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98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98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扎哈特将信将疑的神色,曼尔哈只好又说道:“打猎的时候,身边有一只虎,有一只狼,你先打哪个?”

    扎哈特说道:“当然是打老虎,打了老虎再打狼。”

    曼尔哈一拍大腿:“这不就对了?跟咱们相比,奈曼部的威胁更大,明军肯定先打他!”

    当晚,怀着重重的心事,扎哈特便在曼尔哈这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中午,派去侦查明军动静的侦骑匆匆飞奔回来,将奈曼部战败,苏德与胡切尔特远遁东北的消息,带给了两人。

    两人得知消息,当机立断,再不迟疑,当下便领着心腹手下出发,前往明军大营投降。

    然而如何让明军知道自己是来投降的,而不是来干架的呢?万一明军以为自己是来干架的,一排火枪过来,那岂不成了冤死鬼?

    于是扎哈特出了主意,只带十几个人前去,并且高举白旗。

    曼尔哈想的更多,他曾经听说过汉人有个成语叫什么“负荆请罪”,犯了过错,只要背着荆条,前去请罪,那对方最多也就是拿荆条抽他一顿,从前的事也就揭过去了。

    想到这里,为了保命,两人于是又砍了一些树木的枝条,待到离明军营寨不远之处,脱下上衣,将枝条背在后背上,做足了请罪加投降的姿态,这才战战兢兢地向着明军大营而去。

    赵无忌皱着眉头看着跪在地上的这俩货,虽然心里很想弄死他们,但是说实话,他还真不能对这两人动手,想到这里,赵无忌问道:“你们是何人?为何跪在这里?”

    曼尔哈跪在地上,不敢抬头,说道:“好叫将军得知,我们是巴林部和翁牛特部的首领,可恨被皇太极所迷惑,犯下大错,如今我们已经幡然悔悟,前来投降,请求将军原谅。”

    赵无忌冷哼一声:“本官率三千精锐来此,灭你二部,易如反掌,你们犯我大明边疆,对我百姓烧杀劫掠,犯下滔天罪行,如今一句幡然醒悟,就想逃脱罪罚,这可能么?你们未必也太天真了!”

    两人闻言,想起那些被他们伤害过的大明百姓,又想起阿苏特部的下场,顿时身子簌簌发抖。

    “不过,”赵无忌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大明天朝上国,气度恢弘,既然你二人愿意改过自新,我便给你们一个机会,本官有三个条件,你们若是能答应下来,本官便接受了你们的投降,若是不能答应本官的条件,本官今日也不会为难你等,你们乖乖回去,明日咱们战场上见!”

    曼尔哈两人听闻事情尚有转机,顿时心中一喜,曼尔哈大着胆子说道:“大人请讲,我们一定遵从。”

    赵无忌伸出三个手指,说道:“第一,既然投降,你们两部的战士都要交出武器,排成队列,前来我这里投降。”

    “第二,你们既然投降,我也不杀你们,保证你们的家属性命和财富,但是以后,你们却是不能再担任这两部的首领了,巴林部和翁牛特部的首领,过些日子由本官指定。”

    “第三,你们在府谷城杀人抢劫,还放火焚城,犯下累累血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事后你们必须前去府谷城门,为你们犯下的累累罪行,下跪忏悔两个时辰。”

    “以上三点,能做到,本官便接受你们的投降,不能做到,本官放你们回去厉兵秣马,到时咱们决一死战!”

第二百一十九章投降() 
曼尔哈跪在地上,听完赵无忌的三个要求,脸色变得煞白,他低头沉默了一会,这才重重地在地上磕了一个头:“大人,我曼尔哈,降了。”

    看到曼尔哈投降,一旁的扎哈特也是如法炮制,说要投降。

    赵无忌上前扶起二人,说道:“两位首领,弃暗投明,可喜可贺,本官也不多留你们,你们尽快回去,组织人手前来投降罢。”

    两人答应下来,这才垂头丧气,带着下属离去。

    返程路上,扎哈特无精打采地对曼尔哈说道:“大哥,这汉人官员的要求也太苛刻了,不但要去掉咱们的首领一职,还要咱们去城门下跪,早知今日,不如回去领兵与明军决一死战!”

    曼尔哈瞥了他一眼,皱着眉头说道:“你觉得咱俩的兵力加起来,能打败多铎或是苏德吗?”

    扎哈特不服气地说道:“虽然打不过,但是咱们可以跑啊。”

    曼尔哈冷笑一声:“跑?往哪跑?明军在东边堵着,北面是外喀尔喀的却图汗,他们信奉的是红教,一向与咱们不睦,南面是明军的长城,西面是林丹汗的大军,你倒是告诉我,该往哪里跑?”

    扎哈特被他说住,却又争辩道:“万一明军是假装接受我们投降怎么办?我们投降后,手头没有了兵力,那时可不就任由他们宰割?”

    曼尔哈说道:“明将提出的要求苛刻,正说明他们是有意接受我们的投降,若是假装接受投降,何必多次一举,提出这么苛刻的条件?我如今也有些倦了,只要家人和财物无恙,你我兄弟二人,便安稳做一富家翁,度过余生也好。”

    扎哈特想了一会,叹了口气,说道:“也只得如此了。”

    与明军帐内的一片欢腾相比,察哈尔部的营寨中,一片愁云惨雾,赵无忌率兵走后的第二天,久病的林丹汗终于再也没有挺过去,咽了气。

    林丹汗一代枭雄,也曾野心勃勃,四处征战,即使屡次败在皇太极手中,也未曾放弃,死前还在谋划着联合红教其他三巨头,包括却图汗,白利土司,康巴汗,组建红教联盟,共抗皇太极,可惜天不假年,最终因病重不治,结束了自己叱咤风云的一生。

    林丹汗死后,察哈尔部顿时处处都是一片哭声,人们不仅仅是为大汗死去而哭,更为自己不明的前途,惨淡的处境而哭,而在囊囊太后的大帐中,也罕见地爆发了争吵。

    八大福晋与国师以及大臣们经过一番商议,决定立大汗庶子额哲为新的大汗,只是额哲岁数尚小,尚且不能处理事务,于是众人又为了摄政王或者摄政太后的事情起了争论。

    囊囊太后的想法,是要八大福晋和国师共同视事,处理部落中的一应事务,待到额哲成年之后,再把权力还给额哲;

    乌云娜福晋之兄,重臣塔什海则主张额哲虽然年幼,但是大汗权力不可轻易下放,主张不设立摄政王或摄政太后;

    苏泰大福晋身为额哲之母,很想替儿子做主,自己担任摄政太后,亲自执政,但是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只是委婉地和囊囊太后提了一下,说道想和姐姐两人共治天下,垂帘听政;

    国师沙尔呼图克图地位超然,暂时还没有表明立场。

    囊囊太后的左手轻轻放在自己的小腹上,这几天她愈发感受到了一个新生命正在自己体内躁动,而这正是死去的林丹汗的遗腹子,只不过她刚刚怀孕,孕像不显。

    囊囊太后主张八大福晋共同把握朝政,是有她自己的一番打算的,如果自己将来生的是男孩,那就是林丹汗的嫡子,才是他的正统继承人,到时额哲作为林丹汗的庶子,名不正言不顺,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废掉额哲,立自己的儿子为大汗,但若还是生的女儿,那便万事休提,也就一心一意地辅佐额哲执政。

    塔什海手握重兵,他和囊囊,苏泰乃是目前察哈尔部最大的三个实力派,他的妹子是乌云娜福晋,与林丹汗没有孩子,他认为妇女见识浅薄,让妇女掌权才是蒙古最大的不幸,他主张放权给额哲,其实就是考虑到额哲年幼,如果没有摄政王或摄政太后,权力自然就落到了他这样的重臣手中。

    此时,大帐中,塔什海正和苏泰福晋争执不休,苏泰福晋说道:“我儿年幼,断然不能独立执政,我身为大汗之母,与囊囊太后共同摄政,待我儿成年,权力自然会交还给他,我还能觊觎我儿的权力不成?”

    塔什海年方四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只见他沉声说道:“我蒙古自古以武力立国,从未有女子参政之事,远的且不论,就说前日,大明派一文官,鼓弄巧舌如簧,便哄走了我们三千精兵,可惜老臣当时外出不在,否则必然会阻止此事。”

    苏泰生气地说道:“那是一般的文官吗?那是大明的西北招讨使,曾野战击溃过后金两千白甲重骑的人物,你以为他会看上你这点兵力?”

    塔什海哂笑道:“福晋此言差矣,明将去打生打死,缴获分咱们一半?这种鬼话也能相信?明将付出这么多,图的是什么?”

    他一言既出,苏泰福晋无言以对,赵无忌给她们的条件确实非常优厚,优厚的都有些过分了,一时她竟然无法反驳塔什海。

    塔什海眼看苏泰福晋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哈哈一笑,又继续说道:“大明将领常常言过其实,杀良冒功之事也是屡见不鲜,这人自称西北招讨使,来历就很可疑,击溃后金白甲骑兵之事有谁看到?无非是他的自我吹嘘而已,他的目的就是骗走我们的三千兵马,据为已有。”

    囊囊太后听了,一时也有点担心,她迟疑地说道:“本宫派去的乃是格斯尔,最是忠诚不过,他若是打我的兵马的主意,那他可是打错了算盘。”

    塔什海眉头一皱,正要说话,忽然大帐帐门开启,一名骑士匆匆而进,囊囊太后认出这人正是格斯尔手下。

    只见骑士走到大帐正中,跪倒在地,说道:“格斯尔和多隆两位将军派小人前来报告,明将已经击破阿苏特部与奈曼部,缴获人口,牲畜无数,目前两位将军人手不足,请两位福晋做好准备,派人前去接收牲畜财物。”

第二百二十章暗斗() 
听闻赵无忌一战成功,缴获丰厚,囊囊太后顿时大喜过望,苏泰福晋也是面露喜色,她转头看向塔什海说道:“塔什海,你不是说赵大人是骗子吗?事实证明,囊囊太后和我共同作出的决定是无比英明的,有了这些缴获的物质,今年寒冬,我们算是熬过去啦。”

    塔什海一时窘迫的无言以对,他哼了一声,恼羞成怒,也不说话便拂袖而去,塔什海是跟随林丹汗多年的老臣了,虽然刚才无礼,但是福晋们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只能由他去了,囊囊太后激动地对信使说道:“具体战果到底是多少?可有奏报?”

    信使兴奋地说道:“俘虏地方部众三万五千人,牲畜四十五万头,还有大量财物,赵无忌赵大人已经答应遵守承诺,将缴获的一半交付给我方。”

    苏泰福晋问道:“赵无忌不是还要攻打巴林部和翁牛特部吗?胜负如何?”

    信使说道:“我军如今士气高涨,多隆将军让我转告福晋,赵大人即日便会出兵征讨巴林两部,请福晋静待捷报。”

    信使退下后,大帐内顿时一片欢腾,众人沙漠中迷路的旅人,又饿又渴,正在奄奄一息中,突然发现自己前面不远处便是绿洲,清澈的泉水边,摆满了食物,从地狱到天堂,就是这么刺激。

    囊囊太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说道:“没想到这个明将,果真是个有真本事的,不愧是力挫后金多铎的豪杰,倒也配得上我的女儿。”说罢,含笑看向端坐在一边的淑济公主,淑济公主羞红了脸,微微低下了头。

    苏巴海福晋年龄比淑济大两岁,两人一向交好,比较谈得来,此刻她也笑着对淑济说道:“恭喜淑济公主,觅得如意郎君,赵无忌威武雄壮,与我们草原上最艳丽的鲜花正是一对。”

    听了苏巴海福晋的调笑,淑济公主的脸更红了,她的头也更低了,脸上带着微笑,并不说话。

    贵奇恰上前说道:“恭喜太后,恭喜太后,赵无忌如此雄兵,想来便是皇太极亲来,也有一战之力。”

    国师沙尔呼图克图说道:“而今即将入冬,皇太极今年是不会来了,近日我会遣人前去联系却图汗等盟友,若是明年皇太极敢来,集合我们红教联盟的兵马,再加上我察哈尔部的勇士及赵大人的雄兵,到时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囊囊太后闻言不断点头,说道:“还多亏了国师的大弟子阿南尊者请来了明朝的大军,国师于我部有大功,本宫铭记在心。”

    国师哈哈一笑,说道:“皇太极等人信奉邪教,人神共愤,适才小徒也遣人前来,言道经过赵大人的孜孜教诲,以德服人,再加以小徒阿南的佛法点化,阿苏特部与奈曼部的百姓们,纷纷抛弃了黄教,而改信我们红教正教了。”

    囊囊太后急忙说道:“既然如此,可要恭喜国师了。”

    国师沙尔呼图克图笑着说道:“其实赵大人也早已加入了我们红教,如今担任护教法王一职,所以才会积极地教诲两部的百姓。”

    “国师,赵无忌什么时候加入了你们红教?我等怎么俱是不知啊。”苏泰福晋问道。

    国师一(信)脸(口)虔(胡)诚(言)地说道:“赵大人身具慧根,初见小徒之时,小徒便已发现赵大人与我佛有缘,谈及佛法之时,更是颇有见地,及至老僧亲眼看到他,以我密宗不传之秘,无上大手印测算,方知赵大人乃是我教护教法王孔雀明王转世,乃是佛祖见我大汗危难之时,特意遣来帮助大汗的。”

    “哦,原来是这样。”囊囊太后恍然大悟,说道:“难怪赵大人能够频频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如今想来,应是有佛祖暗中护佑。”

    国师颔首微笑说道:“太后所言,亦不无道理。”

    囊囊太后微笑说道:“巴林两部,兵微将寡,必不会是赵大人对手,想来覆灭便在弹指之间,我等且先做好准备,待我大军取胜,便速去前线,搬运粮草回来。”

    众人轰然承诺。

    苏泰福晋回到自己的帐中,虽然赵无忌大胜之下,部落危机已经解除,但是在一片欢欣之中,她总觉得自己似乎是忽略了什么地方,直觉总有个地方不对,让她觉得心惊肉跳。

    “自己到底疏漏了哪里呢?”苏泰福晋想了半晌,也没找到令自己不安的因素在哪里,她叹了一口气,皱起可爱的小鼻尖,手臂靠在案几上,左手托腮,陷入了沉思。

    这时,她的贴身侍女娜仁托娅从外面打水回来,悄悄凑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