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灯塔 >

第95章

灯塔-第95章

小说: 灯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名空军飞行员,在西方面军中作战。剩下的几个儿女都不在莫斯科,而是在大后方的叶卡捷琳娜堡接受教育,留在夫妇俩身边的,只有列昂尼德的妻子柳芭以及他的女儿尤利娅,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家伙。

    与想象中的情况完全不同,赫鲁晓夫的住所内相当简朴,没有任何奢华的摆设亦或是装饰,最离谱的是,别墅客厅东北角的墙壁处有点漏雨,雨水顺着墙壁的缝隙流进来,在墙壁上留下了一道很明显的污痕。

    晚餐,鲍里斯就是和赫鲁晓夫一块在这个客厅里用的:两三个蒸熟的土豆、几片黑面包,一瓶还剩一点的草莓果酱,还有一份汤,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来到苏联这么长时间,鲍里斯就发现这个国家,或者说,这个时代的这个国家,与后世宣传或是记录中的那个国度并不尽相同。这里或许充满了各种残酷的政治斗争,权力倾轧,但大范围的,全面性的**还没有出现在这里。想想也是,任何人只要用理智的思维去考虑一下,就能明白享受**的生活和争夺至高的权力是不可能共生的,这就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一样。你能想象一个生活极度奢侈、贪污腐化的人,在一干政治对手虎视眈眈的注视下,还能游刃有余的去争夺权力吗?那这就不是政治了,而是玄幻。

    简单的便饭之后,两人继续之前的话题,主要是赫鲁晓夫向鲍里斯讲授一些与斯大林相处的经验,还有一些在克里姆林宫工作需要注重的细节问题。

    赫鲁晓夫说的认真,鲍里斯听得同样认真,对于他来说,能听到别人讲授这些经验是非常难得的,更多的时候,他是无法从别人身上学习到这些东西的,而是需要自己去体会、理解,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夜里11点钟,赫鲁晓夫正在给鲍里斯讲一些他在乌克兰任职时的趣闻,尼娜突然从门外进来,她走到赫鲁晓夫身边,在他的耳边小声了些什么。

    赫鲁晓夫脸上愉快的表情突然沉寂下去,他迟疑了一下,站起身,对鲍里斯说道:“好啦,鲍连卡,时间已经不早了,你先去休息吧。”

    这话说完,他又扭头看向尼娜,说道:“通知一下尼古拉,让他送鲍连卡回莫斯科去。”

    鲍里斯心里明白,赫鲁晓夫这里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当然,也可能是来了什么敏感的客人,因此,自己继续在这里留下去就不合适了。

    很客气的向赫鲁晓夫辞了行,又同他约定了明天一同出发前往库尔斯克的具体时间,鲍里斯跟在尼娜的身后离开客厅,出了别墅的正门。

    齐宾应该是住在别墅里的,鲍里斯在别墅的正门外站了一会儿,这位沉默寡言的司机便跟着尼娜走了出来,就在齐宾去开车的时候,鲍里斯就看到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从别墅外的小路尽头开过来,明亮的车灯照的人眼睛发疼。

    鲍里斯借着同尼娜说话的工夫,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这辆车的情况,赫然发现车上挂着的牌照竟然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内部黑色牌照。

    没敢特意去观察,鲍里斯故作镇定的向尼娜告辞,等到齐宾将车开过来之后,他便直接上了车子的后座。

    齐宾开动车子,在别墅前的空地上调转了方向,在离着那辆伏尔加不到四五米远的地方开过去。

    两车即将交错而过的瞬间,鲍里斯抓紧机会朝伏尔加的车窗处看了一眼。

    这个时机把握的非常好,海鸥轿车的车灯恰好在这个时候照射到伏尔加轿车的车窗上,明亮的光线将伏尔加轿车内照的一片通明,不过,因为时间过于短促,鲍里斯只看到车内坐着两个人。

    一个人坐在驾驶座上,很年轻,相貌英俊,穿着内卫军的制服,应该是司机的角色,而另一个人则坐在后座中间的位置,半张脸从驾驶座与副驾驶座之间的位置显露出来,比较模糊。

    尽管这张脸看着很模糊,但鲍里斯还是第一时间认出了它的主人,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上校,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内务副人民委员,也是内务系统内部,贝利亚最为信任的几个人之一。

    鲍里斯之所以认识这个人,是因为谢罗夫的晋升经历在国家安全委员会内部完全是一个传奇,他在39年之后,贝利亚清除内务部中属于叶若夫的势力时才进入这个部门的,随后,不到两年时间,他便成了第一副内务人民委员。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伸受贝利亚信任的家伙,竟然在半夜三更的时候,秘密前来拜会赫鲁晓夫。

    想到这里,鲍里斯突然毫无征兆的起了一身白毛汗,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赫鲁晓夫是不是知道自己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中拥有职务这个事实?

    skbshge

第152章 裂痕() 
喜欢躲在阴影里耍弄阴谋诡计的人其实是很痛苦的,因为他们大部分人都有受害妄想症,总感觉自己周围充满了阴谋,密布着诡计,总认为有人在虎视眈眈的窥伺自己,像毒蛇一样,准备随时咬自己一口。

    “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这话说的貌似就是个道理。

    过去,鲍里斯以军功发迹,行军作战坦坦荡荡,打的是硬仗,依仗的能力,那时候他不会考虑这些小毛鬼祟的事情,可是现在不同了,他选择了站队,也选择了“东家”,并开始在这条路上越奔越远,因此,过去的那份坦荡就再也不见了。

    从赫鲁晓夫的别墅离开,回到自己位于莫斯科的寓所,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鲍里斯都未能合眼,他始终在考虑自己在安全委员会任职的问题,在考虑一旦赫鲁晓夫了解到这一层消息,会不会对自己转变态度。

    直到天蒙蒙亮的时候,他才将这种疑神疑鬼的心态暂时按耐住,再次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制作作战方案的工作中去。

    刚刚进入三月份莫斯科,天气干燥而寒冷,属于乍暖还寒,干旱少雨的月份。

    将近中午11点的时候,鲍里斯脚步匆匆的离开总参谋部大楼,就在刚才,他已经将库尔斯克防御、进攻两套作战方案的粗纲交给了作战研究室,接下来,作战研究室的高参们将根据这份粗纲,完善细节方面的问题。等到方案细化之后,鲍里斯还需要再次查阅,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再将原件交总参谋部留档,一式三份的复印件,则分别交给斯大林、总参谋长以及国防人民委员会。等到方案获得了这三方的认可,方案将会再次回到作战研究室,由高参们拆分成若干部分,交给具体的部门去执行。比如说:方案中涉及到某个方面军、某支部队的内容,就需要拆分出来,以命令的方式下达到这些方面军、部队;后勤运输的问题,则需要将相应的命令下达到后勤和公路、铁路运输部门;航空兵的问题,同样也需要将配合作战的具体计划和时间表,下达给相应的航空兵部队等等等等,总之,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不过,这些就与鲍里斯这个作战部部长无关了。

    那么什么与鲍里斯有关呢?方案的制定就不用说了,还有一些具体任务的执行方面,也与他有直接的责任关联。比如说部队调动,某支部队明明远在上前公里之外,鲍里斯的作战计划中,非要人家在一天内抵达既定目的地,这种错漏就是他这个作战部部长的责任。再比如,一个坦克制造厂明明只有100辆坦克,鲍里斯的计划中,非让人家在几天内提交1000辆坦克,这个任务根本没办法完成,出了问题,也是他这个作战部部长的责任。

    不要小瞧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错误,要知道,整个作战计划中,若是某支部队在既定时间内无法抵达指定目的地,或是后勤保障不能提供到位,很可能就会出现大问题,甚至导致一个满盘皆输的下场。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苏德战场上,被作战计划玩残的苏军部队可不是一支两支了,比如说基辅战役时的第5坦克军,长途跋涉的奔赴计划指定地点,结果到了之后,坦克不是出了故障就是没油了,仗还没打先就损兵折将,这便是作战计划的安排上出了大问题。

    鲍里斯是不允许自己犯这种错误的,所以,这次去库尔斯克,他一方面要监察那边的防御构建情况,同时,也要自己亲自确定一下相应作战部队的具体情况。

    昨晚同赫鲁晓夫约定的时间是中午12点,齐宾会开车到鲍里斯的公寓去接他,鲍里斯现在急着赶回去,因此脚步有些急促。

    从总参谋部大楼的正门出来,鲍里斯都没留意到楼前的台阶下停着一辆灰色的伏尔加,还有一名穿着军装的年轻人站在车外。他从台阶上一路快步走下来,还没等抬头呢,就被一个快步迎上来的年轻人拦住了。

    “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将军同志,请等一下,”年轻人脸上带着柔和的笑容,用很恭敬的语气说道,“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同志?”

    鲍里斯停住脚步,抬头看向这个拦住自己的年轻人——崭新的军装,没有佩戴领章,明显不是正式的军人。

    “你好,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将军同志,我是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书记同志的秘书,”年轻人见鲍里斯停住,急忙说道。

    “哦,你好,”鲍里斯有那么几秒钟的迷茫,但很快便想到了,年轻人所说的应该是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谢尔巴科夫。

    “非常抱歉,冒失的来打扰你,”年轻人显得很有涵养,当然,双方在地位上差距也足够明显了,“请允许我耽误你几分钟的时间,以便向你转达一份来自莫斯科市委战争委员会的邀请。”

    “可以,你说,”鲍里斯本能的看了看手表,他现在很赶时间。

    “是这样的,本月月中,也就是15号晚上,将在莫斯科大剧院举办一场庆祝莫斯科战役胜利一周年的欢庆活动,”年轻人说道,“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书记同志希望你能抽时间参加,因为这次欢庆活动中,市委会安排一些优秀的女同志参加……恩,我这里还有一份名册和相关的档案信息。”

    年轻人这么说着,抬起双手,将一份厚厚的档案袋递到鲍里斯的面前。

    听着年轻人这一番话,鲍里斯的脑子里转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莫斯科战役竟然已经过去一年了,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紧接着,他又是一阵恼怒:你他娘的莫斯科市委搞欢庆活动,找我去参加干什么?还什么会安排一些优秀的女同志参加,还……嗯?谢尔巴科夫?女同志?

    心里的恼怒还没得及升腾起来,鲍里斯忽然意识到问题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了,看来,谢尔巴科夫同志是知道昨天斯大林说过的那句话了,所以,这才过了一夜的时间,他就慌不迭的要给自己安排相亲了。

    心里暗自赞叹两声,权力这个东西是真的好使啊,而且斯大林的权威在如今的苏联绝对是无人能及的,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把一个政治局委员、联共中央书记吓得慌了神,这掌控力也是没谁了。

    鲍里斯不清楚斯大林为什么这么关心自己的私人问题,也不清楚斯大林和谢尔巴科夫之间,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因此,这份好意他不能拒绝。

    “好的,请转告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书记同志,如果到时候我能从库尔斯克赶回来的话,一定前去参加。”接过年轻人递来的档案袋,鲍里斯微笑着说道。

    “谢谢,非常感谢,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将军同志,”年轻人像是松了口气,他连连道谢,说道,“那我就不打扰你了。”

    目送年轻人上了车,鲍里斯掂掂手中的档案袋,不无自嘲的笑了笑,迈步继续往回赶。

    ……

    博布雷舍沃,沃罗涅日方面军指挥部驻地,这里距离划拨给该方面军指挥的空军第2集团军驻地马里诺不到100公里,距离奥博扬也不过只有60公里,距离中央方面军指挥部临时驻地希格雷,则不到300公里,是个很关键的位置。

    不过,昨天重新回到沃罗涅日方面军的戈利科夫,已经做出了决定,他要将指挥部南迁,转移到别列尼希诺去,那里更加靠近别尔哥罗德,也就是说,离着德军的战线更近。今天凌晨时分,戈利科夫召集方面军各下属集团军司令员召开的会议上,已经宣布了这个决定,他的说法,尽管沃罗涅日方面军计划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一线设立三道防线,但作为方面军司令员,他不能容忍德军的兵线推到最后一道防线上。他就要守在第2到防线的后方,一步也不后退。

    从莫斯科返回的戈利科夫算是被气疯了,他知道自己以及自己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成了“背锅侠”,朱可夫以及总参谋部的一干人,原本的计划就是将哈尔科夫进攻战役失利的责任,推到他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身上。

    好吧,哈尔科夫进攻战役的失利,戈利科夫不敢说自己以及沃罗涅日方面军没有责任,但若是论起责任来,显然是瓦图京以及他的西南方面军责任更大,是他们率先被德国人大崩溃掉,以至于暴露了沃罗涅日方面军的侧翼。

    若是最高统帅部追究责任,戈利科夫不会逃避,但他不能容忍的是,瓦图京该负的责任竟然比他还小,这是什么逻辑?就因为瓦图京是总参谋部系统内出来的?就因为他戈利科夫是野战指挥系统内出身的?

    在全方面军指挥员的会议上,戈利科夫就这种不公平很是发了一通牢骚,而他这种做法的最直接影响,便是在沃罗涅日方面军的指挥系统内,制造出了大量的不满情绪,而这种情绪将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愈演愈烈,最终在苏联红军系统内形成野战和总参两大对峙派系。

    skbshge

第153章 视察() 
或许是谢罗夫没有向赫鲁晓夫道明,亦或是谢罗夫也不知道鲍里斯在国家安全委员会内有职务,总之,当鲍里斯心怀忐忑的再次见到赫鲁晓夫时,并没有从对方的身上感受到任何异常。这位未来的大人物在对待他的态度上依旧是那么的热情、和煦。

    总参谋部为鲍里斯去库尔斯克安排了专机,不过鲍里斯没有去坐,而是与赫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