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残灯三更半 >

第26章

残灯三更半-第26章

小说: 残灯三更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忽然感觉这个头像很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但一时却想不起来,想到此我便急忙回头去看头像,可我这一看却发现,画中的人头头像,不知何时消失不见了。

    《兴安岭密码》第一部之深山妖狐篇,到此已完结,内有很多迷团未解,欲知真相,请观看第二卷之天九入地。

第43章 戏逗() 
天九入地第一章戏逗

    文革结束,小平同志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开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使得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于是有了“万元户”这个名词。大江南北,祖国上下,都在快速的发生着变化,可谓是开国伊始,万象更新,春风扑面,百花盛开。包括兴安岭,鄂伦春也一样,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就连语言也在悄悄的有所改变。有些人开始蠢蠢欲动,弃耕猎下海。

    阴阳眼陈光明心存大志,在深山野林中不得施展,便带着猴子回了故土长沙,下海经商去了。由于当时我学业未成,无耐没能与之同往。

    “怒发冲冠凭澜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北宋未年,南宋初年的民族英雄岳飞的名词,《满江红》中的一段。这首诗词不知激励了多少胸怀壮志,心存信仰的热血青年。

    我也如此,本来已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名校,可录取通知书寄来时,我正在“野猪岭”的“野人居”里,我在野人居里搭锅建灶,准备有朝一日,隐居在洞中。

    洞中的那坛金元宝依然还沉静的躺在石床的地下,它们具有灵性,能幻化成小人,我不想惊扰它们,就让它们永远的封存在那里吧!

    由于八十年代初的兴安岭,已全面禁猎,所以大的动物不敢猎杀,只能偷偷的抓点野鸡,山兔之类的小动物。一是为了填饱肚子,二是驱赶乏味的生活。

    刚进野猪岭不长时间,就听得山林深处,每到夜晚就鬼哭狼嚎的,我苦寻多日,也没找到声音的来源之地,无耐才回了杨家窝棚,可这已经一多月过去了,回来后才知道录取通知书早就寄来了,可那时大学已经开学了,我再去北京报道已然不及,所以我阴差阳错的错过了这次上大学的机会,使我的人生急剧转折。

    学业结束,无事可作,便整日游手好闲的四处浪荡。这时也便有了时间对《洞破天地术》加以研究。陈光明走的时候并未将它带走,留给我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想把这本书传给我;二是他对书中内容有很多不解之处,我若加以研究,必能与他取长补短,扩大理解的范围。

    《洞破天地术》包罗万向,海纳百川,是一部天工之作,它涵盖了天地,阴阳,风水,玄机,人兽,物理,秘术,奇门等凡人不能知晓的玄机秘理,天地万物,宇宙轮回尽在其中。书中所载的内容有些是我见过的,而有些是我听说过的,但更多的则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它虽是一个已经简化了的译本,但有些文字内容晦涩难懂,让人无法理解。看来中国的汉字组合在一起,真是博大精深,浩瀚无穷。

    除研究《洞破天地术》之外,便再也无所事事,每天都在迷茫中过日子,我浑身的力气,但却不知用在哪里,手和脚每天都像着了火一样,抓心挠肝的不知所以。

    我忽然之间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没有志向,没有信仰的人了。可谓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话说这一日,时赶芒种将未,夏至将初,正是莺歌燕舞,草长莺飞之际,闲来无事,便如冬眠的动物一般出来见见太阳,三转两转,便转到了通往南山的小路路口处,这时就见小路上翩翩的走来一人,我一见到此人,眼前顿时一亮,可有很久没见过她了。此人非是旁人,正是娟子。

    娟子这几年出落得是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水灵,身材也变得更加丰满了。只见她上身穿蓝底小红花布衫,下身穿蓝色的“的卡”裤子,内衫一件绿色布满花纹的毛衣,娟子心灵手巧,这件毛衣应该是她自己织的,脚上穿着一双千层底布鞋。头上扎着马尾巴辫子,上面别着个红色发卡,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有如秋波荡漾。胳膊上挎着个篮筐,里面装的是满满的一筐“婆婆丁”,婆婆丁也就是蒲公英的别名。

    看她的样子是刚挖野菜回来,娟子心直口快,干净利索,爱说爱唱,衣服洗的也干净。说实在的,娟子是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姑娘,自幼失去母爱,与父亲金老汉相依为命,里里外外一把手,勤劳能干,可唯有一样,不知什么原因?娟子至今尚未找婆家,这是让人不能理解的。

    我俩常在一起,一见到她不知怎么搞的,压抑了很久的烦闷思绪,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心情也好了许多,可能是有共同语言的缘故吧!

    娟子向我这边走来,离老远就看到了我,就故意的边走边唱起了二人转,唱的是单出头的一个曲目,名叫“红月娥做梦”,她嗓音也好,唱的是抑扬顿挫,字正腔圆:“闷坐香闺红月娥,思想起罗章我的小哥哥,自那日在松关前打了一仗,我把他擒下马鞍坡,刀压脖子问亲事,我有心想要杀他来着,可我还舍呀,我还舍呀,我还舍不得,我爱他是国公之子将门后,我爱他十七八岁枪法多,我爱他勇似赵云和吕布,貌如潘安差不多,我爱他眉清目秀长得好啊,未曾说话笑呵呵……”

    娟子唱到这里,已走到了我的面前,就不在继续唱了,停下脚步后一句话不说,只瞪了我一眼,转身就走。

    我一看娟子的架式,好像知道我要说什么似的,就紧跟在她身后,想用唱戏的方式把她逗笑了,便接着她的唱词往下唱:“一笑还两酒窝呀啊,我二人定下了婚姻事,回家没敢对妈说,我怕大哥知道不愿意,怕二哥知道也不容我,老天爷要是随了我的心愿呢,一阵风把他吹进我的楼阁,我闷坐房中胡思乱想啊,想起东庄那个王媒婆……”

    可我刚唱到这里,娟子回头板着脸,对我说:“一只大苍蝇,嗡嗡嗡的,难听死了。”

    我一听娟子和我说话,不知她说的是真是假,便改唱为说,故意学着女人的声音,又尖又细的说:“头戴凤盔身穿梭,杀人宝剑鞘中搁,上阵全凭桃花马,一口大刀震山河。”

    娟子听我改唱为说,尖声尖气的,当时就憋不住了,放下篮筐,捂着肚子,蹲在地上哈哈大笑,边笑边说:“难听死了,难听死了,你还会唱戏,真是头一回听你唱这样的戏,哈哈哈……”

    我学着女人的声音,连说在唱的,可把个娟子笑的不轻,我见她笑了,便紧紧的跟在她后面黏糊她,边说边笑,直奔她家而去。

第44章 我是谁() 
天九入地第二章我是谁

    我跟在娟子身后,连说带唱的,终于把她那张扳着的脸逗笑了。

    我见娟子笑了,便跟着她往家走,边走边半开玩笑的说:“娟子姐,从文革的时候你就该找对象,可现在都改革了,你咋还不找啊?是不是在等谁啊?你看你也老大不小的了,我也长大了,是不是该研究研究我俩的事,给你家做个上门女婿了!”

    娟子听我这么一说,便扭头对我小声的说:“我活了二十多年了,第一次见你这样的,你可真不要脸。”

    也不知娟子说的是真的,还是故意说笑,我拿过娟子胳膊上的篮筐,拎在手上傻笑着,随着娟子向她家走去,转眼间便到了娟子家里。

    由于这几年的变化太大,娟子家早已今非昔比,而娟子又干活麻利,干净利索,所以家里被她打理得一尘不染,干干净净。三间土坯房方方正正,木头的篱笆院严密结实,院子里有几条黑黄不一的猎犬,这几条猎犬都是娟子自己训养的,其中有一条是黑色蒙古獒,还没长大,但却很是凶猛。我和它们都熟,所以它们见到我便扑上来和我摇头嬉戏,搔首弄姿,有种久违了的感觉。

    屋里用报纸糊的墙面,满墙都是字,松木的组合家具是这两年刚打制的,刷着油漆,擦的油光锃亮,家具门上的玻璃是画匠画的彩绘,有花好月圆、鸟语花香、荷塘鸳鸯、还有百鸟朝凤,另有几张明星的名信片贴在上面。

    家具上摆放着暖壶,茶杯,还有一面盘口大小的梨花镜,镜子两侧摆着刷牙杯,雪花膏,还有桂花油。

    我说娟子身上怎么那么香,原来是她擦雪花膏的缘故。

    玻璃的窗户透明清澈,另一侧墙下放着一个描花柜,柜上摆放着一盏煤油灯和一个青花瓷瓶,瓶里插着个鸡毛掸子,墙上正中挂着一个相框,里面有金老汉和娟子小时候的照片,还有日历,挂钟。

    炕上放看一个针线笸箩,里面有针头钱脑,顶针钮扣,织针毛线,鞋样补丁,还有一个手电筒和一本《红楼梦》。

    看来娟子也知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开始读名著了。做人就是要这样,要活到老学到老,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

    我眼看着娟子的家即纯朴又温馨,使我呆呆的站在屋中,久久的发愣。我觉得世上最难寻找的,莫过于是一个好媳妇,她绝不是即能上厅堂,又能下厨房那么简单,她更是决定一个家族兴衰的摆渡人。

    娟子应该就是这样的好女人,即旺夫,又旺家,更旺族。

    我站在屋中呆呆的发愣,这时就听娟子喊:“天一,你发啥愣呢?快点放桌子,吃饭了。”

    我听娟子喊吃饭了,这才醒过神来,到外屋拿起炕桌,放在屋中的炕上。

    娟子手脚麻利,干啥像啥,饭做的也快,我就这么一愣神的功夫,娟子就把饭菜都做好了。

    娟子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进了屋,我一看有白面和玉米面两掺蒸的花卷,玉米粥,咸菜,婆婆丁蘸酱,外加一盘蒸干肉。

    饭菜放到炕桌上后,娟子又到厨房妙了一盘鸡蛋。

    我是个孤儿,一生下来就被挂在树上,不知道父母是谁,靠吃百家饭长大,以前经常吃娟子家的饭。

    娟子做的饭好吃,我一闻到饭菜的香味,口水都快流出了。

    我逗娟子:“哎呀娟子姐,你怎么没杀只老母鸡呀?你没听人说,新姑爷进门,老母鸡丢了魂吗?噢,对了,老丈人还没回来,我俩先吃,这样不好吧!我看还是先等他老人家回来一起吃吧!”

    娟子见我油嘴滑舌,便瞪了我一眼说:“哎呀妈呀,我是看明白了,你是真不要脸啊!你也不问问人家同不同意,就一口一个姑爷,一口一个老丈人的,你是真不要脸啊!”

    随后话锋一转说:“快吃吧,我爸出门去了,要几天后才能回来呢。”

    边说着,边打开描金柜,从里边拿出一瓶白酒来,白酒是土烧的,满满的一瓶。

    我一见到有酒可把我乐坏了,古人有言:“万事不如杯在手,”可好久没喝过白酒了,放在瓶子里我好像都能闻到酒的香味。娟子真是刀子嘴豆腐心,善解人意,可能知道我很久没喝过酒了,就把她爸的酒拿出来给我喝,看来娟子真是我的红颜知己,知心的姐姐。

    我盘着腿坐在炕上,摸起酒瓶子,一口就喝下三两,土烧是鄂伦春的马奶酒,是金老汉和邻居傍到一起,在鄂伦春加工的,酒性很烈,酒香也浓,真是久违的味道,我摸起筷子,甩开腮帮子,抡起大槽牙,也没客气,看来今天能吃顿饱饭了。

    而娟子只吃玉米粥、咸菜和婆婆丁,看样子蒸干肉和炒鸡蛋都是做给我吃的。

    娟子深情的说:“小天一,你是饿了吧!你慢点吃,还有好多呢,够你吃的,看你狼吞虎咽的,别噎着了。”

    我听娟子让我慢点吃,我便放慢了吃饭的速度,说实在的,我很久没吃过像样的饭了,面对这么香的饭菜,我能不狼吞虎咽吗?

    这时娟子又说:“看你的头发,也太长了,都披到肩上了,咋不剪一剪呢?你看,头发都掉到饭碗里了。”娟子说着,就用拿筷子的手来帮我撩头发。

    娟子很节俭,家里的筷子都是旧的,其中有一根筷子的头部裂开了,我像个野人似的,头发又长又乱,就把娟子手中裂开的那根筷子挂住了,于是我就伸手去摘,我一边摘筷子,一边就感觉到好像哪里不对……

    但是哪里不对,我却想不起来。

    我一边摘着一边想,忽然,我想起来了,狐仙画像上的人头头像是披肩长发,面目模糊,记得当时我观看那幅古画的时候,好像在哪里见过那个头像,很眼熟,可当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见过,后来头像就在古画中消失了,如今听娟子一说,我才猛的想起那个头像和我是极其的相似,而且向的不能再向了。

    这幅画也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哪个年代的古画,居然跟我开了个这么大一个玩笑。

    我忽然灵光一闪,一个从来没想过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里______我是谁?我的父母又是谁?是谁把我用猞猁皮包裹着挂在树上的?我是被老猎人和陈光明救的,名字也是陈光明起的,取上天所赐,保一方平安之意。可他们也不知道我的身世,如今我长大了,我是不是该查一查我的身世了?找一找我究竟是谁啊?

第45章 咋不早说() 
天九入地第三章咋不早说

    娟子见我一边摘筷子一边发愣,就问我说:“咋的了,今天咋老发愣呢?”

    我听娟子问我,便岔开话题,对娟子说:“娟子姐,你做的饭太好吃了,要是天天都能吃到你做的饭就好了,你要是我媳妇该有多好,我愿意给你当牛做马,少活十年也行啊!娟子姐,你有没有听过伟人在延安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呀?伟人说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他老人家是多么希望我们人民百姓过上好日子啊!”

    娟子听我一说,扑哧的笑了说:“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小康生活,要勤劳努力,加快致富的步伐,而不是像你除了吃,就是睡,这样是很没有前途的,再看你身上的衣服,一件猞猁皮马甲,都穿了多少年了,连个换的都没有,还老婆孩子热炕头呢!”

    我听娟子取笑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