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嫡女重生:相公,请多指教 >

第51章

嫡女重生:相公,请多指教-第51章

小说: 嫡女重生:相公,请多指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哪!鉴真大师的东西你是如何得到的,此等物件哪里是珍贵两字足以涵盖的,真是有心了。”

    温老夫人原先想着颜令殊不过是送些更值钱的东西也就罢了,哪知道是送了此等可遇而不可求的宝物。

    颜令殊却捧着茶碗一脸淡然的笑着说道

    “非同有一至亲好友,祖上与鉴真大师渊源颇深,此物便是鉴真大师送予他祖上的,他又正好欠了我些人情,便就转送给了我。此番一来,我思前想后也唯有此物最是适合祖母的,祖母一心向佛,日夜诵经。您的诚念无论是鉴真大师还是佛祖必会有所感悟的!”

    一旁的温平昭点了点,笑着道

    “少阁老此番也真是割爱了。”

    颜令殊笑了笑放下茶盏,拿起了一方长盒,一看便知里面是裱好的画。颜令殊站了起来双手递了过去,笑着道

    “这是赠予伯父的画,非同的笔法虽不敌唐伯虎,但能画出伯父的几分心意。”

    温平昭皱了皱眉头,缓缓打开了画,只是画才放展开了四分之一,温莞清探了身子也只望见个头,温平昭便收了手,缓缓将画卷了回去,不声不响的收好了画,淡淡看着颜令殊道

    “多谢非同了,你知我的心意也该知道我对你的期望。”

    颜令殊缓缓躬身拜道

    “非同都明白,不会让伯父与伯母失望的。”

    温平昭点了点头,将装画的盒子放在了桌上,手却仍旧按在盒子上,他微微有些出神,温老夫人算是看出了几分端倪,如今更是觉得这样的孙女婿实在难寻。

    便笑着看着颜令殊道

    “你的心思细腻又奇巧,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不求孩子们能富甲天下、加官进爵的,你与莞莞将小日子过好便比什么都强,安安稳稳的,就什么都有了。”

    颜令殊笑了笑坐在凳子上看着温老夫人,神色里全然都是一副认真的神情,看着便让人觉得放心,他的声音依旧是如常的沉稳

    “是,非同明白。祖母放心,莞莞嫁给我,我一定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温老夫人握着颜令殊的手道

    “往后她的手便是交由你来握了,别让她凉了手、寒了心。”

    颜令殊看着温老夫人缓缓点头道

    “往后有我在,您一切放心。”

    说罢方才转头看向坐在远处的温莞清,她压根没往这边看,正和颜笑躲在一旁不知道吃什么呢?两个人简直就像是像小老鼠一般,不知怎么那样高兴,颜令殊看了却也觉得心里喜悦。

    人都是这样的,见着喜欢的人、在意的人灿烂无比的笑容,自己便也会抑制不住的去笑。

    只盼着她永远不要哭,那便一切都好了。

第80章 是谁?() 
温良书这几日刚复了差事回去当班,说来今儿晚上是他和贺潼两人主值,温良书手里提着一把唐刀带着手下的人正巡到燕宜宫的时候,贺潼也巡到了这片儿,两下提着个灯笼打了个照面,温良书呵了口热气便向着贺潼走去,问道

    “怎么这样巧你也巡到这儿来了,往日早该过去了啊!”

    贺潼提着灯笼看了一眼身后的手下道

    “头先在前头碰见了少阁老家的晚生,便就说了几句话耽误了些时间。”

    温良书点了点头便没再追问下去,晚上的天气冷的厉害,温良书打了个冷颤说道:“这天儿可真冷,不废话了我继续巡夜去了,走两步都比在这儿站着暖和。”

    贺潼点了点头,两人便继续往前巡,哪知道没走了几步。就瞧见一旁不知是哪个宫里的小太监低着头、埋着身子往燕宜宫里走,温良书见他走的鬼鬼祟祟的样子不禁停下了脚步喊道

    “你是哪个宫里头的?”

    哪知道那小太监听见了声音,略停了停脚步并不回头反倒疾步的往前走,贺潼听了声音也回头看了看,奈何天黑的厉害根本看不见,只见那人身子一闪就进了燕宜宫的宫门,贺潼连忙转身往里走,身后的属下道

    “那是贤妃娘娘的住处,咱们去不得的。”

    贺潼停下了脚步,温良书跑了过来皱着眉头道

    “事急从权,若要是伤了贤妃娘娘与各位贵人们,咱们就是玩忽职守。”

    贺潼亦点了点头道

    “一切由我和他担着,事情怪不到你们头上来,留两个人下来在门口给我看住了,只要见了是活的都别给我放出去。”

    身后人听了忙颔首道

    “是。”

    温良书握着刀,看了一眼就往里跑,贺潼跟在他身边说道

    “我瞧那小太监手脚都敏捷的很,只怕若是个刺客就麻烦大了。”

    贺潼话毕,那小太监在后院转了弯,就没了人影。

    众人对内宫之地都是不熟悉的,温良书见此处人烟稀少不像是个常来人的院子便更加小心了。

    温良书皱了皱眉头,黑夜中什么都看不清楚,亦不敢走的动静太大免得打草惊蛇,几人只好缓步向前,温良书左手拿着唐刀已渐渐用大拇指推开刀柄,他靠着墙壁缓缓迈开步子脚上的皂角靴踩在草上,此刻连着细微的声音都让人觉得心惊,好似这一瞬间便再感受不到冷了。

    温良书一个侧身冲出墙壁转了身子,后面的人尚未看清他只见他手中那把唐刀不知什么时候就拔了出来,长刀的刀刃就贴在一人的颈侧,贺潼见状冲了上去,一脚便踢在他的膝盖上,那人顺势便就跪了下去。

    贺潼提着灯笼照亮了他的亮,温良书与贺潼并不识他,反倒是属下走了上来附耳说道

    “是贤妃娘娘身边的李公公。”

    此刻所谓的李公公魂都要吓没了,谁想到大半夜的一把刀就这么贴了在了自己脖子上,直到照了灯笼见了是宫里的人才破口大骂

    “你们这些不长眼的奴才,也不看看我是谁,怎么?想要造反不成?”

    温良书见了状却并未松下气儿去,他将长刀从李公公的脖子上拿了下来,却一直保持着警惕的状态望着四周,贺潼倒是皱了皱眉头,掩着鼻子问道

    “什么味儿啊?”

    熟不知这阉人本就是个不健全的,再说了这大半夜的这么一吓,哪怕是个健全的也不一定能受得住,温良书看了他一眼,淡淡说了声

    “吓尿了。”

    贺潼与属下一听这话都笑出了声,李公公虽不是贤妃娘娘手下最亲近的太监,但也算是得宠,他又不知贺潼与温良书是什么人,自然是张口就骂道

    “你们这几个兔崽子竟然敢嘲笑我,你们是活腻歪了吗?”

    贺潼身后几个侍卫在宫里没少受这些阉人的欺负,但出身摆在那里敢朝他们发火,今儿算是逮着了机会,恨不得将平日里受的那些欺负全还回去。

    “你长不长眼,这是贺侯爷家的小侯爷,你敢骂咱们小侯爷?还有那位,那可是衡国公府的五少爷,是兵部温大人家的独子,兔崽子是你能叫的着的吗?”

    贺潼心里不禁暗哼了一声,这些贫苦出身的锦城卫们平日最是瞧不起自己同温良书这两个萌恩荫的,总嫌弃着他二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如今倒好责任都是他二人担了拉他们出来当冤大头也就算了现在还狐假虎威上了。反正日后无论是贤妃还是李公公,这笔账都是记在了他贺潼与温良书的身上,是没他们半点奈何的了。

    贺潼看着远处提个灯笼不知在张望什么的温良书并不接茬,李公公自己听了话却是被吓到了,哪知道就这么背,撞上了这么两个惹不起的活祖宗,便只好爬起来讨饶道

    “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是小人之过,望二位大人海涵。”

    贺潼被他细细尖尖的叨扰声吵得心烦意乱的,抬了抬手看着他道

    “行了,行了。”

    身后的人还想上前说什么,贺潼回了头看了他们一眼,小声道

    “差不多就得了,别引火烧身,他捏不动硬柿子还捏不动软柿子吗?别自找麻烦。”

    身后的两人一听也知道贺潼的话有理,这李公公自然是不敢动贺潼与温良书的,到时候倒霉的还不是他们,可往日里的气儿哪里是这么容易消的。

    贺潼自然是知道他们心里的怒火,故而没好气儿的看着那跪在地下的李公公,问道

    “你怎么会出现在此?”

    “小人,小人,也是巡夜的。”

    贺潼看了他一眼,一阵风吹过一股股尿骚味儿薰的他有些受不了,索性卖后面二位的一个人情,随即转了身看着他们道

    “你们来问吧?心里有些数,别过了头。”

    二人不紧暗喜道

    “贺小侯爷。”

    贺潼挑了挑眉,心里想着原先怎么没喊过什么小侯爷啊!人呐!都是再现实不过的了。

    无事夏迎春,有事钟无艳啊!

    贺潼没再言语走向蹲在墙角边的温良书,拍了肩将他吓了一跳,不觉好笑的问道

    “姐夫,你这是怎么了?人不是找到了吗?一场误会而已。”

    温良书紧紧握着手里的唐刀站起了身,说道

    “不是他。”

    贺潼听闻不禁瞪大了眼睛,问道

    “不是他?”

    温良书点点头道

    “是,身量不同,刚才的那个比他高。”

    贺潼听完连忙回过头看着跪在那里求饶的李公公,如今经温良书这么一说反倒开始觉得不对了,刚刚神经一下子送下来完全没有注意到,只是主观里的思维觉得是太监那便一定是他。

    贺潼握紧了手中的刀柄不禁有些慌了神的问道

    “那那人,还在燕宜宫?”

    温良书皱着眉头摇了摇头道

    “不好说。”

    贺潼不回过头看着李公公问道

    “这是什么地方?”

    李公公被那二人问的有些受不住,听见了贺潼的声音,连忙回头答道

    “回大人的话,这原是下人住的地方,这儿吊死过人,我们娘娘说是不吉祥,这儿后来也就不住人了。”

    贺潼听完看着温良书,温良书皱着眉头提着灯笼看着墙壁上的泥土,刚想说话便听件一声沉闷的撞击声,虽然轻微他却听得无比真切,定是什么撞到了石头上所发出的声音。

    温良书举起灯笼往回走,看见杂草丛生中的一口井,不禁沉了眉头看了一眼贺潼,贺潼自然是知道他的意思,缓缓从刀鞘里抽出了刀,细微的金属摩擦声都让二人觉得刺耳。

    贺潼缓步向前,两人走到井旁,像是口常年不用的枯井,杂草都长到了井口旁。

    温良书提着灯笼看了一眼,压根看不见底,贺潼不禁问道

    “这可如何是好?要不等天亮在下去看看,反正咱在这儿守着他也跑不了。”

    温良书却摇了摇头道

    “不可,若井下无人,那贼人必定还在宫中,咱们还要去别处搜寻。”

    贺潼迟疑的看着他,道

    “那”

    温良书握着刀柄狠下了心道

    “找绳子来。”

    贺潼连忙喊道

    “姐夫,你不能下去”

    温良书皱着眉头道

    “找绳子来,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咱哥几个今晚谁都跑不了,快!”

    贺潼看着他喘了好几口气才道

    “要下也是我下,你要是出了事儿我姐怎么办?”

    哪知道话音刚落,温良书狠狠推了他一把,眼里都是戾气的看着他道

    “少跟老子废话,你要是还当我是你姐夫就给我找绳子来,你小子要是出了事儿我还当什么姐夫?”

    贺潼没稳住脚步,跌跌撞撞的,还是身后的属下扶了他一把,属下便也劝道

    “小侯爷,就听头儿的吧!咱们这么多人在这也出了什么乱子,那贼人若真在下面也是逃不脱的。”

    贺潼狠了心,半天才道

    “找绳子去。”

    几人让李公公不知在哪儿找出了一根粗麻绳过来,温良书的身量也不算重,但个子却高还是怕着绳子拉不住他,贺潼绕了两道方才走了过来。

    温良书脱了外罩的绒袍,里头穿着件绣了猛虎的月白色的圆领袍好似还是原先那个公子哥的温良书一般,温良书接过他手上的绳子笑着道

    “怕什么,还能出了鬼了不成?”

    温良书将绳子系在腰间,打了个死结,方才抬起头,笑着拍了拍贺潼那还有些稚气的脸庞,道

    “别怕,姐夫去去就回。”

    贺潼瞪了他一眼,方才说道

    “我有什么好怕的,你不过就比我大了个几岁罢了!”

    温良书笑了一声,转过头去看他,不知什么收敛了笑容,双眼里都是防备的神情,看着他道

    “抓紧咯!别松手。”

    说罢从腰间抽出了一把精致的匕首,温良书也没想到,父亲送予他的小匕首如今还能派上用场,他扶着井口跨了进去,道

    “放,我若拉绳子便停下来。”

    贺潼睁着眼睛看着他与同抓着身子的一人,异口同声的答道

    “好。”

    贺潼缓缓的将绳子放了下去,没过多久绳子便有些往下拉了,贺潼连忙说道

    “停停停!”

    贺潼急忙趴在井口,可是却听不到一点儿声音,打着灯笼也是于事无补的,先下倒成了个睁眼瞎。

    贺潼只盼着有些声音,可等了许久却只听见清脆的钢铁敲击在石头上的声音,贺潼只觉得不妙,连忙拿起另一根绳子就往腰上系,身后两人见此情形连忙拉住了他道

    “小侯爷不可,您不能下去。”

    贺潼挣开了他道

    “让开!我又不是贪生怕死的人,我若不下去还能怎么办?”

    本在看守的李公公的侍卫也跑了过来,连忙拉住了贺潼,如今情况不明不能再让他下去了,若是再有个好歹还怎么交差。

    几人此番乱成了一团,那李公公见状连滚带爬的往外跑,想要去找管着这燕宜宫的总太监王齐去。

    哪知道这李公公刚走没多久,贺潼正要往下进的时候井底却传出了声音,贺潼听到是温良书的声音,

    “拉我上去,拉我上去。”

    贺潼连忙将脚从井里撤了回来,几人合力将温良书从井里拉了上来,只见提着灯笼的温良书脸色惨白,身上月白的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