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卫氏风云 >

第135章

卫氏风云-第135章

小说: 卫氏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09章 援军到了() 
右贤王带先和右谷蠡王马如相对而坐,他们的手里紧紧的各自捏着一只银碗,银碗里装满了酒,但是两个人一个都没有喝,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着,神情十分沮丧。

    带先四十多岁,身材高大,瘦长脸,两只细长的眼睛总是半眯着,杀气腾腾。马如三十多岁,长圆脸,他很胖,胖得两只眼睛都眯到了一起,脸上总带着似有似无的笑容,让人看起来十分亲切。带先是狐鹿姑单于的异母兄,而马如则是狐鹿姑单于的异母弟,都是上任单于的亲生儿子。他们一向在西部活动,这次七月大会蹀林,单于要求他们负责右路攻击汉朝,他们也没当回事,带着五万人就来了,以为跟往常一样,象赶羊似的把汉人赶回长城以内,然后把他们修起来的城再拆了,事情就算完了。当他们得知碰巧把汉人的将军徐自为就在城里的时候,两个人一下子兴奋起来,能抓住一个汉人的将军,对他们来说诱惑力太大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五万人攻击受降城,三天损失了一万多人,居然还没能破城。城里的汉军象是疯了一样,死战不退,每每在他们以为即将破城的时候,又被疯狂的汉人用尽各种办法赶下城来。

    带先很恼火,五万人攻击一个小城都不能得手的话,这面子可就丢大了,左路的昆莫那可是他的侄儿,才二十出头,又是第一次带兵,自己难道要输给他?带先也发了疯,和马如两个人轮流督战,大量消耗城里的兵力,他相信,汉人再能打,三千人也不够消耗。事情正如他预料的那样,汉人死伤惨重,所剩的兵力已经不敷使用,今天有三面城墙险些失守。

    再攻一次,一定能拿下受降城,带先咬牙切齿的想。就在他准备再攻一次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立刻取消了攻城的打算。

    汉朝的车骑将军卫风带领三万多精骑,绕到左贤王昆莫和左校王李陵背后,一举击溃了后军左大都尉铁托,将左路军的辎重一扫而空,现在又趁胜直扑受降城,离此不过五十里,前锋已经不到二十里。

    带先不敢再打了,如果在攻城的时候汉军杀到城下,对自己来说可不是好事情。他立刻撤回大军休整,布置防线,一面派出斥候打听汉军的消息,一面和马如商量如何处理目前的战事。

    马如也很震惊,他觉得汉人的骑兵来得太突然了,左贤王昆莫的三万大军还在汉人的边境,他不去防守昆莫,跑到右路来干什么?

    “谷蠡王,我们应该怎么打?”带先哑着嗓子问道,这两天在阵前不停的吼叫,他的嗓子已经哑了。

    “汉人趁胜而来,气势正盛,而我军攻城,久攻不下,士气沮丧,不宜再战。”马如眨巴着小眼睛,伸出又粗又短的手指头搔了搔嘴角的短须,淡淡的说道。

    “你是说我们退?”带先有些不快,受降城眼看就要拿下了,汉人的将军就在城里,这个时候怎么能放弃呢?汉人再利害,不过三万人而已,我这里还有四万大军呢,怎么能就这么退了?

    马如看出了带先的不甘心,他笑了,胖胖的脸上全是温和的笑容:“大哥还想打?”

    带先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我们损失了一万多人,如果就这么放弃,回去之后怎么交待?”

    “大哥,昆莫没有了辎重,他也不能在汉人境内呆多久,这一次无功而返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马如似乎知晓带先的心思,没有说怎么打,先说左翼的情况。“他是左贤王,还有汉人降将李陵作辅助,单于的目的是很明显的,他就是要让昆莫立功,培养威信。现在他已经挫败了,大哥如果打了大胜仗,单于会高兴吗?”

    带先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说:“我管他高兴不高兴。他打败仗,那是他无能,我不能因为要照顾他的面子,就也故意打败仗。他要是真不够资格当单于,就不要硬撑。”他想了想说:“我在单于庭听到消息说,单于对昆莫好象不太满意,有可能会把单于之位传给左大都尉铁托。”

    马如的眼角抽动了一下,然后又笑了:“铁托已经败了,就算单于有意,现在也不可能了。”他拍了拍大腿,有些不解的说道:“我倒是觉得奇怪,昆莫三万大军在前面,铁托一万大军在后面,他遇袭的地点就在昆莫前一天的大营,为什么昆莫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三万大军,那可不是容易隐藏的几百人。”

    带先疑惑的看着马如:“你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很有问题。”马如咂了咂嘴,举起手中的银碗,一饮而尽,“我觉得这个不合理啊,汉人不去打昆莫的三万人,反跑到这里来找我们五万人?他不怕昆莫和我们前后夹击,一口吞掉他?”

    带先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你是说昆莫和汉人”

    “我也只是猜测,但是不能不防,这事情太诡异了。”马如点点头说。他想了想,又问道:“大哥,依我之见,受降城我们别打了,先向后退一退吧,别让汉人找到里外合击的机会。”

    “也不至于吧,汉人就算是合击,也不过三万多人,兵力还是没我们多,有什么好怕的。”带先不以为然的挥挥手:“如果我们不知道他们来了,还有可能被他们钻了空子,既然现在已经知道了,有了防备,当然不会再给他们这个机会。”

    马如这个人性格很圆滑,他从来不和别人强争,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人缘很好。见带先还是不服气,他便笑着问道:“大哥怎么打算?”

    “我想”带先摸了摸下巴,细长的眼睛里寒光闪烁:“我想留一万人给你,明天继续攻城,我带三万人去会会这个汉人,你看怎么样?”

    马如皱起了眉头,考虑了一会:“大哥,一万人攻城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你三万人对三万人,就算是打赢了,那也是惨胜,如果受损太严重,那我们以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不。”带先一摇头,“我不会主动去惹他,我看着他不给他偷袭的机会就行,你攻城的时候,他如果来,我就迎上去,他如果不敢来,那你就把受降城打下来,我们抓到那个徐自为,立刻撤走。”

    马如沉思了片刻,觉得这也不错,双方兵力相差不大,已方又是以逸待劳,并不占弱势,如果能抓到徐自为,那这几天的辛苦也不算白费了。

    “那就听大哥的。”马如呵呵一笑,再次举起酒杯。

    徐自为在城里转了一圈,仔细的检查了兵力、余粮、城防的情况,才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一进门,他刚才还镇静的脸立刻阴了下来,城里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剩下的五百多人,有一百五十多人重伤,已经失去战斗能力,其他的人也大部分带有不同程度的伤,虽然还能战斗,但是也仅凭着一股士气在硬撑着,如果援军还不到,明天肯定破城。徐自为有些悲观的想道,他下意识的看了看外面那轮明月旁的孤星,自己还有机会吗?

    “将军——”徐康一瘸一拐的大步走了进来,神情兴奋。

    “什么事?”徐自为皱着眉头,不快的问道。

    “援军援军来了。”徐康的眼睛里全是狂喜,他一把拉住徐自为就往外走:“他们就在城东。”

    徐自为一听,顾不上徐康,大步出了门,三步并作两步冲上了城墙。城墙上全是兴奋的士兵,他们有的扶着手中的长矛、大戟,有的扶着城垛,有的互相搀扶着,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一看到徐自为奔上了城,一个军司马迎了上来,指着远处的一个山头对徐自为大声笑道:“将军,援军来了,你看——”

    徐自为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东面五里外的一个小山坡上,点头无数的火把,一杆大旗在火把的映衬下,被强劲的北风吹得不停的翻滚着,大旗下,影影绰绰的全是人影,清一色的骑兵。

    “你能看到那是哪个营吗?”徐自为眯着眼睛看了半天,也没有看清是谁的战旗。

    “是卫大人的战旗。”军司马兴奋的叫道。

    “卫大人?”徐自为有些不敢相信。

    “是的,卫大人肯定已经打败了东面的匈奴人,现在来救我们了。”军司马大声的叫道。

    “哈哈哈”徐自为放声大笑,一直压在心头的那块大石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既然卫风带着大军到了这里,那么他就不会坐视受降城陷落。有卫风的骑兵缀着匈奴人,其他各城的援军也会很快到达,受降城算是保住了。

    “传令全城,援军来了,卫将军来了,我大汉的骑兵来了。”徐自为说着,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喏。”军司马大声应道,随即跳上了旁边的鼓台,拿起鼓槌用力敲响了大鼓,低沉的鼓声在城头来回震荡,不大的受降城里顿时热闹起来,在下面休息的伤兵能走动的,都走了出来,他们惊讶的看着城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两个士卒分头沿着两边的城墙奔跑起来:“援军到了——”

    “援军到了?”还没得到消息的士兵惊喜的互相看着,看着飞奔而过的士卒手中举着的令旗,立刻明白了,他们举起手中的兵器大吼起来:“援军到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0章 当年往事() 
卫风看着城下的匈奴人大营,沉默半晌,回头对赵破奴和杨龙等四个校尉说道:“诸位看看怎么打比较好?”

    赵破奴年纪最长,资格最老,和卫风的关系也最亲密,卫风发话,理所当然的由他第一个回答。他揪着花白的胡须,有些为难的说道:“城池攻防一般的死伤比例大概是四比一,匈奴人不善攻城,但是受降城也没有护城河,两相比较,死亡比例应该离四比一不会差得太远。受降城既然还在,那么至少还有七八百的兵力,换句话说,匈奴人的伤亡不会过万。他们总共有五万人,现在的兵力应该还在四万人以上。比我们足足多出一万人,如果正面决战的话,恐怕双方伤亡都不会小。”

    “赵大人说得有理。”杨龙点了点头,“杀敌一千,自杀八百,我们虽然战力较强,但是这一战过后,只怕也要元气大伤。如果再遇到匈奴人,我们就无法抵挡了。”

    钱子墨也咂了咂嘴:“可惜步兵营他们一个也不在,要不然以咱们练就的步骑配合战术,倒是可以轻易吃下这四万人,给匈奴人点利害看看。”

    卫风笑了,这几个骑兵营的校尉跟他打了几仗,已经形成了喜欢算计的习惯,他们不再追求那种死伤相当的惨胜,而是开始追求那种赚大便宜的胜仗,开始珍惜手下有限的兵力,尽量做到利益最大化。

    “那你们说,还打不打?”卫风的嘴角挂着一丝笑意,向两边看了看。

    “打,应该还是要打的。”赵破奴淡然说道:“徐将军以三千兵力守城,之所以能撑到现在,就是因为他对将军有信心,将军既然到了这里,如果一仗不打,岂不是让将士们寒心?问题是怎么打,既要保存我们的实力,又要重创匈奴人,积小胜为大胜,最终扭转战局。”

    “那好,将士们赶了一天路了,就让他们先休息,我们连夜商量一下,看看究竟怎么打才好。”卫风看了看远处的受降城,掉转马头。杨龙等人跟着一起下了土坡,边走边说着自己的想法。

    赵破奴站着没动,他看着受降城百感交集,十三年前,他就是兵败于受降城北,在匈奴人那里呆了一年多,虽然说后来跟儿子赵安国一起逃回了大汉,可是再也没有得到起用。要不是赵安国无意之间和卫风成了好友,卫风在天子面前进言让他重新出山,他也许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看到受降城。

    “阿翁。”赵安国催动战马来到赵破奴的身边,轻轻的叫了一声。他从赵破奴的眼神里看到了他雪耻的渴望和对受降城复杂的心情,他当年也跟着父亲兵败于此,当然能够理会其中的苦涩。

    “安国,这一次,我们一定要让战刀饱饮匈奴人的鲜血。”赵破奴恨声说道。

    “阿翁,会有机会的。”赵安国轻声笑了笑,看着受降城说:“受降城,这次要名副其实。”

    受城城建于太初元年,当时因为匈奴人内乱,儿单于年轻而暴虐好杀,国人不满,其左大都尉想要杀单于自立,又担心实力不够,就派人和汉人联系,希望汉人前去接应,故而天子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建受降城,准备在受降城接应左大都尉。后来左大都尉觉得受降城还是太远,希望汉人更近一些,天子才派赵破奴率两万骑出朔方两千余里,直到浚稽山。可惜的是左大都尉事败被杀,赵破奴在回军途中,也被匈奴八万骑包围,没入匈奴。

    “但愿如此。”赵破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有生之年能荡平匈奴,也算是不枉这一生的戎马生涯。”

    “阿翁,我们走吧,跟着卫将军,你的心愿一定能实现的。”赵安国笑着说道。

    “呵呵,我也是作如是想。”赵破奴咧着大嘴,笑了。

    莫里娅一个人呆在大帐里,百无聊耐的玩着卫风给她做的玩具。地上画着一个九宫格,三枚黑色的石子静静的摆在一面的三个交点上,另三枚白色的石子摆在对面。这是卫风教她的游戏,看起来简单还实际上变化其极复杂,莫里娅很快就迷上了,每天不玩上几局,她就无法安睡。

    不过今天卫风一直没有来,他正在和手下的校尉们商量明天的战事。

    外面呼啸的风声渐渐的止了,天地之间静了下来,奔波了一天的士兵也沉入了梦乡,只有执勤的士兵还恪尽职守的在营在巡逻,单调的铜锣声提醒着每一个人。莫里娅却毫无睡意,她一个人坐在棋盘面前,自己跟自己下了起来。

    “怎么没找王汉跟你玩?”帐门一挑,卫风躬着身子走了进来,露出一口雪白的牙笑道。

    “你来啦。”莫里娅欣喜的跳起来,一把拉住卫风的手臂,将他拽到棋盘面前:“我正在等你呢。”

    卫风笑着摇摇头,盘腿坐在棋盘面前,随即向身后招了招手。秦子林笑眯眯的拿过来一些点心和酒水放在他的旁边,卫风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