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因果报应录 >

第2章

因果报应录-第2章

小说: 因果报应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5  胡封翁公门好修行
 
清代太守胡向山的封翁胡老先生,在江苏金山县担任审判官的职务,素行忠
厚廉洁,从来不屑做贪污舞弊的事。有一年,金山县发生一件强盗抢劫的案件,
被害人受伤致死,经政府捕获盗犯首从共三十余人。当时的法律很严厉,凡是强
盗伤人,不分首犯或从犯,一律都要处以斩首的死刑。胡封翁承办这件盗案,看
到那盗犯三十余人,都是失业的贫民,不忍看他们都受斩首的极刑,就判决主犯
二人斩首,其余一律都判充军边地的流刑。可是县官认为判得太轻,封翁向县官
解释道:‘这件虽是强盗抢劫案,但看他们的供词,并非累次犯案的积贼。至于
被害人受伤致死,是因为黑夜里慌忙推跌致伤而毙命的,不是刀枪杀死的,这样
的犯情不算很重,似乎可以轻办。’然而县官恐怕会受到上级政府的严厉驳斥,
不敢批准封翁作的判决。封翁再向县官进言说:‘如果受到上级的驳斥,请你把
我解到省里去,办我轻纵盗匪的罪名就是了。’县官听了很受感动,和颜悦色的
对封翁说:‘你既然肯为民请命,我岂独没有仁慈的心呢!’就批准封翁所作的
判决。这件盗案报到省方,果然驳回,饬令另行更审,封翁就写了一篇洋洋千言
的呈文,详细说明原判的理由,向省级顶上去,复经驳斥,经过了三驳三顶,巡
抚大为震怒,下令提案亲讯,并饬县官到省,势将予以撤职查办,县官大为恐惧,
归罪于胡封翁,可是封翁问心无愧,却很镇静,愿意跟随县官一同到省,并且说:
‘如果省方认为我们轻纵盗犯,要办我们,我当一人负责。’县官就与胡封翁同
行,到了省里,县官谒见巡抚,巡抚呵斥他不该轻纵盗犯,声色俱厉,县官只得
顿首认错,巡抚说:‘你到任不久,谁教你这样的呢?’县官答道:‘这是胡审
判官承办的盗案。’巡抚问:‘胡某有否跟你同来?’县官答:‘他现在候于门
外。’巡抚冷笑的说:‘我本来怀疑是贪官污吏的纳贿枉法,果然如此,我当亲
予讯究。’立即饬令卫警把胡封翁从门外带进来,巡抚厉声的问:‘你是担任审
判官的,怎么不知强盗伤人致死,应该不分首犯或从犯,一律都要判决斩首的死
刑呢?’胡封翁答:‘我知道法律本来有如此的规定,但其中也有轻重之分,应
当权衡,不可一概而论。’巡抚更怒形于色的说:‘同一强盗伤人,怎么还有轻
重之分呢?’封翁回答道:‘法律上对于积年的巨盗,公然用刀枪杀死事主,固
然要处以死刑;但是像这件盗案,都是失业的贫民,为饥寒所迫,以致误触法网,
至于被害人的死,是由于黑夜中的慌乱推跌而起,并非有意用刀枪杀害,这样的
情形,似乎可以稍从宽办。’哪知巡抚听了封翁的辩解,更拍桌大骂的问:‘你
得了强盗多少的贿赂?竟敢替他们巧言开脱呢?如果不说老实话,要用棍子打你
了。’胡封翁叩首的回答:‘若说下吏有意替强盗开脱,下吏不敢辞其罪,至于
受贿枉法,下吏是素来不屑做的,不要说像这样的巨案,就是斗殴的小案,下吏
也不敢昧著良心作事。’巡抚听了,忽又强作笑颜的问:‘你既然没有受强盗的
贿赂,为什么要办得这样轻呢?’封翁对此不愿回答,经过巡抚的一再讯问,才
回答说:‘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公门里面好修行。谅巡抚大人一定读过欧阳修的
泷冈阡表,欧阳文忠说:求其生而不得,那么死者与我都无遗憾了。’巡抚觉得
所言很有道理,就令封翁走近桌前,仔细一看,发现这位胡老先生一副慈祥的面
貌,善气迎人,一望而知确是公门修行的好人,并非贪官污吏的败类,顿觉怒气
全消,就和颜悦色的问:‘你有几个儿子?现在作何行业?’封翁回答道:‘我
有四个儿子,大儿子侥幸考中了上科的举人,其余三个儿子都是县学生。’巡抚
听了,肃然起敬的说:‘这是你公门里面好修行的报应,现在这件盗案,我决定
核准你的原判,从你保全了很多的性命这件事来看,这又是你儿子明年考中进士
的预兆了。’这件盗案就此确定,仅判盗首二人死刑,其余统统全活。明年胡封
翁的长儿胡向山太守,果然考中了进士,次儿三儿都从太学出身而出任官职,四
儿也当了廪生,至今子子孙孙书香不绝。(取材自坐花志果译语改作)
 
06  费法官一言救万命
 
清代乾隆年间,江苏省发生灾荒,江阴县的知县因为治民无术,以至县境内发生
民变,很多民众都揭竿作乱,知县就将民变的情形报到省级去,巡抚某公接到了
报告,亲自赶到江阴,经过常州的时候,费鹤汀的祖父正在常州担任法官,跟了
知府到船上去欢迎巡抚。
巡抚看到费法官的容貌很清奇,好像很有学问道德的样子,就对他商量说:‘现
在江阴乱民的首谋及党羽数十人,都已被捕,一般的讲来,民众集体作乱,一律
都应予以处死的,所以民情十分惊惶,你是担任审判职务的老法官,办案是很熟
练的,像江阴县的饥民作乱,是否应当不分老少,一律予以处死,究竟怎样才能
在情理方面,办得允当呢?’
费法官反问道:‘大人预备严刑峻法的办呢?还是要厚道积德的办?’
巡抚说:‘请你试言二者的分别,我当斟酌选择。’
费法官回答道:‘如果是全城背叛,固应予以屠戮,可是江阴的民变,事起仓卒,
都是因饥觅食的小民,希望求得升斗以糊口,并不是敢于背叛政府,倘若处以屠
戮,恐怕不是当今圣皇爱养小民的德意,好在首犯已经逮捕,照我的愚见,还是
依强盗聚众行劫条例,仅将首犯处死,其余处以流刑或免究,这样似乎办得允当,
而且是厚道积德的办法。’
这一番侃侃而谈的言论,巡抚听了颇以为然,就令费法官拟一判决,处决首犯一
人死刑,十余人流刑,其余一概免究。
当时有见识的人,都认为费法官一言而救万人之命,后代一定会很兴盛。他的儿
子从副贡而官至陕西潼商道,孙儿费鹤汀,官至巡抚,至于费封翁本人,也屡次
封到‘光禄大夫’‘振威将军’等官衔,子子孙孙都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取
材自坐花志果译语改作)
 
07  王志仁广嗣延寿
 
安徽省有一王姓商人,名字叫做志仁,年已四十多岁,虽经商得法,薄有积
蓄,可是唯一遗憾的,膝下还没有一个儿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怎得不忧心
如焚呢!世人在所求不遂的时候,常喜欢看相算命,王志仁是一个凡夫,岂能例
外,所以就跑到挂著‘赛柳庄’牌子的相面先生那里,看一看相,问问命中究竟
有没有儿子?哪一年可交得子运?哪知相面先生把他的面貌手掌,仔细端详一番
以后,对他说:‘耳薄无轮,有须无髭,是孤独之相,没有得子的希望,并且两
眼四围有黑气侵袭,数月内必有大灾祸,性命难逃。’王志仁是很信服赛柳庄之
相术的,听了这番话,不禁吃惊得脸色惨白,汗流浃背,他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完
了,心头的慌张,使他有些失魂落魄,六神无主;急急忙忙回到店中,准备筹划
了一些路费,卷起行李回家。在回家的途中,住在一家旅馆里,那时正是黄梅多
雨的季节,王志仁在房间里休息,忽然外面狂风大作,雨声沙沙地打著窗子,好
像擂鼓似的乱敲,渐渐地,风声越刮越猛,雨点愈落愈大,这一幅凄风惨雨的景
象,好比是王志仁内心忧愁的写照。大约经过了二小时多,暴风雨才告停息。他
打开窗子向外一望,只见天空被雨水洗得一片碧蓝,一轮光圆的明月,却像含羞
的少女,躲藏在稀薄的浮云里,脉脉含情地偷窥大地上的景物,院子里的几株月
季花,花瓣七零八落的飞散得满院飘舞,枝叶上还留著晶莹莹的雨水,在月光笼
映下,有如金刚钻般的闪烁发光,雨后的美景,秀丽脱俗,使他顿然忘了胸中的
愁闷。他走出旅馆,一个人踽踽而行的散步到河滨,忽然看见前面一个村妇装束
的年轻女子,抱著一婴儿跳入水中,不禁大吃一惊,他急得想跳到河中去救援,
但恨自己不会游泳,无法入水营救,正在千钧一发之际,抬头看到远处河面上有
几只渔舟,他举起了手向渔舟大声呼救,喊了一二声见没有动静,再连奔带喊的
说愿出二十两金子,送给救命的人,渔舟才争先恐后的迅速划来,终于把少妇及
婴儿从水中救出。王志仁把二十两金子如数送给渔人,就询问少妇抱著婴儿投河
的原因。少妇悲伤的哭著说:‘我的丈夫在外佣工度日,家中养了一只猪,预备
把猪卖了偿付房租,昨天有贩猪的人经过家中,我就把猪卖掉,哪知贩猪的人走
了以后,我才发觉所得的猪款都是假银。我丈夫性情很暴躁的。他知道了一定会
把我重重的痛殴一顿,我家中又贫穷得无以为生,所以我要抱著婴儿一同投河寻
死。’王志仁听了,顿起恻隐之心,就问明了猪款多少,送给她加倍的真银,少
妇遇到了这样大慈大悲的好人,心中真是说不出的欢喜,无法形容的感激,向王
志仁说了很多谢恩祝福的话,为了来日有报答恩情的机会,并将王志仁的姓名籍
贯及居所等,也问了个清清楚楚,才抱著婴儿,充满了安慰的心情回家,当她回
家的时候,她的丈夫也已回到家中,少妇将卖猪得假银,以及畏惧笞责而抱婴投
河,遇善士而获救得银的经过,详详细细的向丈夫诉说了一遍。她丈夫听说王志
仁有这样慈悲的心肠,也非常感动,就陪同少妇一同到王志仁所住的旅馆去道
谢。他们夫妇二人走到旅馆的时候,正是夜阑人静,王志仁已闭门睡觉,少妇一
面用手敲门,一面轻轻的喊著王先生,王志仁一听是刚才那位少妇的声音,就在
床上用严肃的语调回答说:‘你是少妇,我是孤客,怎么可在半夜三更相会呢?
赶快回家去吧!’少妇的丈夫在门外说:‘我们夫妇二人一同来,向王先生表示
感谢。’王志仁听到少妇丈夫的声音,觉得没有什么嫌疑,才披衣起床,正把房
门拉开,走出房外的时候,忽听得房内‘轰隆’‘哗啦’的突然巨响,不由得使
主客三人,大吃一惊。回头一看,原来因为房屋的墙壁,经过了几天暴风雨的侵
袭,砖瓦梁木都有损坏,以至屋墙倒塌下来,把王志仁所睡的床榻也压碎了。王
志仁大叫一声的说:‘啊呀!好危险!如果没有你们夫妇二人敲门叫我出来,那
么我势必被倒下的墙砖压死呢!’夫妇两口子异口同声的回答说:‘这是上天有
眼,王先生这样的好心人,天理不该遭横祸。’主客三人在旅馆的休息室坐谈了
一会,才相互道别。王志仁回到自己家中,休息了数月,一直平安无事,再到原
来经营的商店,继续旧业,他想起号称赛柳庄的相面先生,曾预言他数月内性命
难逃,可是现在已经过了好几个月,还是很平安的活著,足见赛柳庄的相术不灵,
胡说八道,决定跑到赛柳庄的命相馆去向其质问。赛柳庄重新把王志仁的面相仔
细察看以后,带著很奇怪的口吻说:‘咦!怎么你的气色完全改变了?一定是救
了几个人命,积了阴德。现在你髭髯骤长,口角颐丰,金光聚耀于面目须眉,不
独多子,且当增寿。’后来王志仁的妻子,果然在十几年中,连生了十多个儿子,
王志仁活到九十六岁的高寿,无疾而终。(取材自德育古鉴译语改作)
 
湘清按:我们学佛的人,谁都知道,佛教是不主张看相算命的。上面的故事,
也不是提倡算命相面,而乃说明相面之不足恃,像星相家本来认为王志仁命中无
子,且在数月内要死亡,可是王志仁因为大发慈悲,救了人命,竟能多子延寿,
可见人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心行,不必看相算命。陈希夷问道于麻衣云:
‘尝见有子之相,相不变而无子,乏嗣之貌,貌不更而生男,寿者相而夭年,无
寿相而长寿,福重敦厚之形,形不易而遭刑,夭命禄尽必亡之相,相不改而寿全,
何也?答曰:心生相貌,以理言也,吾闻古人相法,以洪范五福六极为主,察其
人忠孝仁义,守道有恒,便到颠倒造次时,不改其节者,吉相也,必享五福之庆。
若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而便到颠倒造次时,无改其性者,凶相也,必受六极
之刑。’以上一问一答的话,更可证明人们的命运,并不决定于相貌,而完全操
纵于自己的德行。以前印光大师有一位台湾籍的皈依弟子蔡伯伦居士,操星相业
于沪上,印光大师曾为其所著嘤鸣集作序云:‘伯伦居士,侨寓沪上,以相为业。
凡遇来者,无论其相之善恶,皆勉以修德积善,以祈善者益善,不善者亦善,深
合命自我作,福自己求,与夫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逐心灭等义。
而且于议论中,辄谆谆于三世因果报应,与夫净土横超法门,俾一切人由问相而
得入圣贤之域,以及往生极乐之邦,其挽回世道人心也大矣。’(见印光法师文
钞卷三蔡伯伦嘤鸣集序)又吾友葛晋寿居士,乃菩提树月刊发行人朱斐居士之总
角交也,精研麻衣柳庄之术,尝设命相馆于苏州玄妙观旁,吾见其与人谈相,对
于命中有福寿者,勉其念佛行善,更能增福延寿。对于命中有灾祸者,励其念佛
行善,冀能消灾免祸。若蔡伯伦葛晋寿二居士之辈,乃以谈命看相为手段,劝人
念佛修心为目的,殊不能以流俗之星相家等量视之矣。至于吾侪学佛之人,固知
学佛之究竟,不在希冀人天福报,但佛陀为奖励世人念佛向善,亦并不废言人天
福报。佛经中‘求子得子,求寿得寿,求官得官’之经文,屡见不鲜,吾侪佛子,
岂可不体验佛陀善巧度生方便之悲心哉!
 
08  应大猷阴德尚书/积阴德 做尚书
 
浙江台州有一位好学深思的读书人,姓应,名大猷。他羡慕山中的环境清静,
远离尘嚣,是专心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恰巧城外山麓有一座精致的房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