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周捉妖司 >

第7章

大周捉妖司-第7章

小说: 大周捉妖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云环视了一周,这么大的动静,府上居然没有任何的反应。

    “你家小姐今天可曾回来?我是官府之人!”唐云递给丫鬟一个令牌。

    “百骑亲军?你怎么不敲门对了,刚才我在睡觉,应该没有听见。”

    丫鬟仔细端详了这块令牌,又瞧了瞧唐云身上的麒麟锦甲。她并不认得百骑是什么,不过后面的羽林卫标志还是认得的。于是总算是放松了警惕,道:“小姐昨夜出门了,一天没有回来。”

    “你来找我们小姐做什么?”

    “我是你们小姐的朋友。”唐云看了丫鬟一眼,决定不打算告诉她长孙灵秀消失的消息。

    这话说的有些怪,一个男子冲到人家姑娘家,说是对方的朋友。

    “嘻嘻,早知道小姐有意中人了,没想到原来是你呀。”丫鬟显然误会了唐云,笑嘻嘻的说道。

    唐云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并没有说出实情。

    “你们小姐平时都在做什么?”唐云问道。

    丫鬟的脸色顿时就有些变了,她长叹一声道:“老爷本来任司邢寺卿一职,谁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在神都被贼人所害。司邢寺查找线索,一直没有找到下落。”

    “其实小姐这样很累的,毕竟哪家的女子会心甘情愿做那缉拿之事。小姐已经劝散了所有的奴仆,只有我一直陪着小姐。”丫鬟说着,将唐云带到了一座闺房当中。

    “公子,小姐当差应该晚上才会回来。宅院简陋,您先在这里稍候,奴婢给您泡杯茶。”丫鬟抿嘴笑道。

    唐云点点头,冲着四周瞧了瞧,这里是一座标准的三进院。只是用眼所见的房屋很多连窗都是雾蒙蒙的,显然很久没有人住了。

    趁着丫鬟去倒水的功夫,唐云推开一扇门,走入其中。

    一股淡淡的兰花香气在鼻息间萦绕,屋内的摆设很是简单,一张床榻,铺被叠的整整齐齐的。

    在一座木台上立着一副灵牌,上面写着“父长孙忠勇之灵位”,灵牌前香烛散落,但却不少,显然时常祭拜。

    唐云的目光,忽然落在桌案上散落的书本上,有一本册子是被盖住,但朱红色的笔迹,却触目惊心。

    “天册元年二月,司邢寺查景行坊丰都之人,捉三十四人,皆死狱中,查无线索。”

    “天册元年五月,武库失窃兵器甲胄千具,司邢寺星夜查案,缉拿二百二十一人,查无线索!”

    每一个案件,都和她的父亲,长孙忠勇有关。

    上面的每一笔,都用漆红的墨点上,触目惊心。

    最后那一句查无线索,带着绝望,最后一撇,墨水飞溅。

    “神功元年初,卒于崇让坊梧桐街。”

    她是在调查她的父亲为何死去的。

    唐云忽然脑门上冒出了冷汗,他发现自己走入了一个误区。这误区,无疑导致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长孙灵秀如果真是被妖所捉去,那一定和昨天遇见的妖怪有关!而这妖怪,是从屠夫的身体里所化!

    屠夫为何会去杨家老宅,又为何能唤出妖怪?

    屠夫!

    屠夫!

    他才是关键!

    吱嘎!

    门被推开,丫鬟从外面走了进来,还端着茶水,见唐云起身要离开,问道:“公子,你要离开吗?”

    “等有空再来喝你的茶!”唐云起身向门外跑去。

第十一章 暗斗() 
神功元年三月二十一日,太乾殿。

    御史台的御史中丞方楚楚被人发现惨死在一座府邸上,巧合的是,这座府邸是夏官尚书杨懿家中的一座偏宅。

    恰逢最近众御史弹劾杨懿私自调换征北军主将,导致征北军在漠北惨败。

    出了这样的事情,杨懿百口莫辩。侍御史在金銮殿上痛斥杨懿二十四大罪,并责问他为何暗中派人杀死方楚楚,这等行径,令人不齿!

    “老臣驽钝,但神都城有贼子公然杀害朝廷命官,自古未曾有之。臣上奏,严查杨懿身后之人。”一名老臣上奏道。

    “臣附议!”

    “臣附议!”

    文臣中,几乎半数大臣站在出来,太乾殿都静了下来。

    弹劾杨懿恐怕并不是这些人的目的,他们真正的目标,是位于文武百官之前的那位藩王。

    梁王陆元钧身穿一身赤红色蟒袍,两肩绣着明亮鲜艳的蟠龙,张牙舞爪。陆元钧头戴金冠,面容俊朗,站立在武臣前,脸色平静。

    梁王背后有大周军方的支撑,而弹劾他的,则是那群文官。

    众文官的前方,同样站着一身着赤红蟒袍的亲王,和梁王面容上有几分相似,不过却显得更为年轻一些,这位是燕王陆元正。

    一文一武,两位亲王

    “神都府的报告上说的很清楚,方楚楚是自己跑进了杨家老宅里,被歹人杀死。有趣的是,昨夜有个内卫,也在杨家老宅里同样受到了歹人的袭击。”一个紫袍武官从队列里走出来,和出列的文官对峙着。

    “内卫是天子亲军,歹人敢袭击内卫,正是说明这背后有人指使,否则谁会有胆子在神都动手。”文官冷笑道。

    武官道:“可笑,那是不是以后有只鸟飞到杨大人府上死了,你们也要弹劾一番。”

    文官摇摇头:“自从方大人主掌御史台之后,夏官诸臣便处处针对御史台。上次监察御史前往征北军中,居然莫名死在了中军大帐里。征北军以一个水土不服搪塞过去。我问你,可有这事?”

    武官脸色一变,杨懿走了上去,道:“没错,确有此事。”

    “可有医官证明,何时死亡,如何而死,没有。你们夏官只有一张简简单单的通知,那个监察御史的家人哭着去神都府敲鼓,此事上报至尚书省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无人受理,无人敢查!最重要的是,这家人返乡的途中居然也死了。”

    文官越说越愤怒,一步步靠近杨懿,紧盯着他:“杨大人,我斗胆问一句,是不是那监察御史查到了什么,值得你这么大费周章。众目睽睽之下杀死一位监察御史,可比在黑灯瞎火的时候杀死方大人要困难的多。”

    气氛有些微妙,龙椅上的那位始终没有开口。

    杨懿的耳朵动了动,没有人注意。这是他从小的一个习惯,只有在紧张的时候,他才会有如此迹象。

    杨懿的嘴张了张,这一刻犹豫,他便有些后悔了。

    因为他瞧见了,那些文官可都盯着他呢。

    这些文官,很擅长揪住你的一点过错,就往死里弹劾。

    “好了!”

    一声轻喝从九阙凤台上传来,文武官员同时停止了争辩,对着那九五之尊的方向齐身拜去。

    “在杨家老宅发生的事,着司邢寺前去调查,此事了结,不要再提了。”女帝沉声道。

    “臣遵旨!”一群大臣跪拜下。

    女帝显然被朝堂之上的争吵烦心不已,身旁萧千琴陪着,簇拥回深宫。

    杨懿用长袖遮住惊魂不定的目光,恍然瞥见了站在他右侧的那群文官,他们在用一种很危险的目光看着自己。

    方楚楚白死了。

    这是弹劾夏官,乃至梁王的大好机会。

    陛下居然不想再追究了!

    侍御史邱池瞥见梁王的嘴角渐渐勾起上扬,拳头不由的握紧几分。

    钟鸣,下朝。

    邱池步伐匆匆,越过刻意放声大笑的武官,走到司邢寺卿卫向明面前。

    “卫大人,留步。”邱池轻声道。

    卫向明转过身,瞧见是一个侍御史,眉头不由得皱了一下。

    侍御史是个从六品下的小官,若非御史的身份,九卿之一的卫向明还真的不想理会。

    但他又不得不理会,没有会想惹怒御史台的疯狗,特别是这群台院的御史。

    卫向明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原来是邱大人,找我何事?”

    “方大人的遗体,神都府是没资格审查的,想来已经交到司邢寺了。”邱池试着问道。

    卫向明点点头,方楚楚的尸体是送到司邢寺了。

    司邢寺前朝名为大理寺,掌刑狱之案审查,死者是御史台的长官,神都府不会受理,移交到司邢寺。

    邱池长叹一声:“有件事情,麻烦卫大人。还请大人将事关崇让坊命案的一切事务全部封禁,不要让任何人过来查验。”

    见卫向明眉头皱起来,邱池又补充道:“陛下已经不想再追究了,但难免夏官那群人会做些手脚,销毁证据。”

    卫向明想要拒绝,他根本不想参与两王之间的党争。

    “若是卫大人能做到,燕王殿下会感谢您的。”邱池说话的语气,像极了一只琢磨人心的老狐狸,和朝堂上义正言辞的御史判若两人。

    不知不觉,文官无意间将卫向明围住,一同出了承天门。燕王迈步上了等候多时的马车,转身无意间瞥了卫向明一眼,便让卫向明的心如坠冰窟。

    陛下久未立太子,明眼人都能看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将会在两位亲王里诞生。

    燕王掌文官,梁王掌武官。

    司邢寺不属文武任何一派,卫向明自诩官场上的不倒翁,首鼠两端。现在他如梦方醒,再这样下去,新帝登基,他也早晚会被清除。

    “好。”

    卫向明说出这个字,便再也收不回去了。众臣进入各自的马车里,马蹄好像踏在卫向明的心坎上,让他的心烦躁不已。

    司邢寺,杵作堂。

    “上官有令,杵作堂暂时封禁,一概人等不得入内。大人,请回吧。”

    杵作堂门前立着一排衙役,旁边还有一个主簿,摆张桌子在门前,所有进出的人都要严格审查。

    内卫的腰牌,头一次没了用处。

    司邢寺的态度很强硬,谁进去都不好使。

    但,那个妖怪的尸体,可还存放在杵作堂里。

    这尸体昨夜便被武侯收走,他问了一圈,才知道居然被送进了司邢寺里。

    唐云转身离开杵作堂,直奔司邢寺正堂而去。

    原先接待唐云的小吏还记得他,见到那身麒麟锦甲,连忙迎上去:“大人,您来了。”

    “长孙灵秀还没有回来吗?”唐云问道。

    小吏摇摇头,唐云心里叹息,让小吏找出昨夜关于屠夫的资料。

    小吏带着唐云走入一个类似偏殿的地方,面前是一排铜柜,上面刻着相应的编号。小吏找到了相应的柜子,转动机关,很快一封卷轴便从铜柜里落下来。

    “这人名叫郑五,世代屠户出身。他有个儿子,不过天生神智不清。是崇让坊梧桐街里仅存的几户人家。出事之后,神都府去他的家里检查了一下,不过并未发现什么东西。”

    小吏将卷轴打开,里面详细记载了关于郑五的消息。

    这人明面上,没有任何污点。

    郑五婆娘死的早,一个人养活自己的痴傻儿子。每天需要从城外的农庄里买来肉,再跑到南市上去卖。

    屠户是贱业,再加上还有个傻儿子,郑五未在婚配。

    谁能想到,就这样一个人,到了晚上,会是一个杀人入麻的刽子手。

    郑五献祭时所用的头骨,都是最近在神都失踪的人,他们全部死在郑五的刀下。

    崇让坊,梧桐街。

    阳光洒在街面上,迷雾仿佛都已经消散。

    唐云站在郑五家的门口,一个很破败的小院子,外面是一堵残破的土墙,坑坑洼洼的,从低矮处甚至能看见里面的情景。

    “郑五到底做了啥事,让官差如此惦记?”一声沙哑的声音从唐云背后传来。

    唐云转过身,原来是个老妪。她已经很苍老了,脸上全是岁月的折痕,头发如同一堆灰白的枯草。她很瘦弱,身上一件破烂棉袍,拄着一根拐杖颤颤巍巍的走过来。

    老妪颤声道:“今早你们已经来过一次了,太多的生人会让小宝害怕的。”

    唐云问道:“小宝是谁?”

    老妪的声音如同夜枭般刺耳:“还能是谁,郑五的娃呗。许是郑五杀戮过多,让这娃天生就比人愚笨,外傅之年了,连话都不会说,老婆子看着都可怜。”

    “小宝还在里面吗?”唐云问道。

    老妪道:“官差想要捉去小宝审问,真是糊涂啊。就算那郑五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来,和这个痴傻的孩童有什么关系。这梧桐街本来也没几个人了,我看着小宝长大心疼啊。”

    老妪忽然想起了什么,她忽然一拍脑门:“小宝要吃饭了,我该去给他做饭。”

    唐云盯着老妪颤步离开,转身推开郑五家的这扇门。

    吱嘎!

    破旧的木门发出刺耳的响声,一抔尘土从院子里飞扬出来。

    方才还晴的天气,转眼便阴了下来。

    雾,又从梧桐街的尽头,飘了过来。

第十二章 人尸饲妖() 
崇让坊,梧桐街。

    街面再次被迷雾所笼罩。

    天阴的可怕,乌云遮住烈日的阳光。

    唐云踏步走了进去,一进来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腥味。

    别尘土覆盖的青砖上,还能瞧见难以被抹去的血迹。院子的一边放着一个大盆,里面盛满了血水,一块已经腐烂的肉飘在血水上,苍蝇到处乱飞。

    地面上有不少杂乱的脚印,应该是今早神都府的差人过来留下的。脚印很深,上面有一排规则的沟壑痕,只有官靴能够留下这样的脚印。

    唐云推开屋子,这应该就是郑五居住的地方。

    屋子里很脏乱,墙纸上就好像被黑雾所遮住一样,阳光从外面是透不进来的,放眼过去,一片昏暗。

    有个烧的漆黑的墙壁,壁炉里还散落着些柴火,唐云将锅盖打开,一双愤怒的眼睛在盯着他。

    里面是一只羊头,怒目圆睁,愤怒的盯着唐云。在这漆黑的环境下,尤为诡异。

    在墙壁的两侧,则是两个破旧的铺盖,整个屋子里没有床铺,只有这样近乎破烂的毡布盖子。

    咔吧

    咔吧

    怪响是从后院里传来的。

    唐云推开门,迎面是一块肉,被铁钩掉了起来。头顶是一片帐篷,放眼望去,全是被铁钩吊起来的血肉。

    他面前的肉,应该已经在空气中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