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青云直递 >

第23章

青云直递-第23章

小说: 青云直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犹豫了一小会儿,她还是决定随心,就去羽国。

    鲁毅听到张清称呼何必为公子,便知她的女子身份并未告知张清兄妹,自然也不会多嘴去解释什么。

    羽国在景国的西南方向,从南岭往西只需走几日便可到,张清驾车向西行去。

    鲁毅又一次庆幸她先来找了自己,不然这天大地大,他怕是再难找到她。

    站在羽国边城贵城的城门口,何必用师父凌空给的一块通关牌子,顺利进入了贵城。

    师父的本事不可小觑,居然有能通行各国的牌子,天下拥有这种通行牌的没几人,每个大国国主手上都仅有三枚可分配。

    不过师父对她也真是好,知道她想走遍天下,就把这东西送给她了。

    这可比当初江沐给的别人身份的路引更实用,各国大城池城门兵都需懂得辨认真伪方可上岗。

    张清兄妹见到她的通关牌子,好奇地问她哪里来的,她只说长辈送的。

    虽说贵城只是羽国的边城,但大街上已经能看到不少身穿奇装异服的人。

    何必不由地觉得这里跟前世的云南、贵州一带相似,有众多少数民族居住。

    她想着还好这时空各国之间有类似普通话的公共语言,不然行走各国很是不方便。

    这几日一路上食宿花了不少银子,她手上剩下的现银不多了,进入羽国才发现景国的银票在这边城还没处通兑。

    鲁毅这两年过的是隐居似的生活,身边几乎没什么钱财,张清兄妹更指望不上了,她有点为银子犯愁,考虑是不是该在这里先打工一段时日,赚点路费。

    找了家小饭馆用餐,她跟鲁毅商量赚路费的事。

    鲁毅一听就表示他去赚钱,让她在客栈呆着就好,张清和张秀也纷纷表示他们可以去赚钱。

    几人争论了起来,互不妥协,最后何必说道:“这样吧,我们先在城里找找有什么活干,找到了再看适合谁去做。”鲁毅三人没了意见,静了下来,认真吃饭。

    这时,她听见旁边几桌的人正说得热闹,似乎都在谈论同一件事情。

    “惜缘楼今晚摆擂台,也不知今年有没人去打擂?”

    “应该有人去吧,听说每项比赛赏金都是五十两黄金,比起去年可是多了二十两。只要参赛女子琴棋书画中任何一项胜过花魁如歌姑娘,便可得五十两黄金,若是不只一人胜过如歌姑娘,每人皆可得五十两黄金。要是有人四项都参赛并且都赢了的话,可就能得二百两黄金了。”

    “惜缘楼办这个擂台赛已经第三年了,可是至今没有哪位打擂的女子能在琴棋书画任何一项上胜过如歌姑娘。”

    “说这么多干什么,今晚去瞧瞧不就知道了,每年看比赛的人都得缴五两银子的入场费,想要有座位的得另加银子,惜缘楼光是此进项都能赚得盆满钵满了。”

    “五两银子算什么,平日想见如歌姑娘,就算有百两银子也未必见得到,人家可是清倌儿,还是头牌。”

    ……

第45章 路费有望() 
旁边的人又说了些什么,何必都没心思听下去了,脑海里只盘旋着五十两黄金的事,这擂台要是赢了,就不愁路费了,而且还是最节省时间的办法。

    她可不敢不切实际地想着得到二百两黄金,她只觉得在“画”这一项上说不定还有些胜的希望。

    不过,她是不会把想去青楼打擂的想法告诉鲁毅他们三人的。

    “快点吃吧,吃完了我们去街上转转,顺便看看有什么雇人的活干。”她对三人说道。

    饭后,她将贵城繁华的几条街都走了个遍,其实是在找惜缘楼的位置。

    没想到走动的过程中,张秀还真找到了活计,是一家绣楼赶制一批绣品,召临时绣娘赶工,绣楼管事看过张秀试绣的几十针后,直接将她留了下来,管了食宿,说好三日后完工了再让她离开。

    何必看着这间绣楼挺大的,在贵城繁华街道占得一席之地,将张秀留在这里还算放心,只说一会儿定了落脚客栈后会让张清来告知她,若她提早完工可到客栈寻他们。

    她找了间不大不小的客栈落脚,原本只想定一间房省些银两,但为了晚上行动方便,还是定了两间房。

    鲁毅倒觉得这理所当然,毕竟她是女子,自当有单独的房间。

    而张清一直把自己当仆人,她是主子,单独住一间也无可厚非。

    何必托词说自己累了,让鲁毅他们也早点休息去,别来打扰她。

    见天色暗下来,她栓好门,打开临巷的窗户,一个闪身,人已在巷子中无声消失。

    她根据记忆中的位置,找到了与惜缘楼相邻的小巷,看到有几扇窗户开着,一个飞身跃入一间房内,此时几乎每间房里的人都到前面大厅里等着擂台赛开始,这间房里也没人。

    她迅速打开衣柜,在一堆华丽的衣物中找出一套淡紫色比较素的裙装,看着这套裙装内里搭配的却是件艳丽的抹胸肚兜,她摇了摇头,又从柜子里翻出一件白色肚兜和一件白色中衣。

    她脱下男装和裹胸布,迅速换上女装,凑巧的是衣裳原主人身量与她差不多,衣裳还算合身,裙长刚好盖过脚面,她连鞋也无需换。

    本来妩媚的衣裙里多加了件白色中衣,被她穿出一份洒脱利落的感觉。

    穿戴完毕,她照了照梳妆台上的铜镜,将男子发髻解下,理顺头发后,在梳妆盒里扯了一条淡紫色丝带随意地将长发松松地束在身后,最后又从衣柜中翻出一条不太透明的紫色纱巾系于面上。

    这是她来这异世第一次穿女装,可惜没时间慢慢欣赏,也没心思想太多,她只想顺利赚到那五十两黄金。

    用备好的暗色布巾将换下的男装衣物包好,藏于巷子暗处一角,她闪身出了巷子,来到惜缘楼大门口,老实地交了五两银子得了入场资格。

    掏五两银子入场费的时候,她有些心疼,又想着舍不得银子捞不着金,为了五十两黄金,这五两银子也只能掏了。

    她琢磨着先看看别人的挑擂情况,最好能看看那位擂主如歌姑娘的实力。

    踏入惜缘楼,这里的布置与当初见过的南风馆有些相似,只是地方更大,大厅是扇形的,不得不说这家青楼的老板还挺有装修意识的,观众席能想到设计成阶梯效果,让后排的人不会被前排的挡住视线。

    她想着有些失笑,她可算是把青楼和小倌馆都见识过了,也算没白穿越一回。

    随意地站在看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她觉得没必要再浪费银子弄个座位,只肯花五两银子领入场站牌。

    今日来这里观赛的也有女子,其中不少人戴着面纱,不知这些人中哪些会上台挑擂。

    不一会儿,惜缘楼大厅的座位就被坐满,后面来的人也只得了个过道边上的站位。

    时辰到了,惜缘楼老鸨到台上向众人说明了比赛规则,简单说就是挑战分琴棋书画四项,琴艺比试需挑擂者先献艺,花魁如歌姑娘再应战,曲目可自选。

    棋、书、画可与如歌姑娘同时比试,最后都由评委裁定胜负,挑战者之间无需评出高低,若是都胜了如歌姑娘,可每人分别领取五十两黄金。

    台下的观众也可以随意打赏参赛的人或者花魁如歌。

    老鸨还说今晚请来一位特别的评委,是羽国的国师大人,顿时欢呼声此起彼伏,好一会儿才消停。

    看来这位国师很得民心,不过以国师的身份来青楼当评委,还是让她有些意外,只能理解为羽国国风开化。

    为了激励大家,老鸨将五十两黄金摆在一张高椅上,置于台上,若是被人得了,还会再另摆上五十两黄金。

    何必猜测惜缘楼每年举办这么一场擂台赛除了能赚些入场费,还有助奠定贵城第一青楼的长青地位,不过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至少有一个实力强劲的花魁坐镇的基础上。

    又一阵欢呼声打断了她的思绪,众人的视线聚焦到前方一抹白色身影上,她的视线随着众人向评委席望去。

    只见来人二十来岁,缓带轻裘,白衣飘飘,面如冠玉,带着一抹温润笑意,缓缓于最前排的评委席落座,每一个动作都文雅之极。

    这几年何必不是没见过美男子,身边接触最多的那几人个个都俊美不凡,但这白衣公子给她的感觉是温润如玉,比三师兄莫然不开口说话时更儒雅,让她很有好感。

    留意听了听周围人的议论声,她才知道这些年惜缘楼擂台赛邀请的评委大多是贵城名流权贵,没想到今年能请到当朝国师来当评委。

    谁当评委对她来说不重要,她只想靠实力快快得了那五十两黄金后离开这里。

    原本老鸨还担心今年没人敢登台挑战如歌姑娘,但众女子得知国师到来,脸上现出跃跃欲试的表情,不论是否赢得过如歌姑娘,光是能在国师面前露一回脸的机会,很多人就不想错过。何况羽国民风开放,不像有些国家不允许女子抛头露面,更别说来风月场所比试才艺。

    老鸨宣布挑战赛正式开始,第一项比试琴艺。

第46章 画比险胜() 
台后挑帘走出一位身着白衣美若天仙的女子,肤白若雪,琼鼻挺翘,眼媚而不妖,唇不点而朱,盈盈立于台中。

    此女正是闻名贵城的花魁如歌姑娘。

    何必心中不禁对这相貌赞叹了一番,这样的女子若是再才艺不凡,沦落在青楼真是有些可惜了。

    不一会儿,真有几名女子从观众席走上比试台,其中也有人是蒙着面的。

    有意思的是那几名蒙面女子到了台上,看了看评委席后,就将面纱取了下来,显然是希望自己的相貌能引起评委席上达官贵人的注意,即便输了比赛,说不定也能有个好归宿。

    可是这时男人们的视线大都集中到如歌姑娘身上去了,哪还有几人分出心神留意她们。

    何必随意地扫过评委席,发现只有那位国师的视线没有停留在一处,而是将台上的人都打量了一番。

    虽然她站在右侧后方,看不到国师的眼神,但她从那人微微转动的头判断出他目光没有停留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连身为女人的她都不禁多看了几眼如歌姑娘,而国师却那么不在意,要么是他见过的美人多了去了,要么就是他很善于掩饰情绪,又或者是他对女人根本不感兴趣。

    她收回自己探究的想法,认真看起比赛。

    不得不说敢上台比试的那些女子,还是有两下子的,至少在她这个半吊子听来,那些琴音都算流畅悦耳。

    有几人的琴声也引得台下观众鼓起掌来,还有一些富家子丢了银子、玉佩之类的东西到台上,赏给参赛者。

    轮到如歌姑娘上场,观众席马上安静了下来,纤纤玉指在琴弦上拨动,《凤求凰》的曲子从指间飘出。

    这首曲子何必曾听柳彦弹过一次,那次是子轩来看他时,他说闲来无事弹上一曲。

    何必永远记得他抚琴时那种投入的神情,如今她在如歌姑娘身上也看到了这种神情,而如歌的目光不时瞟向国师。

    她顿时明白了,这姑娘原来是对国师心生爱意,融入了感情的琴声自然更是动人,连她都听出来如歌姑娘胜了。

    果然,评委席一阵商量后,宣布了如歌姑娘胜,那些参赛的女子倒没有多沮丧,也许是输得心服口服,各自回了观众席继续观看比赛。

    参加棋艺比试的只有一人,如歌姑娘与之对弈,她们走的每一步都有专人在台前竖立的一块大木板上标示出来,方便观众看到棋局。

    不过两盏茶的功夫,那位姑娘就自动认输了,如歌姑娘胜。

    书画本一家,但何必的书法远没画学得好,欣赏水平倒是不弱,上台的几人与如歌姑娘的字各有千秋,如歌姑娘的字胜在有一份傲骨。

    最后一项比试作画,参赛的人也不少,除了她和如歌,还有五名女子,凑巧的是每人所穿的外衣颜色各不相同,一时间比试台上花团锦簇,争相斗艳。

    七人在台上一字排开,台下观众席起哄声起,叫嚷着让姑娘们将脸上蒙面的纱巾取下,羽国女子倒也大方,蒙面的大都取下了纱巾,只有两人未动,一人是着红衣蒙红纱的姑娘,另一人自然是何必。

    老鸨让人摆上了作画的桌椅和笔墨纸砚、颜料,每人一张桌案,互不干扰。

    众人等着宣布作画主题,如歌姑娘忽然对着评委席开口道:“为了公平起见,可否请国师出题?”

    国师笑了笑,站起身道:“不如就请诸位姑娘以仙乐为题作一幅画,两柱香时间为限。”

    七人无异议,各就各位,待开始的锣声响起,几人或是研磨,或是调色,或是提笔。

    何必闭上了眼睛,脑中一番构思,作画除了工法,意境也是很重要的,她必须好好思量再落笔。

    想了小半柱香时间,她开始研墨落笔。

    等待的时间没有想象中漫长,因为没戴面纱的五名女子皆是中上姿色,戴着面纱的红衣姑娘和紫衣姑娘也都身形窈窕,整体颇具美感,特别是几人认真作画时的样子,更是让台下男子看痴了。

    在第二次的锣声响起时,七人都已停笔,完成了各自的画作。

    由最前面桌案的画作开始,从前往后,再从左到右的顺序,每两幅为一组展示于众人面前,最后再并排悬挂于架上。

    评委对七幅画作都欣赏过后,主要将六位挑擂者的画作与如歌姑娘的画作做个比较即可。

    本以为如歌姑娘的画作不是第一个便是最后一个展示出来,没想到是按桌位展示,何必在末排的最后一张桌子,是最后一个展示画作的人。

    前四幅画作有的是美人梅间抚琴图,有的是美人桃花树下弹琵琶,总之画上除了美人就是如痴如醉的观众,画工都尚可,表述直白,都与“乐”有关。

    第三组轮到如歌姑娘、红衣姑娘展示画作,如歌却回头对何必道:“等下只剩姑娘一人了,姑娘不妨此时一同将画作展出。”

    她点了点头,三人并排站立,将各自手中画作展开。

    众人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