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如梦令之宅门嫡女 >

第3章

如梦令之宅门嫡女-第3章

小说: 如梦令之宅门嫡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偏偏阿遥确实有些累了,颠簸了将近一个月,虽没有出什么岔子,可她第一次离开怀阳远行,这从头到尾她就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生觉。

    眼下听陆文恒都发了话,自然不会再坚持那些虚礼,也没心思去陪这一家子人演戏做场面,便是寒暄了两句后就带着自己的人进了浅草阁,将那一派“温情模样”统统关在了屋门外。

    “小姐,洗把脸先睡一会儿吧。”一进屋子,揽月就从后头走上了前,服侍阿遥脱了斗篷绣鞋,径直上了暖炕。

    阿遥闻言轻轻摇了摇头,对着屋子里站定的秦妈妈、揽月和竹韵道,“既住进了陆家,之后便要改口称我六娘子了,或喊姑娘也成。”连阿遥自己,都在心里默默将“六娘子”这三个字狠狠的默念了十来遍方才绕过弯来。

    如此,也算是当的起外祖父母所言的嫡女姿态了吧。不论如何,外祖母说的没错,宣城这儿毕竟是她正正经经的家,就算她有千百个不愿意,她却是永远姓陆的。踏入陆府,她已不能再用外祖父给自己取的乳名了自称了,她是阿遥也是陆云筝,陆家六娘子。

    而秦妈妈三人闻言,不作响声,只异口同声称了是。

    六娘子见了点点头,心中一片怅然,叹了口气靠着身后的丝绣软枕松了筋骨对秦妈妈道,“妈妈也先休息休息喝口热茶,待一会儿暖和了就劳烦妈妈去同陈伯清点清点箱笼,该整理的也整理一下,既然要在这儿过年,便就要有个过年的样子。”

第11章 小青衫·故人宅院(四)() 
说起来六娘子年纪虽小,可素来主意正、行为端,赵家上上下下的妈妈们丫鬟就没有一个把她当成孩子一般看待的。

    眼下秦妈妈便是,虽面带倦容,但却听六娘子的吩咐听的十分认真仔细,并无半点敷衍之态。

    “小姐……六姑娘说的是。”一时改口不顺,秦妈妈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来的时候老太爷也吩咐过,到了陆家,除了陈伯留下,其余的随行武卫休息三日便要动身回怀阳的,六娘子您看……”意是在问这几日要如何安顿这些一路尽忠护主的寒士们。

    “晚上的时候我问一下……父亲。”“父亲”两个字对六娘子来说是陌生而冰冷的,以至于她每每说到都觉得仿佛在提一个从未存在过的人一般,“不过这儿有些银子一会还要秦妈妈跑一趟分给武卫们,算是给他们的贴己银子。”

    六娘子一边说一边从随身带着的包裹里取出一个滚金边的楠木盒子,然后从盒子里拿出了五个红锦荷包。

    秦妈妈笑颜颔首,这才知道虽在怀阳看着姑娘是几千个几万个不愿意,但到底还是有备而来的。

    这才是大家闺秀的做派!

    陆老爷正值壮年,眼下也算的上是的京城新贵,临近年关,自然应酬不断,所以六娘子前脚进了浅草阁,陆老爷转身就去了前院。

    林氏见状,便带着陆青松,同陆青远和陆青致在垂花门前分道而行。陆家大少爷和二少爷去年就从内院分了出来各自单独在前院住开了,眼下只有年纪还小的七少爷陆青松跟着林氏住在内院。

    “母亲,来的六姐姐看着冷冰冰的,不好玩儿。”陆青松是五姨娘所生,五姨娘是林氏的陪嫁丫鬟,此中情分自然不浅。所以陆青松虽没有明着养在林氏的屋里,但吃穿住用却也和嫡出并无两样。

    “她是你六姐姐。”林氏牵着陆青松的手,步子迈的很缓,后头跟着的老妈妈和丫鬟们自然也只能放慢了脚步。

    “我有好多个姐姐了,不要这个六姐姐。”陆青松“哼”了一声转过了头,可拉着林氏的小手却紧了一寸。

    林氏笑着垂下头看了一眼陆青松,转身带他进了正堂——月然居。

    暗玄闪金的地砖衬出了林氏那张精致却不带表情的脸,她一进屋,就看到七娘子盘腿坐在床边的炕头上和小丫鬟玩翻红绳。

    见了林氏,七娘子连忙丢了指尖的红绳跳下炕道,“母亲您可回来了。”

    林氏抬了眼皮看了七娘子一记,却不搭理她,只转头命丫鬟带着陆青松去里屋玩儿。

    “母亲这么快就回来了?”七娘子的脸蛋圆圆的,长的不若林氏那般秀气,倒是更像陆老爷,一双杏眼眼梢微垂,看着那小脸是一团和气。见林氏不睬自己,七娘子撇了撇嘴只能继续主动开口。

第12章 小青衫·故人宅院(五)() 
林氏浅浅的笑容隐没在了七娘子穿着的那件绣金刻丝桃红色小袄上,“年还没过,就穿了新衣裳?”

    七娘子一愣,有些局促的结巴道,“她……她今儿个回来,女儿想着……想着……”

    林氏叹气道,“她今儿个穿着一身浅黄小袄,下面穿了条蜜合色蝶戏花蜀锦八幅罗裙。”言下之意是穿的素雅却又不失身份。

    “母亲。”七娘子的小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女儿……”

    “你若真有心想办成事儿,就一定要听母亲的。这段日子她来,刚好让你父亲瞧瞧,到底是谁适合嫁过去。”林氏一边说一边冲一旁杨妈妈点头道,“去给七娘子拿身素点的衣裳来我屋里换了。”

    杨妈妈应声退了下去,不一会儿,却是同五姨娘一道折了回来。

    “夫人。”五姨娘瞧着比林氏还要年轻些,鹅蛋粉脸,黛眉凤眼,一条水绿色如意云烟裙衬得她腰身如柳,盈盈不握。

    “带七娘子去换了衣裳。”林氏先将红着脸的七娘子推倒了杨妈妈跟前,然后再用指尖抵着额头道,“你且坐,我去吃两颗清风丹。”

    “夫人您怎么了,早上还好好的怎的这会儿头就疼上了?”五姨娘一听哪里还有心思坐,便是急急的站起来抢在林氏前头打开了小矮柜拿出了药瓶子。

    林氏见她动作快,也不出声,只青着脸坐了下来,看着五姨娘忙碌了一番,将小药丸和温水递到自己跟前。

    “都不是省心的。”林氏就水咽了药,只觉得胸闷气短,难受的指着一旁糊了厚油纸的窗子道,“去开了窗,这还没进腊月呢,银丝火炭烧的这么足可不要把人给闷死了。”

    五姨娘连忙去开了窗,又让小丫鬟进来压了炭火,方才拿着帕子一边给林氏压着额际的薄汗一边轻语道,“夫人别气,您一气就头疼,回头老爷又该心疼了。”

    “心疼?”林氏一改之前温婉似水的神态,冷笑一声道,“他心疼不心疼我还不知道,逢场作戏你也信。”

    “可是那六……姑娘进门让夫人受气了?”五姨娘就是为了打听六娘子的事儿来的,当下刚好接着林氏的话开了问。

    林氏闻言,抿着嘴隐着不屑道,“按着说她也只比七娘子大了几个月,偏偏一派大家闺秀的模样,说话做事大大方方,到底是赵家老太太从小带在身边养大的,这个六娘子,小小年纪不简单。”

    五姨娘一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媚眼露笑道,“按着夫人这样说,倒确实比我们七姑娘更适合嫁过去呢。”

    “呵,是啊。”林氏咬牙一笑,“她要是个破落户上不了台面,我才要担心不是?”

    “可不正是这个道理。”五姨娘心底暗暗窃喜了起来。于自己于儿子,她自然希望林氏事事顺心,只有林氏顺心了,她这个做姨娘的才能天天安心度日。

    这厢林氏和五姨娘各怀心思私语着,那厢六娘子已经起了身。其实说是累了,可六娘子只靠了一个时辰就睁了眼。

第13章 小青衫·故人宅院(六)() 
“六姑娘不多睡一会儿?”秦妈妈一直在耳房收拾箱笼,听见里屋的动静便掀帘走了进来。

    六娘子赞许的看了秦妈妈一眼,然后柔声问道,“什么时辰了?”

    “申时过了一会儿了。”秦妈妈扶六娘子下了床,一边唤了揽月进来给六娘子梳头一边道,“方才夫人派人来传话,说今儿晚膳在清宜居,酉时就开席。”

    六娘子想着一会儿就要面对陆家里里外外一大家子人,不免有些头疼的对揽月道,“梳个小髻,就戴外祖母给我的那支赤金簪花小钗,耳坠子用那对珊瑚红的,再插朵小绢花。”

    六娘子对穿衣打扮总有自己的讲究,通常按着她的想法打扮出来都会令人眼前一亮。因此揽月听了自然不敢怠慢,立刻扶着六娘子坐到了镜妆前拆了她的发髻仔细的梳了起来。

    “秦妈妈,那些随行的寒士可打点好了?”六娘子对镜闭眼而坐,一边细细打量这半新不旧的屋子一边随意的同秦妈妈聊天。

    “陈伯都打点好了,除了六姑娘分的银子,老爷也派管事来分了银子,又安排在了邻街的天井胡同的一出宅子里住下了。”秦妈妈一一回道,“老爷说过三天,让他们养足了精神再回去,这一路颠簸的,总是辛苦。”

    六娘子听着忽然睁了眼道,“陈伯和张伯也在那宅子里住着?”

    “是。”秦妈妈点头道。

    “三天后让陈伯留下。”六娘子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这事儿我亲自同父亲说。”

    秦妈妈点点头,又折出去拿了本新册子回来道,“六姑娘看看,随行的衣物都记在案了,这一路的开销刚才竹韵也誊上去了。”

    “妈妈收着吧。”六娘子笑了笑,“少不得要妈妈多辛苦,这些事儿本在家里我也不大管的。”

    “姑娘信的过我可是我老妈妈的福气。”秦妈妈溺爱的看了六娘子一眼,真正是将自家姑娘疼在了心尖儿上。

    六娘子笑而不语,只觉在陆家做这一回客人是累到了骨子里。

    想着这几年住在怀阳,见的都是民风淳朴,看的全是平川美景。怀阳远离帝都,说的简单些那就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赵家二老对她又是隔代养,平日里无论吃穿住用,到了她头上全都是顶好的一分,所谓委屈是根本从来没有过的。

    心中如此一念,六娘子不免又想起了顾望之。她走时给顾望之寄出的最后一封信里是提过一句,若是自己到了陆府安顿下来后就会告诉他。可想着毕竟是深宅大院,上头有父亲继母,左右还有兄弟姊妹,若是再同顾望之频繁来往书信,哪怕聊的只是最简单的家常,都似有不妥。

    正这般想着,外头传来了小丫鬟青涩的传报声,“六姑娘,夫人让我来传话,若是六姑娘起身了便去一趟太夫人那里,太夫人这一个月来一直念叨着六姑娘呢。”

    六娘子心里一惊,匆忙道,“这位姐姐且等等,我马上就来。”

第14章 小青衫·故人宅院(七)() 
陆家是三代同堂,说起最大的这位太夫人那来头也是有的。太夫人姓徐,当年是贵州滇县望族徐家嫡生的么女。徐家是三代文史之家,虽族中并未出过什么大官,可是倒是有几个宗族子弟学问做的很大。

    当年太夫人算是低嫁,陆老太爷一辈子也是碌碌无为,中了个举人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可虽说官运不旺,但这一路走来夫妻俩倒是相敬如宾平平顺顺的,陆老爷作为嫡系中的壮丁也算是争气有为,不论是读书学问还是开枝散叶都做出了嫡子的表率,陆家也算是家和安顺了。

    只是唯一遗憾的是两年前,陆老太爷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这事儿六娘子自是知道的,当时她已是旧皮囊新思想,乍听自己的祖父病逝,脑海中第一个念头就是要赶回宣城奔丧。谁知期期艾艾等了整整两个月,陆家那儿竟半点动静也没有。

    作为陆老爷原配生下的唯一的女儿,六娘子这个陆府嫡女竟连自己亲祖父的丧都没有奔成。这深宅府邸的弯弯绕绕,可见曲的是有多厉害。

    这样想着,六娘子已经跟着领路的丫鬟到了陶然居。

    有轻盈的笑声从里头断断续续的传来,六娘子低眉顺眼,跟着领路的小丫鬟踏进了屋子。在来的时候她就知道太夫人自从老太爷病逝以后就礼了佛,可却还是被屋子里燃着的沉香熏眯了眼。

    “这可是六丫头?”突然,一个还算中气十足的声音破耳传来。

    六娘子还没来得及揉眼睛,就被人推到了前面。

    “这六丫头……六丫头啊,竟长的这般高了!”那话里带着隐约的哭腔,六娘子只感觉自己的肩膀被人使劲的捏了捏,不疼,却格外的突兀。

    她在迷香中努力睁了眼,迎面看到的是一张圆润的脸庞和一对闪着柔光的祖母绿玉石耳坠子。

    “老祖宗,六娘子这一路颠簸的,怕是还没缓过神来来,您瞧,她眼圈底都还泛着青呢,不如您让她坐了喘口气,您再细细的问。”林氏的声音飘飘然的传来,“您瞧,这一屋子的人,看着您抹眼泪,大家眼眶都红了。”

    “是,是,你说的是,也是我老糊涂了,六丫头从小身子骨不好就养在怀阳,如今这连路颠簸的,我瞧着她的模样分明是清减的。”太夫人一边说一边差了仆妇端了张芍药粗绣锦垫的高背椅过来,“快快,扶六姑娘坐好了。”

    六娘子本不是身子骨弱,分明就是被这满屋子缭绕的佛香给眯了眼,若不是有机敏的小丫鬟搀着,她早分不清东南西北了。眼下既被人误会是舟车劳顿没缓过神,她也懒得解释,便顺水推舟的垂着头落了座。

    只是也不知道是六娘子耳朵尖太还是有人太肆无忌惮,当她刚坐稳在锦垫上,就听到屋里响起一声尖促的冷笑。

    六娘子顺声看去,冷笑的人没找到,却是才发现这陶然居里竟七七八八站了半屋子的人。

第15章 小青衫·故人宅院(八)() 
她心中无奈微荡,只好一边揉眼睛一边又站了起来,走到太夫人跟前行了个姿势到位的叩拜礼后方才开口道,“孙女适才一路走来,冷风吹得头犯了晕,多有失礼,还望祖母不要怪罪孙女骄纵才好。”

    “哎呦我的小乖乖,这会儿还难受不?”太夫人见六娘子虽然青涩稚嫩可却俨然一派大家闺秀的姿态,心里一欢喜,便一把将她搂在了怀里。

    “得祖母怜惜。”六娘子只觉太夫人真是个自来熟,却不得不顺着方才的话接口道,“孙女从小就未出过远门,见识浅薄,却不知原来宣城入了十月已是这般冷了。”眼下一屋子,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