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明奇女子 >

第70章

大明奇女子-第70章

小说: 大明奇女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心回来第二天,张云白的老娘和秦玉就抱着孩子来柳心这儿串门,来时还带来了一个姑娘。

    去年十月秦玉生了个大胖小子,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看起来有些发福,柳心伸出手接过秦玉手里的孩子,看着这个白白嫩嫩的小家伙儿,柳心不禁喜得用手戳这小脸蛋逗弄着。

    明珠没看孩子,倒是一眼盯住了这个姑娘,突然惊呼一声:“王翠姐,你来了!”上去一下就把来人抱住了。

    大家这才仔细一看,这可不就是前两年在这儿待着的王翠。王翠看见众人有些羞涩,规规矩矩地行了礼,才和柳梅和明珠去一旁说悄悄话。

    秦玉笑着告诉大家,王翠已经和秦明峰定了亲,这次就是从江南过来备嫁的。

    王翠儿的婚事,本来张云白成亲时,她老娘李氏就是让王翠儿在这儿散散心,然后回江南定亲,可谁知李氏在这儿呆几年,觉得秦家的子弟都不错,就给江南王家捎了信,要在秦家给王翠儿物色个合适的人选。

    李氏和秦玉把秦家年龄相当,人还不错的一琢磨,就选中了秦明峰,这样一撮合俩人订了亲。

    王家给王翠打点好了嫁妆,张云霞夫妇一路给送回登州,让王翠在舅舅家备嫁。

    当时秦明峰还在登州杂学院,本来想春种完两家坐在一起商量下婚期,可这次皇上的圣旨,秦明峰封了八品的农学史去了河南,虽然不能马上成亲有点遗憾,可毕竟升了官,王家也非常高兴,就把王翠留在这儿,等秦明峰在河南安定下来再商量成亲的事,张云霞夫妇又返回了江南。

    看着熟悉的王翠要嫁到秦家,柳心也挺高兴。

    柳心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要成亲了,也想起自家还有好几个姑娘也都大了。

    这大半年,家里的明珠和柳梅跟两个绣娘学东西,柳梅是个靠谱的人,认认真真的和张师傅学,现在已经能绣些简单的花,弹一些小曲子,向大家闺秀的方向发展。而明珠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在只能绣一个手帕,还是自己用,都不好意思给柳心拿出来看,弹琴那更是摆不到台面,用张师傅的话说:明珠小姐实在是没有天赋。但小明珠在家里也不是什么都没干,她和戚思源混的熟,没事就去戚家大营操练一下,别看明珠才十岁,可是那短剑舞的颇有几分功力。

    晚春在柳心这儿串门,跟柳心数落着明珠,嗔怪地说:“柳心,你怎么不着急呀!”

    柳心笑着说:“姐姐呀,你瞧瞧,心纯这样,明珠这样,我也不指望俩闺女找什么大门大户了,只要以后看对眼儿,不论是兵营的,还是种田的,我都认了,不过咱这妹子柳梅,你可帮着在登州好好的挑挑!”

    晚春点点头说:“柳梅妹子真是不错,可惜和志明志德都差着辈分,要不是多好的姻缘呢!”

    柳心给晚春一个白眼:“瞧你说的,咱自己的妹子你还能瞎想?”

    晚春也觉得自己说错话了,不禁拉着柳心的手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怎们这么热闹,说什么好事那儿,让我也乐呵乐呵!”戚夫人快言快语地开门进来了。

    “我们都在替儿女犯愁哪,哪像你找好了乘龙快婿,整天高兴地脸上都笑成了花儿。”晚春和戚夫人斗着嘴儿。

    原来柳心离开的大半年时间,戚思源竟然和张成订了亲。

    戚夫人这俩年就为戚思源的婚事犯愁,登州的大户都不喜欢戚思源舞枪弄棒的性子,戚夫人还不想让他在戚家大营里挑,这样就把戚思源养成了老姑娘,戚夫人头发都要愁白了。

    结果姻缘天注定,秦思源和张成自己看对了眼儿,戚夫人虽然有点失望,不过毕竟和张成有那么多年的感情基础,也算知根知底,就勉强地同意了,想再和秦兴国商量下,结果戚兴国非常赞同这门婚事,痛快地点头,而且亲自选定吉日让两人订了亲,因为俩人都老大不小了,戚家打算过了端午就让他们成亲。

    张成原本就是戚家军中的一个亲兵,可是和柳心因缘际会,到秦家岗待了两年,长了见识,登州血战时立功成为百户,又回到了戚家大营,在秦家军中有一定的威望。

    因为在戚家军,这次推广番薯的事就没上折子,结果错过了发展的机会,不过很得戚兴国的看重,早给他升任了副千户。

    现在张成变成了戚兴国的姑爷,虽然和戚思源还没成亲,但差不多是夫唱妇随,两人掌管着戚家大营,戚夫人卸了担子,每天没事就去晚春那儿串门,这次柳心回来了,她更是不离门了。

    柳心、晚春和戚夫人,三个平时风风火火,累死累活的女强人,现在能窝在屋里喝茶打趣,连她们自己都不敢相信,就更加珍惜这样的清闲日子了。

    几个人腻味了几天,就打算找点事干了,柳心就把秦玉找来,打算几个人合伙做点买卖,赚点香粉银子。

    以前的饰品店在登州开个分店,秦玉直接上手管着就行。

    在京城和太子弄的火柴作坊,柳心临走前,尼克也把配方给了柳心,火柴厂可以开起来。

    柳心出创意,但她坚决不插手,让晚春和戚夫人她们管着,自己要好好的休养一番。

    众人都体谅柳心,让她尽管拿银子就行。

    在登州快活地过了半个月,柳心终于回归了正常人的生活。

    她想起自己离开秦家岗已经一年多了,那儿还有一大摊子事儿,自己不能撒手不管,正好登州这儿省心,应该回去待一阵子了。

第123章 秦家岗的变化() 
秦家岗的早晨一片寂静,路两旁整齐的二进小院炊烟袅袅,路上的行人还不多。

    柳心坐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倒是没有引起什么骚动,径直来到了秦家大宅。

    两天前柳心从登州启程,本来想带上几个丫头,可心纯不想回来,不愿面对秦福一家,她觉得别扭;明珠是在登州天天去戚家大营,玩的不亦乐乎,觉得回秦家岗没意思;柳梅和柳老娘有了隔阂,不要回柳家屯去住,而且到登州还很适应和两位师傅绣花弹琴的日子,这次也和柳心说不想过去。

    这样柳心只能孤零零带着几个侍卫返乡,一路缓缓而行,昨晚上到了莱阳县城,要是贪黑赶路也能回到秦家岗,可柳心想放松些,就在县城的宅子住了一晚,今天赶早才出城。

    来到家门口,护卫上前叩门。

    秦伯手里拿着把扫帚,伸出大半个身子向外瞧了瞧,一抬眼看到柳心从车里下来。

    他以为眼花了,又揉了揉眼睛,看柳心正对她笑吟吟地走来,这才确认自己没看错,赶紧扯开嗓子向院里喊:“淑人回来了,快过来,淑人回来了!”

    院子里的一阵嘈杂,等柳心进了院子,秦大娘、柳大富、柳大贵,还有一群下人都从后面跑出来,一下子涌到柳心眼前。

    施礼问安的忙活了一阵儿,柳心看正好赶上大家在吃早饭,就让秦大娘添几副碗筷,刚回来的这几个人坐下来和秦大娘、秦伯一起吃了顿便饭。

    饭后,大富和大贵过来和柳心打招呼要去学堂,这俩孩子穿着大红色长袍,束腰处还挂了个金锁。要是四五岁的小孩子还有几分散财童子的喜庆,可两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怎么看怎么俗气,柳心没好气地问了句:“谁给你们做的衣服,你们觉得好看?”

    “奶奶让人做的,有好几套都是红的!”大富红着脸告诉柳心。

    一听是柳老娘弄得,柳心脑皮就发麻,这老娘越来越把自己当成暴发户了,真没办法!

    柳心也懒得再多说,挥挥手让他们赶紧去学堂吧,然后告诉秦大娘找裁缝铺子给俩孩子重新做几套素色布袍,像个书生的模样。

    秦大娘又叨咕些柳老娘这一年多来了多少次,每次多多少少地都顺走了哪些东西,又和大富大贵说了什么酸话……

    柳心也郁闷了,这老娘越来越不像话,也不知到底咋想的,这心就长偏了,你说和她计较吧,还都不是什么大事,你说不管吧,总让人心堵。

    没办法,以后再说吧!

    柳心和秦伯秦大娘差开话儿,唠了会儿家常,秦伯又把这一年多家里的生意和来往人情的账本拿给柳心。

    柳心没想到自己离开一年多,家里的进项还真不少,各个买卖的分成足足有三万两银子,看着自家分成,不用想也知道秦家岗各家的日子,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趁着日头还不太高,柳心又去了秦坤元家看看秦三爷,秦家的这位老祖宗,又苍老了许多,看见柳心哆嗦着用手指了指这屋子又指了指柳心,咕噜着不知说了什么。秦坤元在旁边解释说:老爷子说这房子好,多亏了柳心。

    秦奎元家的二进院子又往后扩了一进,屋子的摆设也用了贵重的屏风和饰物,秦三爷这屋的帐子窗帘都用上了轻纱,屋里伺候的丫鬟婆子有三四个,透露着富贵的气息,难怪秦三爷要感谢柳心了。

    其实这两年借着柳心的光,秦家岗各处买卖都红火着,每家光分红就有几百两,再算上自家的各种出息,手里都攥着千把两银子,要是出去走走,谁不是土财主。

    从秦三爷这儿出来,柳心又让秦坤元陪着她到秦府墓园去祭拜下。

    秦家的墓地已经初具规模,看上去占地超过五十亩,四周载满了树木,虽然还不是太粗壮,但绿油油的把这一片墓地笼在中央,在墓园旁边搭建了一排凉亭,放一些祭扫的用具,还可以拴马拴牛,旁边是三间客房,方便祭扫时带来的下人在这儿喝口茶,休息会儿。

    秦坤元指着这一大片,不无自豪地说,这两年他就操心这事了,今年清明前才有了模样,等到来年还要再修建些廊舍,把秦家的阴宅风水升起来,保佑秦家子孙升官发财。

    也许是清明节刚过不久,陵园里花圈供品摆得满满登登的。

    柳心在秦家陵园和秦家义仆园都上了香静默一阵,心里再次哀悼和她并肩作战的秦家义士!

    柳心出来走这一趟儿,秦家岗人就都知道淑人回来了。

    等柳心回家吃完午饭,族学的王先生夫妇就来拜访,给柳心带来了最新的改版教材,族学现在的师资已经有了两个举人,四个秀才,还有几个童生。族学除了秦家子弟,附近州县的孩子也送来不少,一共有六百多个,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书院了。

    王秀才满怀信心地要把族学办好,今年还打算让一部分孩子下场试试。

    刚送走王秀才,坤山大娘、坤水婶子,坤木婶子、秦玉她娘都陆陆续续地上门了。

    以往这些朴素的农家妇人,现在可变了样,人人穿着丝绸裙褂,带着金饰银簪,而且都领着个丫鬟在旁边伺候着。

    坤山大娘看柳心的模样,就知道柳心给惊着了。她拽了拽自己的褂子,快言快语地说:“淑人,你可别惊着,我们这都是借了你的光赞了些银子,家里的说咱秦家已经官家了,可不能再像以前土乎乎的,得有官家夫人的气派。以前穿金戴银绫罗绸缎想都没敢想过,可现在不但每人都得置办几套,还有了伺候的丫鬟,不说你奇怪,我有时都觉得是做梦一样!”

    坤山大娘说完又拉着坤木婶子的手给柳心显示:“淑人,你瞧,坤木家里的前年还连件新衣服都不买,现在都带上这么大的金镯子了,没想到吧?”

    听坤山大娘在这巴巴地说,一大屋子人都笑了。

    柳心和大家唠唠家常,又送出一些从京城带回来的各种小玩意,直到申时人才散去。

第124章 克鲁回来了() 
回到秦家岗的这一天热热闹闹,可到了晚上,柳心回到四进自己的屋子,就一下子冷清了。

    秦家这五进大宅,开始是明远离开、之后是木川木周回江南,再然后柳梅、明珠和柳心去了登州,连常住人口克鲁也走了,这家里就少了人气,现在除了大福,大贵在三进,算做半个主子,剩下的就是一些下人,都集中在一进二进。

    四进、五进平时没人来,就这么空着。

    柳心这个屋子,秦大娘倒是打发人定期给收拾一下,没有多少灰尘,可是因为空着一年,就有着说不清的落寞。

    柳心铺好被子,就吹了灯坐在炕上发呆,想起回来时还不如把心纯她们几个带回来一个,也好和自己做个伴儿,现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要是不想点灯熬油,就只等睡觉了。

    看看外面快二更天了,柳心打个哈气儿,刚要脱衣服睡觉,突然听到外面有轻微的响动,似乎是人的脚步声。

    柳心一激凛赶紧蹿到地上,随手拿出克鲁给她的匕首,闪身躲到门后。

    柳心心中暗想:莫不是我回来被哪个贼人盯上了,想趁着天黑下手,这个屋子就自己一个人,如果有人进来,自己就得先下手捅他一刀,趁机跑出去呼救。

    门外的响动越来越近,最后就停在了门口。

    柳心的心提到嗓子眼儿,手里的匕首随时准备出击。

    来人在门口迟疑了一下,又走到窗户边,随即轻轻地叹口气:“柳心这是睡着了。”

    “克普,是克鲁!”

    外面的声音柳心再熟悉不过,这明明就是克鲁的声音。

    柳心一把推开门,惊叫一声“克鲁!”

    门外的黑影随着柳心的叫声也转过头,借着朦胧的月光,两个人静静地凝望。

    半晌,克鲁突然上前一把抱住柳心,喃喃地说:“我回来了,柳心,我回来了!”

    “你,你还知道回来呀!”柳心的胸口剧烈地跳动,嘴动了半天才用颤音说出这么一句。

    俩人又没了话儿,克鲁把柳心抱得更紧。

    不知过了多久,柳心才想起现在已是深夜,轻轻地推开克鲁:“你这个傻子,大黑天的,想吓死谁呀!走,进屋去说说话儿!”

    柳心点上了油灯,克鲁脱了鞋子坐上炕头。

    “你这是才赶回来?”

    “嗯,我才赶到。”

    “你还没有吃饭吧?”

    “嗯,没吃!”克鲁的肚子这时恰好咕咕地叫了两声。

    “你等着,我去给你弄点吃的!”

    四进这边也有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