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庶女升职记 >

第6章

庶女升职记-第6章

小说: 庶女升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宋昭颇有深意的同她道:“他如今是一等御前侍卫,很得皇上器重的。”

    元珩自没听见二人说的什么,只慢悠悠跟在宋昭身后。他生的皮肤白皙,剑眉杏眼。五官格外精致立体,侧着脸,下颌角的弧度清俊,笑起来有一种天真率直的清新。他并没穿寻常侍卫的衣裳,只着了一件天青色的缎袍,简单干净。腰间配着寻常样子的平安扣,仍同三年前一样的朴素低调,可这英俊的相貌却是如何都低调不起来,实在是太惹眼了。

    从前他在沈家寄读的时候,沈家的姑娘、丫鬟便都极爱扎堆儿的围观他。又偏偏他性格好,温和有礼的,惹得沈家丫鬟们打破了头的想要挤进他的院子里伺候。听说,在京城时,他因着这初中相貌,被全京城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们誉为大梁第一公子。

    清容必须承认,元珩若放到她那会儿,绝对是二十多亿少女的梦。转头再看宋昭,果然,神对世人是不公平的。

    一个是公子如玉世无双,一个,嗯,是妖艳贱货。

    “许久没见五妹妹了,如今已是个大姑娘了。”元珩眼神格外的温柔和煦。

    清容客气的寒暄道:“元哥哥在京中可好?”

    元珩眼波极温润,带着礼貌柔和的微笑,颔首,“一切如常罢了,离京之前见了祈哥儿,他如今正发愤图强,瞧着那样子,是奔着状元去了。”

    原本清容很有些久别重逢后的陌生尴尬,不知该说什么,可元珩提及长兄沈祈,自然的让清容有话可说,她自然的感叹道:“母亲对祈哥哥期望颇深,如今人去了,祈哥哥更不愿辜负母亲的期望了。”

    元珩点了点头,叹道:“我在沈家受林夫人关照颇深,她过世时,也没能来看一看,实在不应当。”

    清容想起林氏,不免升起一股同情心酸,唇亡齿寒之感。尽管林氏在世时,对她不算极好的,可也算是个正直大度的人,再看如今的新夫人,真是一言难尽。

    元珩察觉出清容的失意,温和道:“往后你同润容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去找我。”他突然被宋昭这么拉过来,自然也察觉到了清容许是困境艰难有事相求。这番话便说的格外真挚。

    清容不免感叹元珩的眼力见儿,点头道谢后,只问道:“你几时离开?”

    元珩道:“在济南耽搁的太久,大约再有个五、六日的功夫就要启程改水路南下了。”

    清容听得五、六日,心都凉了,这边宋昭忙道:“天色不早,咱们改日再来。”不待清容说什么,他便拉着元珩起身去了。

    之后宋昭又拉着元珩来了两、三日,清容见宋昭迟迟没个动作,自是心急如焚。宋昭却让她稍安勿躁,一副很有把握的样子。

    第四日,清容隔着院子,听见沈府下人们进进出出的声音,便知道圣驾要走了。她掰着手指头算,自己也只剩下两日了,别说见一见沈萍,连她给宋昭的调查表也没见着回音。清容后悔轻信宋昭,很是心灰意冷。

    正长吁短叹时,但听有人推院门的声音。清容慢吞吞看过去,见宋昭并着两个陌生的女人进了门,从装扮上来看,倒像是宫女。

    宋昭一进门,便眉飞色舞的对清容道:“皇上、太后宣五姑娘见驾!”

010。即将出丑的作诗现场() 
清容来不及深问,立时进屋梳洗更衣,极快的同宋昭等人去了。

    “太后想同各位姑娘说说话,姑娘不必紧张。寻常在家里与沈老夫人如何请安的,便同太后如何请安。”来请清容的宫女边走便提醒清容御前的规矩,诸如没有允许不能直视圣颜,说话要轻声细语,切忌一惊一乍惊了圣驾之类的。

    宋昭刻意落后了两步,等宫女交代完,他扯着清容背心的衣襟,让她落后了两步,小声道:“太后喜欢吃甜,皇上喜食辣,因着味道太重,平时也极少吃的。皇后贵妃都是其次,切忌千万别得罪永平公主,她是最不喜欢比自己聪明伶俐,处处出挑的人。”

    他这番莫名其妙的叮嘱令清容有点蒙,还想小声问宋昭什么,宋昭却是往后退了两步,再不多说一句。

    这时间,不知从哪儿跳出来一个樱红锦衣的少女。她生的圆眼尖脸,一双柳叶弯眉乌黑浓重,鼻子高高挺挺,是个很亮眼的美人。她一出来,打头的两个宫女并着宋昭便是一起向她行礼道:“公主金安。”

    清容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这位少女便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女儿永平公主了。宋昭对她科普过,这位永平公主是皇帝的独生女,整个大梁目前为止就只有这么一个公主,生母是宠冠后宫的李贵妃。

    清容依样画葫芦的向她请安。

    永平公主目光不善,自上而下的打量了一番,道:“你就是沈清容?”

    清容暗暗惊讶,永平公主是怎么知道她的?难不成因为落水和叶钦的事儿,她已经声名在外了?

    永平公主仰着姣好的脸,撇了撇嘴,感叹道:“不过是个还耐看的小丫头罢了!”

    清容不免腹诽,你看起来也没有很大好么?!

    永平公主似乎等了她半天的样子,回身踱步进了花园。

    新宅的花园比整个沈家三房加起来的还大,亭台楼阁,假山湖池,景色怡人。园子里莺声燕语,格外的欢笑热闹。

    清容跟着宫女走近亭子,领着的宫人便不再走了。清容只听到不远处,有个声音笑吟吟的说道:“皇上、太后,三房的五姑娘到了。”

    “等着做什么,快叫过来。”

    领着的宫人这才仍旧带清容绕过假山,清容眼观鼻、鼻观心,目不斜视的跟着宫女,等宫女停下,她立时跪地叩头,恭恭敬敬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皇后娘娘金安,贵妃娘娘金安。”她这一礼尽管生疏,却贵在齐全。

    “起来吧,”清容头顶响起一把声音,听起来颇有些沧桑之感,她便知道大约是太后。

    皇帝跟着温和道:“抬起头吧,不必太过拘束,就同在家里一样。”

    清容这才应声抬了头,但见四方的亭子里,摆着一扇黄花梨理石落地插屏。皇上、太后分坐在插屏前,皇后、贵妃坐在下首,跟着便是永平公主并着几个年轻貌美的贵妇,清容猜着这些人不是后妃,便是皇子妃了。

    挨着太后身侧的墩子上坐着一位气质雍容的中年妇人,她眉眼温和,表情淡然,不必多想便也知道这位是姑祖母沈萍无疑了。

    另一边在皇帝身后跟着叶钦、元珩、宋昭等人,一旁又有大伯父沈泽端陪着。

    沈老夫人与沈家三个房头儿的媳妇都没来,只有各房的姑娘们到了,全都在绣墩上排排坐,有点像合唱团。

    清容谢恩后,随着宫人坐到绣墩上。

    她细看之下才发觉,其它两房的人到的齐全,唯独三房只有沛容、泠容两个。想是太太怕润容乱说话,仍旧关着呢。

    李贵妃含笑,娇滴滴对皇帝道:“既是五姑娘来了,人也齐全了,咱们倒不如接着方才的话,请皇上出一题。”

    这么说,便是在清容来之前她们便已经说了许多话了,清容倒有些奇怪,先时既没让她来,怎么又半路叫她了?

    皇帝一笑,也未深想,慢悠悠道:“如今正是夏日里,四面蝉鸣阵阵,便以蝉为题,即兴赋诗吧。也不拘什么格式韵脚的,只消工整应景便是。”

    太后也道:“是了,咱们顽一会,也不考较学问。”

    什什么?赋诗一首?清容听着这话,有点发懵。

    永平公主轻轻一笑,直接向清容道:“沈清容,听说你们沈家女儿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样简单的题目,你必定信手拈来吧?”她语气里带着挑衅的意味,气势汹汹的。

    清容有点闹不明白,她同这金尊玉贵的公主可是头一次见呀,她怎么突然发起进攻了?

    泠容嗤的一笑,戏谑道:“公主许是不知道,我这位妹妹最是个不学无术的,让她背个诗都千难万难的,何况作诗了。”泠容声音又轻又柔,虽然内里是讥讽的,面上像是在拿清容玩笑一般先替她解了围,可也是实打实的嘲讽。沈家几个姑娘闻言,不由都笑起来。

    虽然泠容是存心给清容难看的,但这话却是大实话。

    对于即兴赋诗这种事,清容内心是拒绝的。尽管沈家女孩子也进学读书,甚至开了女学堂。可她在职业技能的选择上,她压根儿就没考虑过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一类没营养还费工夫的特长,毕竟居家过日子也不能靠读诗写词这类啊!

    因此,她便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女工、烹饪、珠算这类生活技能上。若是在沈家混不下去了,出去当个绣娘干个厨子也是能赚钱养活自己的,多实际。毕竟封建社会里,历史上的才女多半没什么好下场,她总不能揣着满腹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去青楼混个花魁当吧?

    饶是她现在书法还稍稍拿得出手些,那也要多谢林夫人为了收收润容的性子,日日让她陪着润容抄大字。

    皇上、太后等人既开了口,便有宫女内侍搬了条案、椅子,设好了笔墨纸砚。

    几个女孩子挨着坐下,唯有清容独占一桌儿。众人因着得了在皇上面前一展才艺的机会,一个个儿的便都如临大敌。

    大房的淓容瞧着清容呆愣愣的样子,嗤的一笑,讽刺道:“早知有今日,五妹妹从前当真该多读几本书了,也省着给自己丢脸。”

    泠容斜睨了清容一眼,接着淓容的话道:“她哪有什么脸?却只怕到时候丢了咱们家的脸,也带累了咱们。让圣上以为咱们家的女孩儿都同她一样的不学无术呢!”

    沛容低声提醒她们道:“说这么多做什么,怕皇上给的时间长吗?”

    淓容一乐,轻飘飘的说道:“二姐姐不必担心,横竖都有清容给咱们兜底呢!有她这个差的,咱们做的再差也是好的!”

    沛容轻声道:“人往高处走,哪儿有往下比的!”

    她们几人说的声音很轻,自传不到皇帝、太后跟前儿去。不过几个女孩子都听得清清楚楚,不由都一副看热闹的样子笑话了清容一通,似乎已经预见清容即将到来的丢脸现场。

    清容却全当做没听到,自顾自的磨墨。

    作诗这个她是根本不会的,她也没自带唐诗、宋词三百首的技能穿越,连借鉴上辈子背过的诗词也是不能够的。不过关于蝉的歌词她倒是记得:知了也睡了,安心的睡了,在我心里面,宁静的夏天。

    不知道他们欣不欣赏的来?

    没一会儿的功夫,大房的汮容已经写成了,跟着众人也陆陆续续的将做成的诗交了上去。由御前的内侍呈到皇帝、太后面前,皇帝将那纸递给叶钦,让他先读出来,再一一传阅。

    叶钦端端正正的拿了汮容的诗,字正腔圆的念道:“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熏风。1”

    皇帝不由点了点头,笑道:“到底是虎父无犬女,沈爱卿,你女儿做的诗颇有些风骨。”

    李贵妃赔笑道:“臣妾最喜后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熏风’。借蝉咏志,点睛之笔!”李贵妃说着,立时命身边的宫人道:“本宫收着一块拇指大的玉蝉佩,你取了来给四姑娘。”

    汮容立时跪地谢恩,连着沈泽端也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众人见汮容得了赏,越发欢欣鼓舞。

    叶钦又拿了另一首诗,读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忆昔在前岁,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泉城。2”

    “这首既有诗情、又有意境。”太后拿过叶钦读过的诗,又细赏了一番。

    这首是沛容的诗,她得了太后的赞许,忙恭恭敬敬的行礼谢恩。

    永平公主听着这两首但觉无趣,起身离席去瞧清容做的。

    清容仍旧在案上磨洋工,心烦的咬着笔杆。她思索的极认真,还没反应过来,面前的纸已经被永平公主夺了。

    随后,清容这一处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笑声。

    1出自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某秋改了两个字。

    2出自白居易早蝉“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某秋截取了一段,改了几个字。

011。女主光环降临() 
永平公主拿着清容做的诗,乐不可支的跑到太后和皇帝跟前,道:“父皇、皇祖母快来看看这个!”

    太后等人也正是好奇,永平公主因何笑的这么欢快。见她拿了清容做的诗来,太后先伸手接了。

    那宣纸上的字写的很好,四方端正。

    日蝉

    窗外一树蝉,

    吱吱叫没完,

    好烦。

    夜蝉

    知了也睡了,

    安静的睡了。

    在我心里面,

    宁静的夏天。

    旋即,太后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捂着肚子将清容的诗又递给了皇帝。皇帝看完颇为镇定,他皱着眉,分明想要仔细品评一番,可又无从说起,那表情很奇妙。

    众人不免更心存好奇,争相传阅。

    那诗词传到沈泽端那一处时,沈家大伯看的脸都绿了,不免沉着脸呵斥清容道:“胡闹!这写的都是什么!你平日里学的都进了狗肚子里吗?”

    皇帝立时命叶钦也将清容的诗给读出来,叶钦恭恭敬敬的道了句是,接过纸张高声朗读。等叶钦话落,亭子里的人越发笑成了一片,连着一边伺候打扇子,倒茶水的宫女内侍也都引俊不禁。沈家的一众姑娘们全都掩嘴轻笑,目光中流露出鄙薄讥讽的眼神,似很瞧不起清容这般粗陋的村言村语。

    泠容幸灾乐祸道:“就这样的东西,也亏她有脸写的出来。等着被罚吧!”

    太后这边却已然笑出了眼泪,反复道:“窗外一树蝉,吱吱叫没完,好烦?”

    皇帝见太后如此开怀,那紧锁的眉峰一松,当即凑趣的笑道:“这一句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