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鲍里斯也没指望着自己的这番说辞能起到什么效果,不得不说,在经过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之后,整个苏联的精神都被提振起来了。曾经那种悲观的氛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却是德军已经不行了,苏军很轻松的就能战胜他们的自大思想。
莫斯科城下的反击已经向西推进了近400公里,而最高统帅部还在命令一线部队继续进攻,北面的列宁格勒也喊出来要将德军从城下赶走的口号,并在3月初的时候,向德军发起了一系列毫无收效的反击。现在,南线的苏军也坐不住了,他们也要打一场反击,甚至还想着将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和基辅都夺回来。
鲍里斯很清楚,这种自大的冒进,很快就会让苏军吃到苦头,德国人会想尽办法证明,他们并不是纸老虎,任何轻视他们的人,都将为了这份轻视而付出代价。
鲍里斯觉得,莫斯科方向的战斗,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可能会沉寂下来,毕竟西方面军已经真的疲累了,修整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在这个休整期,自己会接到什么样的命令?是北上支援被围的列宁格勒,还是南下去即将开战的哈尔科夫、斯大林格勒?
说实话,如果可以选择的话,鲍里斯是绝对不愿意去斯大林格勒的,当然,他更不愿意去哈尔科夫,前者的战斗才残酷,后者的指挥员阵亡率太高。如果可能的话,鲍里斯更希望在这个时候却接受一段时间的培训,给自己充充电,也好在某个关键时候顺利登上军长的宝座。
不过,鲍里斯终归不是上帝的儿子,连私生子都不是,所以,他的运气并没有他奢望的那么好,那个该死的斯大林格勒已经在朝他招手了。
skbshge
第109章 度假?()
到四月底的时候,整个莫斯科的正面战场彻底平静下来,德军就像是一头受伤的豹子,蜷缩到自己的防线内舔舐伤口去了。
由于德军从西欧方向调过来12个师另2个旅的增援部队,再加上在快速挺近的过程中,苏军兵力损失重大,同时,后勤保障已经出现不足的状况,最高统帅部也不得不命令一下部队停止进攻,进入了相对来说较为平静的修整期。
五月一号,在得到了斯大林同志和最高统帅部的许可之后,莫斯科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庆祝活动,这个庆祝活动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庆祝国际劳动节,另一方面则是庆祝莫斯科战役的全面胜利。
作为这段时间频出风头的西方面军指挥员之一,鲍里斯也接到了莫斯科市委的邀请,**夫同志邀请他去观摩游行,而且还是在列宁墓上面。
最初的时候,鲍里斯倒是没有直接拒绝,不过后来他终归是没能去成,因为就在五月一号的头一天,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不等伤势痊愈,便瞒着医生逃回了前线。按照罗科索夫斯基自己的说法,是他放心不下部队,放心不下前线的战况,可按照鲍里斯颇具恶意的猜测,这位集团军的指挥员同志,恐怕是在逃避——逃避他的原配妻子。
就在罗科索夫斯基住院休养的这段时间里,他那位失散将近一年的原配妻子,以及原配妻子所生的孩子终于找到了,曾经因为他生活作风不检点,而在斯大林那里告了他一状的“人民好丈夫”布尔加宁同志,则是很“好心”的在第一时间就把这女人接到了莫斯科。
其实鲍里斯挺厌恶布尔加宁这人的,你说你一个军事委员会委员,不好好做你自己的工作,整天盯着人家的私生活干什么?不过看到罗科索夫斯基在回到部队之后,整天那副尴尬到羞于见人的样子,鲍里斯禁不住又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好歹现在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不光是他鲍里斯一个了。而且,看起来他比罗科索夫斯基还稍微“白”一点,至少他还未婚呢。
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返回部队后的罗科索夫斯基不甘寂寞,他在重新了解了部队的情况之后,向西方面军指挥部递交了一份计划,准备指挥集团军现有部队,向布良斯克方向的德军发动攻势,以争取进一步扩大战果。
西方面军指挥部在6号的时候同意了罗科索夫斯基的要求,第16集团军随即以97步兵师为主力,向布良斯克方向发动了突击,但遗憾的是,这次德军的抵抗很坚决。零星的战斗持续了十多天,第16集团军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战果,而当五月份第一场大雨到来的时候,罗科索夫斯基不得不命令部队停止进攻,转而进入防御状态。
22号,朱可夫同志到了第16集团军指挥部,他在视察了前线的情况之后,果断命令第16集团军放弃所有的进攻企图,转而在现有防线上构筑防御攻势,以防止德军的反击。
24号,鲍里斯接到一个令他感到意外的通知,作为从战争爆发以来就一直奋战在一线的指挥员,他获得了半个月的假期,休假地点他可以在秋列尼群岛和阿斯特拉罕两地自由的选择一个,而且,他还可以选择带一个女伴,休假期间所有的费用,都将由国家承担。
不管是秋列尼群岛,还是阿斯特拉罕,其实都是在里海,不过也是,现在苏联国内的休假地,貌似也只有里海地区是比较安全的。
好吧,不管到哪里,休假总是好的,鲍里斯决定带着格尔廖莎一块去,好好玩上半个月,放松一下精神。
就在鲍里斯接到通知,满心欢喜的准备返回莫斯科,带上格尔廖莎去里海度假的时候,克里姆林宫内,斯大林同志专用的会议室里,一干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部的将领,正在商讨所谓的夏季反击计划。
按照会议的正常流程,照例是由沙波什尼科夫同志作战情汇报,主要是汇报当下苏军前线各部队的情况。
凑巧的是,就在这次会议召开之前,总参谋部刚刚接到来自德国柏林方面的情报,按照这份情报提供的消息,德军的新一波攻势将会在南线地域展开,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将会向哈尔科夫方向发动凌厉的攻势,以粉碎苏军在这一地域的防御。
沙波什尼科夫根据这条情报,做出了苏军在这个夏季应着重防守,稳固阵线的判断,其最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一线部队经过此前的一系列战役,已经显得非常疲惫了,他们需要修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苏军目前缺少后备兵力,而众所周知的是,在缺少后备兵力的情况下,是不能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的。因为一旦敌军发动发突击作战,没有后备兵力的情况下,进攻很可能会变成崩溃性的失败。
不过,刚刚在莫斯科城下获得胜利的斯大林同志,显然对这种保守的做法不太满意,他谨慎的提出了一个意见,那就是防守也不能是被动的防守,在某些关键时刻,还应该发动一两场反击。
斯大林的这个意见刚刚提出来,话题便被指挥着西南方面军的铁木辛哥同志接了过去,元帅向斯大林同志表示,他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已经做好了准备,计划向基辅、戈梅利方向发动一场全面的攻势。
铁木辛哥的这番话一说出来,当场就把一个人给逗乐了,这位最近被连续降职,多少有点破罐破摔的老资格元帅,当着斯大林的面,很不客气的嗤笑一声,说了句:“嚯,这是打到哪里去了?”
没错,这位既没给铁木辛哥面子,也没给斯大林面子的老元帅,便是伏罗希洛夫同志,他这个呛声引来了斯大林的不快,但从实际上来说,他的嗤笑并不过分,因为就目前来说,西南方面军已经被南线德军赶到了哈尔科夫以东地区,那里离着基辅太远了。
伏罗希洛夫同志的嗤笑很可能是不认同铁木辛哥这种不切实际的作战计划,他认为既然是指挥作战,制定作战计划,那就应该多听听总参谋部的意见。但他这种嘲笑的语气,虽然令铁木辛哥非常尴尬,但却也直接激怒了斯大林。
于是,斯大林不仅没有批驳铁木辛哥这种不切实际的计划,反而对他大加赞赏,随后,在没有征求总参谋部意见的情况下,斯大林直接拍板,批准了铁木辛哥夏季反击计划——他甚至连计划的具体内容都没有过问。
会场上,不仅有沙波什尼科夫,也有朱可夫和赫鲁晓夫,还有布琼尼。在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认可铁木辛哥的计划,但看着斯大林铁青的脸色,也没有人敢提出反对意见,当然,朱可夫也是如此,或许对着职位的越来越高,功勋的越来越显着,朱可夫同志也逐渐脱离了纯粹的军人行列,开始向着政客的方向发展了。
原本,赫鲁晓夫也是认可这个计划的,他甚至参与了计划的全部制定过程,但自从与鲍里斯交谈过一次之后,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变得谨慎了,他甚至在会议退场之后,找了个没人注意的时候,向沙波什尼科夫表示了他对这个作战计划的谨慎怀疑态度。
不过,斯大林同志的意志是没有人能够否定的,铁木辛哥的作战计划最终得以通过,并迅速进入执行阶段,哪怕沙波什尼科夫再三向铁木辛哥提出,一旦战事不利,最高统帅部将没有任何预备兵力可以支援给他,这场战役还是在5月底的时候,进入了实施阶段。
在战役发起之初,铁木辛哥判断德军的主力,尤其是其规模庞大的坦克部队,应该是集结在哈尔科夫地域,因此,他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南方面军,便从巴尔文科沃和沃尔昌斯克南北两个方向,向哈尔科夫正面地域发动了攻势。
战役进展之顺利,简直可以说是出人意料,苏军的突击部队没用一天时间,便突破了德军的防守。
但铁木辛哥不知道的是,他对德军动向的判断完全都是错误的,德军的主力并不在哈尔科夫正面,而是在巴尔文科沃南部地域,也就是苏军南线突击部队发起攻击的地方。
战役发起第三天,两路苏军向西推进了100多公里,深入德军防线,就在这个时候,德军的主力部队,向巴尔文科沃发动了攻势,兵力薄弱的苏军第9集团军被迅速击溃,巴尔文科沃陷落。
随后,德军对进攻哈尔科夫方向的苏军侧后翼发起迅猛突击,西南方面军大部、南方面军一部,面临被德军包围的危险。
6月13号,西南方面军指挥部被德军伞兵部队包围,在随后的突围过程中,包括方面军副司令员科斯坚科在内的绝大部分高级指挥员阵亡,苏军在整个南线战场上的局势彻底糜烂。
6月14日,在里海度假不到三天的鲍里斯,接到第16集团军指挥部命令,他的假期被取消了,三天内,他必须赶回莫斯科,接受全新的任务。
skbshge
第110章 机械化28军()
黄昏的莫斯科笼罩在雾蒙蒙的小雨中,谢列梅捷沃机场的6号跑道上,一辆军用飞机冲破雨幕,在跑道上滑行降速。
就在飞机落地的那一瞬间,一辆军用吉普车在跑道外围出现,追着飞机一直往前开了数百米,直到飞机最终停下来,吉普车才开上跑道,朝登机口的方向开过去。
赶到地方,吉普车放慢速度,还不等停稳,一个穿着军装的苏军大尉飞快的从车上跳下来,撑着雨伞跑向机舱口的位置。
当升降梯落下来的时候,穿着一身便装的鲍里斯在机舱口出现,他几个跨步从升降梯上下来,迎上那个打着伞的大尉,说道:“格尔廖莎估计要到后天才能赶回来,你记得到车站去接她。”
大尉正是阿尔谢尼,他答应一声,一路小跑的跟着鲍里斯上了车。
“战报呢?”才坐上车,鲍里斯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他很清楚,这次集团军指挥部将他急匆匆召回来,肯定是南线的局势彻底恶化了,而历史的演变没有脱出轨迹,估计是罗科索夫斯基要调任了,或许,自己也要跟着他一块离开第16集团军了。
“在这儿,”阿尔谢尼飞快的将一个文件包拿起来,从中抽出一份文件,递给鲍里斯,说道,“不过,中午的时候又接到了通知,说是让您返回莫斯科后,直接到诺沃西利的第28机械化军指挥部去报到。”
“哦?”鲍里斯的眉梢往上挑了挑。
“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已经调到了布良斯克方面军,听说是出任方面军司令员职务,”阿尔谢尼很是八卦的说道,“听说,他从第16集团军指挥部里点了将,一共要了四个人,参谋长马利宁同志、炮兵主任卡扎科夫同志和通信兵主任马克西缅科同志,剩下一个就是您了。”
听了这话,鲍里斯难免会有几分自得,毕竟能被罗科索夫斯基惦记着带走的人,肯定是给他印象比较深的,至少是他认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
“我看了您的新任命职务,”阿尔谢尼在副驾驶座上侧着身,腆着个脸的嘿嘿笑道,“是布良斯克方面军作战参谋,兼任第28机械化军参谋长。我觉得,您这恐怕是要担任军长了吧?”
鲍里斯瞪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估计还是指挥诸兵种合成的部队,嘿嘿,”阿尔谢尼又补了一句,这才缩着脖子回过身去。
别看鲍里斯表面上寒着脸,实际上他的心里也美着呢,毕竟这一步的晋升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是沾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光了。
继卢金之后,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有成为第二个“斯大林的救火队长”的希望,好吧,那咱就做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的救火队长吧。
心里洋洋自得的美了一阵儿,鲍里斯才打开战报,皱眉看了起来。
将战报粗略的看一遍,鲍里斯只想骂娘,看来,这个救火队长真是不怎么好做啊。
从五月底,到现在的六月中旬,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整个西南、南部方向上已经打乱套了,自基辅战役以来,好不容易恢复点元气的西南方面军,基本算是全军覆没了,南方面军的主要兵力也是十去七八,彻底的打残了。最要命的是,经过这一场战败,在哈尔科夫以东,直到沃罗涅日、斯大林格勒方向上,基本上就没有苏军的大规模兵团存在了,如果不加以补救的话,德军的兵峰将顺利渡过顿河。向南,他们可以威胁苏联的主要石油产区巴库,向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