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盗墓札卷 >

第74章

盗墓札卷-第74章

小说: 盗墓札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座孜珠寺,据说有三千年历史,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寺庙之一。雍仲本教是藏传佛教结合西藏本土宗教的产物,主要信仰便是心印,即卍。

    这座有三千年历史的佛寺,见证象雄王朝至古格王朝曾经的辉煌岁月,。夕阳下,映照出丹红的庙墙与金色的彩边寺瓦。我在山脚,只能看见探露出的一点建筑,非常雄浑的在山顶扎根。像是一株龙树,比整座孜珠山都大。

    我和胖子还有些高原反应,早早的,胖子便半死不活的睡过去,呼噜声比车喇叭还响。

    等到第二天,附近那些白色帐篷,没有一个人留着。听见从半山腰开始,传来排山倒海的呼喊声。

    “咋了咋了,这是敌人从后山摸上来,还是空袭?”

    胖子可能做着指点江山的美梦,闹醒后,就说了这么一句。

    这是神舞法会开始,长长的朝圣队伍布满整座孜珠山脚,随时会对孜珠寺发起进攻。我发现我们所处的位置异常凶险,便拉着胖子跑过去。

    胖子弹弹眼皮上粘着的眼屎,哈欠道“别急啊,胖爷正带着战友佯攻敌人高地。”

    “你给我醒一醒瞌睡,万一这些人一会往山上冲,你说我们冤不冤。”

    胖子摸出一根烟,又发现没火,于是很不恭敬的在燃烧的佛烛上借火,“瞧瞧,胖爷昨天早就问了,这什么跳舞大会,就在山脚举行。看见那个戏台没有,一会大家排排座,演员就在戏台上演。我说,这简直就是抄袭奥林匹克。”

    一阵钟声扬起,标志神舞法会正式开始。

    山脚下的人很有秩序,连交流讨论,都很细声。有几十名喇嘛从山顶上下来,他们裹着红袍,头顶一个鸡冠形的黄色大帽,把一对对人往看台附近引。

    说是看台不准确,神舞法会的舞台选在一处圆形地势的底部。那些朝圣者,就坐在天然形成的石阶上,一圈圈绕着坐。这鬼斧神工,是一个天然的鸟巢。

    “谁他娘的摸胖爷屁股,小同志,我看咱就不掺和了,干脆到寺里吃个豆腐饭。”

    胖子不喜欢人多,而且这种舞会,显然不对他的胃口。

    “你以为是内地,还能请你吃豆腐饭。你看这些人就知道,上面的孜珠寺,今天肯定不开放。”

    “那没意思,胖爷回去睡觉,你自己欣赏这孜然舞会吧。”

    胖子说完,泥鳅一般挤入人群。

    我想想也是,这个神舞法会,演的我定然看不懂,毕竟我连现代京剧都听着费劲。于是我想朝着山上走,万一这孜珠寺今天能开放呢?

    走到半山,我被几个喇嘛拦下。

    对方会说汉语,明显是不让我上去。

    我心说你当我愿意来,这不是听了那老喇嘛的话。不过那老头又没告诉我名字,xz这么大,要乱碰能碰见,除非是安排好的。

    于是,我问对方,你们这有没有上了年纪的喇嘛。

    得到的回答是,孜珠寺是全藏境内历史沉淀最丰厚的雍仲本教寺,里面上了岁数的简直数都数不过来。我想了想,拿出我在老喇嘛那顺的小藏刀。

    对方见了,几个围过来,架着我就往山上冲。喇嘛力气贼大,单对付一个我就不行,何况是几个人。

    一路上偶尔有人,看见是喇嘛架着我,连过问也懒得过问。

    我差一点成了馒头馅,叫这些喇嘛强行带到孜珠寺。孜珠寺内的寺庙很分散,除去大殿是红墙金顶,其余均是白墙,仿佛是为了补全天空上稀缺的白云。

    我估计是让他们带到寺庙的图书馆,里面有很多书,书架上放不下,就压在地毯上一摞摞。

    几个喇嘛一路不说话,把我送到这,就关门出去。图书馆很大,这些都是古书,泛黄纸页卷成一盘蚊香,陈列有百年以上。

    我走进去,见老喇嘛就在里面等我。

    比起上次见面,他这次可隆重多。

    老喇嘛头戴一只粉色花皮面具,看样子风格,这就是西藏神舞法会中,英雄王格萨尔王。身披一套金色大袍,衣角用金线,上绣各种银滚花样,还刺绣藏传佛经几千字。

    他坐的地方,地上有一张大唐卡。一丈见方,铺金描银。是一幅三千佛图,主要角色,就是莲花生大士。传说格萨尔王,就是他的化身。

    唐卡中的佛眼法宝,均用孔雀石等宝石点缀。没有十年,绝对完不了工。

    看不出这干瘪瘦小的老喇嘛,是个隐形土豪,连穿的坐的,都如此华贵。

    “大师,能见到你真好。”

    我上去摸摸唐卡的质感,一摸就是极品。连绣线,都是雪域耗牛的绒毛将之染白后,再添藏香,以免虫蛀褪色。我现在恨不得趁老喇嘛闭眼念经,把唐卡给顺走。

    “还算准时,我有一份东西给你。”

    “这怎么好意思,我关心那道良泉究竟藏在什么地方。如果在喜马拉雅山脉,这可就麻烦了。”

    我坐在唐卡上,伸手用桌上纯金酒壶倒了一碗西藏酥油茶。图书馆里并不冷,一直燃着藏香,人都快熏成香料。

    “良泉在什么地方,需要你和另一位具格贤者一起寻找。这是好多年前,有一批人在本寺遗落的东西,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喇嘛递过一件东西,像是本书。

    我接过来扯开上面的黄布,瞧见,居然是一本考察研究报告。

    上面标注时间,距现在有二十多年。报告封皮上,还写着两个人名,队长;陈思文,副队长兼警卫人员;区四光。

    我一看,心里那股气立马通顺。队长陈思文,副队长就是那个脾气火爆的区老头。

    难不成,这本考察研究报告,就是当年陈思文带领下的队伍写的记录?

    这是一个大信息。自国家成立以来,几十年内,只举行过一次公开并且大规模的对高原研究的队伍。

    可是,这种东西,应该非常机密才对,怎么会落在老喇嘛手里。

    我之前一直想找,但在网上,连考察队的照片都找不到。

    “这只是副本,也相当于草稿。当年考察队寄居孜珠寺,便是我给他们安排的房间。三年之后,考察队只有正副队长独自回到孜珠寺。陈思文走之前,将他写的调查草稿送给我。”

    老喇嘛向我解释东西的来历。

    我一度以为这是偷的,毕竟这玩意,很机密,甚至它的存在,都被否决过。

    陈思文和区老头带领的考察队,全称是入藏历史文化研究考察团。

    队伍中有二十余名成员,都是上面抽掉的精英。他们展开西藏研究课题的时间,正是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时间。

    时隔二十多年,我翻开这消失在信息记录中的调查报告。或许,这里面有良泉,甚至西藏史前的记录。

    从一位老人在南海写下诗篇开始,考察队正式在燕京成立,考察一直持续三年。

    他们的路线和我相仿,从川蜀渡过金沙江,进入高原。

    考察队第一站,就是孜珠寺。更准确来说,他们来孜珠寺,是冲着这座图书馆内,珍藏百年的经书。

    xz历史,没有单独别类,基本和佛经混合在一起。报告上,考察队一直待了半个月。

    过后,陈思文似乎对经书中的信息有所启迪,队伍继续前进。

    报告中,列举了二十二个人名。

    然而有个漏洞,在文字笔尖中,陈思文下意识透露,考察队有二十三个人。这样一来,他是故意的,还是无意漏掉一个无关紧要的成员。

    一张简易的素描地图,向我展现考察队昔日的研究路线。

第110章 神巫世界() 
从丁青离开,他们沿着怒江逆行,先后抵达纳木措(措,在藏语中有湖海的意思,这是三大圣湖之一)接着,考察队北上,抵达唐古拉山脉。

    从唐古拉山脉离开后,南下,他们抵达另一个高原圣湖,羊卓雍措。

    并且,期间,他们考察了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这些都是流水账,除了路线,陈思文没有多加复述。

    我这个半桶水的考古毕业生都知道,报告需要简略得当,有路线有标注有说明。

    陈思文这个国家级别的大熊猫,他是要隐藏什么,还是实在没东西可写?

    离开大峡谷,考察队继续南下,沿着不丹、尼泊尔和西藏的边界线,喜马拉雅山脉走。

    他们绕过大半个高原的轮廓,最后停留在珠穆朗玛峰附近,还有最后一座圣湖,玛旁雍措。

    陈思文在其中写道;

    我不知道我们究竟发现了什么,我研究过,发掘了高原三大圣湖,考察了盛名的唐古拉山脉,研究了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那里面,就是卫星技术也无法窥视。

    后来,我们在珠穆朗玛峰下,发现了有关西藏史前一大批资料。

    这些资料都是羊皮卷。天气太冻,海拔超过六千米,队员们无法坚持,也无法抢救那些羊皮卷,因为一抖就碎。

    无奈,我们进行紧急发掘,羊皮卷很多是新王朝(古格王朝)的佛经,还有古王朝(象雄王朝)唯独没有吐蕃王朝的记叙。

    我猜测这些都是喇嘛们留下的。

    羊皮卷中,有提及到象雄王朝的都城,它不在拉萨,而是在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附近。

    我可以就此推断,西藏早期的政治经济中心,集中在喜马拉雅山脉脚下,直到吐蕃王朝建立,都城才转移到拉萨。

    奇怪的是,经书中描述,古格王朝是象雄王族的后裔,他们复辟之后,又将都城迁回雪山山脚。

    想不明白,拉萨明显要比这好得多,无论是作为首都或是中枢城市。那个岩穴有数不尽的信息,队员们逐步清理,又出土了大批象雄王朝的史诗。

    我翻译了羊皮卷里的文字,文字始终围绕着一个人。如果说古格王朝的史诗围绕着格萨尔王,那么象雄王朝的史诗,每一句都离不开辛饶弥沃佛。在出土的羊皮中,我们得到一个从未发掘的信息,辛饶弥沃佛是象雄王朝和xz文明的缔造者。

    调查报告写到此处,陈思文的笔便停了,下面是一行潦草的铅笔草书;或许,一开始,我们的方向便错了,西藏古文明的终结,可能不在我们走过的地方。

    我接着往下翻,再也没看见成批的文字。偶尔有一句,也叫铅笔涂抹改掉。高原上气温低,钢笔墨水都会冻成冰渣子。

    考察报告大部分内容,都是铅笔写的,隔了二十多年,许多只剩淡描虚影。

    看来老陈当年很用工,带着考察队把西藏有名的地方全逛了一遍。

    然而,字里行间中虽有发现,但始终没能取得有突破性进展的东西。

    他们在珠穆朗玛峰下的岩穴中,发现僧人留下的藏经洞,然而后来发生雪崩,考察队开始出现伤亡。

    等我手抓空时,才发现厚薄不一的考察报告,已经翻完。

    后面原本还有几十页,让人用火烧掉,封皮内是褐色燃烧过的火斑。

    “少了很大一部分,这是最关键的。”

    我看向老喇嘛,发现隔了这么久,对方一直很有耐心等我翻完。

    老喇嘛说这不是他烧的,而是陈思文,后面部分的内容他也没有。

    又从怀里找出一张燃烧剩一半的照片,这是一张考察队合照。烧掉一半,还剩十来个黑白人脸,穿着辨别不清颜色的衣服。

    残存的部分里,有区老头那张便秘十年的棺材脸,后面是很年轻的考察队员。

    有半张脸,出现在燃烧的缝隙边,只剩半张,然而却叫我呼之欲出。

    这人,看着怎么像老爸。

    太像了,哪怕只有半张不清晰的脸,那种血脉关联,还是让我一眼认出。

    我收起照片和调查报告,里面内容太过震撼,特别是看见老爸年前时候的脸。

    我不敢叫别人看出来,把照片放在包里,暗中动手扣掉那一块。

    “大师,这本调查报告不全,可以说是鸡肋。”

    我请对方再给一些提示,总感觉老喇嘛似乎别有用意,这本调查报告,也不会是他随手留下。

    “要找到良泉,首要是寻找到钥匙。孜珠寺,是三千年前,辛饶弥沃佛指挥修建的。辛绕佛祖曾预言:当后世无量光佛像、左旋白法螺与具格的贤者在孜珠山汇聚,即是我的身语意三宝具足,孜珠山佛法的火种将大放光芒,照亮世界。”

    “是,这我知道,无量光佛像和左旋白法螺,就在寺里面。”

    我揉揉发干的眼睛,心说老喇嘛千万不要和我客气,他要送我镇寺之宝,我这个晚辈只能却之不恭。

    “昨夜在梦里,我再三向辛饶弥沃佛确定,具格贤者有两位,须持格萨尔王权器,才能打开魔国大门。良泉就藏在魔国地心,那里也是佛选中的尽头。”

    这下我彻底昏了,象雄,吐蕃,古格的关系我还能捋一捋,可怎么又把魔国给掺和进来。一个英雄史诗格萨尔王就够我研究几辈子,这又冒出一个辛饶弥沃佛,还留了句三千年前的预言。

    烦,实在让人烦,感觉一切都是一盘预定好的棋。

    “慢慢,长话短说,说得简单一点,良泉怎么又跑到魔国地心里面?”

    我的眉毛皱成一团,大脑比算了一张高数卷子还乱。

    辛饶弥沃佛,在格萨尔王之前。

    一个是象雄王朝和xz古文明的缔造者,一个是古格王朝的开国者。

    陈思文在调查报告里研究,古格王朝的王,是象雄王朝的王室后裔。

    这样一来,象雄和古格,是一种断代的传承关系。

    “在三千年前,佛还没有诞生,西藏没有雪山和纯透的天空,也没有光明。

    那时候,一群妖魔从地底爬出,残杀牲畜,饮食人血。将淳朴自然的世界,带到地狱和毁灭的死亡边缘。。。”

    老喇嘛手持一本百年前的古经书,上面描绘出一副象雄王朝之前,有关xz的传说。

    在这里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犹如黄帝大战蚩尤,没有哪个会不知道。

    经书中从地底爬出来的妖魔,就是指魔国。

    它们栖息在地底,与蛆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