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偷走我青春的你 >

第6章

偷走我青春的你-第6章

小说: 偷走我青春的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呀,你这球也太狠了吧,差点削我脸上。”

    “我看你也不想打了,走吧。”

    “安与遥”这三个字,在苏乔北的生命里,绝不是球拍上刻着的一个名字那么简单,那是一段青春,一段回忆不完的记忆,一个他这辈子,就算对她不理不睬,就算永不相见,也无法从他世界里抹去的人。

    若不是苏宇泽突然过来拍拍他的肩膀,他相信不用多长时间,回忆就会变成海,汹涌而来,打在脸上泪流不止。

    。。。。。。

    安与遥也只是周末才会来。一是为了看崔奶奶,二是难得她们四个人可以聚聚。只是小时候四个人一起玩的游戏,到了这个年纪都已不再适合。而且大了很多人的兴趣都稍微有些变了。

    提出来去爬山的人还是苏宇泽,可能最近谁都有些想让疲惫来占据其他心情的心理,于是都同意去了。这几个人谁都知道安与遥喜欢枫树,即使这个季节枫叶还没红,但是他们还是选择去了香山。

    其实安与遥去过一次香山,在她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但比起香山,那次给她留下更深刻记忆的却是别的事情。

    那时候小安在北京实习,是学校安排的一个在酒店的工作,所以会到很晚才下班。因此并不方便去火车站接安与遥。

    所以安与遥第一次来北京并没有人接她,她辗转了两次地铁到达了小安工作的地方时,小安她们还没下班。因为那个酒店离王府井很近,走不远的路就能过去,所以安与遥把带的一些东西放到小安她们的集体宿舍后,就一个人去了王府井。

    上学的时候安与遥也没去过多少地方,夜间的王府井对于安与遥而言,还是很壮阔的。只是她有些转向,尤其是在晚上,所以每条路她都不敢走太远,转个弯也要死死记着,确定到时候她能沿原路走回来。

    可能是陌生的城市,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怕自己走丢,即便是新鲜的事物她也没有逛得特别有兴致。越到后来越频繁的翻看手机的时间,什么时候才能到小安下班的点。

    夜晚不知不觉开始变得又黑又冷,但路上的人并未减少,反而还有增多的迹象。只不过大部分都两两相依,三五成群,像她这种一个女孩子的真少,可以说几乎没有。

    所以逛到后来,安与遥就没再往深处走了,而是在回小安宿舍附近的那条路上来来回回的走着,直到小安给她打电话让她回来,她才又返回去一段,假装从王府井那边跑了过来。

    现在想来那件事并不算什么,但是那时候却让小安觉得对安与遥有所亏欠,好像怎么弥补都弥补不回来的亏欠。

    “那时候你在哪?”苏宇泽觉得安与遥很厉害,可是即便小安没时间,难道苏乔北也没有吗?但那时候苏乔北在南方的一个城市实习,根本过不来。

    “你真行啊。”苏宇泽又忍不住夸了安与遥一句。

    可是安与遥并不觉得自己那时候有多胆大,要是搁现在,她肯定能放宽心一个人玩的很痛快。只是现在想要一场一个人的漫长旅行却一直在期待里。

    “不过小安也不好受吧,她是不是每次来北京都念叨你。”看来苏宇泽最近这些日子的心情是缓过些来了,一路上他话最多。

    “一开始那几次有些,后来还好。都越来越大了,谁还去计较那些。也就是偶尔开玩笑地说说。”

    “这可不一定,我爸妈年轻的时候,因为我妈让我爸买串糖葫芦我爸没买,后来我爸看见糖葫芦就想给我妈买,但是我妈再也没有当初那么想吃糖葫芦的感觉了。掉儿,是不是?她后来再怎么一次不落的来接你,都不会觉得感动了。”

    “是呢。”安与遥故意装难过,跟苏宇泽配合的很好。

    “好像你俩就没亏欠过别人似的。”苏乔北终于看不下去那两人一起怼小安,忍不住发话了。

    “果真啊,这在一个城市待着就是比不在一个城市待着关系近啊。掉儿,你什么时候被挤下去了。要不我下一个工作去天津找,咱俩做个伴?”苏宇泽算是跟安与遥站在一队了。

    可是不自觉地,苏乔北听到苏宇泽这话,瞅了安与遥一眼,安与遥也看了苏乔北一眼。

    “说什么呢。”苏乔北拍了苏宇泽的肩膀一下。

    “好了,好了,我是看我不开玩笑,你们没人敢开。咱们都见面多少次了,气氛一直阴气沉沉的。”

    苏乔北转手搂上了苏宇泽的肩。

    “不过事情是这样的吧。我记得我小时候还借过比我高两届的一个哥哥的书,结果有次不小心把人家的书皮弄破了,用胶带怎么粘都看得出来。那时候也是胆小,就因为那么点事就不敢把书还给人家,后来人家没要我也就一直厚着脸皮没还。所以每次看到人家的时候就特别心虚,虽然是件小事,但一旦亏欠真的会被我们记一辈子。”

    安与遥觉得苏宇泽说得很对,就像苏乔北前不久才告诉她的,她母亲等了她一天的电话一样,她好像无论再给母亲打多少的电话,都会对那件事耿耿于怀。

    然而谁会没点亏欠别人的事呢,就连替小安说话的苏乔北也一样。

    小安跟安与遥的关系越来越好后,苏乔北也就接受了,因此在一起玩的也就多了。有一年的正月十五,小安来找他们玩,因为村子里有的习俗是,每家都会在各个角落点一堆蜡烛,甚至点到大门外,跟其他人家的蜡烛连上。如果不起风的话,那还真是一幅壮观的景象,但那样的时候太少了。

    小孩们都好玩,喜欢出去把被风吹灭的蜡烛点上,就在那时苏乔北在给小安手里的蜡烛点亮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小安的手烧伤了,至今都留着一个疤。所以后来并不是全部因为安与遥跟小安的关系好他才对小安好,有些原因也是因为当初的抱歉。

    有些亏欠虽然只是感到抱歉心里不会疼,但确实会对一个人造成很深的影响。即便是可以达到任人调侃,甚至各方当事人其实都已不在乎,但就是忘不掉。就跟身上落下的疤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疼不痒,却总是能偶然看见。

    无论后来小安换过多少住处,离火车站有多远,天有多暗,雨下得有多大,哪怕接安与遥来回一天六七八个小时辗转在地铁公交上,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小安都会去接送她。但那并不是想要弥补当初的亏欠,而是她本来一直就想那样做。

    所以有那么一种所谓的亏欠或许只是一种纪念,多年后回忆起来时兴许还是一件津津乐道的事情。因为互相亏欠才容易互相怀念。

第10章 10。我不能都要吗?() 
安与遥特别喜欢枫树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她第一次听说枫叶代表友情的时候,就深深沦陷了。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同学过生日都开始流行送卡片,大部分都是一毛钱一张那种,正面是花或者卡通人物,要不就是影视剧里的明星。然后在卡片后面写上几句祝福的话。其实就跟现在还有的明信片差不多。

    后来才慢慢有了那种高级些的,可以翻开的卡片,甚至有些打开,里面还有画面能竖起来。最厉害的是,有的卡片一打开还放着音乐。但是安与遥收到最特别最喜欢的,是小安送给她的那些小安亲手制作的。

    因为苏乐的事,安与遥跟小安才成了朋友。那一年安与遥过生日,最想要的礼物是一块橡皮。

    但有几个送她礼物的同学,都是送给她刚兴起来的卡片,后面写着一些祝福的话,而那些话也都被苏乔北那家伙,在饭桌上当着他家里人和安与遥母亲还有崔奶奶的面念了出来。可是在家里,人们并没有互送礼物的习惯,就是大家在一起吃一顿长寿面,唱一首生日快乐歌。

    只是出去送他们走时,没想到苏乔北那家伙叫住安与遥,把他的“老大”拿出来,要送给她。

    苏乔北这个“老大”,真的又脏又破,小安都不愿接到手里。可那对于苏乔北却是个莫大的宝。每天放了学,苏乔北都会和几个孩子在学校一个没风的角落里玩上一会儿。

    翻,翻,翻…孩子们一直兴奋地叫嚷着,喊得最大声的就是苏乔北。最近他真的很迷恋四角,每天都会赢一兜的四角带回家。而这个“老大”就是帮他赢那些四角的功臣。

    “你别看不上,虽然不是花钱买的,但你知道它对我有多重要,以后好好对待它。”

    苏乔北看安与遥一直没接过去,嘟囔了一句。

    虽然那对苏乔北的确是一种割舍,但是对于安与遥而言真的没用,所以安与遥当时就回绝:“我不要,我们女孩子又不玩这个。”

    “难道非要我也去买个那卡片,再写几个字,你才收吗?”

    “我可没那么说。”

    “你不要,不就是看不上吗?”

    “我们又没送礼物的习惯,今年你为什么突然把你的“老大”给我?”

    “班里同学们不也今年才开始互送礼物嘛。反正给你了。”苏乔北最终硬塞到安与遥手里跑开了。

    安与遥真是想不透他到底为什么非要给她这个四角。他难道不知道吗?他的常胜将军“老大”在她这里只是个废材。

    那天最后安与遥还是收到了橡皮,不过怎么也没想到送她橡皮的人是她母亲。

    安与遥之所以想要橡皮,是因为她所有本子上的字都是用铅笔写的,为的是本子可以重复利用,用得越久越好。哪怕老师明确在她的作业本上写过评语——“作业不清楚”,她也没有改变过这种做法。

    可是安与遥不知道,她母亲前几天在回家路上遇到她们数学老师了,老师专门跟她母亲提了她“不认真”写作业的事。于是她母亲才知道她一直那么节俭。

    因为安与遥早早就失去了父亲,所以一直靠母亲一个人养活着,母亲为了赚钱,给她攒以后的学费,经常在厂子里加班到很晚,因此安与遥基本上从小一放学,不是在崔奶奶家吃饭,就是在苏乔北家吃饭。

    前阵子,母亲又花巨额买了台缝纫机,厂里偶尔清闲的时候,就帮街坊邻居做几件衣裳,赚点手工费。在母亲眼里安与遥一直很乖很懂事,几乎不给她添麻烦,却不想过得那么艰苦。那天回家的路上,她骑着自行车,眼泪忍不住地就掉了下来,还差点和一辆车撞上。

    “现在的橡皮都这么可爱了啊,还是草莓形状的,好想吃掉。”

    安与遥爱不释手的拿着,发呆着,可是看出喜欢来了。但谁想母亲又掏出两个本子和几支笔。

    “我看小卖部里卖的这圆珠笔也挺可爱的,就一起买了。”

    虽然安与遥喜欢,还是说了句:“买铅笔就好了,我挺喜欢用铅笔的。”

    “好明天帮你买。”

    “娘,今晚上不做衣服了吗?我帮你忙。”

    “不做了,今天早点睡。”

    安与遥小心翼翼地把母亲送她的礼物放到了抽屉里,当看到桌子上苏乔北的“老大”时,最终也一起放了进去,虽然一眼就能看出以后也用不到,但那家伙送自己礼物这个举动已经足够让她感谢了。

    安与遥以为生日在那天就结束了,却没想第二天竟然还是收到了小安的礼物。小安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拿出手,因为她说不是那种花钱买的漂亮的卡片,怕安与遥不喜欢,也抱歉送得晚了。然而当安与遥看到真正的礼物的时候,安与遥喜欢的不得了。

    平生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礼物,小安亲手制作的礼物,而且还是昨天小安发着烧给她赶出来的礼物。虽然是用纸盒背面制作的,上面不过简单的画了些东西,还贴了些小物,但是那时却觉得那么美。

    后来安与遥才知道小安的这种才能,是受到了她姐姐的一些熏陶。熟了之后,安与遥也经常到小安家玩,在她姐姐的带动下她们制作出了很多漂亮的卡片,甚至也有那种打开卡片里面有能竖起来的画面,还放着音乐。安与遥送小安的第一个卡片,当时还被她姐夸奖了一番,可是把安与遥美坏了。

    当时她姐说:“我特别喜欢这几个叶子。”

    安与遥跟小安都探着脑袋看,因为安与遥真的没注意她有画什么特别的叶子。她姐又问:“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

    安与遥和小安都摇头。

    “是枫叶,知道它代表什么吗?”

    安与遥和小安还是摇头。

    “代表友情。”

    安与遥当时就是在一个卡片上看见的,因为觉得好看,就画上了,真没想到有这么深的意义。从那时起好像也注定了她和小安的友情会源远流长。

    后来听姐姐讲了很多枫叶的事,姐姐说北京香山的枫树最有名,从那个时候起安与遥就一直特别特别的想去香山。她也确实第一次活生生的见到枫树的时候,就是在香山。而那次陪她一起爬山的人就是小安。

    不过在临爬香山之前,网络就已经开始发达了,安与遥有在电脑上查过一些香山的图片,当时真的觉得美轮美奂,向往至极。但真正爬香山的时候,香山上其实并没有多少枫树,主要的还是红叶树多些。但也谈不上失望,毕竟爬山时的心情还是很兴奋的。

    安与遥当时拾了两片枫叶,现在还依旧保留着,那也是她的习惯,除了枫叶,她从小就喜欢收集叶子,一开始都是随意夹在书里,后来跟小安学习后,都会把每片捡来的叶子用透明的塑料纸压平贴到本子里,然后多多少少写点心情记录一下。

    你现在回她的老家,扒开她的抽屉,都能从里面看见各式各样的叶子,你或许只会感慨,居然有人有这样的习惯,但对于安与遥而言,每一片叶子都有一段回忆。

    不止一个人曾经问过安与遥,为什么不跟她最好的朋友待在一个城市里,那么要好的两个人为何要分开。但这样的局面是小安的选择。

    还在上学的时候小安就说,将来不跟安与遥在一个城市里,理由是所谓的距离产生美。害怕越熟悉的两个人真正一起生活的时候越容易产生矛盾。因为小安实习在北京,后来工作也就在北京找了。而安与遥选择天津,并不全是因为天津离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