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些之外,最近一段时间最热瞩目的事情,自然就是意义重大的“胜利勋章”的颁发问题了。在经过最高统帅部、军事委员会以及国防人民委员会的讨论之后,荣获这枚勋章的人选最终确定下来,这一次,有幸荣获这枚勋章的人一共有三个: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同志以及华西列夫斯基同志。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一种酸葡萄的心理,鲍里斯每次看到这份授勋名单的时候,总会觉得非常别扭,而且他相信,会有这种心理的人绝不仅仅是他自己。
好吧,这次无缘胜利勋章,鲍里斯并没有太多的遗憾,实际上,看看获得授勋的人选,他也知道自己与勋章无缘并不冤枉,毕竟他还没有自大到觉得自己可以同三位中任何一位相提并论的程度上。
一枚胜利勋章意义重大,鲍里斯当然想在毕生之年收获一枚,这是军人的一种执念,过去他或许难以理解,但是现在,他自己已经能够切身感受到了。
没关系,这次拿不到,还有下次,反正这场战争距离最后结束还有些年头呢,鲍里斯不认为自己一点机会都没有。
吉普车驶入红场,眼看着就要到克里姆林宫入口了,鲍里斯收回满脑子复杂的念头,开始考虑斯大林交办给他的任务。
按照总参谋部和最高统帅部的意见,考虑到目前一线战场的作战状况,9月份之前,大本营对作战方向的设定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上一次的调整还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当初,各作战集团按照并对驻扎和战斗位置做了小范围内的调整,但各野战军团各自的作战方向还是旧有的。比如由顿河方面军改组的中央方面军,主要向库尔斯克方向推进,而西南方面军则主要向别尔哥罗德方向推进,沃罗涅日方面军向哈尔科夫方向推进等等等等。
现在,库尔斯克、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等地,已经获得了解放,同时呢,南方面军和北高加索方面军的兵力已经完成了各自战区内的作战任务,下一步,他们将向乌克兰方向发动新的攻势。
另外,在库尔斯克会战进行过程中,各方向军下辖的部队,在进攻中难免会出现彼此间的位置穿插,比如说,中央方面军下属的部队,在进攻中推进到了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作战地域内,这都是很正常的。一旦出现类似的状况,最高统帅部不可能为了保证某个方面军作战序列的完整,就命令推进到某个地域的部队再撤回来,回归自己的建制,那根本不现实。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趁着苏德前线战事进入防御截断,大本营做出重新的兵力部署也就成为了必然。
在回莫斯科之前,鲍里斯已经对下一步进攻的具体计划,做了一些粗略的考量。
按照鲍里斯的考虑,针对乌克兰的战役应分为个进攻方向,即:南方向,第聂伯河南岸地区,主要进攻梅利托波尔的德军防御枢纽,以此截断克里米亚德军集团同陆上德军集团之间的联系;北方向,主要以夺取基辅为目的,并进一步向日托米尔、科尔宁方向的德军防线发动进攻;而在中路位置,则以自扎波罗热至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之间的第聂伯河河段为突破口,向第聂伯河西岸地区发动攻势,力求在短时间内,构建若干个大型登陆场。之后,迅速向南北两翼的进攻方向做深渊迂回,争取与两翼的进攻部队配合,围歼德军在第聂伯河西岸地区的重兵集团。
这个构想要想得以实施,那么苏军将至少在乌克兰进攻战役中,投入6个方面军的兵力:其中四个方面军为主要进攻部队,一个方面军需要部署在中央方向上,以掩护进攻基辅的友军侧翼位置,最后一个方面军将作为预备队存在,以备不时之需。
可以说,此时的鲍里斯,在大战役布局上的思维已经非常成熟了,而且,他的作战风格就是未言胜先料败,谨慎小心,凡是他做出的大规模战役计划,至少需要拿出一个方面军,即5…7集团军的兵力来充当预备队。
之所以如此稳妥,鲍里斯也有他的理由,因为在鲍里斯看来,预备队不仅仅是用来反击和布置防御的,他们还可以在非重要地点形成偶然性突破口的时候,被迅速部署到那里,并发起进攻,从而,不给敌军重新部署和撤退的时间。
当然,就一线作战部队来说,苏军的总兵力是有限的,同一时间能够动用的兵力就只有那么多,在进攻乌克兰的战役中,若是按照鲍里斯的计划,以一个方面军最为预备队,那么别的方向上就会缺乏兵力部署。
在前天的通话中,斯大林告诉鲍里斯,他的乌克兰进攻战役计划,遭到了总参谋部和部分方面军主要指挥员的反对,尽管斯大林没有提到反对的人是谁,鲍里斯依靠自己的猜测,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总参谋部的反对声音就不提了,至少这个作战计划安东诺夫同志是第一个要反对的。而在方面军指挥员那边,现任的西方面军司令员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波克罗夫斯基肯定也是反对的,因为前不久,西方面军刚刚在维捷布斯克、奥尔沙的进攻战役中吃了大亏,这位中将同志正筹划着发动一场新的攻势,以突破德军在那里的防线呢。
当然,反对的声音中,很可能还包括了鲍里斯的老上级,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因为他所指挥的中央方面军同样在罗加切夫和博布鲁伊斯克的进攻中吃了亏。
不过,鲍里斯的计划是完整的,也是可行的,至少他认为如此,因此,无论谁反对,他都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这次回莫斯科,他就是为了来说服斯大林的。
skbshge
第0184章 军种论()
依旧是那栋庄严肃穆的办公楼,车子停在楼下,鲍里斯走下车的时候,正好看到脚步匆匆的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走下楼前阶梯,朝停车场的方向走过去。
鲍里斯看他似乎走的很匆忙,不像是看到了自己的样子,便放弃了打招呼的念头,可没想到,举到一半的手刚放下,这位步履匆匆的秘书同志竟突然停下脚步,朝他举手示意一下,而后便快步朝他所在的方向走过来。
“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库廖科夫同志,”走到离着鲍里斯还有十几步远的地方,波斯克列贝舍夫的脸上显现出笑容,他远远的伸出手,同时说道,“晚上好。”
“哦,晚上好,”鲍里斯有些愕然的问候道,他有些诧异,因为波斯克列贝舍夫对他的称呼竟然是全名,而在过去,这位秘书同志对他的称呼是不带姓氏的。
“什么时候到的莫斯科?”握住鲍里斯的手,波斯克列贝舍夫问道。
“刚到,”鲍里斯回答道,“才下飞机不到一个小时……”
说着,他的语气顿了顿,又笑着补充道:“从贝科沃到市区的路况出了些问题,我想,这件事应该有必要通知一下谢尔巴科夫同志,否则的话,若是在斯大林同志发现问题之前,路况还得不到好转的话,莫斯科市委恐怕要受到处分的。”
“噢,怎么回事?”波斯克列贝舍夫好奇问道。
这次从南线回来,鲍里斯就是在贝科沃下的飞机,从那里乘车赶回莫斯科的时候,他发现沿途的公路上,有很多弹坑竟然还没有修复,道路坑坑洼洼,崎岖难行,至于路灯之类的公路设施就更不用提了。
实际上,贝科沃机场只是一个小型的机场,在莫斯科现有的几个机场中,地位处于垫底的位置上,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有重要的飞机在这个机场起降。
在莫斯科战役期间,德军对这个纯粹的军用机场实施了轰炸,给机场造成的损害很大,从机场通往市区的公路,尤其是梁赞公路的损毁状况非常严重。而在莫斯科战役结束之后,受财政预算有限的影响,莫斯科市委、市政府也没有对这处非重要机场的基础设施做翻修维护,以至于这条路到现在都非常的难走。
听鲍里斯说了一下包括梁赞公路在内的由贝科沃到莫斯科的道路情况,波斯克列贝舍夫皱了皱眉,他觉得自己真的有必要提醒一下谢尔巴科夫,原因很简单,再过一段时间,贝科沃机场的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加强,如果路况继续这么糟糕下去,谢尔巴科夫这个莫斯科市委书记估计要倒霉。
为什么过去几年间一直都不是很重要的贝科沃机场将会变得重要起来?这里头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之前苏、美、英三国外长就年底三国首脑会谈问题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按照这些协议,苏联将会在对德战争结束之后,正式对日宣战,并向盘踞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尽管现在对德作战还看不到结束的日期,但总参谋部的太平洋地区作战指挥部已经开始筹建,同时,一系列的战争配套工作,也进入了准备阶段,贝科沃机场将在先期的准备工作中,承担主要的航空运输任务。
在对日作战的态度上,苏联是积极的,这份积极中潜藏着很多的原因,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苏日,准确的说,是日俄之间的历史恩怨问题。世纪之初的日俄战争,是以俄国的惨败而宣告结束的,这对当时的俄国来说,绝对是一种巨大的耻辱,而看看如今苏联的当权者们,包括斯大林在内,几乎每一个政治家、高级将领,在那场战争爆发的1904年都已经出世了,很多人甚至已经记事了。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再次对日作战,彻底击溃这个俄罗斯帝国的敌人,从根本上挽回俄罗斯的尊严,是一件很有必要去做的事情。
另外,对莫斯科来说,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还能够扩大苏联在东亚,在亚洲,甚至是在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这是一种地缘政治的考量。
当然,关于苏联将对日展开作战的远景计划,目前还是绝对的机密,毕竟对德战争还没有结束,而苏联也没有能力在对德作战的同时,再在东线开辟一个对日作战的新战场。目前,能了解到这个机密的人并不是很多,尽管谢尔巴科夫的级别不低,但因为他不再在军方任职了,因此,他也不可能了解到相应的情况。
波斯克列贝舍夫与谢尔巴科夫的私交不错,之前一方面并不了解贝科沃机场那边的情况,一方面也是忽视了这点事,此刻得了鲍里斯的提醒,他自然会记在心里。
“好啦,贝科沃那边就是这么个情况,如果能够抓紧时间的话,想必有几个月去运作,就足以改变目前糟糕的状况了。”将贝科沃到莫斯科的路况简单的介绍了一番,鲍里斯最后说道。
“我会提醒谢尔巴科夫同志的,”波斯克列贝舍夫点点头,说道,“不过……”
波斯克列贝舍夫似乎是想说些什么,他犹豫了一下,大概是在考虑后面的话应该怎么说,约莫过了几秒钟的工夫,他才继续说道:“斯大林同志正在和朱可夫同志讨论成立一个新的坦克集团军的问题,我想,斯大林同志应该希望能听听你的建议。”
鲍里斯楞了一下,很明显,波斯克列贝舍夫这是在给他透露消息,而且还是透露的斯大林同志的消息。
不要小瞧这么一件事,要知道,类似这样的事情,波斯克列贝舍夫以往是不会去做的,至少鲍里斯从没听说过,而对于他,对于其他和他一样,同样都在斯大林身边工作的人来说,若是能在与斯大林会面之前,得到一些类似消息的话,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就拿眼下来说,波斯克列贝舍夫告诉鲍里斯,斯大林正在同朱可夫讨论组建新的坦克集团军的问题,那么,鲍里斯就能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时间里,仔细的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从而能在斯大林面前更好的表现自己。
最高统帅部计划组建新的坦克集团军,这种说法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就目前来说,苏联红军编制内的坦克部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配合诸兵种合成部队作战的坦克部队,这些坦克部队以军到营的级别,分配在各诸兵种合成的部队中。而另一种则是战役级别的独立坦克集团军。
从苏德战争爆发到现在,苏联红军一共组建了5个战役级别的独立坦克集团军,而在是否要组建第6个坦克集团军的问题上,最高统帅部内存在着很大的意见分歧。在这其中,反对的意见认为,坦克集团军作为一种兵种建制,其在过往的战役中表现并不出色,同时,它需要的后勤保障却高的吓人,每次战役中的损失也令人难以接受。
比如说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第聂伯河桥头堡战役中,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损失了超过300辆坦克,其拥有的坦克数量从686辆锐减到345辆。同样的,配属给草原方面军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战斗中,也损失了超过300辆坦克。如此高昂的代价,显然是苏联承受不起的。
鲍里斯了解最高统帅部内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他当然也有自己的看法,不过,现在有波斯克列贝舍夫给他提了醒,他别有了更多的时间来组织自己的语言,以便一会能在斯大林面前从容发挥。
不管波斯克列贝舍夫透露消息的动机是什么,至少鲍里斯在这个时候要隐晦的表示一下感谢。
目送波斯克列贝舍夫登上他的轿车,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鲍里斯这才调整情绪,以便在心里考虑着组建新的坦克集团军的问题,以便走进办公楼。
在组建新的坦克集团军的问题上,朱可夫同志是持赞同意见的,持反对意见的,主要是铁木辛哥等一批老资格的将领。而就鲍里斯本人来说,他是认同朱可夫的建议的,目前的苏联红军,的确还需要在组建一到两个独立的坦克集团军。
最近两年,随着苏军在正面战场上扭转颓势,尤其是诸兵种合成部队的建设取得实效之后,诸兵种合成制胜论甚嚣尘上,最高统帅部也在诸兵种合成部队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从实际情况上看,在目前的苏联红军中,一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所拥有的坦克数量,甚至比一个坦克集团军还要多。
诸兵种合成部队的建设重不重要?这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毕竟诸兵种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