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灯塔 >

第30章

灯塔-第30章

小说: 灯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授勋,这次从机械化第4军调任新组建的37集团军,就是一个大跨步的提拔。”

    鲍里斯心不在焉的点点头,他对弗拉索夫的过去不感兴趣,只要知道他将来会叛变投敌就够了。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一个旅长,虽然指挥的部队不算少了,但跟人家一个集团军司令还是没法比的,鲍里斯也不认为自己会有机会跟这位将军同志打交道。

    另外,鲍里斯现在需要操心的事情还有很多,其中最直接的一件事,就是怎么从即将爆发的基辅战役里脱身,怎么在德国人注定会形成的包围圈里跳出去。

    这次的情况可是跟在卢茨克的时候不一样了,卢茨克那边有广袤的丛林和沼泽,只要有捷径,逃进去就能脱身。而在佩斯科夫卡……这里离着基辅太近了,人口密集,城镇众多,大片大片的丛林几乎没有,曾经的沼泽也在过去几十年里被人为的抽干填平了。因此,一旦落入德国人的包围圈,想要顺顺当当的逃出去,几乎就是一点可能都没有了。

    考虑到这些,或许两个月后,面临突围的时候,打一场硬仗是无可避免的了。

    比留佐夫在鲍里斯的帐篷里待了一个多小时,到下午5点钟,才乘坐一辆军区安排的汽车离开战地医院,他将先去往科罗斯坚方向,然后再从那里乘火车北上,去往戈梅利。

    随着比留佐夫的离去,鲍里斯的情绪也开始变得低沉,他能预感到,算不上久违的战争正在一步步逼近,他逍遥滋润的疗伤生活,估计也延续不了多久了。

    没人喜欢战争,但当它到来的时候,也没人能躲得开。

    skbshge

第48章 到任() 
“嗡……”

    巨大的轰鸣声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上往来盘旋,时不时的,就有一两架俯冲轰炸机在轰鸣声中飞掠而至,在投下炸弹之后,又飞快的拉高。

    设在丛林内开阔地带的防空火炮、防空高射机枪,已经咆哮了将近半个小时,至少击落了七八架点背的德军战机。

    扎满了茂盛树枝的军车,在林间开辟出来的狭窄小路上飞快奔行,车厢里,肩膀上还打着固定支架的鲍里斯,时不时弯下腰,从车窗朝林地上空窥探。

    此刻,鲍里斯所在的地方,就是佩斯科夫卡以西,捷捷列夫河东岸地区的筑垒地带。他在昨天下午接到方面军指挥部的命令,到位于博亚尔卡的第37集团军指挥部报了到,今天便赶到了这片筑垒地区,正式接管归属由他指挥的147师239步兵旅。

    今天是8月20号,四天前,德国人的装甲部队进占科罗斯坚,随后,便向东南挺进,一路将战线推进到了马林地区,到昨天,其先头部队距离苏军的捷捷列夫河方向已经不足20公里。

    昨天,到集团军指挥部报道的时候,鲍里斯才了解到目前的局势有多么恶劣。就拿147师来说,他之所以到集团军指挥部报到,而不去师部报到,就是因为147师的师部现在已经联系不上了,连师长带政治委员以及师部的诸多参谋在内,全都被围困在了科罗斯坚以西地域,与他们一同被围的,还有师部下属超过5个团的兵力。

    因为预备队方面的兵员暂时补充不上来,为了不让147师溃散,方面军指挥部与集团军指挥部不得不又给147师安排了一位师长,也就是现在正在拉多梅什利地区布置防御的波捷欣上校。这样一来,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局面便出现了,一个147师,出现了两个师部。

    昨天在集团军指挥部的时候,鲍里斯对239旅的情况做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或许是因为其任务是驻守佩斯科夫卡筑垒地域的缘故,239旅此前没有遭受太大损失,再加上此前补充了一部分预备兵力,全旅的兵力比较强。就目前来说,239旅共下辖三个团,其中两个步兵团,一个反坦克炮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防空火炮连,总兵力近超过3000人,对于大部分只编有两个步兵团的步兵旅来说,这已经超配了。

    最令鲍里斯感觉欣慰的是,可能是感受到了德军装甲力量的强大,大本营方面在刻意加强各筑垒地区的炮兵力量,239旅下辖的炮兵团也在之前的整编中得到了加强,目前,该团下辖6个炮兵营,共计配有76mm反坦克炮24门,107mm加农炮12门,还有反坦克用的85mm高射炮16门。另外,防空火炮连还拥有16门37mm防空炮。

    而在工事方面,239营需要驻守的筑垒地带纵深为4—6公里,其中设有打量互相连通的火炮永备工事、机枪—火炮永备工事、机枪永备工事以及两处弹药库。而在宽广的纵深内,还设有大量的防坦克障碍物、鹿砦、地雷区以及应用雷区,一些牢固的火炮永备工事,大量的暗堡工事,都是采用可以抵抗152mm火炮轰击的标准构筑起来的混凝土建筑。

    这样的筑垒地域从伊万科夫一直延伸到法斯托夫地区,为了修建这玩意,整个乌克兰地区动用的人力就超过了20万。

    军车在丛林中行驶了将近半个小时,一片设有隐蔽网的营地出现在鲍里斯眼前。

    “少校同志,咱们到了,”军车在一棵足有三人合抱粗的大树下缓缓停住,坐在前面副驾驶座上的年轻人回过头来,对鲍里斯说道。

    年轻人叫阿尔谢尼,阿尔谢尼?维萨里昂诺维奇?泽尼科夫,军衔是大士,他也是鲍里斯现在的警卫,乌克兰人,老家在波尔塔瓦,是个帅气阳光的小伙子,至于岁数上,却是只比鲍里斯小了3岁。

    鲍里斯点点头,没说话。

    小伙子跳下车,替他打开车门。

    鲍里斯将放在大腿上的军帽拿起来,戴到头上,这才弯着腰钻出车厢。

    “嗡……”

    几乎就在鲍里斯下车的同一时间,一辆德国人的飞机几乎是贴着树林上空呼啸而过,阿尔谢尼给吓了一跳,本能的把身子蹲了下去。

    鲍里斯却是一点反应都没有,他站在车门边上,一边整理着身上崭新的军装,一边朝营地四周打量。

    毕竟参加过真正的恶战了,鲍里斯很清楚德国人飞机的特点。就像刚才,飞机贴着树梢略过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危险了,毕竟它的航炮没有开火,而在这么低的地方,它也不可能投弹。

    营地建的很简陋,只有几个原木搭建的破棚子,不过,这只是防空火炮连的阵地,简陋也是正常的。

    鲍里斯草草的看了几眼,迈开步子,朝林地外围的方向走去,那里有通往筑垒阵地的通道。

    从停车的地方,到筑垒阵地的通道,中间有两三百米的距离,一路走过去,可以看到林地内有众多炸弹爆炸造成的弹坑,还有大量被炸断的树木,当然,也有一些苏军士兵的尸体和被炸毁的防空炮残骸。

    鲍里斯对那些血淋淋的场面视而不见,只是那么穿过防空阵地,一直走到筑垒阵地的入口。

    德国人的飞机轰炸显然已经进入了尾声,天上战机轰鸣的声音小了许多,透过林子上空斑驳的树影开上去,可以看到一些飞机远去的黑点。

    即将走到通道的时候,有十几名士兵从通道内涌出来,一个个的脚步急促,领头的却是一名少尉。

    “少校同志!”看到走过来的鲍里斯,这名少尉停住脚步,行了个军礼。

    “你好,少尉同志,”鲍里斯还了一礼,问道,“你们准备去那儿?”

    “报告少校同志,我们正准备去搜索德国佬的飞行员,”少尉回答道,“刚才击落了一架德国佬的飞机,我们看到有飞行员跳伞了,应该是落到东南方向的林子里了。”

    “去吧,”鲍里斯点头笑道。

    少尉又给他敬了一个礼,这才带着人急匆匆走了。

    目送少尉一伙人钻进林子,鲍里斯正准备继续迈步,通道里又有人走出来。这次却是一个人,还是个戴着蓝帽子、穿着蓝裤子的家伙。

    “是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库廖科夫少校同志吗?”来人看着也就是三十四五岁,身材匀称,浓眉大眼的,看着像是个中亚的哈萨克人,他站到鲍里斯面前,伸出手,笑道,“我是维季姆,维季姆?瓦西里耶维奇?巴什茨基,239旅政治委员。”

    “哦,你好,维季姆?瓦西里耶维奇?巴什茨基委员同志,”鲍里斯同对方握手,笑道,“之前在集团军指挥部听到过你的介绍,非常高兴认识你。”

    “谢谢,”维季姆显得很内敛,不像大多数政治委员那般的严肃,“昨晚接到指挥部的通知,说是你今天下午才会过来,没想到你这么早就到了。”

    “路上的情况比较好,所以干早了一些,”鲍里斯笑道,“部队的情况怎么样?听说格尔曼少校同志受伤了?”

    格尔曼少校是239旅的副旅长,之前,鲍里斯没有来的时候,239旅暂时归他指挥。不过,昨天在集团军指挥部的时候,鲍里斯听说这个人受伤了,也正因为如此,指挥部才会催着他来接手部队。

    “格尔曼少校同志已经牺牲了,”维季姆脸上的笑容瞬间便凝固了,他沉默了片刻,说道,“今天凌晨的时候牺牲的。”

    鲍里斯无语,指挥209营的时候,跟他搭班的政委被枪毙了,这回来239旅,刚刚到任,搭班的副旅长又挂掉了,这是走什么运呢?

    问了问具体情况,按照维季姆的说法,这个倒霉的格尔曼少校,等于是被德军的飞机炸死的,一块被炸弹炸飞的树木碎屑从他右眼打进去,不知伤到了什么地方,受伤后不到6个小时就烟气了。

    刚刚到任,就有一名副旅长阵亡,这给鲍里斯的心里蒙了一层阴影。

    跟着维季姆进了筑垒阵地的隐蔽通道,顺着足够三人并行的地道,一路走进隐蔽指挥所,鲍里斯见到了他今后一段时间需要与之合作的一干239旅指挥人员。

    旅级的作战单位当然不像209营那么简单了,除了牺牲的副旅长之外,指挥部还有包括维季姆在内的两位政治委员,一正一副。维季姆是政治委员正职,担任副职的则是丹尼尔?丹尼尔洛维奇?格列奇科,他主要负责旅部机关以及后勤的工作。

    另外,还有包括作战参谋在内的三个旅级参谋,一个炮兵主任,一个通信主任。

    这些人构成了整个239旅指挥系统的主干,而在原则上,鲍里斯算是这些人的头,不过呢,他只能负责作战指挥方面的工作,旅内的党务工作以及人事工作,都是人家维季姆的事,他还不能插手。

    实际上,对于一名指挥员来说,级别越高,受到的限制越多,这也是必然的。

    skbshge

第49章 艰辛() 
政治委员制度的恢复,无疑给鲍里斯这样的部队指挥员带来了一些钳制,政治委员明里说是负责政工工作的,实际上,他们也在监视着鲍里斯这样的指挥员,一些强势的政治委员,就像瓦舒金那样的家伙,甚至会对作战指挥工作指手画脚。

    不过,在239旅,相对于维季姆、丹尼尔这两个政治委员来说,鲍里斯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他有一枚“金星勋章”,是大本营亲授的“苏联英雄”,另外,他还备受赫鲁晓夫同志的欣赏,这些,对维季姆和丹尼尔都能构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在面对鲍里斯的时候,他们相对来说要低调的多。

    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视察自己的部队,而对于鲍里斯来说,他重点关注的地方有三个:前沿阵地、抵抗枢纽部以及火炮支撑点。

    在接任后的第二天,鲍里斯便召集旅指挥部下辖的各营级以上指挥员,在旅指挥所召开了一个会议,对之前的防守方案做出了全面调整。

    在鲍里斯接任之前,担任副旅长职务的格尔曼少校,主要看重对前沿阵地的防守,大量的兵力也被配置到了前沿阵地的防线上。而鲍里斯就任的第二天,就从前沿阵地抽调了大量兵力,并将其投放到纵深区域的抵抗枢纽部上。为此,他甚至将众多的前沿战壕都放弃了,仅保留了若干个备有永备工事的火力点。

    按照鲍里斯的构想,前沿阵地的作用不应该以大规模杀伤敌人或是阻截敌人进攻为目的的,它的作用,应该是迫使敌军在筑垒地域的第一道防御体系前展开主力,只有敌军的主力展开,接下来,才能在纵深区域的抵抗枢纽部上大规模杀伤敌军。

    鲍里斯的方案,得到了包括作战参谋、政治委员在内的绝大部分人的赞同,只有副政治委员丹尼尔保留了意见,不过他也没有表示反对。

    8月22号,就在鲍里斯接任后的第二天,前沿阵地的观察哨发现了德军的渡河部队,大批德军工程兵就在捷捷列夫河上利用橡皮艇构建六道可供坦克行驶的浮桥。

    鲍里斯随即命令炮兵利用107mm加农炮打击德军的建桥部队,在不到20分钟的炮击过程中,炸毁德军刚刚开始修建的浮桥两道。

    不过,德军很快展开了反击,先是大规模的炮火反击,紧接着,又是持续的、不间断的空中轰炸。鲍里斯向集团军指挥部要求空中支援,未果,不得已命令炮兵放弃对渡河德军的打击,转入各个火炮工事内隐藏。

    8月23号上午11点,德军在捷捷列夫河上的6道浮桥建成,随即,一部摩托化步兵部队成功渡河,并在河东岸构建了临时的滩头阵地。

    下午2点,渡河德军对239旅防御的筑垒地带进行试探性的进攻,不过很快被击退,与此同时,其左翼还受到了苏军295师摩化旅的突击,再加上239旅的炮火袭击,该部德军受损严重。如果不是其后续的坦克部队很快跟上,估计其渡河部队的左翼阵线有崩溃的可能。

    经过23号下午的战斗,渡河德军显然变得更加谨慎了,他们在稳固两翼防线的同时,将239营的阵地选为主要进攻方向,因为经布恰前往基辅的公路,就在239营的阵地上。

    对于此时的鲍里斯来说,德军的进攻并不能令他感觉畏惧,真正让他感觉头疼的,是悄然而至的雨季,持续三天的大雨,对苏德双方的士兵来说,都是一种灾难。

    用原木加固过的通道里光线昏暗,固定在墙壁上的照明灯放射着昏黄的光线,时不时的,还会跳动着闪烁几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