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皮塔科夫看到了鲍里斯的眼神,他笑了笑,说道:“我之前接触过这种火箭炮,威力很大,但就是存在一个问题,这东西发射的时候,要是离得近了,身上会被弄的非常脏。”
听他说到这儿,鲍里斯就明白了,感情那些穿雨衣的应该就是富有经验的老兵了,至于那些没穿雨衣的,肯定就是新兵,至少是刚刚调到火箭炮部队中的新兵了。
“实际上,离这东西近了不仅仅会把身上弄得很脏,还会让耳朵非常难受,”切米尔诺夫接过话题,说道,“之前第一次接触到这东西的时候,我的耳朵可是自鸣了好久,甚至头几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有幻听出现。哎呀,那种‘咻咻’的声音实在是令人难以忍受。”
鲍里斯笑了笑,表示理解,其实,他也不喜欢离着炮兵阵地太近了,因为那种震耳欲聋的声音,如果不习惯的话,真的会让人产生幻听的病症。
不过,作为133师的师长,他今天还就得呆在这儿,因为这里是他的前营指挥部,再过十几分钟,眼前的炮兵部队将向索尔列奇诺戈尔斯克市区发动持续25分钟的炮击,之后,133师的主力就会向市区那动全面进攻,以期收复这座城市。
之前,鲍里斯曾经向集团军指挥部提出过,他准备命令自己的部队向索尔列奇诺戈尔斯克以西地区突破,迂回包围困守这座城市的德军部队。但这个方案被否决了,原因是方面军指挥部的作战意图,是希望快速在这一地区实现突破,为了不让索尔列奇诺戈尔斯克的驻防德军袭扰突击部队的侧翼,133师必须在正面向该部德军进攻,以牵制他们的力量,令其无暇他顾。
方案被否决,鲍里斯也没有太多的不满,毕竟索尔列奇诺戈尔斯克的驻防德军只有不到两个团,133师无论是士气还是兵力、装备,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这仗即便是硬打也没有打不赢的理由。
“鲍里斯同志,”闲聊了一会儿,皮塔科夫突然凑到鲍里斯身边,小声的说道,“你说收复了索尔列奇诺夫戈尔斯克之后,咱们的部队会不会接到继续向西进攻的命令?”
听他这么问,切尔米诺夫也把脸转过来,他同样很关心这个问题。
“现在还说不清楚,至少我接到的命令,就是防守索尔列奇诺戈尔斯克,以防止西北方向的德军向我军侧翼实施攻击。”鲍里斯摇摇头,说道。
实际上,不止是皮塔科夫、切尔米诺夫他们,133师的各级指挥人员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可没有人愿意呆在某段阵地上防守,打击都想进攻,都想获得更多的功勋。
听鲍里斯这么说,皮塔科夫两人有些失望,在他们看来,133师虽然之前打响反击的时候遭受了一些损失,但损失并不大,完全可以投入到后续的战斗中。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希望貌似并不是很大了。
十几分钟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7点30分,就在鲍里斯刚刚点上今早的第2支烟的时候,一名苏军大尉跑上了林地外围的一个小高岗上,开始向炮兵阵地上挥舞红色小旗,随即,尖锐的口哨声在整个阵地上吹响。
地列山崩般的巨响,一瞬间便淹没了整个丛林,除了“通通通”的榴弹炮吼叫声之后,火箭弹升空所特有的“咻咻”声,更是尖锐刺耳。
直到这个时候,鲍里斯才最终明白那些老兵为什么要穿上雨衣了,火箭弹尾部的烈焰将地上的积雪卷扬到四周,高温使的这些积雪在飞溅而起的同时,重新液化成了水,那些离得不是很远,又没穿雨衣的新兵们,直接被溅了一身泥水。这可是深冬,衣服要是湿透了肯定不会很舒服。
除了震耳欲聋的炮声之外,笼罩着林地外围的,还有浓密的白烟,这些白烟中有火药燃烧后的烟气,也有蒸腾的水汽。尽管是深冬,可是在炮兵阵地上,很多士兵在炮击发起的几分钟后,便把厚实的军装外套脱掉了,火炮周围辐射着高温,再加上不停歇的忙碌,任谁都不会感到冷意。
炮击正式发起后,鲍里斯和皮塔科夫、切米尔诺夫三人离开炮兵阵地,前往谢韦尔德罗夫岗的133师步兵前沿阵地,就在他们登上近两百米高的山顶的时候,数十家苏军战机从空中呼啸而过,掠过索尔列奇诺戈尔斯克的上空,向西北方向飞去了——这是航空兵准备去支援加里宁方面军的进攻。
不到一百门各口径火炮,十八门喀秋莎火箭炮的齐鸣,将整个索尔列奇诺戈尔斯克的城区变成了地狱,站在山顶向市区了望,可以看到整个城市里到处都是爆炸和大火。最高统帅部意志坚决,哪怕将城市变作废墟,也要把法西斯的军队消灭。
借着望远镜,鲍里斯看到二十几辆坦克组成的编队,沿着谢韦尔德罗夫岗南侧的公路,向市区外围缓缓推进,而在坦克编队前方,二十几米远的地方,则是一支步兵正在快速前进,他们是向索尔列奇诺戈尔斯克市区发起第一波攻势的部队。
以谢韦尔德罗夫岗为分水岭,山岗西北面是正被摧毁中的城市,是战场,而山岗的东南面则是一片雪原和茫茫无际的丛林,这样的景象,令鲍里斯禁不住回想起了当初的卢茨克。那是半年之前,当时的他还是一名营长,而现在,他则在指挥一个师兵力。半年之前,他只能带着几百人困守地狭,脑子里时刻想着的,都是如何逃跑,如何提高生存的几率,而现在,他却指挥着数千名士兵进攻一座德军占领下的城市。
人生的际遇有时候就是这么难以想象,鲍里斯甚至在想,再过半年,他又将站在什么地方做出这样的感慨?再过十年,他又会如何?而最早的时候,他在卢茨克所指挥的那些士兵,他们现在又在干什么?十年之后,他们又会在干什么?
“鲍里斯同志,”听到后方的炮声逐渐平息,皮塔科夫看了看手表,朝鲍里斯身边靠近两步,问道,“时间已经到了,是不是可以命令部队进攻了?”
鲍里斯收回思绪,再次看了一眼远处的城市,冷静地点了点头。
这时候可不是发感慨的最佳时机,担负进攻任务的部队还在等着他的命令,德国人还散布在前方的城市里负隅顽抗,而再过五分钟,数公里外的卡基佐沃方向上,负责突向德军防线纵深的友邻部队,将会发动全面攻势,133师必须抢在友邻部队突破德军运河防线之前,在索尔列奇诺戈尔斯克市区站稳脚跟。
skbshge
第100章 师长没了()
大雪和夺取城市的战斗一样,都持续到了临近黄昏的时候,133师为了夺取索尔列奇诺戈尔斯克市区的若干个德军防御阵地,同样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伤亡人数甚至比之前在克林城发动反击的时候还要大。
到下午5点,最后一支负隅顽抗的德军部队,在沙波什尼科夫高等军官学校的行政大楼内放弃抵抗,向围攻该据点的苏军部队投降,至此,收复索尔列奇诺戈尔斯克的战斗正式结束。
鲍里斯的吉普车碾着凌乱的雪泥开进满是废墟的城市,一直行驶到沙波什尼科夫高等军官学校的所在地,不到两个月前,他还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这里的每一个地方他都非常熟悉。但是现在,这里变成真正的废墟,他曾经的宿舍,现在只剩下了一道残墙还伫立在那里,而学校操场前的列宁像,也不知道被弄到哪里去了,仅剩下一个布满弹孔的基座还倒在那里,说不出的凄凉。
在战斗的时候,德军在这所学校内布置的兵力最多,苏军的进攻也最困难,仅仅在校区内,最后投降的德军士兵就有近300人,其中半数是伤员。
吉普车停在学校残破的行政大楼前,鲍里斯下车的时候,正有30多名德军伤员在苏军士兵的押送下走出大楼,前往楼前的操场集合。西方面军指挥部有令在先,战斗中俘获的所有德军俘虏,都必须第一时间送往莫斯科近郊的战俘营,而在133师,这项押解工作将由副师长皮塔科夫亲自负责。
师部军事委员切尔米诺夫也有自己的工作,他要配合内卫军的小分队,对市区内的滞留居民进行登统,以排除潜伏的间谍和德军情报人员。当然,这些大难不死的居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接受内务人民委员部反间谍部门的调查,主要是调查他们在德军占领其间,有没有替德国人做事,做了什么事之类的。
而相比起他们来,鲍里斯现在反倒清闲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只需要安排部队在市区建立好防御,以防止德军可能会发起的反击——尽管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
“你们先等一下,”看到几十名德军战俘从面前走过,鲍里斯的视线落在一名伤兵的胳膊上,他皱了皱眉,张口说道。
“站住!”阿尔谢尼可没这么好脾气,他见这伙德军战俘没听明白鲍里斯的话,还在继续往前走,禁不住上前一步,一把揪住一名战俘的衣领,将他从队伍里拽出来,大声喝道。
押解战俘的苏军士兵还以为出了什么事,纷纷把手中的枪举了起来,警惕的看着眼前这些战俘。
被苏军军官从队伍里拽出来,这名德军伤兵显得很紧张,他瞪着一对淡蓝色的眼睛,微微仰着布满尘土和血污的脸,哆嗦着嘴唇,飞快的说了些什么。
可惜,鲍里斯不懂俄语,他身边也没有翻译,根本听不懂这家伙说什么。
“把他的伤布拆下来,”鲍里斯也懒得探究这名年轻的德军士兵说的是什么,他朝阿尔谢尼说道。
“是,”阿尔谢尼应了一声,也不跟这名德军伤兵解释,直接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他胳膊上浸透了血垢的伤布,用力扯了下来。
伤布早就跟凝固的血疤粘连在一起了,被人猛地扯下来,德军伤兵发出一声惨叫,而后抱着胳膊就往后退,却被身后一名苏军士兵用枪托在脖颈上狠狠砸了一下,整个人顿时萎靡在地,半天没爬起来。
交战这么长时间,双方士兵之间凝聚的仇恨溢于言表,任何一方都想置对方于死地,德军士兵不会对苏军俘虏手软,反过来自然也一样。
不过,鲍里斯可没兴趣虐俘,他只是想看看这些德军伤兵的救治情况,以此来大概判断德军的后勤补给状况。
被扯下伤布的德军伤兵坐在雪地上,抱着胳膊惨呼不绝,鲍里斯看了一眼,赫然发现这名伤兵手上的小臂,从胳膊肘往下的部位有很大一截都发乌了,而且肿的很厉害,表皮乌中带紫,闪着诡异的光泽。这是外伤救治不及时,又受了冻伤才导致的,就算没学过医,鲍里斯也知道这个伤兵的胳膊已经保不住了,而且如果不尽快截肢的话,一旦发起烧来,估计他连小命都保不住。
又查看了几名伤兵的情况,鲍里斯发现他们的伤都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在处理的时候没有经过任何消毒和缝合的处理,往往就是直接在伤处裹上伤布,就算是处理过了。如今是寒冬时节,气温低的要人命,估计这些德军的军医连止血的伤药都没了,他们没办法给伤兵做有效的止血处理,就任由低温将他们的伤处冻住,以起到止血的效果。不过,这种止血的方法虽然有效,但却要人命,坏血被冻在伤患处,往往会引发大面积的坏死,甚至会引发感染,乃至败血症等恶疾。
一支现代的机械化部队,却连救治士兵的药品都供应不足了,德军部队中后勤物资的匮乏,由此可见一斑。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鲍里斯示意押解人员将这些德军伤兵带走,他知道方面军指挥部为什么要将这些战俘集中到莫斯科近郊去,其中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最高统帅部决定要将莫斯科反击战中所有的德军俘虏,都弄到莫斯科去游街,因为鲍里斯前世的时候,斯大林就这么做过,如今,历史又在重演。
当然,鲍里斯可没有同情这些德军士兵的兴趣,毕竟他们是入侵者,是主动挑起战争的一方,别说什么他们身不由己,更不要说什么他们只是在服从命令,这就像教唆杀人案中,杀人犯不可能无罪是同样的道理。
让押解人员带走了这些德军伤兵,鲍里斯直接走进学校的行政大楼。
这栋才建成不到五年的斯大林式建筑,如今已经快成了“遗迹”,整栋大楼所有的窗户都被毁掉了,木制的窗框都在德军占领其间,被德军的士兵拆下来当柴火烧了。鲍里斯在大楼里转了一圈,看到了二十多具还没得及抬走的德军士兵尸体,以及大量焚烧柴火后遗留下来痕迹。
视察完了这栋自己很熟悉的大楼,鲍里斯也失去了继续转下的打算,他直接乘车返回了师部驻地,开始规划下一部分城市设防的工作,另外,也将战报整理出来,上交到集团军指挥部。
就像之前预测的那样,收复索尔列奇诺戈尔斯克之后的两天里,师部都没有再接到新的作战任务,133步兵师的反击就停止在了这个城市,直到鲍里斯奉命调离,都没有再向西推进一步。
12月份的最后几天时间里,苏军在整个莫斯科附近地域的反击,都进行的非常顺利,推进最快的卡图科夫所部,甚至在七天内将战线向西推进了250公里,简直是锐不可当。
别的部队都在作战,而133师却在养膘,鲍里斯每天所能做的工作,就是询问一遍部队的情况,做一下例行的报告,然后就躲在师部里跟军事委员、副师长等几位指挥员闲聊。
在收复索尔列奇诺戈尔斯克的第三天,鲍里斯还从市里原来的电影院弄到了一张大幕布和几卷影片胶带,随后开始在沙波什尼科夫高等军官学校的操场上放电影。每天入夜之后,大批无所事事的士兵、伤兵,都会冒着严寒,跑到这里来看电影,和指挥员们的无奈不同,对于普通士兵们来说,这不到十天的时间里,恐怕是他们参加作战以来最幸福的日子了。
这种闲适的生活过了十几天,1月5号,鲍里斯接到集团军参谋长马利宁的电话,在电话中,马利宁要求鲍里斯与当天下午赶到集团军指挥部报道,说是方面军指挥部那边有新的作战任务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