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坚守这么长时间,对与如今的第62集团军来说,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是鲍里斯善于打防御战,那也不可能用一支残兵部队来抵御数倍,甚至是十数倍的敌军进攻。因此,在查看了具体的前线态势之后,鲍里斯认为,第62集团军还是应该撤退,撤退到斯大林格勒近郊地带去。
“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同志,”给了鲍里斯10分钟的时间查看军事态势图,崔可夫说道,“目前对我们来说,还算有利的一个消息是,最高统帅部已经命令方面军集结在北部的3个集团军,从侧翼位置向德军发动了攻势。”
嘴里这么说着,崔可夫拿了三个磁铁小红旗,逐一摆放到第62集团军北面的德军左翼位置,同时说道:“科兹洛夫的第24集团军、马利诺夫斯基的第66集团军、莫斯卡连科的近卫第1集团军,他们将与明天向德军发动攻势。”
鲍里斯看了看三面小旗所安排的位置,心里默默核算了一下。3个集团军所发动的攻势,主要集中在斯大林格勒西北方向上,德军在这个方向的推进速度最快,已经前出到了伏尔加河岸边。如果3个集团军能够在这个方向上向德军发起凌厉且有效的攻势的话,确实能够吸引德军大量兵力,以此来减轻第62集团军侧翼的压力。
不过,减轻压力并不意味着消除压力,毕竟第62集团军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太大了,好几个步兵师的兵员都在500—1000人之间,有些坦克旅只剩几辆坦克,甚至有的坦克旅连一辆坦克都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第62集团军需要防守的阵地宽度却超过了15公里,这仗根本就没法打,难怪洛帕京会那么直白的说他没法依靠第62集团军守住斯大林格勒。
“司令员同志,”慎重的考虑一番之后,鲍里斯说道,“我认为,以集团军现在的状况,是没办法守住眼前这条防线的,所以,我建议将部队后撤。”
嘴里这么说着,鲍里斯伏过身子,用手指在地图上勾了一条线,这才继续说道:“撤到雷诺克至切尔连纳亚河左岸一线上去。”
“但是我们的后方没有可以提供支撑的防线,匆忙的撤退,又怎么保证能够在新的防线上构筑牢固的防御?”一名参谋问道。
“现在的局势对于我们来说很不利,这是显而易见的,”鲍里斯看着地图,说道,“以现有的兵力而言,要想重新构筑起一条完整而牢固的防线,只能是一种奢望。所以,我的意见是,放弃在中廓防线外围继续构建完整防线的想法,转而选择几个关键的防御点,集中兵力打阻击,同时,以梯次撤退的方法,在迟滞德军攻势的同时,将更多的部队撤退到中廓防线之内。”
在场的人一听,就明白鲍里斯是什么意思了。说白了,他的想法就是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在德军主力进攻的方向上,占据牢固的防御点,打阻击战。同时,处在次要位置的苏军部队,则快速向下一个防御点撤退,并在该防御点集结,形成第二个牢固的阻击点。这样一来,就等于将集团军现有兵力划分为两个甚至是多个战斗集群,彼此交替掩护,在撤退的同时,迟滞德军进攻。
在某些特定背景下,这种战术是可行的,但它有一个难点,那就是指挥员必须能够准确判断出敌人的主要进攻方向,因为一旦判断失误,整个战线都有可能会崩溃掉。
skbshge
第125章 内廓防御()
能够组织起有秩序的撤退,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面对优势敌军的进攻,能将濒临崩溃的部队组织起来,安全的撤退,是很难做到的,有时候,一场成功的撤退甚至比拼死抵抗更有价值。
作为高级指挥员,第62集团军指挥部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再加上德军的进攻方向并不容易准确判断,因此,鲍里斯提出的计划并没有收获指挥部的认可,尤其是没有得到方面军指挥部的认可。当然,尽管鲍里斯的撤退方案被否决,但并没有人认为他的撤退主张是错误的,在方面军指挥部方面,之所以否决这个撤退方案,是因为方面军必须保住伏尔加河上的航线和渡口,而一旦第62集团军从现有的防线上撤退,德军的炮兵就能够直接对伏尔加河航道实施炮击,到了那个时候,方面军要想为第62集团军提供增援,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必须在斯大林格勒外廓防线坚守3天到1周,这是方面军指挥部再次强调的命令,为了给兵力匮乏的第62集团军补充兵员,方面军指挥部、内卫军系统向第62集团军提供了相当于2个步兵师的新增兵力。另外,斯大林格勒城市防御委员会也在市区作了紧急动员,数以千计的消防队员、工厂工人、各种军事俱乐部的成员、军校学生,都被动员起来,参加到了后备队的序列里。
当然,类似这样的兵力补充其实没有太大的效果,毕竟这些新兵连最基本的训练都没有接受过,他们充其量知道如何开枪,实际战斗力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否决了鲍里斯关于将部队撤到内围廓坚守市区,同德军打市区巷战的作战计划,方面军批准的作战计划,是由崔可夫提出的,主要的作战方案,就是在斯大林格勒北部地区集中优势兵力,配合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三个集团军的攻势,攻破该方向德军的防御,重新打通第62集团军在北部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联系。
作战计划的准备工作从鲍里斯抵达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包括崔可夫和鲍里斯这两位司令员在内,集团军指挥部的所有高层都开始频繁的下基层部队,安排防守任务,巩固集团军下属各部队的防线——如果不能有限阻止德军的进攻,任何形式的反击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个作战计划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截断德军建立起来的从韦尔佳奇到伏尔加河一线的这到走廊,将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正面至北面、西北面的防线连成一片,重新构筑起强大的防线。
但后来几天的事实证明,这个作战计划执行的非常失败:先是战役发起后的第一阶段,负责主攻的三大集团军中,近卫第1集团军未能在指定时间内抵达战场,导致第24集团军、第66集团军发起的进攻刚刚开始就失败了。最重要的是,这次失败的进攻还暴露了苏军的作战意图,使得该线德军有了戒备。
随后,姗姗来迟的近卫第1集团军,在完成了50公里的强行军之后,没有任何修整便直接投入了战斗,因为士兵疲惫,坦克和运输车辆损毁严重,再加上后方的炮火支持未能到位,近卫第1集团军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也只在德军的战线内推进了不到7公里。
斯大林格勒北线的战斗,给第62集团军带来了一个便利,同时,也制造了一个麻烦。就在北线战斗持续的十多天时间里,向斯大林格勒方向进攻的德军第6集团军主力,不得不调往北部地区,防御苏军在那个方向的进攻,这便给了第62集团军一个喘息的机会。原本奉命抢夺内廓防御阵地的苏军后备兵力,利用这十几天的时间,终于抢占并加固了各自的防御阵地。而麻烦则是……由于第62集团军将所部主要力量调往了北线,德军得以在第62集团军与第64集团军的结合部顺利推进。
9月2日,进攻库波罗斯诺耶地域的德军顺利击溃第64集团军在该方向上的防御,将战线推进到了伏尔加河沿岸,至此,第62集团军与第64集团军的联系被切断,第62集团军成为了斯大林格勒正面抵抗德军的最后一支苏军力量,而且是一支真正的孤军。
9月5日,第62集团军被迫撤入斯大林格勒市区,并将防线稳固在斯大林格勒中部城区和工厂区的外围,从伏尔加河右岸的奥尔洛夫卡、拉兹古利耶夫以东地区,经市区中部的实验站、萨多瓦亚火车站,再到库伯罗斯纳亚,就在这一条线上,第62集团军的部队组成了一道镰刀型的防线,而这个镰刀最窄的地方,也就是奥尔洛夫卡,从那里到伏尔加河,只有不到10公里的距离。
9月5日晚11点,德军的火炮在奥尔洛夫卡地区向伏尔加河方向发动炮击,他们炮弹不仅能打到伏尔加河右岸的苏军码头、伏尔加河河面,甚至还能打到伏尔加河左岸。
9月6日中午,德军出动超过1千架战机,对整个斯大林格勒市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轰炸,两波轰炸中,数以千吨记的炸弹将整个斯大林格勒炸成了一片废墟,当天夜晚,伏尔加河左岸数十公里外的地方,都能看到天边腾起的灼灼火光。
也就在9月6日的下午,按照最高统帅部和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这两大方面军的军事委员会合二为一,组成了联合军事委员会,赫鲁晓夫出任该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随后,联合军事委员会向两个方面军的指挥部转达了由最高统帅部、军事委员会、红军总政治部联合下发的所谓“227命令”,该命令的主旨只有一个,那就是坚守斯大林格勒,一步也不许后退。
同日,朱可夫批准了由第62集团军转交的,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少将提交的斯大林格勒内廓防御作战计划——残酷到令人发狂的斯大林格勒内廓防御战终于打响了。
…………………………
黄昏,察里察河口的阿斯特拉罕大桥,大桥桥头的列宁雕像已经在之前的轰炸中倒塌了,碎石铺满了连通大桥的公路,令这座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桥根本无法通行。
大桥下方,一艘被炸毁的快艇搁浅在河岸边上,炸出个大洞的船舷上,布满了鲜血,两名背着枪的苏军士兵,正站在快艇边上,奋力将一具漂过的苏军士兵尸体打捞上来。
更远一些的河滩上,一个由沙袋围成的防空火炮阵地还在战斗,一挺防空机枪在愤怒的咆哮着,目标却是刚刚从河面上俯冲而过的一架德军战机。
为了彻底封锁伏尔加河上的航道,阻止苏军向斯大林格勒市区内增调兵力,德军的飞机最近两天频繁出现在伏尔加河上空,他们轰炸码头,摧毁渡船,扫射任何出现在两侧河岸上的人。德军完全掌握了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制空权,他们的肆无忌惮令每一个苏军士兵恨得牙根发疼。
整个河滩上并没有多少人,远远望去,甚至能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大河左岸,一栋被炸的只剩下两道残破墙壁还屹立着的建筑里,阿尔谢尼推开地下室出口覆盖着的木板,探头朝外面看了一眼,很快又把头缩了回去。
地下室里,鲍里斯正站在一方桌子旁边,借着手边一盏油灯的灯光,查看着桌上摆放的城区地图。
这个地窖并不是指挥部所在地,只是鲍里斯临时停留的一个隐蔽点,他是今天早晨才进入这个地窖的,等到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将会继续向普利德波尔多夫区方向前进,他的真正目的地是察里察河口北侧的马马耶夫岗,那里是集团军指挥部所在地。当然,鲍里斯好知道,就是这个马马耶夫岗,将成为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战斗最为残酷的核心区域之一。
在如今的斯大林格勒市区内,白天出行已经变得异常危险,因此,苏军的所有行动基本都定在夜晚,鲍里斯也得遵守这个原则。
阿尔谢尼一直都在关注着天色,好不容易等到天色暗下来,他便走到鲍里斯身边,说道:“将军同志,咱们该出发了。”
鲍里斯将注意力从地图上收回来,看了阿尔谢尼一眼,沉默的点点头。
东西很快便被整理好,阿尔谢尼当先钻出地窖,又回身扶了鲍里斯一把。
从藏了一整天的地窖里钻出来,鲍里斯深吸了一口气——地窖之前是荒废的,里面有一股子发霉的气味,难闻的很,他都不知道自己这一整天是怎么过来的了。
站在光线昏暗的河堤上,鲍里斯向宽阔的伏尔加河上看了一眼。
就在夜色的掩护下,躲藏了一整天的苏军士兵纷纷从各自的藏身点里传出来,到河边清理个人卫生,而在河对岸,这时候也有渡船开始忙碌起来,将大批的物资和新兵送到斯大林格勒市区,然后返程的时候,再接走伤兵和准备离开市区的普通人。
(这两天过节,事多得很,更新维持不了,大概要到周日才能恢复正常。)
skbshge
第126章 逆境反击()
尽管夜晚德军的飞机无法封锁伏尔加河上的运输航线,但他们安排在市区北面的炮兵部队,却开始向伏尔加河方向展开了持续性的炮击,站在河堤上,可以看到炮弹落在水面时掀起的巨大浪花。
德军的炮击属于盲目的射击,缺乏准确度,威胁性并不大,但问题是,炮火的密集性很高,一只瞎猫很难抓到死耗子,但成百上千的瞎猫聚在一起,即便是耳聪目明的耗子都可能被抓到。
强渡伏尔加河的苏军船只,时不时会被德军的炮火击中,在一团巨大的火光中化作碎片,往往一艘船被炸沉,就会造成十数甚至是数十人的伤亡,以至于那些负责收敛河上尸体的工兵,都放弃了打捞尸体的工作。
“将军同志,咱们该走了,”阿尔谢尼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两批马,不过不是战马,而是驮马,只能拿来代步用。
鲍里斯点点头,抓住阿尔谢尼递过来的一条缰绳,翻身上马,沿着布满碎石和砖块,而且被炸的坑坑洼洼的街道,向城区北面去了。
顺着穿城而过的伏尔加河支流察里察河,鲍里斯一路向北,沿途,时不时能遇到赶往河边码头接受新部队的军官,以及一小队一小队荷枪实弹,搜索建筑废墟的苏军士兵——这些士兵并不是在搜寻潜入的德军,而是在搜寻因害怕而躲藏起来的苏军逃兵,换句话说,他们便是集团军刚刚组建起来的反撤退小分队。
集团军指挥部下了灯火管制的命令,整个内廓防线中,看不到一丝灯火,鲍里斯花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赶到马马耶夫岗的坡脚下,找到了掩藏在一片灌木丛中的集团军临时指挥部。
“情况怎么样?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同志,”看到鲍里斯从外面走进来,正坐在桌子边吃着干面包的崔可夫,便迫不及待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