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卫氏风云 >

第91章

卫氏风云-第91章

小说: 卫氏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愿意再和我们交战,所以现在刘屈氂和李广利能用的人,就只有这些羽林郎了,可惜啊,羽林郎虽然精锐,但是大部分都被陛下带到甘泉宫去了,长安城留下的羽林郎也就这些人,这里又不是草原大漠,他们的骑术发挥不出来,威力就去了一半。再说了,攻守伤亡一比四,要想攻下长乐宫,他们至少要有一万多人才行,可是现在只有一千多人,他们如何能成功?等这些人伤亡过半,他们的士气就会一落千丈,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如侯一听,也立刻精神起来了,他会意的大声笑道:“大人,那岂不是只要我们打退了他们第一波进攻,我们就算是成功了?”

    张光连连点头:“说得正是,虽然说还不是完全成功,可也差不多了,打退了这第一次进攻,诸位的希望就实现了了一大半了。”

    如侯哈哈大笑,转过身看着脸色也轻松起来的士卒:“大家不用担心,我们凭借着高大坚固的宫墙以逸待劳,又有充足的粮草军械,要打退这千把人的进攻实在轻而易举。”

    那些士卒听了,也慢慢的缓过劲来,脸上开始露出笑容。

    “不要紧张,也不要草率,注意好保护自己,不要被流箭射中”低级军官见士气回升,趁机向士兵们嘱咐防守的要点,安排各人的位置,让他们相护掩护,相互支持,尽量保持镇静,不要慌乱。随着军官们的调度,宫墙上的士卒按照指定的位置站好,进入自己的战斗位置,一边注意外面的形势,一面检查手中的武器,做好战斗准备。

    “给我一张弓,一壶箭。”张光向身后的随从伸出手。随从随即取过一张弓和一壶箭来,张光接弓在手,伸出手指扣住弓弦,用力一拉,一下子拉了个满弓,他笑了:“嘿嘿,待会儿让你们看看我的箭术如何。”

    如侯看着张光纯熟的动作,十分意外:“大人善用弓箭?”

    张光笑了笑:“也不能算善用吧,我大汉朝的成年男子,哪有不通五兵的?我也只是五兵之中对弓箭更喜受一些罢了。当年在先生门下读书的时候,同门之中,我的箭术还算是上层,只是不知道这么多年没用,也不知道能不能保持水准了。”

    如侯大笑:“我看大人拉弓的动作如此熟练,想来射两箭便熟悉了。”

    “哈哈哈”张光很满意如侯的配合,相视大笑。他们说笑时的轻松神情影响了周边的人,将他们的紧张感慢慢化去,一个个身手恢复了些往常的敏捷,似乎不是在打仗,只不过是平常的一些演习罢了。这些都要归功于大汉朝的兵役制度,成年男子一到二十三岁,秋冬都要参加军事训练,服三年兵役,一年本土,一年边关,还有的要守一年的宫室,虽然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血腥的战阵,但是对行伍之事并不陌生,基本的规矩还是懂得的,再有那些参加过实战的郎官做军官带领,他们虽然有些紧张,行动起来倒还是中规中矩。

    马何罗远远的听到了宫墙上的说笑声,他嗤之以鼻,他们说得越大声,说明他们越紧张,越是心虚。他看了一眼身后沉默不语的羽林郎,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羽林郎和期门郎还不一样,他们大都是精于骑射的六郡良家子组成,个人素质比起以高官贵族子弟为主的期门郎还要高上一截,要对付这些由囚徒临时组织起来的乌合之众,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等会儿一举攻破宫门,杀进宫去,让那个自以为是的贰师将军看看,我马何罗也是能打仗的。

    “大人,撞车已经就位。”一个顶盔贯甲的郎官抱拳施礼,大声说道。

    马何罗从身后的郎官手上接过头盔端端正正的戴好,细心的系好了颌下血红的丝绦,拔出腰间的长剑,剑尖直指碧蓝的天空,蓦然大呼:“准备战斗!”,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43章 开战() 
激昂的鼓声骤然响起,如惊雷一般滚过众人的头顶,向长乐宫扑去,紧接着,十几面战鼓同时击响,隆隆的鼓声先缓后急,渐渐的急促得如狂风骤雨,让人喘不过气来。无数将士的心也跟着由缓到急的鼓声跳动着,越跳越快,越跳越猛,直欲张嘴狂吼。

    一千全副武装的羽林郎齐声大呼:“风!风!风!”

    旁边的数千三辅车骑也压抑不住心中沸腾的热血,跟着顿足大呼:“风!风!风!”

    四五千人的吼声,伴着隆隆的鼓声,如一阵滔天巨浪,挟带着逼人心魄的气势,直冲长乐宫,在长安城上空回响,刹那之间,无数的人停下了手里的事,侧耳倾听这杀气凛然、阳刚气十足的怒吼。

    张光骇然心惊,一下子被这战前的吼叫给吓住了,但是他随即又明白过来,如果就这么等着,已方的士气会低落,将士们会紧张,他一挥手,大声喝道:“击鼓!应战!”

    宫墙上的战鼓随即响了起来,和城外的鼓声遥相呼应,宫墙上的将士们随即应合着鼓声,用最大的力气喊叫了起来,他们喊得声嘶力竭,面红耳赤,似乎要将心中的恐惧随着吼声释放出去。四百多人的吼声虽然不如宫外的吼声大,却象是石块里挤出的草,虽然弱小,却是不屈。

    马何罗冷笑了一声,再次挥动手中的长剑:“攻击!”

    身边的传令兵喊叫着挥动手中的令旗:“弓箭手掩护,车兵上前——”

    一阵让人牙酸的拉弦声,站在尚冠里里墙后面的弓箭手在号令的指挥下,拉弓搭箭,箭尖指向长乐宫墙。那里曾经是无数人守护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他们要攻克的目标。

    “放!”

    “篷!”的一声响,数百支长箭离弦而去,呼啸着飞过章台街中间两排高大的树冠,扑向长乐宫。

    三四十步的距离,转瞬即到。

    长箭带着凌厉的气势,直扑宫墙上的士卒,士卒们早就在长官的指挥下,将盾牌遮在头顶,紧紧的贴在墙垛后面,有的人紧张的闭上了眼睛,听着长箭带着风声从头顶掠过,听着长箭射在盾牌上发出的“咚咚”声,感到到盾牌上传递过来的有节律的冲击力,真切的感到了战争的死亡气息。

    刹那间,无数人屏住了呼吸。

    几支长箭穿过盾牌缝隙,射中了盾牌后面的士卒,士卒们发出的凄厉惨叫在宫墙上引起了不小的慌乱,盾牌组成的防护出现了空档,随即又被第二波长箭射中几个,惨叫声此起彼伏。

    “倒底是新兵!”张光面色阴冷,他听着手下郎官们的大声喊叫着,心里不由自主的颤抖着。

    “镇静,保护好身体。弓箭手,准备射击——”军官们紧紧的贴在箭垛后面,看着下面在车兵的掩护下推着撞车一步步逼向宫门的士卒,大声吼叫道。

    “进攻——”在章台街的另一面,马何罗再次发出了怒吼:“弓箭手压制射击——”

    太子陪着皇后坐在温室殿,听到西门传来的吼声,他的脸色有些发白,手僵在半空中,不知所措。皇后卫子夫见了,心疼的伸过手握住太子的手臂:“据儿,你担心吗?”

    “母后,我不是担心。”刘据摇了摇头,目光中透出的不是紧张,而是悲哀。“他们都是我大汉的好男儿,儿臣无数次在梦里想过,什么时候能带着我大汉的雄兵征讨四夷,听着如此雄浑的吼声,将是怎么样的热血沸腾。儿臣儿臣万万没有想到,今天听到了这个声音,却是在我大汉的长安城,而他们现在想要杀死的,正是儿臣自己。”

    太子压抑不住自己的悲哀,无声的抽泣起来,他双手掩面,背弯得象张弓,头抵在膝盖上,痛苦的抽动着双肩,连日来巨大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他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如何。他一直在希望卫风能讨来陛下的赦免诏书,可是他又时常在想,陛下就算赦免了他,他又如何面对那个威严冷酷的父皇?自己这个儿子,这个臣子,居然和父皇刀兵相见了,虽然是被逼的,可是毕竟走到这一步了。

    为了那个位置,父子之间就要以这种方式相对吗?

    他无数次的想过放弃,不做这个太子了,他愿意单身一人,自缚到陛下面前,请求陛下的哀怜,他可以放弃那个位置,只想讨回他曾经拥有的亲情,他是多么希望再能象三十年前一样,承欢膝下。

    可是他也知道,就算他愿意放弃,他也不可能有机会亲密无间的叫一声父皇了。

    卫子夫看着悲痛欲绝的太子,泪如雨下。她生的儿子她知道,太子的性格象她,平和、软弱,从来就不象他那个雄武过人的父亲,陛下不喜欢他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这是天注定的,她也没有办法,她曾经无数次的欣喜过,她为自己能为陛下生下一个继承人而觉得欣慰,可是现在,她觉得的只有悲哀,如果这个儿子不是长子,他会走到这一步吗?也许就和其他几个皇子一样,封个王爵,安安稳稳的在他的封国度过一生,他那么聪明,一定能做个好王爷的。

    可惜,一切在他出生的时候已经注定,曾经的荣耀,现在只剩下后悔。卫子夫看着痛哭的太子,无言相劝,只能默默的陪着流泪。

    “殿下,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陛下的错,是奸臣江充的错。”长御倚华轻微的皱了皱眉,觉得太子这时候哭泣对人心不利,她轻声劝道:“殿下,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挡住这第一波进攻,首战告捷,才能鼓舞士气,才有机会等到陛下赦免诏书。殿下就算要向陛下请罪,也要活着见到陛下才行,要不然,你这谋逆的罪名可就背定了。”

    太子凛然一惊,他抬起头来看着倚华,深深一揖:“据失态了,多谢倚华姑娘提醒。”

    倚华微微一笑,抬手让人取过水和毛巾:“殿下,洗洗脸,出去见见众将吧,这个时候殿下的信心就是他们最大的支柱啊。”

    “多谢。”太子接过毛巾,用力的在脸上搓了几下,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站起身来向卫子夫一揖到底:“母后,就在这里等候我的好消息。”

    他的声音还听着些鼻音,可是却没有一丝紧张,有的只是无比的坚定和昂扬的斗志。

    卫子夫十分高兴,她破涕为笑,起身走到太子面前,伸出手象三十年前一样,替他整了整衣领:“据儿,去吧,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要象个男人,别忘了,你身上有一半陛下的血,还有一半卫家的血,不要让我们对你失望。”

    “喏。”太子应了一声,再次一揖,转身大步走了。

    数百博望苑的舍人庶子站在庭中,心神不定,他们被远处传来的吼声给震住了心神,一时不知所措,直到他们看到太子大步从殿中走出,一个个才稍微安定了下来,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紧张的看着太子。

    “战斗即将开始,这是第一战,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战。”太子在阶前站定,扫了一眼神色不安的士卒,大声吼道,他说出第一句话的时候,声音还有些发颤,可是说到第二句,声音已经变得响亮而坚定,他牢牢的记住了母后的那句话,他身上有一半陛下的血脉,还有一半卫家的血脉,陛下这一生遇到过无数的困难都没有退却,卫家也出过卫青这样的大将军,他不能让这两家蒙羞。

    “这一战,我们只能打赢,只有打赢了,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才能让我去见我的父亲,才能让你们去见你们的父亲!”太子用力攥紧了拳头,高高举起,声色俱厉:“打赢了这一战,我们有最精良的军械,有充足的粮草,还有你们,最勇猛的勇士,就一定能牢牢的守住长乐宫,守住了长乐宫,就是守住了希望。”

    “太子圣明!”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举起手中的长剑大声疾呼。

    “太子圣明!”他身后站着的几十个太子舍人一起举臂高呼。

    他们的喊声激起了其他人的热血,他们不约而同的举起了手中的武器,跟着大声喊叫。太子十分感动,眼眶一热,差点又流出泪来,他强忍着没有哭出声来,眼睛从每个人的脸上缓缓扫过,最后落在了那个中年人的脸上。

    “李禹,张先生派人来说,今天首攻的是马何罗带领的羽林郎,是最精锐的人马,打赢这一战对我们至关重要,你现在立刻带着人赶去西门,协助张先生防守,无论如何要守住西门。”

    “殿下——”李禹抱拳大声应道,但是眼睛里却有些迟疑的看着太子。他就是李广的孙子、李敢当的儿子,他的妹子是太子的宠姬,他还是太子府的率更令,负责太子府舍人、庶子的统领工作,相当于天子身边的光禄勋,眼下这个时候他应该护在太子身边才对,太子让他去西门,他有些不太敢肯定。

    “去吧,这一战太重要了。”太子挥了挥手,不容置疑的说。

    李禹将门出身,自然明白首战的重要,他没有再坚持,带着手下匆匆去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44章 初战告捷() 
西门激战正酣。

    马何罗趁着长乐宫新兵忙乱的短暂时间,连续发动了三次箭阵压制,打得宫墙上的士卒抬不起头来,随即命令进攻的士卒在车兵的掩护下推着巨大的撞车向宫门挺进,只要用撞车撞开了宫门,那么长乐宫就算靠破,没有了宫墙的掩护,三千乌合之众如何能是数万三辅车骑的对手。

    三十辆武刚车在三百名的车兵推动下,排成一道直线,缓缓向宫门逼来。等他们快要宫墙下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与往常不一样的是,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来自前方的威胁,三丈多高的宫墙逼得他们要面对的威胁更多的来自头顶上方,武刚车的高度不过一人多高,阻挡前方射来的箭绰绰有余,但是到了城下,对于宫墙上射来的箭就无能为力了。车兵离宫墙还有十步,随着张光的一支利箭将一名车兵射倒,宫墙上缓过劲来的新兵们在盾牌的掩护下,将积攒的怒火全部倾泻到了倒霉的车兵头上。

    箭如暴雨,刹那间几十名车兵被强劲的箭矢射翻,他们身上的皮甲挡不住不足二十步之外的弓箭,利箭轻而易举的射穿了他们的身体,中箭的车兵同样也是血肉之躯,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