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斩邪 >

第70章

斩邪-第70章

小说: 斩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更不明白的是:为何父亲要自己来洞庭湖呢?

    许念娘看着天天买醉不靠谱,实在自有分寸,做事必有含义。

    这一点,许珺深信不疑。

    忽然,脑海灵光一闪:父亲一日不可无酒,他只要在洞庭湖,就肯定会上酒馆来。

    那么,找镇上的酒馆询问,自然便能够获悉父亲的行踪了。

    许念娘外形儒雅,加上一件洗得发白的青衫,便是显眼的身份标识。

    想到做到,许珺立刻从镇上第一间酒馆开始着手查问。(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章:姑娘留步,道士指路() 
(感谢书友“南宫正云”“我笑猫小”的慷慨打赏!)

    “小姑娘,你新来的吧,懂不懂规矩?”

    酒馆里的店小二头也不抬,懒洋洋地说着。

    许珺一怔,但很快回过神来,掏出一串钱。

    店小二眼睛一亮,伸手拿钱,笑眯眯道:“你找我问人就找对了,我一对招子明亮有神,过目不忘,但凡来过本店吃喝的客人,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瞧着他睡眼朦胧,一只酒糟鼻,许珺差点要一记粉拳赏过去,心里忍住,将许念娘的外貌特征说了。

    店小二咂砸嘴唇,想了想,斯条慢理地回答:“没有见过,我敢保证,他没有来本店喝过酒。”

    许珺掩饰不住失望。

    不过镇上起码二十多间酒馆酒楼,许念娘不可能每一间都光顾过,第一间没有线索,就继续下一间。

    洞庭镇原本是个渔港镇子,民风淳朴,可随着一批批修士、江湖豪客涌入,随着旅业饮食业的迅猛发展,人心思变,各种规矩也就多起来。

    钱多不压身,谁会跟钱过不去?

    喝酒吃饭住宿的收入是不错,但消息买卖也十分火爆,早已成为洞庭镇生意的一部分。

    许珺纯属打听人的,讯息要求不高,因而用钱也没有太多讲究,给个一串半串钱,等于是打赏。然而问得多次了,花钱如流水,也吃力。

    她从泾县出发,陈三郎给了一包金银,路上花费了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却得节省点用才行。

    时辰慢慢过去,入夜,镇上点起灯火。

    许珺已经问到第十一间酒馆了。

    这酒馆不宽,长长一条,显得深。里头摆着十多桌,每一桌上基本都坐着酒客,呼呼喝喝,推杯换盏,十分豪迈,满满的江湖风气。

    “小二,你有没有见过这样一个人?年约四旬,中等身材,面皮白净,短须……对了,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衫……”

    许珺满怀热切地问道。

    她却没有注意到,身旁的酒桌上正坐着一个道士,在慢慢饮酒,听到她在找人,一对眸子,忽而如灯一般明亮起来。

    目光落在许珺身上,在视线内,一些肉眼不可见的景象尽显无遗。

    望气术!

    一望之下,道士身子不禁一颤,心中疑惑丛生:“此女怎么也来洞庭湖了,她不是跟陈三郎一起?彼此定下名分,应该成亲了的……而且,她找的人,怎么和当天少主遭遇到那个人相符合……”

    这道士,便是正阳道长。

    他和少主元哥舒分别,元哥舒返回扬州,发散人手打探红鲤鱼的消息。不过关于红鲤鱼,实在千头万绪,无处着手,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在短时期内,极难查到有价值的线索。

    而正阳道长则选择留在洞庭湖这边,另有打算。

    这一晚,他到酒馆里喝酒,就遇到许珺在到处找人,找的人,分明便是那天在岳阳楼上出现的神秘高手。

    那神秘高手来去如风,打击了元哥舒一番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再没有在附近一带出现过,却不知道去了甚处。

    不过洞庭湖本来就地域辽阔,虽然最出名最显著的地方是岳阳楼和小镇,但其他地方也不赖,多有人往。

    而对于许珺,正阳道长印象深刻,在南阳府的时候便特地用望气术看过:命气隐晦,有着一股怪异的波动……

    他当时断定,陈三郎之所以能够命气高涨,与此女甚有关系。

    在堪舆相术上,像许珺这样的女子乃是典型的“旺夫”,外娇内媚,身藏名器,堪称极品。

    本来这般女子,正阳道长也是在苦苦寻觅,找到之后,便给元哥舒做妻室。元哥舒已有妾四人,都是具备“旺夫相”的女子,但她们和许珺一比,却黯然失色,差得太多。

    以许珺的容颜本质,几乎能当元哥舒的正妻了——遗憾的是,命气隐晦,未能勘破,不似出身富贵门第。在门第上,就显得不配衬。

    门当户对,至关重要。

    尤其是朱门大户,娶一个好门楣的妻子,娘家那边,岳父方面,能提供的帮助往往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

    许珺出身可能不怎么好,但这等命气时运,元哥舒若能娶她为妾,也颇有补益。

    可惜的是,正阳道长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和陈三郎定下名分,命气时运交错在一块,还非常融洽的样子。

    这般情况,如果棒打鸳鸯,抢夺之,却有违天和,有伤人道,就算能霸占此女,也不能获得任何好处,还很可能遭受反噬。

    故而正阳道长灵机一动,使出了圈养的秘术,将陈三郎视作资粮,养猪促肥。

    许珺旺了陈三郎,陈三郎却为元哥舒做嫁衣,说白了,其实就等于元哥舒将许珺娶到手了。

    果不其然,近期来,陈三郎时运高涨,不断增肥。

    这一切,都在正阳道长的掌握之中。可这时候,许珺却忽而出现在洞庭镇上,所要找的人又不同寻常,顿时让道士感到某些敏感的可能性。

    “抱歉,我没有见过这个人。”

    店小二的回答让许珺失望,正准备去问下一间。

    “这位姑娘请留步!”

    她就回头,见到叫住自己的道士,面生得很,顿时提起警惕:莫名地,她对于道士,总有一缕敌意。完全说不出是因何而生,仿佛血脉里天生的。

    道士感受到一分敌意,只当是人本能的戒心,随即呵呵笑道:“姑娘,贫道有礼了。”

    打个稽首。

    许珺问:“有什么事?”

    “我刚才无意听到你打探人,碰巧,贫道似乎见过那青衫客。”

    许珺一听,半信半疑,戒心未消:“在哪里见到的?”

    “岳阳楼……”

    顿一顿,道士又道:“贫道见到他的时候,他背负长条包袱,露出一截古铜色的刀柄,看起来,像个刀客。”

    “就是他!”

    许珺再无怀疑——她问人的时候,并未说出这个特征,道士能说得出来,定然是见过的。

    这一柄刀,对于父亲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虽然许珺未曾见父亲拔出来过,但每当夜深人静时,便会拿出布来仔细拭擦。

    “你什么时候见到他出现在岳阳楼的?后来他又往哪里去了?”

    赶紧追问。

    道士微微一笑:“已过去好些天了,这青衫客凭栏望湖,然后便朝着那个方向去了,不曾再回头。”

    手一指,指的是北方。(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一章:暗藏祸心,洞庭到了() 
北方山脉郁葱,翻山越岭后,便进入名州地域。

    许珺闻讯,心中一愣:难道父亲在洞庭湖只短暂停留,便一路北上,前往京城长安去了?

    长安乃天子脚下,向来是龙虎聚会之地。

    只是那样,为何父亲当初留言,要自己前来洞庭湖汇合?以父亲的行事个性,既然让自己来,那么他定然会在此地等着才对。

    除非,出了某些意外事故……

    担心父亲安全,许珺忍不住问:“道长,那一天你见着他,可曾有什么状况?”

    正阳道长心道:此女聪颖,果然不是那么好欺瞒糊弄的。

    当下故作沉吟状,片刻道:“当其时,这青衫客似乎与一队人马发生了冲突,然后突围而去。”

    许珺一听,果然如自己所料,赶紧问:“他有没有受伤?”

    道士赞道:“青衫客武功绝伦,实在是贫道平生罕见的人物,哪里会受伤?”

    许珺安下心来,拱手做礼:“多谢道长指路。”

    转身出了酒馆。

    道士目送她婀娜背影,眼眸掠过阴冷之色。他指着北方,就是故意要误导许珺到长安去,暗藏祸心。

    屈指一算,那陈三郎应该也差不多从泾县启程,赶往京城参加会试了。以其目前的命气时运,考过会试并不困难。会试之后是殿试,如果能被圣上点中一甲进士,不管第几名,都将是气数极为旺盛的时刻。

    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前面两件不论,后面两件却是圆满经历。

    到时候,陈三郎与许珺在京城相遇,又适逢金榜题名,气息缠身,怎能把持得住?

    当两者颠倒衣裳,共赴巫山云雨,尽享鱼水之欢,便是气数巅峰——

    猪已肥,宜亮刀!

    这并非什么缜密的阴谋诡计,而是正阳道长依据卦象指示所作出的安排。他浸淫此道一甲子,推算无数,不曾出过纰漏。

    天机冥冥,丝缕乍泄,便是玄机。

    却说许珺离开酒馆,并未第一时间走出小镇,而是先到岳阳楼上,观望洞庭湖。

    岳阳楼不隶属洞庭镇范畴,没有“妄动干戈者死”的森然规矩,但它屹立千年,至今依然完好无缺,堪称奇迹。

    有人说,建造岳阳楼的木头乃是南山神木,坚硬如铁;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来到岳阳楼的人为了表示对龙君敬重,基本都保持克制,就算有摩擦矛盾,也不轻易动手开打……

    众说纷呈,愈发为此楼增添几分神秘色彩。

    岳阳楼三层,四柱,主体纯木构造。那些木料天然有香味,蚊虫不侵,千百年不朽,确实不凡。

    故而这些年来,有不少人曾打过木料的歪主意,但这些想盗取木料的人,无一得逞,最后都无声无息地失踪了。

    有传言说,岳阳楼虽然没有规矩,可比洞庭镇还要可怕。

    夜间的岳阳楼悬挂着灯笼;夜间的洞庭湖雾气袅袅,只能看到绵延无边的芦苇丛;再远些,就一片模糊,只听得波涛起伏轻轻拍动的声音,似有情人在耳边呓语,有一股撩拨人心的温馨。

    许珺忽而想起了陈三郎,想起了他为自己写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她决定在洞庭湖过一夜,然后明天北上长安。

    ……

    船只微微起伏不定,仿若巨大的摇篮,人在其中,觉得舒服。

    若有所感的陈三郎蓦然从观想中睁开眼睛,目光看往北方——船舱房间并没有窗户,隔着厚厚的木板。

    但他的目光似乎能穿透过去,看到外面,看到远方被夜色笼罩的山脉,以及那一个巨湖。

    洞庭湖!

    许珺应该早到了洞庭湖那边吧,不知是否和许念娘汇合上了。

    对于那一位神秘兮兮的未来岳父,陈三郎倒有微词:既然答应女儿和自己定亲了,后面为何又叫女儿走?

    坑女婿啊!

    陈三郎觉得,见到许念娘,有必要好好谈一谈。

    一夜无事,第二天清晨起来,走到甲板上,抬头见一轮红日从东方天际徐徐升起,煞为壮观。万道光芒蓬发,将一江水映照得美艳,日出江花红胜火。

    和他一般,跑到甲板上观赏日出景色的人不少。

    这一艘船,运着货物,也搭载着上百名旅客。其中一部分,是在南阳府上的船,一部分则是沿途上来的。

    “道远,早!”

    一个士子走上甲板,他年约三旬,头发梳理得整齐,浓眉,一双眼睛常常眯着看人,这是有近视的缘故。

    读书人日夜攻读经义,虽然坐得端正,保持足够距离,但用眼多了,难免近视。

    楚云羽,来自建德府的举子。

    在扬州鹿鸣宴的时候,他便和陈三郎照过面,只是当时寒暄了两句,并无多少交集。

    这次奔赴京城考会试,双方碰巧遇上,却是缘分。

    与楚云羽一起同行的,还有他的好友,同样来自建德府的“柳清辉”。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他是个苦读诗书的家伙,每天书卷不离手,出门也好,上茅厕也好,甚至吃饭的时候,都会在桌上摆一卷书,吃一口饭,读一行书。

    如斯专注,简直和传说中的“书痴”有得一比了。

    为此,柳清辉闹过一些笑话。未考取功名之前,在家乡里头被不少人嗤笑过。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今科一考中举,衣锦还乡,过往因为爱读书而闹出的糗事,在乡亲们的口中立刻变成了雅事。

    虽然考取了功名,但他苦读诗书的本心毫不改变。在船上的时候,依然书不离手,思路常跳脱,这边和人说话,那边突然间想到了某一段经义,就会摇头晃脑地念叨出来。

    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这些天,陈三郎亲身与他接触过,深有体会。

    眼下见着楚云羽一个人,没有见到柳清辉上来,陈三郎便打趣道:“云羽,清辉又蹲茅厕去了?”

    楚云羽面露苦笑:“每天一蹲,风雨不改。”

    其实这个不算什么,关键是柳清辉每次都捧着书卷进去,一看入神,每次不蹲半个时辰绝不会出来。有时候蹲着蹲着,连大便都忘记拉着;又或者,忘记擦屁股就提着裤子出来……

    这是个真正爱书如命的人,绝对能称之为“痴”。

    陈三郎与楚云羽站在甲板上,说些闲话。

    “咦,清辉出来了。”

    楚云羽说道。

    陈三郎望过去,果然见到一个衣着简朴,手里拿着一卷书低头在看的士子,正是柳清辉招牌式的出场姿态。

    他看得痴迷,没有看路,一不注意就和一个人撞上了。

    那人却也知道柳清辉,呵呵一笑:“柳相公,你真是太用功了,怪不得能中举,佩服,佩服。”

    柳清辉恍然醒觉,脸上带着羞涩的歉意,看上去,像个大男孩似的,有点可爱。不过他年纪也不大,今年二十五岁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