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穿越福女:旺夫小农女 >

第8章

穿越福女:旺夫小农女-第8章

小说: 穿越福女:旺夫小农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罗氏一气给老周家生了两个大孙了,在邹老婆子那,还是很得脸的。

    她看老三一房不顺眼,巴不得他一房过得更苦点,谁让老三不听她的话。

    可老三一房分出去后,这死婆娘还是那么懒,老二家的也只比这个好那么一点,还是个厉害的,只会敷衍地做完分到自己头上的事,不该自己的,就是酱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扶一下。

    看到大房的孩子一个上了翠竹园,一个上私熟,她儿子年纪一到,便闹着也送进去了,更是说什么女娃要娇养,一点活儿都不让她闺女到手,以至二房的梅姐儿都十三岁了还什么都不会。

    于是,每到了大房做饭的日子邹老婆子都要气不顺,边骂着罗氏,边无奈地搭把手。

    罗氏被骂了也是不痛不痒,拉着邹老婆子急急地道:“唉呀,我一下就去做,娘我可听说了,老三,那是发大财了,咋的也不知道来孝敬孝敬你呀!咱这可是他爹娘大哥,咋能让他忘了去呢!”

    “你说啥?”邹老婆子还没听清。

    于是罗氏把这两天在外面听的加油添醋地学一遍。

    “老三这是不孝啊!”显然邹老婆子被撩拨得忘了三房是被她分出去的了。

第17章 上学() 
吃过早饭,周大喜要送两兄弟去,顺便去和周夫子说定周冬阳下午多学一个时辰的事,要云娘说干脆多给点束修再交点伙食费让哥俩跟周夫子吃了,再学一个时辰再回来,免得来回跑。

    周大喜就是去跟周夫子说这个的。

    云娘因为好奇古代的学生上课是不是晃着脑袋跟夫子读书的,非要跟着去见识一下,周大喜无奈就带着她一起了。

    到了私塾,周大喜去后面找周夫子了,周冬阳两兄弟也没急着进去,陪着云娘在学堂前的柳树下看着里面高矮不一的十几个学子们。

    云娘没能见证自己想见的画面,这么早周夫子根本还没来上课啊!

    学堂里倒是坐了不少学生,只见他们有人可能是刚来的有紧张地坐着不动,有的在小声地背三字经,还有的在练字。

    看了有会儿,云娘看到一个稍大的学生正在默写四书,铁画银钩,写得还挺有风骨!云娘一脸佩服地看着他写。

    周皓月见自己妹妹一脸崇拜地看着别人,马上吃味了。

    “让我学两年,就肯定比他好!云娘你等着看,我肯定比他利害。”

    “二哥你这样不好,你学你的他学他的,为啥要作比?读书识字明理,可不是让你拿来攀比的,学得比人好不娇傲,学得比人差不灰心,介娇介燥知道不?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好!好一句:学海无崖苦作舟!”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从墙后百转出来,显然是听到兄妹的对话了,听到云娘说到后面一句,忍不住连声赞道。

    他鲁着大概有四寸长的黑胡子,看着云娘,又摇头道:“可惜啊,可惜!小娃娃资质很不错!可惜是个女娃娃啊!”

    云娘很想回他一句前世经典的话:女娃怎么了,女人同样顶起半边天!

    但这是古代,云娘可不敢作死的挑战人家传承不知多久了的思想。她只想在这里一世安好可不想改变什么。

    云娘这样想着,跟着哥哥一起,学着大哥的样了双手合拳前拱,弯腰鞠了一躬,跟着道了一声:“夫子好!”

    “嗯,好!你们两个先进去准备上课了。等下我进去会先分开,今年刚上学堂的上午授业,往年来过的下午授业,你们父亲和我说好了你们早上来,午时再留下多学一个时辰,明年看你们进度怎样,再做安排。”

    “是,夫子。”

    周冬阳和周皓月微微鞠一躬就转身进去了。

    周夫子对着云娘说:“小娃娃喜欢了以后可以跟着哥哥来玩,只是不能进学堂。”倒是没有刚刚对着周冬阳他们严肃。

    这还是周夫子第一次准女娃来这玩,也算是破例了,显然因那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深得他心!

    云娘自是应下,然后跟着周大喜告辞回去。

    “爹,以后哥哥他们都要在夫子家吃午饭吗?”云娘一出私塾就问。

    “对呀,吃过午饭再学一个时辰才回家,我说多给些束修,周夫子没要,只让我给了五百文钱作伙食,我想多给点他让我拿回来了。”五百文钱半年两个半大小子,虽然只吃一顿也是不够的。

    “这好办,以后多弄些野味,我做好后,再让哥哥带去,就说让夫子打打牙祭,这样夫子肯定不好推辞了。年节再让哥哥多给夫子送些节礼就好了。”

    “行,听你的,就这么办。”现在周大喜一向都是听闺女的。

    “哈哈,爹你不用回去听娘的啊?”

    “你这丫头!”

    父女两个有说有笑的向着家走。

第18章 路遇邹氏() 
回家要经过村东中间的晒谷坝子。

    坝子边有棵几百年的杨愧树。

    村里人没事就爱聚在这说些与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

    现在正好刚过了农忙,今天聚在这的人真心不少。

    罗氏霍然在坐。还有邹婆子也在,正在打听着周大喜发财的事呢!

    只听一个平时跟邹婆子不对付的老妇说道:“哟,邹氏,那是你亲儿子,发不发财还要跟人问呢?就算分家了,只要你是个好的,他还不第一时间孝敬你!”

    邹婆子撇她一眼,道:“这是我老周家的事,又没问你,插啥嘴啊!吃饱撑的吧!”

    “你”那老妇被气得一脸黑色,正待反击。

    有人看到周大喜父女俩远远走过来说:“说神神到,看,那不是周大喜吗!”

    邹婆子也看到了,拉着一张脸堵了上去。

    “娘!”周大喜看到了,隔远就打了招呼。

    待走近一点,云娘也乖乖地叫了一声:“奶奶!”

    邹婆子看都没看云娘一眼,指着周大喜就骂。

    “你别叫我娘,你这不孝子!你眼中还有我这个娘吗?啊?有钱就撇下爹娘自家享福,你是人吗?啊?”

    说到后面还扯着周大喜打了好几下。

    周大喜也不敢躲,只扶着邹婆子让她打。

    “娘,你这是干啥啊?”

    “干啥?是不是张氏那贱货挑拨的你?啊?让你连爹娘都不要了!啊?我作的啥孽哪!生的啥不孝玩意儿哪!天收的哪!”没两句就嚎上了。

    云娘听着火噔噔就往头顶冒,上前去一把扯着邹婆子。奶也不喊了。

    “你说这什么鬼话?当初我被你的乖孙子推下山,都快死了!你不肯出药钱,给两亩薄地就把咱一家子赶到村西头。这关娘啥事?你作啥骂我娘?明明是你们不要爹,把我们一家赶出去的!作啥又骂就爹!”

    清清脆脆的童音,配上要哭不哭的腔调,可比邹婆子的干嚎可人怜多了。

    这还,围观上来的人中就有人帮腔了:“是啊,周大喜当时咋分家的事大伙可都清楚着呢。老周家可不是只分了三房出去?!”

    “谁说不是呢!当时那样作贱人,看人家发财了又赶着上来,一开口就骂人不孝,那有这样当娘的。”马上有人接口。

    邹婆子一边手被周大喜扶着,一边手被云娘扯着也打不到人了,只气呼呼地死瞪着周大喜:“老三!看看你生的赔钱货!啊?赶着骂她老奶!啊?张氏就这样教的?啊?”到低是不敢再贱货贱人地骂了。

    这时罗氏也挤进来接了一嘴道:“就是,老三你这样可不行!要是我家有女儿敢这样顶撞长辈,我早就打死她了!”反正她家又没女儿!

    “大伯娘这话说得好听!大堂哥是不用顶撞奶,他可是能把奶指使得团团转,要奶给他做这做那的!”

    没等云娘说完,罗氏打断她道:“你这死丫头胡咧咧个啥,你堂哥可不是因为要用功读书吗!?”

    云娘轻蔑一笑:“读书?读书人就可以不尊老不爱幼?二堂哥可是下死手把我推下山的,要是我没挺过来,那就是谋杀!这就是大伯娘教出来的读书人?”

    “老三,你看看你,你自己发财了,不知拿回家孝敬就算了,连你家的丫头也学得顶撞长辈了!你也不说管管!”

    “我爹又不是长子,大伯娘你见过分家出去还要拿银子回去养着兄弟一家子的吗?”

    “不说兄弟,孝敬老人不要吗?你们一家吃香喝辣,又买地又建房的,可怜爹娘连顿肉都吃不上!老三你没良心哪!”

    周大喜想说话,又被云娘抢了先。

    “爷奶没肉吃还不是你把肉都臧起来偷偷弄给堂哥吃了!没分家前我可是看到好多次了;分家文书上可是白纸黑字写明的,分家后荣辱不共,我家每年给爷奶一两银子养老钱就行了。”

    说着也不管罗氏,放开邹婆子,暗暗揉红了眼晴,转向围着的众人鞠了一躬。

    带着泪意道:“爹是得了支老山参换了些银,可各位大娘、婶子,和叔伯,你们可知道我爹是咋得到那参的?那时我醒了,可还得躺在床上,每天喝苦药,药钱也没得给陈大夫,粮食也快没了,我爹没办法才往山上去的,他没打过猎。我听爹说,他追着兔子跑进了深山失了方向,转了好久出不来,碰巧得了老山参,后来一路被野兽追着咬,又被野猪追得掉下山崖,不知差点死了多少回才摸着路回家。我爹回家时天都黑了,一身的血。”说到这里假哭两声。

    接着又道:“因为银子来得不易,才想着买些山和地也好给哥哥弟弟留点底,我家的房子不修今年冬天都过不去了。修了房子就可能没钱剩下的了。”

    “我可听说你们今天送两个哥儿去周夫子那了,一年下来要不少钱吧?”有人还有疑问。

    “送哥哥去读书是因为堂哥堂弟都去读书了,我们不好拖老周家的后腿呀,银子是我们一家起早贪黑在后山开了路,到官道上做小买卖供起的。”云娘心想迟早要被人知道的,现在说了好过以后被人知道又有说道。

    “啥?后山开了路?”众人都很惊呀!

    “后山开路是上官道的吧?那以后去海州就不用绕道县城了。”

    “那不是近很多了?”众人开始歪楼了。

    云娘只得又鞠了一躬,高声道:“我想请各位大娘婶子和叔伯作个见证,在这先谢过了。”

    “唉,这娃就是礼多,教得多好吖!”

    这话可够打邹婆子和罗氏的脸的,这两人才说人家教得不好呢!

    “对呀,小娃儿不用多礼,作啥见证,你只管说。”

    “虽说分家不够一年,但既然大伯娘说爷奶跟着他们肉都没吃过一顿,那这养老钱我家就先给了吧,也好让奶去买些肉吃。这是二两银子,本来是娘给我,让我跟爹去集里买些布给两个哥哥买布做衣裳,不至上私塾失礼的,先给了奶吧,一两算作今年的养老钱,一两钱是爹孝敬爷奶的。不管怎样九死一生得来的银子,总归是曾得了银子,孝敬爷奶些也应该,但多的真拿不出了。我怕奶到时会忘记,所以请各位见证一下,要是过年时就家拿不出第二份也有个说法不是?”

    “嗯,好,我们大家伙都帮记着呢。”大家一听心里都在感叹,这周老三家多好的人吖,宁愿读书的娃不穿新衣也要把考敬钱先给了,想想这一家子以前在老周家也是做牛做马的唉!

    邹婆子有点嫌少,可话都让云娘说了,又不想到手的银子飞了,也就没说啥就接了。

    罗氏倒还想闹,架不住云娘会说啊,她说一句云娘堵一句,人都站到云娘这边了,她也讨不到好。只得罢休。心里恨恨的想:这死丫头邪门得很,分家后两次见了都牙尖嘴利的,一点也没有以前老老实实的样了。下次得直接去她家,就不信拘不出一点来。

    云娘有礼地再次谢过众人,和周大喜一路无话回到家中。

    张氏见周大喜头发也散了,衣服也乱了一身狼狈,吓了一跳。听云娘把事情说了什么话也没说抹着眼泪又去忙了。

    云娘也没多说,回房画建房构造图去了。

第19章 建新房() 
第二天有不少好奇的人特意过来看周大喜一家开出来的路。

    原本都以为就是一条小路,没想开的路竟是不比出村那条路小。

    连那坐木桥都是能轻松过牛车的!一时都感叹这周大喜一家也太厉害了,一声不响的竟然短短时间就开出一条这么宽的路,还造了一座桥!

    要知道出村那条路可是集全村之力花了不少时间一点点开出来的!

    这一家子是咋做到的呢?

    大家都很疑惑!

    周大喜一家也不管旁人怎么想,还是该干嘛干嘛。

    周大喜开始带着人拉砖瓦。中午空出时间开摊。

    云娘除了帮忙开摊,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画图了,因为不是专业的,拿着木炭画,费了不少纸张。好在周大喜和张氏都是疼闺女的,也没人说她。

    本来云娘是想起个小二层的,但一问周大喜,知道这年代还没有钢筋水泥,二层以上都是用木头搭的,在山脚下弄个木头房子不好防潮不说,二层楼在村里也太打眼了。云娘想一想,就放弃了。

    虽然不起二层,但云娘说服周大喜,只要是正房都要起得比别人家的高出一些,再在里面用木头弄个小夹层,到时存放粮食和其它的,防潮防鼠,多好!

    周大喜听云娘这样说,干脆让她做主,想起啥样的就起啥样的。

    其它都好说,厕所是一定要改良的,云娘现在每次上厕所出来都想吐,难受得。

    ,所以云娘想把厕所分男女,多起几间排在后院墙边,单独起一排通风的房子。

    让周大喜去找石匠,给了高价,用整块花岗岩凿成厕盆状,到时修条排污暗沟,在院了外面远一点修个草房,挖个储粪池,再在厕所这头修个储水池。

    上完就勺水冲干净,直接排到外面的储粪池去,这样就没啥异味了。

    云娘这图画得仔细,整体的、分开的、平面的、内部的,一共十多张,直到七月初六早上才画好。

    下午周大喜就带着请好的泥瓦匠过来看地,云娘赶紧把图纸拿出来相量要怎么起。

    泥瓦匠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