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逆之吕布新传-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力排众议,坚持继续接纳流民。“本朝的百姓,只要吃得饱穿得暖,日子还过得下去,就决计不会造反的。而且我们不是白白安置他们的,可以帮他们盖房子,可以提供牲畜、种子、农具和口粮,但是这些都是要偿还的!用粮食用劳动或者别的方式偿还!”
贾诩对这一点非常赞赏,他第一个跳出来支持吕布。“吕使君远见卓识,令人钦佩。最要紧的是吃饱穿暖,开垦荒地,保证明年有衣穿有饭吃,到后年就好了。”严政是商人的底子,算盘打得精。“秋收一完就是农闲了,可以组织青壮修桥铺路,兴修水利,训练民壮,村子里修建坞堡??有了水泥就会迅捷很多??鲜卑人来了就躲进坞堡里,让他们抢无可抢。两三次后发现没什么油水,就会绕着走去抢其它郡县。我们投了本钱,怎么也要拿些利息回来,地主家也是没有余粮的。”
阎忠也发言了:“收下粮食,要建立义仓,推举办事认真大家放心的人管理。丰年存进去,灾年取出来,万万不能搞成官办的。流民日渐增多,没有义仓也是根源之一。”大家七嘴八舌终于定了以工代赈、兴建义仓等政策的细则。这次会议被后世历史学家们称之为九原城流民会议,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流民问题。
八月初,五原边军终于满员了,各个村子也都建成了坞堡和义仓,县大队和区小队也开始了正常执勤,消息树等手段也开始广泛应用。坚壁清野这一决策得到了彻彻底底底地执行,所有人都满怀信心,鲜卑人再来定叫他们好看!
唯一不高兴的人就是侯成,看着手里的明珠财宝,黄金翡翠迅速地减少,不断地换成粮食和各种物资,他的心里难过极了。他不止一次地提醒吕布,使君咱没钱了,你手里可要紧点呀!使君,咱真的没钱了!吕布看见他失魂落魄的样子,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侯成,要是有机会让你却抢弹汗山檀石槐的单于庭,你敢不敢?”侯成的两眼立刻就冒出了金光,是足赤真金的金光!“怎么不敢?檀石槐的单于庭,那得有多少好东西呀!”“那就好好训练你的部队,别抢到了东西却丢了命!”“我马上就去修理这帮猴崽子!”侯成立刻大步流星地去了,如此振奋人心的伟大目标,如何不令人神驰神往?
的确,吕布不是在诓骗侯成,朝廷的动向他一清二楚。陛下已经下定决心向鲜卑开战了,和历史上的一样,分三路北伐。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出云中,护匈奴中郎将臧旻和南单于出雁门,护乌丸校尉出高柳。吕布则作为一支奇兵秘密出塞,朝廷不为遥制。张奂张然明将来到九原城替他看家,预计尚书台的诏书这几日就会到。
八月初四午间,吕布接到了一个消息,张奂张然明将在晚间赶到,他身上带着尚书台的诏书,曹雍和阿黛尔公主随同他一起赶来。这意味着和鲜卑的战争正式打响了!
#####落日原大战的序幕已经拉开,求点击求收藏求加书架!求宣传推广!三藏大师书友qq群;435438090
第109章:出塞()
八月初六,吕布就率军出塞了,他的部队一共两万人,其中有后备兵和辎重兵各四千。铠甲、头盔、环首刀、斗笠、雨披、弓弩箭囊是标配,至于百炼钢刀和陌刀,就只有精锐部队才能装备了。吕布下了严令,除非全军战死,最新的武器装备绝不能落在鲜卑人手里。马匹倒是足够,平均下来每个人有两三匹。
这次吕布还带了一千辆两轮马车??四轮马车已经有效地解决了转向问题(前桥中间有一孔,与车架连接,而前桥与车辕刚性连接,前桥可以水平转动),但是不能高速行驶??一百辆马车上装备的是连弩和神臂弩,连弩一弩七矢,射程七百步,神臂弩一弩三矢,射程四百步。另外九百辆马车都是轻车,四周只要支上障板,用榫卯扣好立刻就是一辆结实的重车或者移动堡垒,可以运送伤兵和辎重,速度完全跟得上战马。九百辆轻车装的全是粮食和箭矢,这一招儿是他跟李陵学的。
五原郡已经开始训练第二批一万新军了,这是他留的后手。即使他战败,五原郡也有一战之力。为了装备和维持这三万军队,吕布已经囊空如洗了,除了粮食和大批物资,他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仅剩的一点点珠宝黄金被侯成死死地攥在手里,说什么也不给。“使君,咱老侯是为你好!你以为这个太守是好做的?都以为你是富翁,打秋风的每月都要来几波,不留点东西孝敬,给一双小鞋就够你穿一年!”侯成说得不错,这笔钱看来是不能打主意了。
吕布只好使劲花招,才从朝廷和并州刺史手中讹诈到了所需的铠甲装备箭矢,还有少部分粮食。按照侯成的说法,这一次不仅把以往别人欠下的交情都连本带利地收回来了,还倒欠了一屁股账吕布只能苦笑,哥也没办地方呀,大汉官场就是如此,办一点儿公事倒好像欠了朝廷和州里多大的人情!好在贾诩和阎忠的行政能力极高,只要弄回来的,总能处理得妥妥当当,不用吕布费一点儿心思。
这次出塞,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出云中,护匈奴中郎将臧旻和南单于出雁门,护乌丸校尉出高柳,三军总数五万左右,步卒占了四成。就这还是掏空了整个大汉北部州郡战马的结果!贾诩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长叹了一口气,说出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世家大族,跨州连郡,田连阡陌,而无所出。小民百姓贫无立锥之地,赋税日重,徭役日多,须得有明主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方能删夷大乱。”阎忠说话向来直截了当,当时就接了一句。“文和,你就直说吧,十年之内必有大乱,好多人都已经看清楚了。”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连忙打眼望向吕布。吕布更幽默,立刻就补了一刀。“所以这十年诸君要兢兢业业、卧薪尝胆。”
此次北伐分三路作战,并没有确定何人为帅,每个将领都有临机决断权。这大概是皇帝最近看卫霍列传受到的启发,希望三人互相竞争,哪怕一路来了胜仗也是好的。吕布的目的更简单,那就是尽量减少汉军的伤亡,要知道此次出塞的五万汉军都是大汉仅存的精锐,还要用他们来抵挡鲜卑人的疯狂报复。所以,他从满夷谷出兵就夜间行军白天休息,四路大军中他处在最西面的位置,离右翼的田晏只有半天的路程。他原本的打算是,汉军和鲜卑一接触他就向右支援田晏,然后一直向右,救下一支汉军算一支。至于夏育,只能请他自求多福了,哥实在是没能力救这么多人了。
踏白军几天前就被吕布撒出去了,这些人换上羊皮袄,骑上乌恒马就是如假包换的牧人。他们的任务就是及时汇报汉军和鲜卑人的动向。银狐鬼军自然也早就消失了,侯成的目标是檀石槐的汗帐,这是他惦记了许久的。而且银狐鬼军的作战原则向来是不立于危墙之下,只捡便宜不亏本。再说那帮大爷的战斗力,一旦上战场肯定是累赘,倒不如撒出去看能不能检点便宜。
就这样一直向北行了三日,深入鲜卑境内已经六百里之遥。每日间鹰信往来,传递着各种情报,曹雍的司闻曹系统、阿黛尔的羌人情报网、踏白军、银狐鬼军每天也有情报传来。第三日上午,吕布等人开了个作战会议。曹雍做为情报主管首先发言了。“综合各方面的情报,檀石槐已经发兵十二万,分三路迎击我军。中军五万,由檀石槐的儿子、继承人和连率领,左右两翼各三万,统帅不详,据说都是宿将。檀石槐身边只有一万人,汗帐设在两千里外的狼居胥山附近。”
“大家说说这一仗该怎么打吧。”吕布定下了调子。大家七嘴八舌议论了一番,形成了两种意见,高顺认为应该全军突袭狼居胥山,其他人认为应该救援汉军,只有贾诩沉默不语。吕布一时也茫然了,他现在处于两难境地。不救汉军,一旦战败,幽州并州就要沦陷,救援汉军就打不了檀石槐。
贾诩到吕布军中已经三个多月了,所见所闻令他十分感慨,这个吕奉先似乎有些不一样。不像其他的大汉官僚,一心升迁或者沉迷儒学,一天到晚总是在忙,忙的还都是升斗小民的生计。但是仔细一想却大有不同,他的所作所为是在匡正时弊!坚壁清野,建立坞堡。修葺城池,这三条彻底解决了鲜卑人的问题。鲜卑人抢无可抢,没什么油水,自然不会再来。以工代赈,既解决了灾民问题,又修葺了城池道路。奖励垦荒、免租、贷款购买农具牲畜种子,极大地缓解了流民问题。还有五原边军那些锋利的兵器、坚固的铠甲都透着种种神秘。这个吕使君到底是那一类人呢?他有些摸不准。于是他出言试探了,吕布的回答更是让他摸不着头脑了。兢兢业业没错,卧薪尝胆好像有些什么东西在里面。
贾诩是人情世熟透了的,向来明哲保身,总要先摸清了主公的底细才会进言。而且极善于用计,一用必然是绝户计,必然是连环计,所以才得了一个贾毒士的称号。但是此时此刻,他还远远没有后世的威名,对吕布也谈不上归心。按照他和阎忠私下里的话说,只是一份俸禄而已,对得起这份俸禄就行了。即使在这样的时刻,关系到七八万汉军生死的时刻,他也一言不发。他要借着这个机会看清楚吕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像一只老狐狸,在黑暗中睁大眼睛,注视着吕布如何抉择。
吕布却没有想那么多,在他的印象中,贾诩似乎在军事上不那么在行,只是会揣摩人心罢了。退一步说求人不如求己,堂堂吕奉先打个仗都要请教谋士,他丢不起这个人!他沉思片刻,终于下了决心。“一旦战败,鲜卑人必然报复!首先受苦的还是幽并两州的百姓,所以必须救汉军,能救多少算多少!我们先向右翼靠,帮田晏打赢这一仗,然后再看是继续向东还是北上。如果臧旻顶不住了就去支援他,我估计他是肯定顶不住的。至于鲜卑王庭,把这个消息告诉侯成,他手下那拨人鬼主意多着呢,没准能抽冷子咬上一口。”
这时,沉默不语的贾诩突然发言了。“诸君,我觉得吕使君的判断没错,臧旻肯定扛不住。我们和和连也要相持一阵子的,这样檀石槐也许就会亲自赶来,他的亲军一动,汗帐就空虚了。”众人两眼都冒光了,对呀,鲜卑大汗檀石槐一生征战无数,几乎无役不与。他的继承人把仗打成这样儿,他那张老脸肯定挂不住。
吕布莫名惊诧了,这贾毒士还真有几把刷子!一句话就说在了点子上。“文和,你既然料到了,就肯定有制敌之策吧,那就不要藏私了,都说出来吧。”吕使君的话都说道这份儿上了,贾诩自然就不能再隐瞒了,否则就真的是藏私了。“吕使君、诸君,以田晏的战力,支持两个时辰应该没问题。按照目前两军的态势,预计明天上午田晏就会和鲜卑人接战,我们今晚疾行,赶到预定地点埋伏好,等到两军疲惫之时,从敌军侧后出击,定获全胜。然后两军并力向东去救援臧旻??但愿那时他还没有大败。至于夏育,那是估计已经全军覆了。”贾诩停了一下又说道。“我料檀石槐已经赶往前线了。”
曹雍定定地看了一眼贾诩,右手一伸,手中是一片薄薄的绢帛,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檀石槐已经南下,身边带了一万军马,已经到达千里之外,单于庭只剩下了一千老弱。”“贾文和真神人也!”诸将一起伸出大拇指。
第110章:和连()
作为大汉的高级军官,田晏的战术素养还是很高的,他早就预料到了鲜卑人的攻击方向和兵力。因此把预设战场设在了一座无名湖泊边上,他的大营扎在无名湖泊西侧,这样湖泊就能很好地保护他的右翼。他的左翼是一座百丈高的小山,由两千步卒守卫。这样大营和小山互为犄角,就能有效地遏制鲜卑轻骑兵的进攻。
这就间接地证明了一个真理,能够在煌煌青史、浩瀚史料中留下姓名的,没有一个是浪得虚名之辈。几百年之后,人们看到的历史,都是经过当政者粉饰过的,其中的真假已经不可考了。但是此次此刻,破鲜卑中郎将田晏的布置却是可圈可点,没有半分漏洞可钻。
田晏的部队有一万两千,两千辎重兵,六千骑兵,四千步兵。骑兵身着大汉的制式筩袖铠,配备着环首刀和弓矢,有一半的人有长武器,多半是长矛。步卒有两千弓弩手,两千刀盾手,他们手中的盾牌是大半人高的方盾,介于巨盾和圆盾之间,这是为了便于运动,关键时刻也可以布列盾墙。
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金色的光芒照耀着大地。汉军大营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将士们开始起床洗漱。大营中人来人往,充斥着大战前夕的紧张气氛。田晏带着几个亲随,跃马出营,登上小山目视四周。寂静无声,北方还有些黑暗,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但是田晏知道,不出两个时辰,鲜卑人的轻骑就会出现在那里。
在士卒们眼里,田中郎镇定自若,颇有大将之风,但是田晏自己心知肚明,自己身上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作为上书北伐的两名中郎将之一,一旦失败,不仅官职禄位不保,朝廷也许会用自己的首级平息清流的愤怒。更可怕的是,还要殃及段太尉和王常侍,那才是真正的灾难。此战绝对不能败!哪怕是小胜也好。自从得知檀石槐发兵十二万迎战之后,他的期望值就大大降低了,现在已经不期望大胜,只要不是大败就行。
田晏思索了片刻,他还是担心鲜卑人会绕过右翼的无名湖泊袭击自己的侧后。他简短地下达了命令,派出五百轻骑严密监视无名湖泊南端。行军司马应了一声诺,利落地退下了。田晏回到大营开始用饭,这时他的心态已经调整好了,不再患得患失了。是胜是败,今日必有结论,那就不要去想它,先熬过今日再说。吃完饭,一夜未眠的田晏有些疲倦,不知不觉的和衣睡着了,鼾声百步内听得清清楚楚。没想到这个无心之举大大振奋了军心。大敌当前,田中郎却鼾声如雷,看来此战定然大胜!
这一觉一直睡到了巳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