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村姑:世子,到田里来-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丫丫掰着小手指数道:“丫丫会扫地,会烧火,会喂小鸡,会拔草,丫丫还会洗衣服。姐姐,丫丫很能干的,可是丫丫吃得很少哦。”
第173章 买人-丫丫2()
王来贵见陌茶没有嫌弃,便没有出声撵丫丫,这时听了补充道:“丫丫今年四岁了,她是三岁被家里人卖给我,每次都被买家嫌太小,留这一年了。”
“丫丫本姓什么?哪里人?”陌茶问道。心里有一根细芽,正在难以抑制地冒头。
“本姓房,崂山大沥人。那年我去大沥收人,丫丫父母得知后,就抱着她来找我,央求我买了她,说是家里人口太多,老人又病,实在养不起,我原本不想要,你说这么小的娃儿,谁会买去?”
王来贵看丫丫的眼神带了一丝怜惜,“后来就连邻居也抹泪帮她父母说情,我禁不住就进她家看了看,一个老人卧病在床,六个娃儿,就靠四亩薄田,的确是艰难。原本他们只卖一两银子,我看他们着实可怜,便花三两银子买下丫丫。”
“丫丫是个乖巧懂事的。”最后,王来贵说了这么一句。
丫丫还在仰着小小的脸,满眼期待地看着陌茶。
“丫丫,你愿意跟姐姐走吗?”陌茶伸手摸摸她干黄的毛发,温柔地问道。
丫丫用力点点头,问道:“姐姐愿意买下丫丫吗?”
陌茶笑道:“丫丫这么可爱懂事,姐姐愿意啊。”
丫丫一听,高兴地咧开小嘴笑起来,露出一排小糯米粒的牙齿,眼睛弯弯像月,很是天真可爱。
见陌茶真买下丫丫,王来贵很高兴,这小娃儿跟了他一年,说没一点感情是假的,因此他颇是善待,想着索性养上几年,再给丫丫联系一户善待下人的好人家。但经过刚才举动,他也是看出来了,丫丫若跟了陌茶姑娘,必不会吃苦头。
交了钱,办妥手续,离开王家院子,陌茶一手牵了丫丫,跟陈掌柜走在前面,其余五人走在后面。
陈掌柜道:“陌茶姑娘是个心善之人,日后必定有福报。”
“没想那么多,就是看到丫丫让我想起弟弟吉儿。”陌茶笑笑,说道。
这五人各拎了个小包袱,其中一个本来有张棉被,不过陌茶一看到棉被破烂得不像样,便让他留给里面的人,说以后给统一配备新的。
这会她便是想顺便购置了穿用必需品,再领人一起回牛头村。陈掌柜不放心她一个小姑娘家,自己又不能离开酒楼太久,便提议说先把人带回酒楼后院安置,他派个伙计跟陌茶去购买东西。
谢过陈掌柜,陌茶把人安置在福隆后院,问了五人的鞋码,又给丫丫量了鞋尺寸,跟一名伙计去七娘布衣店买了三匹粗棉布,数块布头料,六双鞋子,又去杂货铺买了针线,看到那些头花时,买了一朵粉红色的,经过糕点铺,买了两包点心。最后去菜市场买了两副大骨头,五斤一刀切,三斤豆腐,当然少不了猪下水。
把东西大包小包扛回福隆酒楼后院,陌茶又去租了辆牛车过来后院角门,让刚买的五人把东西搬上车,然后去跟陈掌柜道谢告辞,却没见着人,被告知掌柜见东家去了。
第174章 秦三爷又来了()
陌茶便想下次得亲自请陈掌柜吃顿饭道谢。招呼五人坐上车,自己也抱了丫丫坐上去。车夫一鞭子落在牛身上,牛咩地一声,迈开步子,拉着板车缓缓驶离。
福隆酒楼三楼,某专属房间。秦三爷站在窗口,看着那小丫头跑进跑出地忙,当听说那丫头竟然买下个四岁小娃,不禁抽抽嘴角,自己都还是个小屁孩,居然也买个小小屁孩,买回去除了会吃,能做什么?刁民,还是个蠢笨刁民!
“三爷,小的八卦下,听说一个消息,不知是真是假。”陈掌柜亲自给少东家泡好茶,斟好,说道。
“什么消息?说来听听看。”秦三爷依然一袭黑袍,斜坐在暗红色的罗汉榻上,俊逸得带些俏媚的五官,有了黑色托衬,更显出格外高贵冷艳。
陈掌柜只快速了一眼便赶紧垂下眼眸,一直都知道少东家如同女子美艳不可方物,可这也是少东家最忌讳的,是以谁人若是多看他两眼,必定是被拉入黑名单。
“小的听说,朝廷要在独岛山开建行宫,不知此事真假?”
秦三爷睨眼他,懒洋洋道:“陈大昌,你消息挺灵通嘛。”
陈掌柜忙道:“回三爷,是早前有一食客,是个生意人,常年在京城营生,此次回乡途径石桥镇,在咱们酒楼就餐留宿,偶然说起。”
“是有其事。”秦三爷淡淡说道,“圣上得高人指点,独岛山风水极好,故广征天下优秀造园师,希望能出现一个最佳的园林设计方案图。”
陈掌柜惊愕道:“小的听说,皇家有御用造园师,那必然是顶好的,何以要广征?”
秦三爷道:“三爷我哪知道呢?改天等柏宁世子来了,你亲自问他去。”
“啊?柏宁世子?莫非这次开建行宫,是由柏宁世子负责?”陈掌柜万分惊异地说道。
“据说他是被钦点的。”秦三爷说道。不知想到了什么,愉悦地轻笑起来。
牛头村。
当陌茶带着五大一小回到家中,温婉娘等人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讶和愕然,这小丫头,竟然一口气买了六个人!还有一个看着比吉儿还小的小娃子!这得花多少钱啊?
温连谦指指那小女孩,不解问道:“茶儿表妹,她这么小,你买来做什么?”
陌茶还没开口,丫丫就一头躲进了她身后,却又探出个小脑袋,怯怯地说道:“丫丫四岁了,丫丫能干很多活。”
丫丫那软糯的声音,天真的眼神,怜怯的表情,让温婉娘和叶氏立时心生怜惜,就连温菊也心中柔软起来,她走过去,伸手去拉丫丫道:“你叫丫丫是吗?那个大哥哥不知道丫丫这么能干呢。”
温菊温和善意的微笑和眼神,立时赢得了丫丫好感,露出几颗小糯米粒牙,天真地笑道:“姐姐你真好。”
“丫丫嘴真甜。”温菊笑着揉揉她小脑袋。
陌茶让五个人站成一排,介绍他们与家人认识,“这是我娘,我弟弟吉儿。”
第175章 身份升级了()
五人便朝温婉娘和吉儿躬身行礼,叫道:“夫人好,吉儿少爷好。”
温婉娘头一回被人称夫人,极不自在,手脚都不知该怎么放才好,倒是吉儿年幼,没这方面的意识。
陌茶又道:“这是我姥爷,我大舅、大舅母,我二舅,大表哥,二表姐。”
五人转向温汉忠等人躬身行礼道:“老太爷,大爷,大奶奶,二爷,表少爷,表小姐。”
温汉忠等人的反应,跟温婉娘差不多,陌茶心中暗笑,却又想到,等日后再发展多些产业,得请个人教教娘和弟弟礼仪。
陌茶看向大弟小哥俩,道:“这是我的好伙伴越珉良,越珉竹兄弟。”
大弟姓越,原本没有正名,后来有次陌茶就帮他们小哥俩起了这两个名字,不过平时都叫惯了大弟和竹儿,正名就极少叫过。
五人齐向大弟小哥俩,躬身行礼,“越大少爷,越二少爷。”
温婉娘面带愁容道:“茶儿,咱家就这几间屋子,哪住得下这么多人啊?”
陌茶道:“娘,我是准备在那边盖上房子,让他们在那边住,方便打理鱼塘和菜地。现在农忙也过了,今天请好帮工,明天就开始干活,先把房子盖好,这些天就让他们暂时打地铺。”
这样安排再合理不过,大家都点头同意。温婉娘便把亲人的住宿调整了下,让大嫂和外甥女及买来的女子住新屋,爹和外甥住东屋,大哥二哥住西屋,买来的四个男丁在堂屋打地铺,而她娘儿仨加丫丫,到李大嫂子家借宿几天,李大嫂子欣然应允。
丫丫的到来,让吉儿土豆竹儿三小子觉得很新奇,小孩子总是很容易就玩到一块,不到半天,四个小娃就处得很开心了。
陌茶见此一笑,转身跟大人们忙碌着,在荒地上划好要盖房子的范畴,砌砖的高师傅再次被请来,每天工钱七十文。
起砖和垦荒同时动工,帮工从村里及邻村找,由姥爷舅做领头人,带着大伙儿及新买来的四个男丁在荒地上干活。工钱每天三十文,包一顿中饭,下午提供绿豆糖水。
这个工钱比上次少了一半,多了一顿饭,一些村民就觉得陌茶家抠门了,嫌弃给得少,还说去帮工垦荒的是被人家坑了,还不如去外面找活,准能比这挣得多。
眼下秧苗插了,该种的菜种也种了,进入一段农闲时节,往年这个时候,村里不少人会去镇上、县城找活计挣点零钱贴补家里。于是八九个报了名的,便退出来,跟着那些没报名的去了镇上找活计。
这些人光想着去外面找钱,却不想想可不止牛头村的人出去找活干,还有十里八乡其他的村民呢,而且今年找活计的人比往年多,僧多粥少,不少招人的将工钱压得极低,每天十文,包吃包住。
这些人不甘心,又往县城跑,也找着了,可人家包吃不包住,每天工钱十五文,你爱干不干。这下他们傻眼了,在外多呆一天就得多花一天的钱,赶紧灰头土脸地返回。
第176章 再垦荒,盖房()
尤其那几个报名了又退出的,后悔不已,干嘛那么贪心啊?工钱三十文包一顿饭,还有绿豆糖水喝,又近在家门口,他们真是脑袋被驴踢了才会听信别人怂恿到外面去。
想再去陌茶家干活,又拉不下脸皮,便叫自家婆娘去帮说情。陌茶此时正需要大量人手,对她而言也不是什么大事,温婉娘见女儿点头,便让那几个村妇回去告知,第二日准时来上工。
女人们早上去浇菜,在家里忙活烧饭做菜,喂猪喂鸡,李大嫂子、付莲等人也过来帮忙。大家都说温婉娘是孕妇,干少许就好,让她带着温菊负责裁剪缝衣。
陌茶和大表哥负责每天早上去镇上采买食材,陌茶还要往工地跑。家里有了牛车,出行什么的方便不少,也跟着学会了驾驶牛车。
新买来的女子叫甄叶,做菜手艺挺不错。二十八岁,太州联东人,有一儿一女。两年前丈夫病死,婆家就逼她改嫁,她不肯,竟遭婆家暗中将她发卖给牙行。
她曾被卖入大户人家做粗使下人,做了一年,那户人家不知得罪了什么人,带了几个贴身仆人半夜逃走,她连月钱都没拿到,就被告知已被主家卖给了牙行。温婉娘等人听了心生同情,这又是一个苦命的女人。
因没有田泥起砖,高师傅就地取材,做出来的泥砖要半个月晾干,这期间,众人便集中垦荒和挖鱼塘。
陌茶这次买下的荒地共五十亩,还按每亩三两银子算,又花掉了一百五十两银子。其中两亩半地留做盖房,半亩地做鱼塘,余四十七亩全开垦做种植地。
中间下了三场雨,幸好提前做了准备,每次都在乌云现时就把稻草等遮盖上去,免去泥砖被雨淋湿。
这三场雨,对垦荒的人来说是大好事,原本干硬的泥土,有了几场雨淋,变得疏松好挖,加上有牛和犁杖翻地,等到半个月过去,除了鱼塘还没挖好,其他的种植地已开垦完毕,只待沤肥。
垦荒挖鱼塘和盖房子期间,陌茶继续奔走于村里和镇上,她托陈掌柜帮寻购几种鱼苗和莲藕种。陈掌柜一口应允。
他也期待陌茶能养出肥鱼来,能种出莲藕来。他在数年前曾跟随东家去了趟南边的南湾县,有幸吃到那莲藕,美味难忘。只可惜莲藕是南方之物,太州这边偏北方,根本无人种植。
他相信,一旦陌茶家的藕塘成功,不但他负责的福隆酒楼业绩会更上一层楼,少东家必定比他还要高兴,届时整个太州地界内的福隆分店,都可供应莲藕这道美菜。
盖房时,从挖鱼塘那边分出十个人来,人手多,盖得也快,不出十天,就盖好了八间房子,屋顶用泥浆混着茅草糊实。四间一排两两相对,中间隔开五米宽路,屋前栽种从山上移植下来的小树和小花,屋后垦出两分地专门给他们种菜吃。
吕福生之前已接下陌茶的订单,给制作门窗、桌凳柜子,大弟跟温连谦二人就驾着牛车去镇上拉回来。
第177章 一路‘飘香’,木有养鱼师傅()
要肥土,就得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即无机盐含量,陌茶放出消息说需要大量的腐烂枝叶、菜叶皮、草木灰,鸡鸭猪粪肥及人尿,仍按上回的价钱购买。
这消息一出,村妇们便开始忙活装粪装尿装草木灰菜叶皮,一些半大孩子则上山捡拾枯烂的枝叶,这其中就夹杂不少的枯松针,让陌茶大为惊喜,要知道,草木灰和枯松针不但肥土,还能让土壤增加透气性。
四十多亩地需要的肥料不是一般的多,村里提供的远远不够,就收到了石腰村及临近的另两个村子。一时间,满山的孩子身影走动,一担担、一筐筐的肥料,从各村一路‘飘香’到腰子河对岸。
于是乎,粪肥的异臭味弥漫四散老远,足足三天才气味散淡去,让挖鱼塘和筑堤墙的帮工们,狠狠地呼了一口气。
温汉忠等人在看过沤肥后,便回那坡镇扫杆村的家了,毕竟出来已有些时日,虽说是农闲时,也不是完全没活儿,要拔草除虫施肥浇水什么的,农民的活儿是永远也干不完。
温婉娘依依不舍地送娘家人上了牛车,反复叮嘱下次一定要带娘和其他人过来。叶氏等人连声应诺。
来时辗转搭车,回时就有了自个的牛车,温家人个个心情好得不得了,这些时日看着陌茶对温连坤的教导,心也放下许多。
这天,鱼塘终于挖好。整个呈东西向,塘深两米六。大伙儿散落站在边上,望着这个经他们一铲一铲挖出来的偌大一个坑,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大伙儿都知道陌茶要养鱼,却不知还有别的,他们真想象不出这么大的一个坑储满了水,里面再游满了鱼,会是怎样的光景。
更重要的是他们从没听说过谁养鱼塘成功过。再者鱼也不好吃啊,还很多细骨刺,会去河里捞鱼的,要么是拿去镇上卖,要么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