什么内力之类的东西更是一窍不通。
有一点李宪很清楚,想在幽云十六州做点什么事情,如果手底下太软肯定不行。
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职业军人,身上自然有一种固有的顽强性格。
李宪虽然不会武功,但是练习军体拳却知道“寸劲”原理。
黑魆魆的棍子斜挑上来,他作揖的双手顺势往上抬高两寸,卸掉徐老大的试探力量,给自己争取了两寸的空隙。
随即使出一半的力量沉肘往下一压,就在徐老大再度催动力量的瞬间,李宪已经提起全身之力完成了作揖的动作。
黑魆魆的棍子往下一沉,李宪顺势收回双手一指自己身上:“千万别叫大官人,你看我像大官人吗?分明一个叫花子。请问这附近的情况如何了?毕竟郭小乙曾经跟着别人起哄闹事,我担心出岔子。”
李宪以巧取胜,徐老大应该很清楚,所以微微一笑:“大官人担心得对,大新镇今晚还真不能进去。”
听话听音,李宪心中疑惑顿生:“今晚不能进去,难道这里有什么大事会发生?”
徐老大眼中精光一闪即使:“事情倒也不大,只不过两河宣抚副使蔡攸要在这里做点生意。因为害怕外人打扰,所以大新镇里面增加了不少兵丁。”
事情果然有古怪,李宪心中更是犯嘀咕:“据在下所知,宣抚使童贯、宣抚副使蔡攸指挥的大军,目前应该在雄州(今雄县)、保州(今保定)一线吧,不知蔡攸到此处作何生意?”
徐老大冷笑一声:“大官人千万别提童贯和蔡攸那厮的大军,那真是太丢人了,让我们这些自称汉人的人在这里根本抬不起头来,恨不得一头撞死。我们北地汉人听说大宋联金灭辽,稍有头脑之人莫不震惊。”
“当年魏蜀吴三足鼎立,这不是现成的例子摆着的?曹操、刘备、孙权不是已经告诉后人应该怎么做了么,大宋怎么还会如此倒行逆施?难道大宋真的一个人都没有,连唇亡齿寒的道理都不懂吗?”
“你要能够堂而皇之打赢,也能暂时震慑宵小。可实际情况是什么,我们北地人万万没想到,号称强大的大宋军队竟然都是泥人儿,还没碰到就碎了。实在是不可思议,北地汉人从内心深处都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
“这不是年前吗,大辽国外面被完颜阿骨的女真军队打得全军崩溃,内部为了争夺帝位自相残杀。面对这么一个破烂局面,童贯和蔡攸率领二十万大军,竟然被萧干数千骑兵给打得全线败退,损失兵马超过十万人。”
“后来童贯那厮没办法,只能请求金兵赶走大辽国天祚帝的人,接下来就是互相扯皮,仗就没得打了。不过蔡攸倒也没有做什么大生意,不过是贩钱而已。据老叫花子了解,今晚三更时分,应该有五百贯运过来。”
刘延庆、辛兴宗所部未触即溃,童贯和蔡攸打了一个大败仗,说起来都是泪,李宪已经懒得关心。
但是贩钱?这里竟然还有如此古怪的生意,实在是莫名其妙。难道大宋朝也有人倒卖假币不成么?
李宪满脸疑惑:“这个贩钱究竟是何种缘故,在下愿闻其详,还望徐老大不吝赐教!”
徐老大点点头:“是这样子的,大宋朝一家铸钱,周边各国全部通用。大宋铸造了比大唐朝多出几十倍的铜钱,结果因为大量外流而不够用,就只能铸造更多的钱。但是铸钱需要大量的铜,而产铜量是有限的,这就有问题了。”
“大宋曾经下令,凡过关携带铜钱五贯者一律斩首示众,后来提高到携带一贯铜钱过关就要斩首。这样一来,周边各国就没钱用了,导致一贯铜钱在关外的购买力比关内高出近十倍,于是就出现了大量走私铜钱的人。”
“大新镇作为最重要的关市,大宋有专门的关市令,内外双方必须是以物易物,不准让铜钱外流。可宣抚副使蔡攸那厮是蔡京的儿子,更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那厮一定要用铜钱做生意,别人能有什么办法?”
李宪终于明白了:“简直岂有此理!铜钱毫无止境外流,大宋朝的铜不就枯竭了吗?如果要铸造兵器战具,用什么?”
徐老大呵呵一笑:“看大官人说哪里话,蔡京、蔡攸父子,还有童贯那厮,他们怎么可能关心兵器不兵器。按照关市令,铜镜都必须是官营,可实际上又如何?至于周边各国囤积大量的铜钱和铜镜之后干什么,根本没有人关心。”
想到大宋朝的俸禄体制,李宪完全明白了:“五百贯铜钱,相当于二十名兵马统制官一个月的俸禄,看来蔡攸动用了军饷来做生意啊。”
“大官人高见!”徐老大点点头:“童贯和蔡攸那厮带领大军二十万过来,是打仗的不是做生意的,所以不可能从家里带钱出来。现在用铜钱和大金国做生意,那就只能是军饷。”
一贯铜钱就是十三斤,五百贯就接近七千斤,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熔化成铜水,就可以铸造将近四万枚箭头。
根据历史记载,童贯和蔡攸赎回燕京的代价是一百万贯,也就是一千三百万斤铜钱,如果铸成箭头至少是六千万枚,都可以堆成山了。
正因为如此,完颜阿骨打得到赎金之后不到一年,就对大宋朝发起了致命一击。而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刚好是铸造箭头的周期。
大宋军队一再惊呼辽兵、金兵骑射厉害,如果没有大量的箭头供应,骑射个屁呀!
李宪突然想起后世在网络上看见一个汉奸帖子,说的是大宋每年给大辽国上贡五十万缗铜钱买回平安,属于大智慧的最高级谋略。
五十万缗就是五十万贯,也就是六百多万斤铜钱,更是几千万枚箭头。这还是一年的量,过去百多年每年都上贡如此之多。结局不问可知,大宋军队碰到大辽军队铺天盖地的箭雨,每战必败。
这就好有一比,二十一世纪的小日本鬼子说:“把东风41战略核导弹送给我吧,我们绝对和你们保持和平。”
然后为了“伟大的和平”,东风41战略核导弹就送给小鬼子,然后就觉得高枕无忧了。这他娘的什么逻辑?
目前兵荒马乱的,老子手上分文皆无,是不是应该请求蔡攸这个小奸贼赏赐几文?
想到这里,李宪微笑着问道:“徐老大既然如此清楚,请问贩钱的车队到了何处?”
“现在天快黑了,车队应该还有不到二十里。”徐老大不动声色。
李宪抓起缰绳:“麻烦徐老大在镇外找个吃饭的地方,如何?”
看了郭小乙一眼,徐老大笑道:“老地方,镇东两里的烧锅店。那里的狍子炖萝卜很不错,再来二斤烧锅子,就是神仙过的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