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鹅哥威武 >

第85章

鹅哥威武-第85章

小说: 鹅哥威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王爷!”赵秋堂和静山王妃惊呼。

    “你不该生在王府,也不该有我这样的父亲。你跟着你娘好好重新做人吧!”静山王对赵秋堂说了这么一句话,竟然也和静山王妃一样,存了替子斩首的念头。

    “包拯,你还等什么?”静山王见包拯坐在主审官位置上连连摇头,厉声说道。其实他心里还存着一个想法:若是若是包拯他不敢呢?若是自己的这番作为吓住了包拯呢?

    “请恕包拯不能从命。王爷娘娘护子心切,包拯却不能徇私枉法!违抗圣命的是赵秋堂,贪赃枉法的是赵秋堂,杀人逞凶的也是赵秋堂,无论何人也无法代罪。包拯只有依律行事。”

    “包拯,教子不严的是本王,谋取徐州赈银的是本王,请皇上赐下紫金锤的也是本王。静山王府落得这般田地皆由本王而起,本王愿承担一切责任!”说完,从进到开封府里就一直站着的静山王,终于跪下来了。

    他对着八贤王乞求:“皇兄”我自愿认罪,就不能看在血脉相连的份上,保下我的孩子吗?只要你开口!只要你开口!包拯就不敢!

    八王爷看着这个堂弟,立刻站了起来,不能坐着受他的大礼。包拯也站了起来,对八贤王拱手:“敢请八王爷裁夺。”

    八贤王忍不住闭了闭眼。

    “嗤!”从开堂问审起就假装自己是一根柱子的白羽忽然嗤笑出声。

    八贤王自然是知道白羽的,毕竟这是被他曾经的养子如今的侄子,也就是当今皇帝称赞为“少年英杰”的人,也是能空手在紫金锤上留下手印的人。

    “白护卫,你似乎有话要说。”八贤王呼出一口气,转头看向了白羽。

    “嗯,有话说。”白羽点头,指着跪在一起的一家三口,“他们只有三条命。”

    什么意思?在场的人都没听明白。

    “公孙先生跟我说,徐州府因为救灾不及时,死了四万多人。其中有近七千户的户籍如今已经全家注销了。”白羽板着小脸,一点笑容也没有的说道。

    这是公孙策在包拯回京之后,帮助陈谦理清徐州丁册时候知道的。回京之后,因为感慨而说给包拯等人听。

    公孙策赶紧从主簿桌案后起身行礼:“学生公孙策。白护卫说的确是学生在徐州总汇的丁户数。相信不久后趁大人会送上更详细的丁户数。”

    “你要给你王府留后代,可你儿子也没给那些绝户的人留后代啊!”白羽对静山王妃说。

    他又转向了静山王,“你觉得你的命贵重,所以你一死,那几万灾民的性命也该一笔勾销吗?可你的命并不必灾民贵重,甚至还便宜不少呢!”

    “至于你,死一次自然是不够的。死一万次,待你魂归地府,十八层地狱里多的是死法。”白羽最后对赵秋堂说。在地狱里,时间被无限的拉长,每时每刻都要享受地狱套餐,多数人在赎清罪过之前就已经魂飞魄散了。少数几个捱过了的,也要现在畜牲道轮回许多次。所以说做人须谨慎,千万不能为恶。

    “你!”静山王瞪着白羽。

    八王爷听了白羽的话,心下就有了决断。他对着静山王夫妻说道:“你夫妻二人都想以己之命替秋堂抵命,但因秋堂而死的那些人,又该由谁抵命?”

    为了皇室的威望和名声,为了大宋江山的稳定,八贤王必须说出这番话来,“秋堂犯法,乃是我赵家的不幸!包拯”

    包拯恭敬的低下头。

    “龙头铡伺候!”八贤王说道。

    “八王爷,静山王爷私囚地方官员一罪,又该如何处理?”包拯又问道。

    “宗室除名,贬为庶民,禁于静山王府——终生。”说完,八贤王便快步离开了,不忍心看赵秋堂这个侄子人头落地的场面。

    “来人啊,龙头铡伺候!”包拯见八贤王已经下了决断,当即下令。

    龙头铡抬了上来,静山王和静山王妃都哭嚎着阻拦,可最后还是眼睁睁的看着赵秋堂被铡。两人的声音戛然而止。

    八王爷离开后不久,便有官兵前来押送静山王回王府圈禁。徐州赈灾一案,这才算是真的结案了。

    白羽看着一瞬间苍老了好几十岁的前静山王夫妻,忍不住摇头唏嘘。

    “你刚才还觉得三条人命抵徐州灾民的性命不够。怎么,这会儿又心软了?”堂审结束后,白玉堂就走了出来,站在白羽的身边问道。

    白羽摇头,“当爹妈的,一个个的想当就当,完全不用考试,不懂得如何教养孩子就直接生下来了,当真可怕。要是在普通的人家还好,若是这样能碰到权利的人家”白羽看了眼地上还没清干净的血迹,没有说下去。

    白玉堂的脸色就忽然有些奇怪了。他看了白羽一眼,似乎很难相信白羽这样的性格竟然会说出这种话来。

    他仔细观察着白羽的表情,随后就发现白羽的脸上同样带着一种疑惑的神情,随后又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脸上的表情在短短几息内变化的异常迅速。

    “你这是怎么了?”白玉堂掐住了白羽的手腕。

    “没什么。”白羽张开嘴,不好跟白玉堂说自己就是忽然间想起来这句话是自己做人的时候看到的。“李家酒馆的烧饼可好吃了,咱们去吃吧!”

    到酒馆吃烧饼?白玉堂沉吟了几息,感受了一下白羽强健有力的脉搏,最后还是跟着一起去了。当然,临走的时候也没忘记叫上展昭,所以三个人一起去了李家酒馆。

    这李家酒馆不过是家平价的小酒馆,所沽的酒水也是平常的很,但是小菜和烧饼非常的好吃,很得白羽的青睐。

    三人到了酒馆之后就找了一张角落的桌子坐了,小儿是认识白羽的,立刻就过来了:“白爷,您还是老三样?”

    白羽点头,也指了指展昭和白玉堂,“给他们也尝尝。”

    小儿就要了三份小菜并十八张芝麻烧饼来。因为东西简单,不过盏茶就就端了上来。白玉堂一尝,果然有过人之处,吃的连连点头。

    三个人正吃着,就听见旁边桌子上的人闲聊,内容乃是关于西北军的。

    西北军乃是镇西元帅狄青手下的劲旅雄兵,镇守边关震慑西夏。自十年前开始,西夏便再也不能把北疆边镇当作可来可去的后花园跑马了。

    而最近去西北走商的人传说,西夏的狼主这一次伤亡惨重,恐怕需要修养很久才行。这样一来,未来一段时间里,边防一带都可以安枕无忧了。

    “狄青?”白羽递到嘴边的烧饼吃了一半,忽然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不过他不是个善于用脑子的,也没去可以回忆这名字耳熟在哪里,只是冥冥之中有种奇特的感应。

    “怎么了?”白玉堂见白羽发呆,便推了推白羽,“你在想什么?”

    “狄青。”白羽很诚实的回答他。

    “狄元帅?”展昭没想到白羽竟然是在想狄青,“包大人说,陛下有意让狄帅回京成亲,只是女方的人选还在考察之中。”

    狄青的姑姑,乃是八贤王的妻子,也是当今皇帝的养娘。狄青元帅自小和皇帝一起长在八王府,后来皇帝被接回宫,兜兜转转的得到了本属于自己的皇位,而狄青也接掌了边关人马,为大宋的北方建立起了一道屏障。

    皇帝对狄青不仅仅有君臣之义,更有兄弟之情。故而狄青元帅如今年近三十而未婚一事,也是狄娘娘和皇帝共同的心头大事。

    “他很厉害吗?之前包大人让燕无双去找他。”白羽想起之前包拯对燕无双的处置,不由得有些好奇,“他好看吗?皇帝当初说他是人样子。”

    展昭就露出一个笑容,对白羽说道:“传闻说,狄元帅领兵杀敌的时候,必须要戴上一张面具。这是因为狄帅的容貌太过清秀俊美。而带上面具后可以震慑敌军又能提升己方的士气。”

    “狄青元帅的兵法也很好,不然也不会让那个西夏狼主吃了这么多次亏了。”白玉堂补充了一句,“所以包大人其实是想让燕无双洗脱罪过戴罪立功的。”

    “哦。”白羽默默的点点头,对狄青有了一个浅浅的印象。

    待到了入秋的时候,皇帝终于选好了要给狄青赐婚的女方对象,乃是刑部尚书何列的女儿何金莲。

    皇帝选定人选之后,便派人往边关传旨,召唤狄青回京成婚。

    这一日,包拯下朝之后回了开封府内,却心事重重。

    公孙策见状,便开口询问原因:“大人,看你似乎有心事,不是是因何”

    包拯示意公孙策坐下。待公孙策坐定之后,摇着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唉,韩相公起复了。”

    “韩相公?”公孙策一愣,随后反应过来了,“韩琦韩相公?”

    包拯面色沉重的点头。

    “大人,这韩相公回来,应该是好事吧!你为何愁眉苦脸?”

    “公孙先生,当年你我读书的时候,对庆历新政也是颇为推崇的,且几位相公的美德也的确让人称赞。可如今你我已经进入官场数载,再回头去看庆历新政,又有何感觉?”包拯还是面色沉郁。

    公孙策记忆力超群,立刻就回忆起了庆历新政的种种措施,而后就明白了包拯的意思:“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如今回想起来,那庆历新政虽然说得慷慨激昂,可却要一把把所有事情抓住,且务虚不务实,又不懂得循序渐进。只是如今韩相公也不是当年的韩相公了,大人也不必多虑。”

    “不,我担心的是文武之争。”

    当年韩琦杀焦用时,先不论焦用到底有没有喝兵血或虚报人数,只说当时韩琦那句脱口而出的“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方为好男儿”,便可看出他对文官的推崇和对武将的轻蔑。

    韩琦此次起复,他的政治素养和眼光有没有成长,包拯不知道也不在意,毕竟朝中除了韩琦还有其他的大臣呢;包拯担心的是韩琦的回归,会重新挑起对武人的打压。

    要知道,一国强盛,哪里离得开武将呢?更何况如今西夏威胁辽国崛起,南方还有土人蠢蠢欲动。内部虽安但外忧不少,若真的大肆打压武人,则大宋危矣!

    “大人,多想无用。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好。”公孙策劝慰了包拯一句。

    包拯点头,久久不语。

    这一天白天正是白羽巡街。远远的,他就看见了一道星耀从城门进来。他仔细一看,发现这星耀竟然是属于武曲星的。

    白羽惊讶非常,一下子就想起先前自家领导关于文曲星容貌的解释:等自己看到武曲星就明白了。

    “保护费替我收好,我去去就回!”白羽对身边跟着的衙差说了一声,一脚蹬地,人就上了房顶,几个纵跃就往武曲星星耀处追去了。

    在皇宫的午门外,白羽终于见到了武曲星。

    之间那武曲星看着不过是二十五六的年纪,长得唇红齿白,竟然是一个俊秀的书生模样。

    看着这样的武曲星,白羽沉默了。

    文曲星,黑脸大汉的外表;武曲星,白面书生的模样。可以的,这两个人是转世投胎的时候弄错了皮囊了吧!

    这样想着,白羽就赶紧跑到一个背人的地方,跟自家领导吐槽了一下。

    而杨戬听见白羽的吐槽,便出现在了白羽面前:“见到武曲星了?”

    “见到了。”白羽点头,“他和文曲星下凡的时候,是不是搞错肉身了?”

    虽不中亦不远矣。杨戬点点头:“下凡的时候穿错皮囊了,那南极大帝的童子是个有点小迷糊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文曲星武曲星下界时找南极大帝讨要下凡时的容貌,结果那童子是个粗心的,搞错了。文曲星和武曲星也就只能将错就错的投了胎。

    白羽叹了一口气:“还真是阴差阳错。”

    而此时的皇宫里,觐见皇帝的狄青正好和韩琦碰了个正着。

    “狄青,别来无恙啊!”韩琦对狄青直呼其名。

    武官做到狄青这个位置,无论是什么人,起码面上是要敬称一声“元帅”的。能直呼其名的,要么就是亲近的那么几个人,要么就是和自己关系不睦的。

    韩琦明显不属于前者,而是后者。

    只是狄青不能因为韩琦的挑衅而轻易发火。他本身也不是个冲动易怒的人,所以面对韩琦,就算当年这人杀了他的手下心腹,可也不能发火,仅仅是冷淡的对韩琦抱了一下拳:“韩大人,还没恭喜您起复。不知陛下给了你什么职位?”

第81章() 
“恭喜韩大人。”狄青不卑不亢的对着韩琦拱了拱手。

    “狄青;你这是要去见陛下?”韩琦也不还礼;只背着手问道。

    “正是。”狄青纵然不和韩琦计较;可也不是没脾气的;所以和韩琦说起话来,都尽量用少一些的字数。

    “正好;老夫也是要去见陛下的。你我便一道吧!”说完;便转身走在了狄青的左前方,往御书房而去。

    狄青纵然心里不耐,可还是跟着一起去了御书房。

    到了御书房;除了皇帝之外,另有八贤王、庞吉、王勉、何列等四人在。君臣见礼之后;皇帝便对狄青说了赐婚一事。

    狄青心里其实是不愿意成婚的。他自幼长在八王爷府;见过八贤王和自己姑母的鹣鲽情深;受到的影响颇深,对婚姻是有着期待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加看重自己的婚事;希望找一个能白头偕老的妻子。同时他也知道;此时自己大破西夏,更和西夏定下了盟约;正是彻底扫除这个隐患的最好时机;分身乏术,并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为人夫的职责;所以皇帝的赐婚;他虽然知道不能轻易拒绝;但还是试着推辞了一番。

    当然最后还是没有成功的,皇帝却赞了他为国的忠心后,还是劝道:“国事虽重,但婚姻大事也不可废。你即刻成婚,而后回转边疆也可。这是喜事、大事,几天的工夫,不会有变的。”

    八贤王是狄青姑丈,见狄青还要再辞,赶紧打断了狄青:“狄青,这是皇上恩宠,还不赶快谢恩!”

    狄青见姑丈八贤王给自己打眼色,想了想,最后还是谢恩接旨。又在皇帝的引见下见过了自己的未来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