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灵异实录-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我以为你们是说着玩的,原来你是真的失忆了。”
小梅带着同情的目光。
“帮我拿去鉴定一下,看看字是什么时候写上去的。”
我把家里床柜上发现的纸条递给小梅,虽然一切表象都有力证明着蓝雨的死,但我始终还是相信自己没有臆想症,不管是盲目也好,还是奢望也罢,总有一种感情在我心里面生长着,那就是蓝雨她还没有死。
“嗯。”小梅又说,“徐起哥,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可不说又觉得心里面很堵。”
我笑了一下,还有什么能比现在更糟糕的。
“这墓是空的。”
“嗯?”我一惊。
“就是嫂子,唉,我还是直说了吧,嫂子的尸体在医院里不见了,案子到现在都没有查出来!”
不见了!?
我心里一惊一喜。
我问小梅,人没有了心脏还可以动吗!
小梅沉默了。
我是一个学医的,不应该问这么愚蠢的问题。
不管是在多么难以解释的谜团和一切的未知领域前,法医都应该拿起科学的武器去砸碎传统封建迷信。但在故去的亲情面前我宁愿相信发生在蓝雨身上任何离奇的可能性,比如死而复生,因为,我迫切地希望她还活着。
感性胜过了理性,我知道自己这样很蠢。
三点。
小梅从技术科取回鉴定结果,笔墨痕迹来看书写时间不超过两天。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喜讯。
坐在法医室里看着蓝雨写在上面的那句话,目光里凝聚着从未有过的盼望。
张汉走进法医室,将一本杂志放到我面前。
把纸卡放进口袋里,说自己没有心情看杂志。
随后,他手在杂志的封面上轻点了两下,说了两个字,死者。
“死者!?”
“对,就是死在铁桶里的女人。”
“你怎么这么确定?”
“你用不着这么怀疑我的业务水准吧!”张汉坐在桌子上,拿起杂志,指着杂志封面上面的女人,“张雅,知名平面模特,网红,一星期前与家人失联,属于失踪人口,经过NDA比对她就是这起案件中的受害者,而且我还查到她生在在一家整形医院里做过隆胸手术,失踪就是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
“现在就去医院!”
我迫不及待想把心思投入到工作中,心理学上讲应该是注意力转移法吧。
“喂喂喂。”张汉按住我,“您老还是安心接受治疗吧,调查案子的事还是交给我和小梅吧。”
“找茬是吗!”
“我哪敢啊!”
“那还废什么话,开路。”抓起衣服就走了出去。
张汉知道我很倔强,就不再阻拦。
车在这家整形医院前面一停,我们三个踏着湿漉漉的台阶走了进去。
张汉出示了证件,并把张雅生前的相片递了过去,问她认不认识相片里的女人。
她看得很仔细,也很坚定地告诉我们不认识。
“她生前在你们这里做过丰胸手术,麻烦你再仔细看看。”
“生前!?”前台接待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更郑重地拿起相片看了半天,“不好意思我们这里出出入入的客户实在太多,而且都长得差不多。”
小梅一时没憋住笑了一声。
也对。
毕竟是整形医院,基本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那这个人你总该认识吧!”张汉把之前那本杂志放到她面前,她立马就认出封面上的女人,“喔,她是我们这里的贵宾VIP客户,两张相片差异也实在是太大了吧,她该不会是死了吧!?”
“知道是哪个医生给她做的手术吗?”张汉问。
“这个我不清楚,我们院长来了,你们还是问她吧!”
转回身就看到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很有礼貌地问我们来这里做什么。
张汉再一次出示证件,“你好我们是市分局的,有件事想请你协助调查。”
“喔,是张雅的事吧,之前有警察来问我啊,我不是告诉你们了吗,她就是我们这里的普通客户,我真不知道她的事情。”
“请问您贵姓。”张汉问。
“李惠。”她回答。
小梅嘀咕着,人情真薄。之前前台接待还说她是贵宾VIP客户,现在这个女人又说她是普通客户。不过话要说回来,没有人会希望自己被牵连进去。
我点了点头。
这就是人际关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和你好永远都只存在与表面,一旦自身利益受到牵扯就会成为陌路人,甚至是敌人。
“你别紧张,我们就是来问问!”
“这样吧,去我办公室谈吧。”
她把我们带到办公室里,陪同小梅和张汉坐在沙发上,聊天内容大致是张雅在这里做手术期间,有没有一些奇怪的言行举止。
她说她没有太注意,因为她平时都在忙其他事,也不怎么和客户接触。
张汉便问她给张雅做手术的医生是谁。
“他已经辞职了。”
正在她办公室里来回走动的我身子一怔,停下了步子。
怎么会这么巧合,张雅一出事他就辞职了。
“辞职原因是什么?”小梅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帮我补充问答。
“就是说太累了,想休息一段时间,不过我看他精神倒是挺好的,谁知道呢,应该是谈恋爱了吧,可这不耽误他工作啊。”
“听您这口气很舍不得吧!”张汉问。
“就这么一个优秀的医生,说舍得那是假话,可怎么留都留不住我有什么办法。”
我翻开起她办公桌上的资料夹,本月所有客户的名单资料都写在上面,唯独没有张雅的资料,而且少了的这一页有明显的撕痕。
“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这个我还真没有,我这个人平时很少和他们沟通,所以基本不会留他们的电话。”
“他叫什么你总该知道吧!”
“这个知道,他叫汤玮。”
我又翻起她桌上的一本书,里面夹了一张4寸相片。
是一张合照。
偷偷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相片,做了记录。
“喔。”张汉起身,“谢谢你了,我们就不打搅了。”
“喔,没事。”她如释重负了一样。
“等等。”我叫了一声,又看了一眼小梅。
小梅一笑,了然,问她,“你们医生用的外科手术刀能让我们看一下吗!”
她有些犹豫,还是答应了。
她把我们带到了整形手术室以后,张汉很惊异地问小梅她怎么知道我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小梅回答说她也不清楚,就是突然想到这个关键点就问了,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心有灵犀吧。张汉竖起大拇指,说我们简直就是完美搭档。
小梅不禁一乐。
相对他们我要严肃一些,打量着这些整形的外科手术刀。
大同小异。
法医和医生以及是整形医生所用的工具实际上是可以互通的,只是因为作业不同形状上会稍有区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特别的锋利。
拍照,做了记录以后,我们离开了整形医院。
在车上惯性地阐述起自己的观点。
张汉和小梅把目光集中在辞职的整形医生汤玮身上,但我却一直回忆着这个李惠的一些奇怪言行。
她不知道汤玮的电话号码这是关键性的疑点。
刚开始提到汤玮时她说过自己曾经千方百计挽留但最终都没有成功,在现在这个时代沟通最起码的工具就是电话,她怎么可能会不知道汤玮的电话号码,综上所述她应该是在说谎,有可能是怕我们联系到汤玮或者一些别的。
谎言的背后肯定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是一段见不得光的过去。
不管是哪一种都指明她有所隐瞒。
我把手机偷拍的相片递给张汉,里面一男一女,女的是张雅,男的应该就是汤玮。
“你怎么搞到的!?”
“山人自有妙计。”我回道。
“虽然没什么特别的,但至少知道了汤玮的容貌特征。”
“不对。”我说,“你再仔细看看。”
这时小梅补充了一句,“他们的关系好像挺亲密的,你看他的手一直搂着张雅的屁屁。”
“屁屁!?”张汉笑话小梅,“你可是法医咱能不用网络术语么,酱紫真的好吗!”
“蛮OK啊。”小梅笑着了句。
没错。
从相片上看汤玮和张雅的关系确实很好。
但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相片为什么会被李惠收藏到书里,而且张雅的客户记录会被撕掉!?
第9章 到底谁是凶手()
疑点重重。
但疑点并不能当做是真相。
正常的侦查手段往往都是直面碰撞,走访群众,勘察现场,与市局档案库进行DNA对比,从可疑人员的对话中获取少量疑点信息来达成破案目的,但前提是犯罪嫌疑人不知道侦缉手段和方法。
如果一个嫌疑人对此了如指掌,完全可以设计出一个假象。
就像凶手将死者遗体放在隆德小区的铁桶内,实际上就是故布疑阵。
诱导侦查方向前提是对侦查手段有很深了解,甚至是了如指掌。
李惠。
从正常的方向推理,她如果是凶手的话,首先要看她是否具备作案动机。
从现在的种种来看情杀有一定的可能性,假设李惠和汤玮存在暧昧关系,后来汤玮喜欢上了年轻漂亮的张雅,这件事败露以后汤玮辞职或者说是被李惠开除(李惠说谎),对此事耿耿于怀李惠便将张雅杀死。
夹在书中的相片似乎是有力的推理证明。
但还是存在疑点。
李惠虽然有可能具备使用手术刀杀死张雅的能力,但从年龄和性别上考虑她没有可能在三刀之内砍断死者肢体。而且,单从情杀的角度来讲杀死足以泄愤,又何必要剖解尸身而且还抛弃在距离整形医院较近的隆德小区。
疑点中必有疑点,矛盾中比生矛盾。
一次次被推翻的推理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真相,相信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回到局里。
张汉把我们的调查发现报告汇报给了梁局,梁局决定兵分两路分别调查李惠和汤玮,这案性质恶劣已引起市委高度重视,上面已经下了死命令一星期内必须破获该案。
“你们知道刑警大队现在是群龙无首,所以我准备亲自上马督办这起案件。”
梁局一拍桌子,目光如炬,“抓住凶手,严惩不贷!”
“是!”
法医室里。
张汉说他调查过市环卫处的车辆出入记录,市环卫处的孙处长说案发当天他们丢过一辆清污车。因为周边没有监控录像,所以没有捕捉到任何的画面,但奇怪的是其他街道上也没有拍摄到丢失清污车的驶入画面,就好像车被偷了以后就披上了隐身斗篷一样。
是挺奇怪。
我问张汉,隆德小区门前有监控录像吗。
张汉回答说隆德小区在旧巷子里,不属于正街,没有监控录像。
“小梅你去交警控制室帮我借一张道路监控分布图。”
“嗯。”
小梅走了以后张汉问我要干嘛。
我站在窗口眺望远处高耸的楼房,城市之中隐藏着多少难以猜透的秘密,我没有回答张汉正是因为自己还无法确定。
直到小梅将道路监控分布图带来时,一切真相大白。
从环卫处到隆德小区有一条无监控道路,全部是监控死角,就算远处监控可以拍摄到也只会是一个虚影。
当我用红笔标记出线路时,张汉一目了然。
第一次感到案件的复杂性和疑凶的可怕。
“是时候去见见这个汤玮了。”张汉说。
“这样吧,你们去找汤玮,我去死者家里看看。”我觉得兵分两路效率会高点,毕竟上面已经下了死命令。如果限时内破不了案,梁局肯定会发脾气。
“我怎么舍得拆散你们这对完美搭档,让小杨陪我去就行了。”
张汉走了以后,我们到痕检科室取了磁性粉末,痕迹提取胶和指纹刷等工具,半个钟头时间内赶到了死者张雅的住处。
是市区内一高档小区。
户主就是张雅。
如此年轻就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让同为女性的小梅感到自惭形愧。
但我觉得没什么好羡慕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活法,生活条件好却不快乐的话还不如平庸简单。
张雅家里。
一切都很正常,家里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说明张雅生前是一个生活很有规律的人。
客厅,两个卧室,阳台,洗手间都检查过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经过探照也没有发现地面有任何可疑的脚印,而所有的脚印都是和我小梅的。
也就是说在我们进来之前,房间里面不存在任何的脚印痕迹。
一个正常的生活方式出出入入,就算是洁癖的人也会留下细微的脚印痕迹,所以我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一个脚印都没有。
除非。
除非有人非常“用心”地对房间进行过打扫。
会不会是汤玮!?
在我思考之际小梅从卫生间里走出来,将物证塑料袋里的一张刮胡刀片递给我看。
“在卫生间马桶里发现的,可能是来不及冲。”
我接过来仔细打量,上面还沾着少量的胡须。
“奇怪。”
我指的奇怪不是刮胡刀片本身,而是房子里除了刮胡刀片没有其他男性用品。
刮胡刀片本身就可以说明有男人在张雅家里短期或者长起居住,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同居。可家里面却没有任何男性用品,却只有这么一个来不及被冲掉的刮胡刀片,只能说明和张雅同居的这个男人刻意隐藏着自己。
小梅猜测说可能是张雅和同居男友有分歧,男友离开时把所有东西都带走了。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根据现场情况来看微乎其微。
如果是一气之下男友离开,说明当时场面非常混乱,他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