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灯塔 >

第39章

灯塔-第39章

小说: 灯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作为政治上的对手,马林科夫这个家伙给他的答复很不客气,他竟然说现有的武器要优先考虑列宁格勒方面的战斗,至于基辅,他建议赫鲁晓夫自己组织人打造武器,比如长矛、刺刀、燃烧瓶什么的。

    当然,最令赫鲁晓夫恼火的还不是这件事,最令他恼火的,是该死的、口腹蜜剑的混蛋,乌克兰内务人民委员谢尔吉延科,这家伙竟然背着他跑到斯大林那里去告黑状,以至于斯大林专门打电话来将赫鲁晓夫骂了一顿,批评他没有尽到职责,没能鼓舞起西南方面军的士气,以至于整个西南方面军在战事上表现的一塌糊涂。

    叛徒,该死的叛徒,赫鲁晓夫同志最恨叛徒了,所以他准备提拔一下爱打小报告的谢尔吉延科同志,比如把他派到皮里亚京去,德军正在对那个地方发起猛烈进攻,那里的战士们需要谢尔吉延科这种富有经验的委员同志去陪伴他们。

    心里默默地打定了主意,赫鲁晓夫的愤怒算是稍稍平息了一些,他看了看桌上的闹钟,已经是下午6点了,嗯,令他比较舒心的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少校同志应该已经向德国人发起反击了吧?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接到他的电话?

    赫鲁晓夫有些不高兴,不过,他随即又想到,鲍里斯是个谨慎的人,他应该是希望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再向自己汇报吧?没错,肯定是这样。心里这么想着,赫鲁晓夫又高兴起来,他准备亲自打电话去问问。

    接到赫鲁晓夫电话的时候,鲍里斯正在别列兹纳的马涅维科斯基大街一栋被炸塌了半边的大楼内,和旅部的一干指挥员分析前线发回来的战报。

    鲍里斯是幸运的,老天爷就像是听到了他的期盼一样,昨天就开始下个不停的小雨,直到今天下午的时候才停,不仅如此,到了将近黄昏的时候,杰斯纳河两岸竟然漫起了大雾,能见度不过十几米。很明显,这对于发起攻势的苏军来说,绝对算得上是天赐良机了。

    战斗从5点40分发起,为了战斗突然性,34旅没有对德军的阵地实施炮火打击,而是直接命令分成小队的士兵,借助大雾的掩护,向德军阵地发动偷袭。

    按照鲍里斯的计划,34旅的突击部队将从两个方向向德军发起突击:一个方向从城市东部的十月广场发动,突破德军阵地之后,将会向舒沃洛夫村方向推进。另一个方向则从西部的基洛夫大街发起攻击,突破德军阵地后,向杜沃罗夫11号集体农庄方向进攻。

    鲍里斯的主要意图,是通过两个方向的进攻对集结在别列兹纳北城区正面的德军部队实施包围,同时,摧毁德军设在杜沃罗夫11号集体农庄地带的炮兵阵地。

    有主要意图自然就会有次要意图,因为担心别列兹纳北部的战斗会遭遇失败,鲍里斯为了能够交给赫鲁晓夫一份相对来说能让他感觉答卷,鲍里斯还准备了一个b计划,那就是偷袭在别列兹克西北约27公里处的邵尔斯,准确的说,是偷袭邵尔斯南郊的柳比特诺耶火车站以及邻近的,横跨在杰斯纳河上的普诺桑波尔大桥。

    为了实现这个极其冒险的偷袭计划,鲍里斯从全旅范围内,抽调了120名最富经验的士兵,给他们配上最好的武器,还找了二十几套德军的制服以及两名能说德语的士兵。这些士兵被分成两个小分队,在别列兹纳的战斗打响之后,趁着大雾,利用皮划艇在别列兹纳上游的河段偷偷渡河,去执行这个成功率不高,但死亡率却超级高的冒险任务。

    实际上,在鲍里斯的规划中,炸毁普诺桑波尔大桥才是这次偷袭任务的关键,尽管它的实际意义不是很大,但相信对于赫鲁晓夫来说,能够炸毁德占区的一条关键性桥梁,其政治意义要远远大于在别列兹纳歼灭德军两三个连——哪怕德军只需要一天时间就能在河上架设两三道浮桥。

    别列兹纳北部的战斗,是为了吸引别列兹纳附近的德军,而对柳比特诺耶火车站的攻击,则是为了吸引邵尔斯附近的德军,鲍里斯的真正意图,在于炸毁普诺桑波尔大桥,这就是他的完整作战计划。

    有完备的计划,有精锐的士兵,有大雾天气的完美掩护,如果这样还不能达到目的,那鲍里斯也没办法,他毕竟只是一个旅长,根本没能力在别列兹诺方向对德军发起大规模的反击。

    作为指挥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像普通士兵一样上阵厮杀,但这也约束了指挥员的视线,任何一名指挥员,都不可能对战场的每一个细节准确把握,很多时候,战争就是一场赌博,任何一点看似微不足道的意外,都可能导致惨败亦或是绝境逢生。

    两支袭击小分队派出去,就像是放出一个断了线的风筝,鲍里斯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他所能把握住的战况,就只有别列兹纳地区的正面战场。

    大雾对战争的双方都影响,不过这份影响对德军来说显然更大,因为他们没有向别列兹纳市区进攻的计划,面对苏军突然发起的进攻,他们只能被动的防守,而大雾令他们的阵地前沿失去了本该具备的缓冲作用。

    鲍里斯在基洛夫大街的进攻方向上,布置了一个整团的兵力,在别列兹纳地区的战斗中,这是一个主攻的方向。

    战斗打响之后,进攻基洛夫大街的苏军很快取得了进展,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他们便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并将一个德军坦克连的反击成功打退。到夜幕降临的时候,该部苏军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了郊区的谢塔诺夫耶镇,一股败退的德军在该镇外围的一处粮食仓库固守,两挺火力强大的机枪给进攻的苏军造成较大伤亡。

    6点40分,苏军后备增援的四辆坦克赶到,借助坦克的支援,苏军士兵突入仓库,将固守在仓库内的43名德军全部击毙。

    而到了这个时候,基洛夫大街的部分区域还在发生激战,苏军也遇到了当初德军进攻时遭遇到的麻烦,滞留在一栋栋建筑内的德军,依托着残垣断壁的掩护,如困兽般的负隅顽抗,要清理他们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事。

    在晚上7点,天色完全暗下来的时候,鲍里斯借着夜幕的掩护,冒险前往西部城区的前线视察了一次,而视察的结果令他非常担忧。

    尽管苏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推进到了西北郊的谢塔诺耶夫镇,但负责驻守西部城区的德军,只是在之前的战斗中被打蒙了,他们的战线虽然被突破,但却没有出现溃退的局面。鲍里斯担心,一旦进攻杜沃罗夫11号集体农庄的苏军先头部队攻势受阻,同时,固守西部城区的德军再被组织起来,他的西路进攻部队将会陷入德军的包围。

    而在东路,负责向舒沃洛夫村方向发起攻势的部队,则更加令鲍里斯恼火。这路苏军从十月广场向德军发起攻势,历经近两个小时的激战,竟然只向城市外围推进了不到2公里,而且伤亡大的有些离谱,最可恨的是,7点20分的时候,德军在红旗大街的内务部大楼附近,到了一次反突击,鲍里斯配给该方向部队的两辆坦克被击毁,一门加农炮也被德军抢走。

    最令鲍里斯感觉不安的是,苏军阵地正面的德军,在7点14分的时候,向苏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随后,又在7点30分,正式向苏军阵地发起了进攻。

    如果正面阵地崩溃,34旅组织的这一场突击将成为一个笑话,就是所谓的偷鸡不成蚀把米,鲍里斯不仅仅会丢掉两路进攻的部队,甚至还不得不放弃对杰斯纳河以北城区的防守,灰溜溜的撤到大河南岸去。

    入夜9点,34旅临时设在市区工农码头的指挥部,鲍里斯面色铁青的坐在一张办公桌后,两只充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眼前的一份地图。

    “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少校同志,”在办公桌的对面,满脸泥污的政治委员德梅尔,语速急促的说道,“必须命令哥尔斯基的部队后撤了,否则……”

    “轰!”一声巨响,一枚炮弹在房子外的某个地方爆炸,在剧烈的震颤中,簌簌的尘土从屋顶掉落下来,落满了整张地图。

    德梅尔缩了缩脖子,下意识的朝那扇报纸糊起来的破窗户看了一眼,这才继续说道:“否则,我们的防线就要崩溃了。”

    skbshge

第63章 谁在战斗?() 
34旅发起的反击在当天夜里9点正式宣告失败,为了保住杰斯纳河以北的城区阵地,鲍里斯不得不在德军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之前,将此前突入德军防线的部队撤回来,以巩固防线。

    尽管是一场失败的进攻,但在鲍里斯看来,这场战斗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实际上,若不是后备兵力不足,他最初制定的战术构想还是有很大可能实现的。

    另外,经过这一次的反击,可以判断出来,德军在别列兹纳以北地区的防御并不是很牢固,从西路进攻的一部苏军,在战斗打响后的近三个小时内,一直向西北郊推进了谢塔诺耶夫镇,才遭遇到德军的牢固抵抗,这就说明,德军从最近的区域调动支援兵力,再赶到别列兹诺近郊,需要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而根据鲍里斯的猜测,这部分支援的德军,应该是从切尔尼戈夫方向赶过来的。

    还有,根据指挥西路苏军作战的哥尔斯基大尉汇报,他的部队在谢塔诺耶夫镇没有发现德军的装甲部队,而且德军的抵抗虽然很顽强,但他们炮火却不是很猛烈,因此,苏军的伤亡并不大。而这些聚合在一起,足以说明德军在别列兹纳以北正面地区的兵力肯定不是很充足,鲍里斯甚至认为,如果方面军能够调动一部后备兵力,以别列兹纳为突破点,打一场反击战的话,那么战局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

    等到负责突击作战的部队撤回来,重新稳固了市区的正面防线之后,时间已经到了凌晨的3点钟,经历了这场失败的鲍里斯,只感觉疲乏欲死。目前,各部队的损失情况还没有汇报上来,但可以预见的是,准确的伤亡数字肯定不会让人感觉愉快的,最最重要的是,旅部的少校参谋阿纳托利?安德烈耶维奇?米罗诺夫阵亡了,这个倒霉鬼在河边撒尿的时候,被一枚德军的炮弹当场炸死。

    城区内,德军的炮火还没有停息,激烈的枪声还在整个城区的夜空里回荡着,而这个时候的鲍里斯还不能睡,他必须抓紧时间写一份报告,将今晚的战斗情况汇报给方面军指挥部。

    很是头疼啊,部队损失惨重,却没有取得半点战果,更可悲的是,这场战斗是鲍里斯自作主张发起的,事前没有经过方面军指挥部的批准。换句话说,他要为这次的战败承担全部责任——估计这时候方面军指挥部已经知道这件事了,毕竟旅部的众多参谋们并不是都跟他一条心。

    鲍里斯没猜错,方面军指挥部确实是一早便得知了34旅战事不利的消息,有人将消息早早汇报给了身为参谋长的图皮科夫,而图皮科夫也没有义务替鲍里斯隐瞒,直接就向基尔波诺斯作了汇报,同时,又通知了方面军参谋部的几位主要参谋人员。

    这件事情很严重,34旅的失败很可能会牵累到整个北部防线,一旦34旅因为蒙受巨大损失,而丢掉了别列兹诺的防线,那么,德军的51军便能够突破杰斯纳河防线,从而对驻守索斯尼察地区的40集团军和驻守切尔尼戈夫的21集团军侧后方构成直接威胁。

    或许是考虑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又或许是出于别的什么心理,图皮科夫还专门给身在布罗瓦雷的赫鲁晓夫打了个电话,并且告诉他,尽可能连夜赶到方面军指挥部来,因为指挥部肯定要就这件事召开会议,研究对策。

    被秘书从睡梦中叫醒,接了图皮科夫的电话,赫鲁晓夫直接就醒盹了,他也顾不上别的什么事了,首先做的就是将之前鲍里斯给他的那份作战计划处理掉,然后便急匆匆的乘车赶往基辅。

    说真的,不懂军事的赫鲁晓夫事前也考虑过鲍里斯的反击会失败,但他却不知道事态会像图皮科夫说的那般严重,整个北部防线可能会因此而崩溃?只要想想那个结果,赫鲁晓夫就禁不住心跳加速。

    从布罗瓦雷赶到基辅的方面军指挥部,一路上半个多小时,赫鲁晓夫都在考虑怎么把自己从这场失败中摆脱出来,最好是摆脱的一点干系都没有才好。

    就这么揣着一颗忐忑的心,赫鲁晓夫赶到了方面军指挥部,不过,令他感觉惊讶的是,当他走进方面军指挥部的时候,偌大一个指挥部的会议室里,竟然一个人都没有。

    会议室内长桌边上的椅子摆放得很凌乱,而桌上还遗留着一些文件、配枪什么的,甚至还有几顶指挥官的帽子,除此之外,刺鼻的烟草味也充斥着整个房间,这些都证明,不久之前这里还有多人待着呢。

    人呢?人都去哪儿啦?难不成北部的防线这么快就崩溃啦?这不应该啊!

    待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赫鲁晓夫的心猛地就悬了起来。

    “报告!”

    就在赫鲁晓夫满脑子胡思乱想的时候,门外有人大声道。

    木然回过头,赫鲁晓夫朝门口看过去。

    “政治委员同志,”站在门口的是一名通讯兵,他看到赫鲁晓夫转过身,便大声说道,“司令员让我请您立刻去通讯室。”

    “哦,通讯室?谁在那里?”赫鲁晓夫头皮发麻,坚持着问道,“知道出什么事了吗?是不是北部的防线出了什么问题?”

    “报告政委同志,”通讯兵大声回答道,“很多领导同志都在那里,至于发生了什么事……”

    通讯兵迟疑了一下,但最后还是回答道:“我也不清楚,不过,在过去的十分钟里,40集团军以及布良斯克方面军指挥部,都有电话打过来,询问是哪支部队在邵尔斯方向与德军作战。”

    “邵尔斯?”赫鲁晓夫有些迷糊,那不是在德国人的占领区吗?

    “没错,是邵尔斯方向,政治委员同志,”通讯兵如实回答道,“据几支集团军的说法,邵尔斯方向的战斗很激烈,已经持续将近两个小时了,战斗燃起的火光在索斯尼察和谢苗诺夫卡两个方向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