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国-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笙?”我一直坐在休息室里整理纱布想的出神时,倩倩坐在一边叫着我的名字。
“恩?”我一下子回过来了神,后看着她的方向去。
“你看你,怎么了这是,心不在焉的?”倩倩说道。
“倩倩,要不我们让家里来上海吧?”我思索了一下说道。
“你疯啦,现在上海是什么情形,你我都清楚明了,上海能不能。。。。。还说不一定呢,家里在南京很安全,你要相信我,虽然政府,临时搬迁了,但南京是首都啊,南京一旦丢了,那中国怎么办?一定会安全的,而且现在大批军队,都在南京驻扎着,说不定,还有荣长官那,放心,放心。”倩倩说着,走了过来,轻轻的拍着我的手,安慰道。
我冲着她宽心的笑了笑说道“荣长官,应该会随十九军在沪的,不会在南京。”
“切,还不是,逗趣你,安慰一下你。”倩倩嘟嘟嘴说道。
“你不是说过,荣长官,让人放心。”
“好吧,好吧。”我无奈道,也没有再和倩倩闹嘴着什么,继续着手里的活,想着一些莫名的人。
在轮番不休的几个日夜后,我终于得以在护士的临时宿舍里可以休息一会了,而在昏黄着的煤油灯下,我手里正拿着看的是南京家里寄过来的信,慢慢的拆开,这也许是在这乱时,乱世之中,予我心里最大的踏实感了。
信里还是阿叔正直不阿的严谨笔迹,照例是先道着家里的平安,一切都好的事情,还有就是,在现在日益严峻的环境下,阿爹和阿叔思考着,把家里的布面生意转到西部内陆去,虽说,现在上海的战争一直僵持着,但也没有什么好的预兆,为防万一,家里希望,让我和倩倩,过些日子,风平浪静时,休学,回南京。但看完了信后,第一个蹦入我脑海里的,却是那日,荣长官临走之时,对我说的那句话,即便是现在我拿起了笔,准备回信,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着家里人,要从安宁平安,并且守军众多的南京,到达,已经四处断壁残垣的并且战事一直激烈的上海来。
估摸着算算,如今已经是新年里将近的三个多月过去了,家里的几封信里,都是家里一切如初,只是除了前些日子,哈尔滨的沦陷使得姥爷生了场大病,如今想来,也得痊愈了。而这一晚的时间里,我总是夜不能寐,翻来覆去,也实在想不明白他说的那话,但有一点的是,当时,荣长官,那笃定认真地神态,让我不得不去,一次次的怀疑着南京是否能一直的安全着。
这世道啊,不是,人能做主的,这世道啊,不是,心一横,死了。就能解脱了的。。。。。入梦的时候,我似有若无的记起,曾几何时,锦州城里教我的先生说过的这么一句话儿。
留下的,还依旧存在,昔日的老城墙,昔日的老宅,不同的是,人儿,散的散,死的死。
而在命运的大转盘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然身不由己的与各自的命运抗争着,与共同的命运的抗争着,直到生命尽头的那一刻里。
但是很快很快的一个重大噩耗,让我顿觉双耳失聪一般的感觉,久到我这一辈子里,依然忘记不了在那些日子里所处上海之中每个人做出的牺牲,每个家庭,每个阶层,在上海每天时时阴霾里,上海每处的断壁残垣之中,每条被轰炸后的街道,每个爱国的学生,每个在前线顽强守卫着的士兵,每条鲜活的生命即瞬消失都在之后一朝之夕里崩塌。。。。。。
011【碧血丹心】()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
当你得知到一个答案的时候,或者称为结果的时候,也许在瞬间里,是实在想象不出来任何,脑子里剩余的思考。
在全上海人民,为之与侵略者顽强拼搏之时,在那么多人的家园尽毁,仍旧坚决抗敌,在那么多的生命为此战倾洒鲜血,牺牲后,在我与倩倩都满心希望想着胜利的时候,在我们所有上海的百姓都无比相信这场以正义,守土抗战,最终一定是邪不压正时,一朝之夕间,都彻底的崩塌了。
只因为,一纸停战协议而全部土崩瓦解。。。。。。
而此前的一段时间里,却是另一番场景,所有言论的激励着团结,驻军的部队都皆以誓死坚守着上海。远在之前的29日时,各国更是还一致纷纷谴责着日本的暴行与无耻,而寸寸硝烟地的上海,在经历了数场的磨难后,在漫天的枪炮雨林间,一次次的挺住,一次次坚守我们最后的防线,而我曾经所处的同济被轰炸之时一定想不到,日后那些天所处的吴淞口,更是一次次的被侵占,一次次的被夺回,一次次的血肉拼搏接连重复,不同的是,每一次新的冲锋响起时,都是新的鲜血在挥洒着。
相同的境况依旧也晰晰地存在着,在那段日子里,除了上海在坚守外,还有更多的城市也一样誓死奋战着,在南京外,在武汉,在杭州,在浏河的七丫口,在杨林口,在六滨口,无数的英雄正为他的国家而赴汤蹈火着,为他们身后的家人,在奋勇当先,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着。可怜着我军一直在浴血奋战着,到最后仅仅只剩下了不到总人数的五分之一与敌人的钢枪铁炮,飞机轰炸相与之搏斗着。
而在那几天里,前线奋战的同一时间里,教会医院所有医生,护士都每日每日的偷偷抹着泪,神情恍惚着,倩倩更是难受的要命。因为我们都知道前线战事的吃紧,未知而命定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不愿所看到的,我想真正的一触即发之时前,一定不要再有让我们更心舒痛郁的事情发生了,只是老天的命定一词,太匆匆,每一步的来到,都是踩踏着鲜血而来。。。。。
“我愿意,为国去浴血奋战,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大公报在十九军入驻上海之初所采访的某一位士兵时他的回答。也是时隔多日间的恍惚,仿佛就在昨日一般,所有人都在昨日重逢着,有始终没有一点消息的顾伟,有护士长桂姐,有更多失散的人们。。。。。。
这是在上海抗战的好久之前了,久到我的心里始终流血般不堪回首着,不敢,回首着。
但在这一天里我却待在护士宿舍里,不断的,一直喃喃重复着这句话,泪眼迷离着,心底在流着血泣。不久胜哀以之痛入骨髓之中。因为就在昨日,新的一号的开始,老天就带来了命定的结果,浏河失陷了,我军溃败至此后退守到第二道防线内,而今天里,外面的炮火似乎更加细密了,就好似一只蝼蚁都不放过。
“阿笙,来吃点东西吧”倩倩不知何时走到我跟前说道,我转头看了看她,一脸的狼狈,身上的护士服染着不知是谁的血迹,而她的后面站着一脸泪未干的王敏芝,我没有说话,也没有回答,四周也十分的安静,一时间里都是静静的仿佛没有外面炮火,飞机的轰鸣声。
而我们似乎也都明白清楚着,几天里这一系列突然的变故,浏河沦陷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兵败如山倒,上海很快的会成为众矢之的。而今晨炮火愈发的猛烈之下,更是应征了我心里的大警钟。
一夜的炮火声天,一夜的悲戚连绵,我不知道,当我再次去到外面时,看到的,是何情!何景!是否还有上海的昨日旧容呢?
3日,大公报的头版赫赫在目着“日军攻占上海,国民政府与之停战。”当天的报纸被倾销一空后,却没有任何人选择言语些什么,没有任何声音,所有的行人沉默着,所有的百姓沉默着,所有都是阴霾与沉默。
在24日之后,我已经没有多余的心思为任何消息了所伤痛了,因为这场停战之后,伴随而来,更多的,是前线的伤兵,我们所有护士都不断的忙碌在一个又一个伤员之间,一批又一批新的伤兵被运送过来。而这其中,还有一个倩倩称之为我的老朋友,即便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我的这位老朋友的名字“十九路的团长,钟长官,钟樾”。
可是在我遇到了他之始时,却没有第一时间的认出来,因为他在我记忆映像的画面,是当初我遇见的那个星辰如玉的军官,但现在的他,非他先前那般雅人深致,器宇不凡,相反的是,一直昏迷不醒,满身的血污,泥泞呼着一张辨别不出是谁的脸,整整染红了白床单,当即震惊了许多的护士,也震撼了军人的钢铁。
自此人人都说,十九军里在教会医院的一个团长虽然身中了3抢,与心脏只差几厘米的距离,但是,还能在来医院前,收整好队伍。可其实,我们都知道,纵然钢铁般意志再如何如何的强大,这个如今在病床上始终昏迷不醒的男人,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不同的是,这样血肉之躯的他,和千千万万血肉之躯的普通士兵形成的英雄般的铁墙铜壁,为我们后方的安全始终坚守着。虽败,但尤荣。
我不知道剩下的近几日里,算不算好一点的,所幸,最后英雄如愿醒来了,这算的上难涩的时光里,唯一一点安慰着人心的,除了这个,我不知道旁人的任何消息,更没有一丝一毫关于那个人的,我想他一定会是大福大贵之人,一定现在在此间某处和他的副官二虎毫发无损着。我想着,我拼命的想着,我拼命的祈祷着。
而当下的局势之中,是我们每个人都力所不能及的,国民政府的代表,一直在与各方商讨,或者说是力理据争为自己的国家所努力。
但我们都知道,在诸国列强面前,我们实在太渺小了,从早前封建的满清还在时,到奉天的事变,锦州的沦陷,到整个东三省的沦陷,更到如今上海的停战协议,我们就一直被叫亡国奴,所受压迫,所被强权占领,分割土地。
千千万万的士兵倒下了,就会有千千万万的新的士兵重新站起来,寸国寸土所被占领,就会有一直不断的抗争去重新夺回自己的土地。
我知道这些,我一刻都没有忘记过,倩倩同我一样,王敏芝同我一样,甚至更多的百姓,都和我一样。。。。。
012【折戟沉沙】()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近来的几日,是少有的平静,医院里的伤员都已经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而被称为英雄的钟樾长官伤口也见好了许多,上海百姓开始慢慢的修整房屋,所有人都有序的进行着,街上的行人也愈加的多了起来,就连家里的书信也久别而来。
一切的一切,就好似从没有这场苦难,没有这场战争一样,一切都平静着,就好像是暴风雨来临前夕的平静。
躲在暗处的是喜,是悲,无从得知。
可我总是每晚整夜整夜的失眠着,总有一种可怕的预想一直深埋于心里,像一根刺一般,是好是坏,我无从得知,也不想得知,因为要每每回首看过去一次,太难了!太痛了!这几个月没有一次好的消息传过来,早在之初里,一月母乡的噩耗就震惊了所有人,二月东北三省,就被铁蹄践踏,被迫成了亡国奴,三月上海就被挑起了战火,无数年轻鲜活的生命为国牺牲,而现在的四月,在平静期里,可很快就被大公报的头版打破了“国联调查团,通过了中日的停战协议”。
五月初期的时间还未到,就瞬间盈动了全部。
民国二十一年的5月5日,中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一瞬之间,无数从各方涌来的国人,为之悲痛,愤怒,心与心连在了一起,超越了我人生里第一次悲痛欲绝。。。。。。
我无法忘记那一天,就像之前我脑海里一直盘旋着,在我心里,一直像根刺一般,如果这场战争的结果就这样的结束了,那么,就和最开始的,是一样,最终承受着它的人,只是百姓,只有百姓,连在一起的就是中国四万万的同胞们。
我向着病床上的十九军钟樾长官问去,我说“你听了这样的结果,你觉得前一刻你还在前线拼死拼活,值得吗?”
他消瘦而苍白的脸转向了我,久久没有回答,但最后一刻,在我包扎好伤口离开病房门前的那一秒钟时,他终于回了我“我们是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守卫国家,护卫百姓,从来不会因一场结果而定算些什么,我们只知道为自己的国家赴汤蹈火就够了”
是的呢,就够了,就这样了,这样了的我们又受到了一次丧权辱国的打击,可人总要活着啊,人活着,就还要生活,要想尽办法去生活,才能看到最后的希望,不是吗!是啊。
就像生活一定要回到正轨之中来,很快很快的,日军开始一次一次的撤军离开战时被占领的地方,离开狮子林,离开浏河,离开罗店,离开上海。而上海所有的班车也很快的恢复了班次,不断的人离开,然后,不断的人再来到这里。
而我与倩倩也每天除了在医院帮忙外都是和王敏芝同回到同济的临时教室里,继续上课。可我们都没有再见到顾伟,还有爱国会其他的几个人,好似他们从来没有出现过,留下的没有一点痕迹,可又那么的醒目着,一寸一寸的刻在我们的心头上。
阿叔来信的时间也越来越频繁了,在我们的学习和各种的时间里也越来越忙碌了,大街上不再是战时的断壁残垣的场面,所有东西都似乎一瞬之间即可恢复如初,上海,终于又回到了夜夜歌声,夜夜欢宵之中。
可是那些欢笑声,太响亮时,叫听的人觉得太刺耳,太揪心。。。。。。
期间里,先前受了伤的钟樾长官也随军列离开了上海,临别之时我与他,没有任何对话,我们能说的,能谈的实在是太寥寥无几,但我们彼此又都深知,当国难当头的时候,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角落,一定都会有他们的身影。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又以守卫国家为人生准则,任命无悔,人海匆匆,又怎可惊鸿一瞥就能再遇到呢!倩倩劝慰我的话,我都一一的记得,可我在,面对的是另一个我完全不熟悉的军人时,我无话可希望他能转达些什么,是活着吗?活到我们都未知不可猜测的那一天就好。剩余的,没有人肯在意什么了。
一晃而过的五月槐花香,在六月的来临下,分外的安静,分外的动荡,9日,大公报新一期的头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