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对于鲍里斯本人来说,他真正看重的倒不是什么嘉奖不嘉奖的,他真正看重的,是通过这场战斗所领会到的体悟。
指挥员的军事指挥是一种技能,当然,也有人说这是一种艺术,而在如今的暴力似看来,一个称职的指挥员,或者说,一个成功的指挥员,他必须并且是首要具备的一项技能,就是综合调配自己的部队。
任何一张战争都是一种力量的对抗,兵力、装备占优的一方,从理论上来说,永远都能击败弱势的一方,根本上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是不可能的。所谓以少胜多的战例,必然是弱势一方在某场具体的战役中,依靠出色的部队调配能力,在短时间内,形成了针对敌人的局部优势,最终才获得胜利的。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过去那些计谋什么的,在正面战场上用处已经不是很大了,因此,指挥员调配部队的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举例说明:敌我双方都只有一个师的兵力,在这些有限的兵力支撑下,既需要保证自己的防线不被敌方突破,还要想办法突破敌方的阵地,在这个时候,指挥员需要怎么做?毫无疑问,这就需要一个有效配置己方部队的能力,以最少的兵力进行最有效的防御,同时,集中最优势的力量,突破敌军最薄弱的环节。
能做到这些,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甚至是出色的指挥员,而做不到这些的指挥员,早晚会被淘汰。
算起来,从军至今,鲍里斯已经两次进入军校学习,但这两次的学习,都不完整,至少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指挥思路,更谈不上具备自己特色的指挥方式、作战手段,这是鲍里斯短板,也是他急需克服的问题。
进入11月底,鲍里斯从莫斯科一线战场回到后方,进入克林的中转营地重整第133步兵师,而此时的克林城中转营地,总共集结了将近3万名士兵。这些士兵中有一部分是逃兵,还在等待军事纪律部门的甄别,确定为逃兵的,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还有一部分则是从前线退下来的败兵,他们原有的部队被击溃,甚至连部队番号都被撤销了,因此在这里等候整编。最后一部分便是133师这样的,部队被暂时解散,士兵等候整编。
重新整编部队,并不是鲍里斯一个人说了算,更不可能他想要整编多少部队就整编多少部队,真正起着决定作用的,还是西方面军指挥部。而按照西方面军指挥部的计划,整编后的133步兵师将统辖5个团的兵力,另外,还将配属一个坦克营、一个炮兵营,因此,鲍里斯只能在这个编制内整编他的部队。
整个11月底,鲍里斯都在克林到莫斯科之间奔忙,他需要为他的士兵讨要军服、补给以及武器装备,还要将全部士兵的资料统计在册,上交给军事委员会。除此之外,他还得时刻关注莫斯科外围防御的战事情况,他甚至还在关注列宁格勒、克里米亚半岛以及第聂伯河的战斗情况。
在乌克兰以南地域,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的进攻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此前战役中蒙受巨大损失的苏军,已经呈现出疲态,按照最高统帅部的预计,塞瓦斯托波尔这个苏军轰炸罗马尼亚油田区的重要空军基地,恐怕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沦陷。
在列宁格勒方向,随着德军发起的对莫斯科的围攻,列宁格勒方向的压力骤减,近一个月以来,列宁格勒虽然仍旧处在被包围的状态里,但德军的进攻已经明显弱化。不过,在持续一个多月的包围中,列宁格勒的情况已经非常不妙了,食物和燃油、弹药的短缺,直接威胁着整个城市的防御。最高统帅部正在寻求良策,以便向列宁格勒提供更多的补给。
在第聂伯河方向上,随着基辅战役的溃败,德军在乌克兰东部的推进势如破竹,到11月底,随着哈尔科夫的陷落,别尔哥罗德、库尔斯克等地相继失守,德军兵峰挺进中俄罗斯高地,直接威胁到了沃洛涅日。
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在正面战场上,苏军所面临的形势依旧很严峻,德军的攻势似乎还看不到任何停滞的迹象,而苏军似乎也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哪怕是一个局部的胜利也好。
当然,相对于这些坏消息来说,这段时间也是有些好消息传过来的,其中最令人振奋的,无疑就是来自美英盟国的援助了。就在11月20号,一支规模庞大的运输舰队在摩尔曼斯克靠岸,这支主要由油船组成的舰队,为苏联送来了急需的高辛烷燃料,也就是航空汽油。随同这些航空汽油一同运抵的,还有大量的汽车、轮胎、香烟、粮食以及武器弹药。鲍里斯目前的配车,就是一辆崭新的威利斯吉普。
skbshge
第95章 新作战()
随着各方向战事的推进,时间很快到了12月初,按照规定,鲍里斯负责整编的133师,应该在一天后开赴前线,可就在这个时候,战局再次发生变化,索尔洛奇诺戈尔斯克,也就是鲍里斯月前接受培训的地方,落到了德军的手里,临时中转营地所在的克林城,直接面临德军的进攻。
12月1号,鲍里斯接到命令,对133师的整编提前一天结束,临时中转营地将向后方转移,而133师所属各部,则需要连夜开进克林城,在该城市的西部近郊构筑防御阵地,抵御德军进攻。
此时,133师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全部的整编工作,各团的团指挥部悉数到位,士兵、武器装备、后勤补给全部充足,鲍里斯甚至还顺手接受了一部分从索尔洛奇诺戈尔斯克方向退下来的坦克部队。这些坦克,被他直接编入了师部直属的坦克连,近40辆坦克的规模,令这个名义上的坦克连膨胀成了一个团。
为此,鲍里斯还被人在朱可夫那儿告了一状,不过,方面军司令部只是派了个军事委员会委员过来质询了一番,没有给出处理意见,最终不了了之了。
实际上,这段时间告鲍里斯状的人着实不少,他在内务人民委员部的直接上司,阿巴库莫夫同志就打电话批评过他,原因是他与一个有夫之妇通奸,还被人家告到了监察部门。11月月底的时候,监察部门核实了这件事,侦查员甚至亲眼看到了鲍里斯和那个叫格尔廖莎的女人在一起厮混。
这事闹的有点大了,影响不太好,但此时的监察部门还没权力为这种事直接逮捕一名前线将领,于是,就通过布尔加宁同志向斯大林作了汇报。
不过,后来发生的事就让人哭笑不得了,因为斯大林同志在听了汇报之后,不仅没发火,还笑着说了句:“年轻人精力就是充沛。”这种直接跑题三千里的反应,实际上已经说明了斯大林同志的态度,现在是战时,他需要能打胜仗的指挥员,而不是揪住个人作风问题不放的时候。
于是,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但问题出现总要有所表示,阿巴库莫夫的口头批评就算是一种处罚了。
有人告黑状其实并不完全是坏事,有人告状就说明有人盯上你了,而之所以有人盯上你,就是因为你在某些方面表现的太过亮眼,以至于让人嫉妒了。
鲍里斯现在不在乎有人拿他的生活作风问题搞小动作,毕竟他的两个直属领导在这方面都有问题: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的小蜜还在指挥部待着呢;阿巴库莫夫同志的两个秘书可真是漂亮的不像话;贝利亚同志……这还用说吗?
不仅不在乎有人拿他的生活作风问题搞小动作,鲍里斯甚至还以权谋私,借着自己手中的资源,在11月底的时候,顺利将格尔廖莎的家人从列宁格勒接到了莫斯科。
当然,鲍里斯最近虽然总是趁着跑莫斯科要装备的工夫,偷偷跑去跟格尔廖莎厮混,但正事他也没丢下,不仅没丢下,他还制定了一个很大胆的作战计划。
鲍里斯在提交给集团军指挥部的作战计划中明确提到:在西北方向上对莫斯科近郊抵御实施突击的德军部队,在经过11月份的持续作战之后,已经出现了疲软的现象。这一点从诸多方面都能看出来,比如,他们的突击发起之前,炮火准备时间越来越短;投入战斗的整编装甲部队越来越少,很多在一线作战的德军坦克部队,都缺少相应的装备配属。有时候,一个坦克团甚至只有十几辆坦克投入战斗;再有,德军在同一地域作战的部队,已经不再轮换,这说明他们的后备部队已经不足,甚至是匮乏了。
考虑到这种情况,鲍里斯计划利用刚刚经过整编,配属完备的133师,在克林城西北地域向德军发起一场试探性的反突击作战,尝试着收复沦陷不到一周的索尔洛奇诺戈尔斯克。
不得不承认,鲍里斯的这个计划是很有说服力和诱惑力的,要知道,自从莫斯科防御战事打响以来,苏军的部队一直在后撤,在被动防御,尽管此前几个方向的苏军也发起过反击,但基本没有什么收效。如果133师真的能够在反击打响之后,将德军击退10到15公里,并一举收复沦陷的索尔洛奇诺戈尔斯克,哪怕只是收复一天,其对苏军士气的提振作用也是强大的。
计划提交上去两天,最后却是由西方面军指挥部直接给的回复,一份朱可夫同志的手令,手令要求133师各指挥人员: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向德军防线的薄弱地带发起进攻,但一切的前提,是必须保障克林城的万无一失。
鲍里斯猜测,他的作战计划肯定已经经过了最高统帅部的讨论,而这份手令的意思,就是告诉他,打反击可以,但前提是克林城不能丢了。另外,手令中还隐藏着几个含义:首先,最高统帅部对这份反击计划不太认可,主要是没有足够的信心,其次,133师的反击中可以有损失,甚至损失大一些都没关系,只要克林城不丢掉就行。
有了这份手令在手,鲍里斯毫不延迟的开始了他的计划安排。
12月5日夜晚,也就是133师所部正式进驻克林城的第三天,鲍里斯召集师部营级以上指挥人员开会,正式发布作战任务。这场会议,133师的绝大部分指挥员、军事委员都参加了,包括133师军事委员米哈伊尔?康斯坦丁诺维奇?切米尔诺夫、副师长维克多?维克多洛维奇?皮塔科夫、通讯兵主任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别洛夫、炮兵和坦克兵主任,刚刚从列宁格勒方向调过来的格奥尔吉?叶菲莫维奇?佩列杰利斯基,以及刚刚得到破格提升的师参谋长约瑟夫?伊拉克利耶维奇?古萨科夫斯基。当然,除了这些各级、各部门指挥员之外,还有方面军指挥部安排过来的见习参谋们。
出任了一支步兵师的师长职务,鲍里斯享受到的待遇立刻不同了,这其中包括两件英国人刚刚援助过来的皮大衣,每月6条的美式香烟配额,平均两天一瓶的上等伏特加等等等等。而在作战指挥上,他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沙盘地形图。
指挥部设在克林城的城市大剧院里,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这里的一切都搬空了,为了不给德军留下取暖用的干木材,内卫军的人甚至把排椅都拆光了。因此,133师的这个指挥部里不光没有桌子可用,连能坐的凳子都没有。
沙盘地形图就被放在剧院的舞台边上,鲍里斯带着他的下属指挥员们站在舞台下,围城一个半圆,先听参谋长古萨科夫斯基介绍整个战斗的大体作战思路。
实际上,这个作战思路是很粗糙的,鲍里斯在制定计划并向上级指挥部门申请的时候,当然要说明作战思路的出发点、根据,同时做出详细的分析,以评估计划的可行性。而在面对自己下属指挥员的时候,他却不需要讲那么详细,古萨科夫斯基的介绍,只是大体上讲明了各部队的任务。
这场集中在克林城右侧翼的反突击作战任务,必须兼顾防守和进攻两个方面。防守的主要是克林城的城市区域,两个团的兵力将被投入到这一战场,以防止德军夺取城区。同时,为了加强火力,也是为了麻痹德军,鲍里斯将133师下属的主要炮兵部队,都集中在了城区的防守上。
而在反突击作战的主要突破方向上,鲍里斯选择的是克林城西北约6公里处的下米萨内斯科火车站附近区域。
下米萨内斯科火车站,是由列宁格勒通往莫斯科的铁路线上的一个站点,目前该火车由德军控制。
鲍里斯相信,德军在下米萨内斯科附近的主要兵力,肯定驻扎在这个火车站附近,这是必然的,因为像火车站这类关键战略据点一向都是德军主要进攻和防守的部位。
执行反突击任务的部队,将首先进攻德军可能重兵防御的地带,如果能够顺利突破,那么后续的推进将会变得顺利,相反,若是遭遇挫折,那么鲍里斯还有时间选择是否取消计划,毕竟这次的战斗主要是试探性的。
为了一举击溃可能遭遇到的德军抵抗力量,鲍里斯在该突击方向上准备了两个步兵团的兵力,同时,他那个膨胀的近乎不像话的坦克连,也将参加这个方向的战斗,并且是作为突破的核心力量出现的。
目前,133师的直属坦克连还在克林城西南区域整装待命,考虑到德军的侦查能力,鲍里斯相信,自己对面的德军肯定知道这支坦克部队的存在。因此,133师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瞒过德军的侦查,将师部直属的这支坦克部队,秘密运动到下米萨内斯科区域。
skbshge
第96章 认同()
要想瞒着德军的侦查,调动几十辆坦克并不容易,但那是指的一般情况下,而在当下,要实现这个目的却并不难,只需要做点简单的伪装就够了。
鲍里斯命令他的坦克连,将所有的坦克全部漆成白色,并且采取采取夜间行军的办法,只用一个晚上就运动到了下米萨内斯科地域,潜藏在了茫茫无际的雪原上。
战斗任务下达到各部队之后,从12月7号傍晚开始,鲍里斯命令师部炮兵每隔8小时,向德军阵地发动一次炮击,同时,要求一线作战部队,在各自的阵地上发起一次冲锋时的呐喊。每次炮击持续时间5分钟,士兵们高喊“乌拉”的声音要持续10分钟。
到12月9号凌晨,师部炮兵的炮击时间延长到了10分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