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殡仪女孩陈以琳 >

第14章

殡仪女孩陈以琳-第14章

小说: 殡仪女孩陈以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了伙计,据说一年能卖个一百万。

    而这家夫妻档生意虽然好,但是却一直没有扩张,还是守着四方街口那家小小的店面。以前以琳去吃面的时候,问过店主夫妇为什么不扩大生意。店主是个老实巴交的江西男人,说自己没那么大本事,只能做点小本生意,怕做大了亏钱。毕竟店租不便宜,他们又没什么家底。

    以琳喜欢去这家吃刀削面,是因为他们的店面,总是干净整洁,那鸡爪鸭头也都处理得干干净净,让人吃着放心。可惜好人总是不得好报,杨诗琴已经给小女孩换上了白色的裤袜和小红皮鞋,说道:“看他父母这样,不像有钱人,这公主裙小红皮鞋,怕是都是现买的吧。”

    刘师傅说道:“谁说不是呢?听说夫妻俩是开刀削面馆的,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时间管她,四方街口那块车多,一个不小心就给撞没了。”

    以琳没有说话,认认真真地给小女孩梳丸子头,又给她描眉画眼抹口红,按照演出的妆容给她化了一整套的公主妆。杨诗琴叫了小女孩的父母进来,男人看到小女孩化过妆的容颜,终于失声痛哭了出来。

    男人摸着小女孩的面庞说道:“我家的妮妮原来这么漂亮!都怪爸爸没本事,每次你喊着要买新衣裳,总是推说下一次下一次。要是早知道这样,说什么我也给你买几套好衣裳,不叫你在这世上走一趟,到死还穿得像父母这样寒酸。”

    以琳问道:“其他家属呢?就你们三人吗?”死者的父亲答道:“我们本是外地过来讨生活的,都是些穷亲戚,来回食宿车费得花不少钱。再说年纪轻轻就没了的,命不好,死了也不能葬进祖坟的。先葬在公墓里,以后如果我们要回老家再说吧。”

    死者的母亲说道:“真是可惜,我们穷人家的女人,怀个孕不容易。要早起干活,挺着个大肚子还要在店里忙活,本来也没打算再生第二个,觉得有个女儿在身边也挺好。没想到,哎!又要再受一次罪。”火化组的同事来抬小女孩的遗体,夫妻俩同个老婆婆也一起出去了。

    以琳感叹道:“我还没见过这么冷清的葬礼,以往我们村里有人去世,都是一大家子一起去,怎么也要摆上十几桌的宴席。”

    刘师傅说道:“他们这些城市里的外地打工者,过得还不如我们乡下的村民呢。至少村民们过得有依有靠,城市贫民过的生活那才真叫苦,也许明天,他们就得重新开张,一天不做生意店租照给。也不知道这老实本分的生意人,老天爷是看他们哪里不顺眼,要把小女孩收回去。”

    以琳说道:“哪里关老天爷的事啊,刘师傅你没发现吗?这死亡率穷苦人家明显更高,有钱人家的孩子有保姆看着,至不济还有爷爷奶奶看着。可这家呢,奶奶还要帮着店里收拾碗筷,小女孩根本没人管,现在这世道多乱,就算小女孩没出车祸,也很有可能遇上其他坏人。我家隔壁珍珠奶茶店老板的小女孩才读小学,就被一个外地男人给猥亵了,好在老板娘报了警,把那个男人抓进去了。所以,我不想结婚,不想生小孩,要操的心太多。”

    刘师傅说道:“要操的心确实多啊,不过婚嘛,还是可以结的,我活了这四十几年啊,也算看透了,结婚千万不能选错对象。我只怪自己瞎了眼,挑了这么一个烂货,养孩子全得靠自己。就算坐月子的时候,也没个人照顾我,还得靠自己,这可能就是我的命。”

    杨诗琴说道:“那也不必这么想,师傅你才四十几岁,又有一份好工作,要是再找个男人,也不是什么难事。”刘师傅说道:“我带着个男孩,怎么不是难事,将来得给他买房,不然讨不到媳妇,负担太大,哪有人肯挑这担子呦。就是我自己,也只是勉强苦撑罢了,病了累了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抱怨过。我哪敢指望别人,生活早就教会了我认清现实。”

    以琳说道:“像我一样租房也挺好的,还便宜,这城郊有的是房子,都是你们的观念问题。”刘师傅说道:“这别人的房子始终是别人的,住起来不透气。”

    杨诗琴也说道:“是啊,我现在住在男朋友家,和他父母住一起,真是浑身难受,喘不上来气,压抑得很。好在我们自己买了个小房子,等装修好就能过自己的小日子了。不过要自己还房贷,实在是没钱没办法,要是我家像徐焕家那样有钱,何必受这份气。”以琳说道:“徐焕她爸妈要给她买房啊?”

    杨诗琴说道:“可不是吗?听说已经买好了,正在装潢,她爹妈从小就惯着她,要不现在能这么横吗?”以琳说道:“我倒是觉得她命好,有这么一对疼她的爹妈,女孩子脾气横点好,在外面不受欺负。我要是有这么疼我的爹妈,也给我买房,有了底气,说不定我也这么横。”

    杨诗琴说道:“那可别了,有一个徐焕就够我受了,你不知道,她又不是领导,却经常瞎指挥,叫我干这干那,比刘师傅都像领导。”以琳笑道:“你要让她瞎指挥了,你这么多年就白混了。”杨诗琴也笑道:“小丫头片子,也不看看姑奶奶我是谁,就敢指手画脚的。在家她父母惯着她,在单位我可不惯着她这副臭脾气。”

第28章 录命运交响曲() 
周日,以琳和姜小柏,冯丽艳去敬老院接老人,姜小柏已经联系好了钢琴提供者。以琳开车带着三人来到城北的这家街舞社,正是中午吃饭时间,没有学生。

    老板是个看起来比姜小柏还小的年轻人,音乐学院毕业之后,就回江城开了这家街舞社。舞蹈室内摆了架钢琴,原本只是为了当摆设的。

    老人走到钢琴旁边,像抚摸什么珍贵的宝物一样,抚摸着琴键。老人说道:“好久没有摸琴了,我怕生疏了,这半个月一直在脑子里想着琴键,想着每个音,还练了练指法。”以琳打开了手机上的录音机,准备将老人的琴声录下来。

    老人深深地吸了口气,说道:“先别录,我先练练手。”沉重的琴声响起,像一支有年份的酒,在地底下埋了很多年,终于被起了出来。

    姜小柏说道:“有点命运交响曲的味道,很浓重很深厚。”冯丽艳地眼泪已经下来了,冯丽艳边抹泪边说道:“身体虚弱,情绪容易崩溃,别见怪。”

    以琳说道:“我都还没说老人的故事呢,你就哭了。”冯丽艳说道:“算了,还是别告诉我了,心老了,听不得这些悲伤的故事,这琴声就够悲怆的了。”老人练了会手,严肃地说道:“好了,可以录了。”

    以琳庄重地按下了录音键,老人再次弹起了钢琴,老人的指法纯熟,一点也没生疏。只是琴声中金石之音比较重,很沉重很悲伤,却又生生地克制住了。

    一曲弹完,老人站起了身,以琳问道:“不再弹会了吗?反正都来了,不用客气,老板是小柏的朋友。”

    老人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了,我这一辈子都在这首钢琴曲里了,这些年我一个人在这敬老院,身边的老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我就想着自己也没多少时间了,于是就想将自己一生的经历,都写进一首曲子里,懂的人自然懂。”

    以琳说道:“都录下来了,今天回去我就把这首曲子传到网上去。”老人说道:“也好,也算有点东西能流传后世。”以琳说道:“走,我们去吃午饭吧,这附近有家泥鳅馆,泥鳅炖得很地道。”姜小柏邀请他的学弟老板一起用餐,可惜下午要上课的同学们来了,他分身乏术。

    四人来到这家泥鳅馆,这是家大排档性质的小餐馆。以琳介绍道:“我以前来这家吃过,泥鳅可以炖黄瓜,炖豆腐,还可以炖芋头,都很好吃;这家的红烧排骨也是一绝。”老人先坐下了,说道:“我随便,什么都可以,你们点自己喜欢吃的就好。”

    以琳点了芋头炖泥鳅和红烧排骨,姜小柏点了个小炒肉,冯丽艳点了个酸菜炖春笋,三人在桌边坐下。以琳说道:“敬老院的娱乐措施实在是太少了,没什么好玩的。”

    老人说道:“人老了是这样的,各项官能都退化了,就算好吃的摆在眼前,味觉也退化了,尝不出好坏来了。玩也玩不动了,你们俩个孩子,偶尔能来看看我,也算是我这辈子积德了。”

    三人絮絮叨叨地说着话,看着玻璃窗外的马路上偶尔开过一辆车,以琳感叹道:“江城的人可真少啊,也不知道以前我着了什么魔,一定要去上海闯荡。”老人说道:“年轻人多出去看看,也是好的。长长见识,一辈子待在一个地方,难免生厌。”

    冯丽艳说道:“如果是自己的意愿当然是好的,可是太多的年轻人去北上广打拼,却并不是自己的意愿。响应国家号召去奋斗,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这一切都太沉重了。外地人怎么拼得过本地人?明明在家乡可以过着舒适安稳的生活,却非得去北上广颠沛流离。大多数年轻人在外面闯个几年,不过是回到家乡而已,只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几年,已经在奋斗中悄悄地流逝了。”

    以琳感叹道:“是啊,生在寒门,父母也没个见识,不过是瞎指点,不仅浪费了许多青年的宝贵生命时间,国家也浪费了人才。北上广人才贬值,小城市却人才匮乏,一味地鼓励追求成功,实在不可取,踏踏实实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说着,芋头炖泥鳅上来了,冒着滚滚的蒸汽,以琳给老人舀了一碗,说道:“大家快趁热吃。”姜小柏边吃泥鳅边说道:“这泥鳅炖芋头可真滑啊!”

    冯丽艳也说道:“在江城这么些年,我还没吃过泥鳅炖芋头呢,没想到江城也有很多好吃的。”以琳说道:“那我们以后就每周去吃一家,把江城的饭店吃个遍。”

    四人开始埋头苦吃,满满的烟火气,让以琳想到自己以前读书的时候,寒冷的冬夜,每天夜晚,一个人做作业做到十点十一点,不禁一阵恍惚,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红烧排骨被端上来了,以琳说道:“这家的红烧排骨,是我吃过所有店里最好吃的。”

    冯丽艳夹起一块,说道:“这排骨可真大块啊!”说完,她咬了一口,不禁赞叹道:“还这么嫩!实在难得,怪不得以琳都说好!”姜小柏说道:“有没有这么好吃啊?说得天上有地下无的。”

    说完,姜小柏也夹起一块排骨,咬了一口,说道:“是真好吃!又甜又咸,好入味啊!”以琳说道:“当然好吃了,以琳出品,必属优品。”

    三人吃完饭后,沿着城北闲逛,老人说道:“这城北我都不认识了,新建了这么多的楼。”以琳说道:“是啊,以前我去长春念书还要坐绿皮火车,先坐八九个小时的火车去上海换车,再坐三十个小时的火车去长春。现在呢,高铁去上海只要两个半小时了。”

    冯丽艳说道:“我真是佩服你那么能吃苦,要是我的话,坐那么久的火车,身体早熬不住了。”以琳说道:“以前每次坐火车前,我都要发好几晚的噩梦,大一时简直想退学,要是那时退学了就好了。”

    冯丽艳说道:“算了,过去的事不要想,你不是经常这么劝我吗?”以琳说道:“也许人老了,忍不住就会去回想过去,大概是因为没什么未来了吧。”

    姜小柏说道:“哎,我说你们俩不要这么悲观,我们小城青年就不是人吗?只有上海人算人吗?不是刚刚才说,踏踏实实过日子很好吗?现在又说没未来,呸呸呸。”

    以琳说道:“真羡慕你,永远没个烦恼,心思单纯,只想着下顿吃什么,明天玩什么。我呀,只要一想这一辈子都要待在江城了,就觉得灰心丧气。再想到以前自己那么努力的背书,做作业做到晚上十一二点,就觉得自己这辈子过得不值。”

    姜小柏说道:“不要为洒了的牛奶哭泣,珍惜眼前人。”姜小柏指了指自己,说道:“没错,就是我!”以琳哭笑不得,沉重的气氛被姜小柏破坏殆尽。

    城北建了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初中应有尽有,姜小柏说道:“以后小孩子读书倒是方便。”冯丽艳笑道:“呦,说你心智不成熟,倒是想到孩子的事了。”姜小柏说道:“正常的人都会想要繁育自己的后代好吧。”

    四人逛了逛,以琳怕老人累了,就把他送回了敬老院,再把姜小柏也送回了他的公寓,再开车带着冯丽艳回了蕉园。冯丽艳说道:“以琳,我真的太感谢你了,没有你的话,我在那小破房子里还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呢。”

    以琳说道:“你就是太要强,不会去借钱吗?”冯丽艳说道:“借钱?跟谁借?救急不救穷,我已经是没用的人了。如果是现在的我,跟以前的我去借钱,以前的我也不会借。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帮我,我已经没有价值了。”

    以琳说道:“没错,在上海确实要处处顾虑利益,凡事都要利益最大化,要结交有用的朋友。但回到江城,我不想做那样的人了,也不想那么累了。攀什么关系,那都是假的,我只想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够了。”

    冯丽艳感叹道:“上海真是一个可怕的地方,让人变质。”以琳说道:“以前的事不要再想了,人活着就要想活命的事。”

    冯丽艳说道:“是啊,我现在没别的念想,只想趁着意识还清楚的时候,多写几本书出来,其他的什么也不想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欲望却是无穷的,选定一样想做的事就不能贪心,不然样样通,样样松。”

    周一,以琳上班来得早,于是拎了一塑料桶的水,去单位大门外的小花圃浇花。这地是她自己开垦出来的,自从资本之风吹入江城,江城的地就荒了很多,大家都不肯踏踏实实种地了。

    以琳上次买的花苗大部分都活了,花种子也都发芽了,满眼的绿意和生机,看着让人开心。以琳想,已经步入中年阶段的人看到小孩子,大概也是这种心情。

第29章 以琳相亲() 
浇完花还不到上班时间,以琳去传达室拿了江城晚报,慢悠悠地走到办公室,摊开报纸,老神在在地浏览着新闻,这让她想起,爷爷以前上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